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综复杂深挖掘 抽丝剥茧显真相

2023-09-28 03:01虞伟健
中国内部审计 2023年9期
关键词:于杰小李客户经理

虞伟健

案例背景

自“三法一指引”颁布以来,监管部门多次要求银行业加强贷款用途管理,不得发放借名贷款,有效防范信用、操作和合规等风险,以进一步提高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为此,A农商行内审部门组成审计组成员5人,于2022年8月开展了个人业务不良贷款专项审计调查,现将在个人业务不良贷款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违规贷款的经过编成审计案例,具体包括审计方法、原因分析、审计成效和案例启示等内容。

审计过程及主要方法

(一)科技引路  精准定位

2022年8月4日,审计组数据分析人员(兼审计人员)小李在导出个人贷款业务不良明细信息后,又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数据模型导出了多个借款人贷款由同一人抵押或保证等可疑数据,经过匹配,发现其中120万元不良贷款的借款人与导出的“多个借款人贷款由同一人抵押”的抵押人同名同姓,均为周某某。小李立即向审计组陈组长(兼主审)作了汇报,陈组长比对不良明细后发现,同一抵押物的6名借款人,共计610万元的贷款也已归为不良,且这些贷款均發生在B支行,这6笔贷款会不会是借户贷款呢?陈组长立即向内审部门负责人李总汇报了此事,李总要求审计组对可疑线索要一查到底。

(二)专题会议  集思广益

2023年8月5日,陈组长召集审计组成员,通报了数据分析得到的情况。小李随即表示,这两个周某某是不是同一人,是问题突破口,但问题也许并不这么简单,需要进一步延伸审计,核实是否有其他违规事实。从事内审工作已有25年的老王补充,可以向B支行发放审计查询单,并找主管客户经理谈话,弄清这两个周某某是否为同一人。审计部最年轻的员工小黄也与大家意见一致。陈组长安排主要由小李来进一步核查周某某贷款是否存在违规事实,小黄配合。会议结束后,小李跟踪了已归为不良的6户贷款的资金流水,发现这6户贷款每月的还息资金均由周某某转入,因此,基本可以判定贷款资金实际由周某某使用的事实成立,那么周某某将贷款资金究竟用到哪里去了?

(三)顺藤摸瓜  逐步推进

8月8日,小李按照审计组业务会议要求,向B支行发放了审计查询单。B支行胡行长在审计查询单中回复:“已产生不良贷款的周某某与6户借户贷款中抵押人周某某不是同一个人。”小李看到查询单中的回复隐约觉得并非如此。小黄似乎觉察到小李此时的感受,说道:“是否可以找一下主管客户经理,看看能不能通过谈话找到线索。”两人一拍即合。

8月9日一上班,小李和小黄赶到B支行,向胡行长说明来意,找到了主管客户经理于杰。小李向于杰简单说明情况,询问该行不良贷款户周某某与另6户不良贷款的抵押人周某某同名同姓,是否为同一人。于杰反映这6笔不良贷款业务的主管客户经理是吕旭,具体办理情况自己并不清楚。由于抵押人周某某未留存身份证号码,小李就想,如果将抵押人周某某抵押物权证上显示的地址与借款人周某某的住址比对一下,应该会有收获。于是让于杰把借款人周某某的身份证复印件找来,同时,叫吕旭把抵押人的权证去借过来看一下。不一会儿,吕旭拿着周某某的房产证过来了,略显紧张与不安。小李比对了身份证和权证上的地址,发现两者并不相同。小李皱着眉,沉思着。再比对一下户籍证明上的地址,会不会能找到突破口?“于杰,麻烦把周某某的户籍证明复印件拿到这里来。”小李说道。于杰迟疑了一下,略显无奈。比对三者所显示的地址后,小李发现户籍上地址与产权证上的地址为同一个,原来身份证做得早,而户籍上标注着周某某从身份证所显示的地址迁过来的信息。至此,两个周某某为同一人已得到证实,B支行胡行长和客户经理于杰在事实面前低下了头。

(四)深入挖掘  初见端倪

小李和小黄初战告捷,将检查情况向陈组长作了汇报。陈组长对他们在检查中所显现的智慧表示赞赏和肯定,并询问他们是否要作进一步延伸审计,挖掘背后隐藏的其他问题。二人一致认为还应该弄清楚周某某将借户贷款用到了哪里,是否用贷款资金去从事实体经营或做了其他生意。陈组长点头表示赞同,让二人按上述思路再作进一步查证。

