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开平碉楼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2023-09-29 09:40华崇深黄鹏徽
当代旅游 2023年1期
关键词:开平市开平碉楼

华崇深 黄鹏徽

[内容提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是两大国家战略,将这两大战略与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相结合,寻找它们的共通点,分析开平市和开平碉楼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中的发展方向。

引言

湾区经济是依托海湾、港湾、岛屿等独特地理环境形成的滨海经济形态,具有港口经济、集聚经济、创新经济、开放型经济等特点的独特经济形态,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群共同发展趋势,我国提出并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本文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这两大国家战略与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相结合,寻找它们的共通点,分析开平市和开平碉楼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中的发展方向,再通过模型分析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确立开平碉楼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本文以双战略的视角,探讨开平碉楼与村落在新时期的新发展方向,希望能为我国其他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一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情况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在地区细分上可以再分为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共计十一个城市。在这十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产业,例如澳门的旅游业、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等,不同城市不同产业的发展都有着不同的条件和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与建设的新时期,不同产业发展将会迎来新的机会,也需要以新的视角,从整体和个体、从外部和内部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一)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经济数据

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优势明显,交通发达,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多年以来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2019年珠三角GDP达到8.68万亿,占广东全省的80%,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是逐年增加,不断上升的。但是各个城市之间的生产总值差异明显,从总体上可以看出珠三角九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广州和深圳的生产总值最高,大大超过其他市区,属于第一等级,其他市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且增长速度较低;佛山和东莞,属于第二等级,珠海、惠州、中山、江门和肇庆属于第三等级。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城市格局中,不同的城市发挥的作用不同,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重要节点城市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打造自己的优势产业。

(二)江门市旅游业发展状况

江门市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位于珠三角西部,连接粤西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与佛山、中山等城市相连,濒临香港和澳门,从经济联系和空间联系上属于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江门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了海洋、温泉等自然景观以外还有开平碉楼、名人故居等人文景观,为江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基础,被评为我国优秀旅游城市。江门市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策略,培养扶持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在政府主导、各方出力下,江门旅游产业凭借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取得良好的发展。在2018年,江门全市总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493.10万人次,全市的旅游总收入587.48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20.25%,旅游产业是江门的一大优势产业。

二 开平城市定位分析

开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由江门市代为管理的县级市,辖区内共有13个镇,有较多的乡村分布,共有两百多个村。开平市距离省会广州110千米,从经济地理位置上来看,开平市相对于广州等中心城市来说是珠三角的“城郊地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后发优势,面对将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立足于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对于开平市来说,除了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更要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实现错位发展。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交通更加便利,地区人流客源将不断增加,旅游市场有着极大的前景,将给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和动力。作为优秀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这一重要旗帜,开平市在旅游业上有相当大的优势,应该发挥文旅优势,开发旅游资源,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开平碉楼旅游产业情况分析

开平碉楼旅游产业的基础是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碉楼村落,具有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的乡土文化发展起来的一个独特旅游产业。虽然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但是受限于当地条件及特殊情况,开平碉楼旅游业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以下从开平碉楼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1 开平碉楼介绍。开平碉楼的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16世纪明末清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灾害多发,碉楼具有良好的避盗防涝功能,其最大的特色是中西合璧的古典民居。开平华侨分布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不同地区文化的影响,所以在继承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多种外国建筑风格。到20世纪初期,鼎盛时期有3000多座,到目前为止仍然保存完好的有1833座。开平碉楼这一独具特色的乡土建筑,体现了我国16世纪到20世纪开平地区的社会变迁,以及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缩影,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

2 开平碉楼分布。开平碉楼主要分布在开平的塘口、赤坎、蚬岗、百合、长沙五个镇上。在地区分布上,开平碉楼的空间布局比较分散。由于开平碉楼的功能主要是居民居住,所以主要位于乡镇上,各个镇之间的距离在10公里左右。除了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个碉楼村落外,还有数百座碉楼分布在开平市各个乡村,在开平有着“无碉楼不成村”的说法。

3 开平碉楼旅游交通。开平市范围内共有三条高速公路,分别是佛开高速、开阳高速、江罗高速,在陆上交通布局上,开阳高速公路、325国道、367省道横穿开平,274、275省道纵贯而过,形成“三横两纵”的公路交通格局。水路交通上,开设有三埠港,为国家一级口岸,开通两艘客轮往返香港地区,极大方便了与港澳地区的交通。市内交通上,全市有4个出租车公司,开通了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并开通开平碉楼接驳巴士往返自力村、马降龙村,途中共经过自力村、塘口、立园、赤坎等碉楼群。

