“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趋同分析

2023-09-27 08:23李光绪
活力 2023年4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国际化

李光绪

(1.乐山师范学院,乐山 614000;2.跨喜马拉雅研究中心,乐山 614000)

“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会计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与工作,随着国际资本交流与业务的频繁,势必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够在国际化经济活动中掌握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信息,从而能够对自身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判断,以便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企业的发展目标。“一带一路”为我国会计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会计国际趋同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正确认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并且能够利用机遇,克服挑战,从而找到更适合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策略,以便发挥会计在企业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复杂的变化,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严峻问题,显然一个国家单独地发展,动力有限,也违背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因此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顺应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能够让各类资源实现自由流动、互补有无,加强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度融合,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该倡议也能够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因此,“一带一路”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发展。虽然“一带一路”的本质是经济行为,能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创造良好的平台,但在合作内容中也包括政治、文化、安全等多方面,这是“一带一路”所具备的优势。

对于我国会计发展而言,“一带一路”促进了我国会计国际趋同发展,换言之,“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化趋势具有必然性,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经济开放深化促进会计国际趋同

1978 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开放规模也逐渐扩大,涌现出更多新的合作方式和运营模式。“一带一路”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我们必须要看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常态,即我国经济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发展的机遇期,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也为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这一切都为我国会计国际趋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当然,挑战也是并存的。因此,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我国会计也必然向国家化发展,以此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国际化发展需求。

(二)政治环境交互促进会计国际趋同

从我国发展来看,我国经济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当前的市场经济,在此环境下,我国的会计法、会计准则等势必都会发生变化,“一带一路”背景下更是对我国会计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知道,“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地区的政治环境存在着差异,那么也会有不同的会计制度,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由于不同的会计制度势必会发生膨胀和摩擦,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国际的经济合作,必须要完善我国会计制度,实现会计国际趋同,解决跨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

(三)我国会计发展国际趋势

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建设都意味着我国经济市场更加开放,这其实对我国会计行业及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化进程中,我国会计行业所面对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本国的企业,还有来自国际的资本流动与交易,如果不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会计政策与制度有所了解,那么就无法做好会计服务工作。不仅如此,面对国际交易中存在的差异,如果无法实现会计国际趋同,所产生的矛盾就会更多。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胜任“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公司的业务,需要实现会计国际趋同,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会计服务行业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趋同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机遇

第一,会计国际趋同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务语言,各国/地区的会计准则、制度、审计模式具有相同点,但是也具有差异性。企业在开展跨国业务的时候都是离不开会计、税务等综合性专业的支持的。面对“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抓住机遇,让中国资本能够“走出去”,能够更好地与国际社会接轨,从而不断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所以,中国会计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企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做好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助力,尤其是能够为国内外企业牵线搭桥,实现共赢。

第二,会计国际趋同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经济信息安全、国家资本安全。面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存在的经济问题,我国也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文件,以能够反洗钱、反逃税、监管跨境投资等,充分发挥了会计在保护国有资本安全、保值增值方面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我们也进一步意识到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且不断加剧的情况,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所以从经济发展战略来看,我们必须要能够在依赖于会计信息大数据精准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做好涉密会计信息保密工作。当前,我国部分大中型民族品牌事务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及经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服务能力,更好地保障了我国经济信息安全、国家资本安全。

第三,会计国际趋同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要求会计国家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经济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与阶段,中国企业、中国资本也纷纷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倡导外资“走进来”,这些都会对我国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为我国会计国际趋同提供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挑战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趋同在面临着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必须要看到会计国际趋同存在的问题,这些可以统称为会计国际趋同挑战。

第一,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滞后性。我国当前已经逐渐形成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然而,从这个形成的时间来看还是相对缓慢,尤其是与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所存在的滞后性问题还是较为突出。这种滞后性往往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国际化发展进程产生阻力,不利于我国会计国际趋同。

第二,会计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程度不一的影响,尤其是能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市场,对于会计行业也是一样。会计行业作为现代服务行业之一,实则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从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机构来看,存在着普通会计人员过剩、高端复合型会计人才缺乏的情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较多,会计工作的复杂性可想而知。普通会计人员是无法正确处理国际性交易活动,做好国际交易服务工作的。我国会计国际趋同发展中肯定需要人才的加入,有了人才才能够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因此,缺乏高端复合型会计人才也是当前我国会计国际趋同中存在的主要挑战之一。

第三,会计准则监督体系与机制不完备。“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制度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会计制度除了前面提及的滞后性等问题,还面临着会计准则监督体系与机制不完备、乏力的问题。在我国,主要是由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对会计工作展开监督。然而,在实际中也面临着多头监管、部门责任不明确、缺乏监管联动机制等问题。社会监督及行业自律方面也同样存在着监管虚弱的问题,这些势必会影响到我国会计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公司,甚至是上市公司并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存在虚报、隐瞒等恶劣行为,且对披露的问题整改不到位。这些问题实则也反映出当前我国会计监督体系与机制存在的漏洞。

第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地区会计准则具有差异。“一带一路”沿线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数量较多,达到65个,这也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这些国家/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尤其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且在这些国家/地区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没有采用或者趋同国际化会计准则,这就会给沿线各国/地区的经济交易活动带来极大的困难。从我国来讲,面临着差异化的会计准则挑战,更促进我国建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以此才能够更好地与各国/地区之间展开贸易交往和活动。当然,我国在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也一定要能够尊重对方国家/地区的制度、准则,以此能够实现共同发展。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策略

面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的机遇与挑战,本文认为应该积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尤其是要对当前我国会计国际趋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以此更好地促进我国会计国际趋同。

(一)积极促进我国会计制度建设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肯定会逐渐扩大,资本市场范围也会随之扩大,这样有利于吸收大量的资本。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有趋同国际化的会计制度,以便减少各国贸易摩擦。前面提及,各国的会计制度存在差异性,所以我国会计制度要在尊重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及会计制度的基础上,积极采纳国际化优秀制度,以便能够对一些复杂的经济事物展开合理的处理,这样也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会计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

从会计整体市场来看,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质量并不高,能够处理简单会计业务的人员过剩,然而能够处理国际性业务的复合型专业高端会计人员却面临着较大的缺口。所以,在面对国际化交易活动中就无法充分发挥会计的重要作用,长久下去势必不利于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还要能够具备英语、经济金融等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做好会计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的会计信息与数据。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对我国会计高端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可以从学校及行业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一方面,应该加强行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尤其是要注重“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行业人才的教育,尤其是面对会计准则的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从业人员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熟悉会计国际趋同制度等重要内容。当然,会计人员除了要掌握我国的会计制度和政策,还必须要对国际会计制度及其他国家的会计制度进行深入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会计服务工作。

(三)端正国际趋同思想与态度

“一带一路”对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中国特色,一味地只是遵从其他国家/地区的会计制度与政策。本文认为,会计国际趋同要求我们应该根据本国的自身发展需求进行调整,一方面要能够正确认识并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始终保持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不要过分强调本国特色,应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会计国际趋同政策。同时,我国也必须要能够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工作,提出新会计准则的中肯意见,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

(四)建立体系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除了以上几点,要想实现会计国际趋同,还要注重建立体系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这就要求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尤其是内外部治理机制方面的作用,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工作,及时对内部存在的重要缺陷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报告。在外部监督方面,应该发挥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等的监督作用。例如,就政府层面而言,应该加强政府监管,确定监管主体,避免出现多头监管、监管混乱等情况。尤其是部门之间要加强建立合作平台,以便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经济事务工作。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