小李和小黄认为先从“启信宝”上查找着手,或许有新的线索。果然,在宁波市鄞州区有两个公司(D公司和E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叫周某某,莫非是周某某经营着这两家公司?李某将这两家公司的信息与不良贷款明细进行了比对,发现果然如此。

D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E公司则是一家建材公司,都与A农商行下属的C支行合作多年。这两家公司分别从C支行贷款800万元和600万元,贷款现已归为不良,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为次级。

脉络渐渐清晰,下一步,要查清贷款资金究竟用到哪里。周某某从B支行取得的120万元贷款,约定用途是装修其位于宁波鄞州公园旁的住宅。小李和小黄到B支行就贷款资金用途再次询问了客户于杰和吕旭。一开始,这两人支支吾吾,小李向他们说明了开展个人贷款不良专项审计的意义以及所有人必须配合审计工作的要求。一看架势不对,这两人如实说明了贷款的真实用途,120万元贷款和610万元借户贷款都被周某某用来购置商业用房了。“周某某来申请贷款时,他的职业是什么呢?”小李问道。“他在申请贷款时,说是挂靠朋友经营建材生意,并提供了挂靠协议和他朋友的营业执照,当贷款不良后,才知道贷款实际被用于购置商业用房了,该房产位于鄞州区东部新城,面积达8000平方米,并在N银行办理了按揭贷款,其他就不清楚了。”于杰回复小李,显得有点紧张。小李和小黄一起匆匆赶回单位,照例将这一情况向陈组长作了汇报。

8月10日,小李和小黄俩人马不停蹄,一上班就去了C支行,向该行洪行长说明来意后,找到了主管客户经理董平,小李开门见山,问道:“D公司和E公司的贷款已经产生不良,他们的法定代表人都是周某某,你们知道这两家公司贷款的真实用途吗?”“周某某申请时的用途为支付货款,在发生不良后,经过贷后检查,才从其公司财务负责人那里得知,贷款被用于购置商业用房了。”董平回答道。“在贷前调查中,有没有了解到周某某在B支行也有贷款?”“因为A支行贷款早,这两家企业贷款时,周某某个人在B支行尚无贷款。”“根据你支行上报的风险预警报告显示,不良贷款的原因是贷款资金被移用,同时,周某某所经营的企业不景气,无力归还贷款本息,导致不良,但未提及D公司和E公司经营所出现的具体问题等,不良原因剖析尚不够深入。下午你也一道去这两家公司走访一下,深入了解一下背后的原因。”

(五)现场走访  水落石出

8月10日下午1点30分,董平带着小李和小黄来到了D公司(E公司只挂着一块牌子,其实是两块牌子一套人),小李看公司实际经营地与注册地不一致,问了一下客户经理董平,董平回复道:“这种情况不光是A支行,在其他支行也是较普遍的。”小李马上想到了相关法规,觉得这种情况也是违规的。

D公司只有财务负责人一个人在公司,其他部门都关着门。董平向财务负责人说明了来意。小李问道,“D、E两家公司贷款均已属于不良,这两家公司目前情况如何呢?”“你也看到了,上班人也没有,这种状况已有两个多月了,老板自己跑路在外。”“他经营的公司走到这一步,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本来他经营的两家公司还是可以的,今年初在异地搞了个房产项目,投入了很多钱,包括部分民间借款,但由于‘四证’不全,被停工,成了烂尾楼,后来又把一部分用来购买商业用房了,再加上去澳门赌钱输了一大笔,搞得现金流特别紧张,不仅贷款还不了,现在人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经过几天的努力,整个事情基本理清了,小李和小黄赶回行里,将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向陈组长和李总作了匯报,李总充分肯定了二人的工作。

8月11日上午,李总将案情向董事长、监事长分别作了汇报,两位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要求全行通报,并落实责任人,立即予以整改。

针对问题  抓落实整改

(一)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贷前调查不尽职。首先,客户经理对借款人贷款的真实用途未作深入调查,贷款准入把关不严,存在疏漏,尤其是将个人消费贷款或企业经营性贷款用于购置商业用房,严重违反了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其次,对关联关系了解不清,未对关联客户进行统一授信,违反了监管部门对关联客户应进行“统一授信”的相关规定。再次,对多名借款人贷款由同一个人抵押缺乏职业敏感性,对可能存在的借户贷款未作进一步调查。最后,未通过借款人的征信报告等分析其总的负债状况,错过合理贷款决策的重要信息。