(二)开平碉楼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保护与开发难度大。首先是碉楼数量众多,分布广而且分散,除了大部分集中在塘口、赤坎、蚬岗、百合这几个镇外,还有部分位于偏僻荒凉地区,分散性导致统一保护和开发难度大。此外是碉楼产权和管理权问题。在现存开平碉楼中,分更楼、众楼和居楼,更楼主要是预警作用,是村落整体防御的产物,是分布在村落外围的,数量比较少。而数量比较多且分布比较集中的是众楼和居楼,这些是当地村民合资或者独资修建的。所以在碉楼的产权归属问题上,大部分是户主私有,还有部分碉楼由海外侨胞出资修建,产权归属于海外华侨,例如参观瑞石楼需要额外的门票费,这些情况使得碉楼的整体管理和开发使用更加困难。

二是内部旅游基础设施不足。在旅游住宿方面,开平市拥有多家星级酒店,但主要位于市区内。在碉楼村落的各个乡镇上有民宿或旅馆,但数量比较少,床位不足,且住宿条件一般。碉楼空间分布分散,形成多个片区,各个片区之间相聚10公里左右,之间的交通主要依靠国道、省道和乡村公路,并没有建立专属的直达通道。在主要的碉楼村落中,自力村碉楼群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距离开平市区20公里,靠近沈海高速公路出入口,对外交通便利,产生的经济效应比较大。而锦江里碉楼群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距离开平市区35公里,距离较近的国道10公里,每年接待的游客比较少,产生的经济效应比较小。

三是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在现存碉楼开发上,可以供游客游览参观的主要碉楼景点是自力村碉楼村落、马降龙碉楼村落等几个地区,对外开放的碉楼建筑比较少,许多较分散的碉楼没有纳入旅游开发。在碉楼旅游形式上,开平碉楼旅游方式主要是游览参观类型,游客购买通票,可以在两天内前往各个碉楼开放景点。但是因为各个碉楼片区分散,交通不够便利,住宿主要集中市区等原因,用于碉楼景点参观时间有限,并不能深入体验当地文化,了解碉楼的综合价值。

三 新时期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政策分析

(一)开平碉楼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结合

1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为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提供宏观层面的发展目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群发展格局。首先在城市发展建设上,江门与一线二线城市有着较大差距,产业体系并不如高一级的城市完善,但江门拥有独特的侨乡优势及世界遗产文化优势。文化旅游产业是该城市的优势产业,通过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以开平碉楼旅游产业为重点,可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惠及各方百姓。

2 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将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开平碉楼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独有的旅游资源,有着深厚的华侨文化、乡土文化内核。开平市可以依据这一资源,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打造旅游强势品牌和优势产业,吸引社会消费,带动地区经济增长,进一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二)开平碉楼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

1 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促进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乡村发展的问题上,该战略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大方面进行部署安排,从不同方面推动乡村发展。这些方面的建设都是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绿色健康的自然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2 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平市拥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深厚的华侨文化、独特的碉楼建筑,构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开平乡村旅游有着很好的前景。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对农村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在提高农民收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环境绿色发展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提高开平乡村经济水平,促进开平市农村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利于开平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视角下开平碉楼发展要点

1 旅游产业优势明显。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中整体发展、错位发展的目标下,不同城市有着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开平碉楼作为一个优秀且独特的旅游资源有着明显优势,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旅游产业上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在粤港澳建设的新时期,这是开平碉楼产业发展的重要优势,有望成为地区的支柱产业。

2 相关政策推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的出台,地区的各级政府也将会出台相关政策,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基础,推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政策,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相连接。

3 交通布局改善。江门市是连接粤西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枢纽城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完善,对外交通将更加便利,为了更好与外部沟通,城市内部、城区与乡村之间的交通情况也会进一步改善。江门市的公路、高铁、水路运输格局将进一步完善,形成更加高效的对内对外交通网络。交通布局的改善,将为开平碉楼带来广阔的旅游市场和更深远的影响力。

4 区域合作加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建设的加强,地区发展趋于一体化,区域合作也会加强。江门拥有独特的侨乡优势及世界遗产文化优势,可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商贸合作,构建良好的投资平台,开平碉楼产业的发展也将会获得更多支持。

(四)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钻石模型分析

在新的时期、新的战略下,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有着新的发展机遇,对其发展优势的分析解读也有着新的视角,本文采用的是波特“钻石”理论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整体、全面地对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波特“钻石”理论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主要适用于产业竞争力分析,可以从国家与行业层面,内部与外部层次进行分析。该模型总结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四个因素和两个变数,可以全面地分析一个产业的发展要素。

