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优化思路

2023-09-29 09:40刘丝雨
当代旅游 2023年1期
关键词:礼仪思政服务

刘丝雨

[内容提要]本文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课程思政案例建设为出发点,以“酒店服务礼仪”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分别从课程思政案例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两方面进行研究,贯彻落实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协同效应的教育理念,探索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引言

“酒店服务礼仪”是我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课程思政的建设任务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务,通过把专业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课程思政建设结合起来,构建“酒店服务礼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念。课程思政建设立足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深挖思政元素,融入思政教学目标,结合目前行业的人才需求,把促进酒店行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当前旅游酒店行业实际发展的人才需求的目标任务贯穿于课程思政建设中,作为学生接触与专业有关的服务礼仪认知的主要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在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健全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 “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

(一)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成为政治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促进酒店行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当前旅游酒店行业实际发展的人才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贯彻落实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年初印发了《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立足于大众旅游新阶段的特点和规律,聚焦当前旅游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升旅游区点服务水平、优化旅游住宿服务、提升旅行社服务水平、规范在线旅游经营服务、提高导游和领队业务能力等7项任务,要求从个人层面提升素养和业务能力,并强调要将旅游服务质量教育纳入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引导建立旅游服务质量教育网络。从企业层面来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包含了产品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酒店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酒店的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酒店人才,而高校是向各类旅游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阵地,大学生首先要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好的思想品德,这样才能够立足旅游服务行业,并做出成绩。因此,推动建设专业课程思政,对促进旅游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通过“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理念

“酒店服务礼仪”是我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酒店服务礼仪”课程内化修身,外化修行,主要从礼仪认识、个人形象礼仪、社交礼仪、酒店岗位服务礼仪以及客源国礼仪五个方面展开。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职业和岗位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服务意识及奉献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结合“酒店服务礼仪”中的专业模块内容来看,其与思政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依托酒店服务礼仪的教学内容,在提升学生岗位素养的同时,也利于向青年学生塑造民主、文明、公平、公正、爱国、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依托于课程各种思政元素的渗透,能够有效弘扬中国优秀礼仪文化,通过榜样力量,身边案例,培养学生在岗位上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的意识,促使他们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及侧重点。

二 “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一)优化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酒店服务礼仪”课程肩负着学生职业服务礼仪能力提升与品德修养塑造的双重使命,课程在原有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政目标,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政治立场、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工匠精神,安全责任意识。把课程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结合起来,通过提升学生的礼仪素质,使学生掌握酒店各部门岗位的服务礼仪规范,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服务礼仪,以良好的形象,得体的宾客交往,胜任毕业后旅游酒店各类岗位的工作;同时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元素

“酒店服务礼仪”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分别从教材内和教材外两方面挖掘融入课程思政要素。一方面,任课教师认真梳理和挖掘酒店服务礼仪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内容,主要从礼仪认识、个人形象礼仪、社交礼仪、酒店岗位服务礼仪以及客源国礼仪五个模块进行“思政元素”的提炼,结合酒店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将提炼出来的思政元素渗透在教学中。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礼仪典故、经典案例来辅助教学,深化课程思政内容,通过有趣灵活的课外教学思政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延伸课程思政元素内容,启迪学生思考能力(见表1)。

(三)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在明确课程思政目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还给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把课程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礼仪认识、个人形象礼仪、社交礼仪、酒店岗位服务礼仪以及客源国礼仪五个方面展开;根据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形式进行教学。主要包括:翻转课堂、情景体验、话题讨论、案例视频教学、角色研讨、师生研讨、展示汇报等方式进行教学。

比如:会议服务礼仪中分为会前、会中、会后服务这几个模块,除了教学内容重要掌握的基本会议分类、会议布置礼仪以外,还要培养学生在一些重要会议上应该遵纪守法,把国家的安全放在首位,时刻谨记重要会议的保密制度,同时在会议服务期间还应该展现中国的文化自信,比如茶水服务中的茶文化礼仪等。

因此,在本环节中,课程思政的元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安全的教育思政点,另一方面是在会议服务中展现中国的茶文化自信。先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把本部分的基本知识点进行讲解,再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法,播放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昆明召开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会议志愿者和服务人员应该注意哪些会议服务礼仪?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发言的方式,教师在进行总结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思政元素知识点。在讲授会议期间服务礼仪时,可以把茶水服务礼仪进行拓展,加入文化自信的思政元素知识点,通过茶艺展示的方式进一步让同学们加深对文化自信的理解。

课堂以外要创建课程思政资源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利用现在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云班课或者雨课堂等学习平台上传建立一些有关课程思政的案例、视频、图片或者链接,线下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学校或者社团组织的关于礼仪方面的活动和比赛,有条件的可以联合其他部门、社团组织开展各类礼仪主题活动。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实施成效以及教学质量,也能够全方位实施育人策略。

(四)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旨在通过礼仪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规范学生的职业岗位礼仪,具备在不同场合为人处世交往的服务礼仪技能,因此考核时既要注重技能的测试,又要兼顾学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衡量,因此,在考核中,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两种方式。过程性考核包括了出勤、自主学习、课后作业、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五部分,占比40%;期末考核占比60%,主要以笔试和服务技能实操为主,通过考察全阶段的学习过程,既能够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能够体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五)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建立高水平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一方面,“酒店服务礼仪”课程组教师要进行定期讨论、磨课,头脑风暴课程思政元素,分享教学经验方法和思路,同时依托学院的培训平台,团队教师要积极参与到一些线上思政课程的专题培训中,全方位学习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法路径;另一方面,要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向校外实操经验强的高级礼仪专家进行咨询学习,开拓团队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教案的评价等活动。通过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团队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丰富了团队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同时也深入贯彻落实了“三全育人”新格局。

三 结语

“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思路的形成并不意味着思政育人工作的结束,这恰恰是一个起点和开端,除了课程建设路径里提到的这些课程思政建设点,还有很多方法和路径可以挖掘,课程后续也会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课程项目改革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课程组的教师们也会不断学习,把课程思政的元素继续进行线上线下、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不断创新融合,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礼仪思政服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