二是贷后检查不够到位。贷后检查中对借款人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重视不够,未从借款人财务信息中捕捉其经营不良的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风控措施。同时,对借款人喜欢赌博的不良爱好未予关注,风险敏感度低。

(二)审计整改情况

一是对B支行、C支行违规放贷情况在全行进行了通报,要求各支行(营业部)引以为戒,合规经营。

二是A农商行高层对本案例揭示的问题十分重视,并提出了如下整改要求。

1.要求内审部门开展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执行情况的专项审计,对发现的问题,按相关规定严格问责整改。

2.要求授信管理部、公司业务部和零售业务部等相关部门加强条线管理,开展日常的检查和辅导工作,促进合规经营意识提高。

3.对关联客户统一授信等相关制度进行梳理和修订,并要求进一步加强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4.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5.对B支行、C支行的行长、副行长以及相关人员进行问责,给予合规扣分和经济处罚,并对主要责任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同时,要求他们做好对所涉贷款的跟踪和处置工作,尽力减少信贷资金的损失。

6.要求审计部门要加强非现场审计工作,加强对风险的防控预警,充分发挥内审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剖析原因  促合规建设

案例中的违规贷款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客户经理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户经理对一个抵押人同时为多个借款人抵押,由此产生借户贷款的可能性未引起足够警觉

当贷款实际使用人为抵押人周某某时,授信金额已超出了周某某的偿还能力,如出现外部不利因素,授信风险已不可避免。在支行客户经理疏于防范授信风险时,审查岗和审批岗人员亦未及时发现借户贷款。当然,如明知借户贷款,支行三岗人员(调查岗、审查岗和审批岗)仍有意为之,应另当别论,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信贷管理系统在授信业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一方面,信贷管理系统对自然人及其法人同时在不同支行取得贷款还不能进行自动控制,因此,支行能发现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同时在该支行取得贷款的情况,但在不同支行同时授信时,靠人工就较难以发现。另一方面,信贷管理系统对可能的借户贷款不能进行风险提示,支行授信人员不能通过系统及时发现借户贷款的可能性。

(三)重业务发展,轻合规和风险管理

在授信业务中,各级人员对贷前调查往往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草草了事,埋下风险隐患。同样,贷后检查也流于形式,没有将贷后检查作为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缓释风险和处置风险的关键环节。总之,客户经理及相关人员强调业务发展,而对内控制度的执行不够严格,未牢固树立讲合规、防风险的经营意识。

(四)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客户经理对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监管规定、本行的内控制度以及操作技能掌握得还不够熟练,以致在业务操作中出现各种问题,需要通过集中培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

根据审计意见,A农商行出台了《关于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提升内控制度执行力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授信管理的若干规定》等,同时,举办了客户经理如何做好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以及财务报表分析等培训。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全行员工合规经营的意识,促进了各项业务的稳健运行。

审计成效

通过对A农商行开展个人业务不良贷款的专项审计,发现了A农商行在贷款用途管理、统一授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不良贷款等问题。同时,在A农商行管理高层的重视下落实整改,进一步完善了内控制度,增强了全行员工的合规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了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成效。

案例启示

一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非现场审计平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审计人员需不断提高科技审计能力,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等技术,对业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发现农商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从而加大审计力度、拓展审计深度。

二是要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对审计中发现的疑点线索应一查到底,不留死角。

三是加强农商行各类新业务、国家金融法律法规、财务分析、数据分析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内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四是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的考核,不断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成效,充分体现农商行内审的价值增值作用。

(作者单位:鄞州银行,邮政编码:315100,电子邮箱:2721769788@qq.com)

猜你喜欢
于杰小李客户经理
Z通信公司客户经理绩效考核问题研究
还有机会吗
Module 10 The weather Unit 1 It might snow教学设计
商业银行打造优秀客户经理队伍的途径分析
实话
于杰摄影作品选登
探究特色服务送客户“3+3”客户经理服务模式
老公的“穷亲戚”
为了能够得到小李的关注正在不断努力中
反正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