1 政府的政策与支持。开平碉楼是一个时代变迁与文化交流的见证,历史悠久,保存完好,集合多种建筑艺术于一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多年来当地政府出台了多项相应的保护和开发政策。在新的时期,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战略及乡村振兴战略所包含的内容覆盖了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两大战略的实施将为开平碉楼旅游产业带来新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给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方面的帮助,更能够使乡村旅游产业融入地区整体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带来新的发展。

2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的实施,将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布局,内地城市与港澳地区的交流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扩大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员资金流动性,各市区交通更加便利,客源进一步流通,扩大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市场及需求。

3 旅游资源要素。开平现存1833座碉楼建筑,造型独特优美,保存良好,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也是独有的旅游资源,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强大的品牌效应。江门是连接粤西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枢纽城市,开平碉楼旅游业的辐射范围广阔,区位优势显著。

4 旅游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休闲旅游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在空闲的时间结伴或家庭出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旅游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完备,第三产业不断完善,地区总人口超过7000万,有着数量庞大的旅游目标群体和广阔的旅游市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时期,地区经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旅游需求也进一步提升,将为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前景。

5 多措并举支持产业。乡村旅游产业是涉及面非常广的产业,与农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业、文化建设等产业息息相关,形成了观赏、参与、娱乐、购物、考察等多种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平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三埠港开通两艘客轮往返香港地区,开通了与澳门地区的旅游直通车。全市有4个出租车公司,开通了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并开通开平碉楼接驳巴士连接各大碉楼群。在旅游住宿方面,开平市内共有旅游机构183家,旅游宾馆899家。

6 产品竞争与资源整合。与其他行业产品不同,旅游产品并没有绝对的竞争关系,相反,旅游产品之间可以形成相辅相成关系,多个旅游项目、产品经过合理规划形成一个精品的旅游路线,更能够吸引消费者。除了开平市的碉楼与村落外,江门市内还有温泉、名人故居等丰富旅游资源。以开平碉楼为中心整合旅游资源,进行地区旅游产业的整体开发,可以进一步带动地区游客数量增长及收入提高,这些景区、旅游资源所形成的竞合模式将形成一个良性发展,推动江门整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 新时期促进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业发展策略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现了国家在长期规划和全面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发挥着宏观调控能力。开平碉楼的主管政府或部门应根据国家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详细资料,在市场规则、市场秩序、职能分工等方面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在推广规划政策的时候,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调动各方面力量来实现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业发展。

(二)汇集民资民力,惠及民生

开平碉楼数量众多,全市各乡镇均有分布,维护成本高,这使得在保护、管理上有难度。这应该发挥村民主人翁的作用,以当地村民为主力对碉楼进行维护,政府将对此给予补贴。由于开平碉楼的产权问题且开平地区有大量华侨在海外居住,使得开平碉楼在开发上面临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由政府主导,与碉楼产权拥有人、当地村民签订碉楼管理和开发合作协议,在政府统一管理和开发下,碉楼相关产业才能扩大规模,村民也能收益更多。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资金流通的增加,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引导民间资金进入碉楼产业,发挥侨乡优势吸引外资,扩大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业的规模。

(三)加强产业的整体开发与建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快速建设,地区交通更加通达,行业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将朝着一体化发展。这对开平碉楼乡村旅游产业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机遇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东风,挑战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竞争力,不落后于他人。在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上,将开平碉楼与当地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结合起来共同开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展示等方式,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增加碉楼文化的层次感及深厚感,使游客对碉楼了解进一步加深,增强游客体验感。

(四)融入地区建设和整体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推动着地区朝一体化发展,地区旅游的联系更加紧密,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显得更为重要。在地理位置上,开平碉楼与佛山、中山、珠海、澳门这些城市接近,且这些城市也有着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随着港珠澳大桥等重要交通工程的建设完成,地区之间旅游联系更加密切,而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进一步建设,将扩大开平碉楼旅游产业对粤西地区的辐射影响作用,扩大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力,加强对外合作,实现不同旅游产业联动发展。

五 结语

本文以广东开平碉楼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及乡村振兴战略出发,将开平碉楼分别与这两个战略相结合,共同分析研究。首先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和地区经济情况结合分析,确定开平市在粤港澳大湾区格局的发展定位,确定旅游业在开平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接下来对开平碉楼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合两大战略确定开平碉楼的发展要点,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开平碉楼的发展优势,提出了在新时期基于两大战略下,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猜你喜欢
开平市开平碉楼
翻译语言的另一角度解析:浅谈“楼”和“庐”的英译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GHOSTS OF GUANLAN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万紫千红春满园 扶困恤孤暖人心
古镇开平
1959
—2014年开平市暴雨的气候特征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