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23-10-03 14:20王小花
福建茶叶 2023年8期
关键词:茶叶生产发展

王小花

(衡阳开放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0)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特别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地理位置、土壤、自然环境、降雨量等都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进一步加大茶叶产业推广力度,促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同时电商的崛起以及人们对于茶叶认可度的提高,使得茶叶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文件支持,实现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全过程管理,通过整个产业链上下的优化给予诸多支持,进一促进茶叶产业兴旺,有效助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

1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我国茶叶产业的分布情况

党的十九大以来将乡村振兴战略放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核心位置,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需要通过新型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助推茶叶产业向着现代化发展,满足我国当前农业建设的需求。我国是茶叶大国,也是国际上最早种植和食用茶叶的国家,多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茶叶品种的研发以及产品质量的把控,在世界范围内都有重要的影响力。我国茶叶种植分布区较广,在20多个省市以及自治区都有广泛分布,特别是江北和江南茶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地质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所生产的茶叶种类不一样,茶叶品质也有所区别。此外,像山东、河南、陕西等区域主要是产绿茶为主,而浙江、江西、湖北、江苏等地是我国最大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区。此外,很多茶叶是国内外都非常受欢迎的,诸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尖等,既有满满的历史韵味,又能让人感觉到淡淡的茶香。西南地区主要生产红茶、绿茶、普洱茶,而华南地区包括台湾、福建等地是乌龙茶、红茶、花茶的主要产区。所以,我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区域都分布着较多的产茶区,茶叶种类丰富,品种齐全,能够满足不同人们的实际需求,而在茶叶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振兴政策进一步助推了茶叶产业的纵深发展。

1.2 我国茶叶产业的生产现状

近年来我国茶叶产业链不断延伸,使我国成为世界茶叶生产大国,在改革开放后,我国乡村茶叶种植以及茶农数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种植范围、种植种类也向着多样化和丰富化前进,茶叶的产量和产值得到了一定的增长,无论是茶叶的生产面积还是总产值以及生产规模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自2021年开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迈向了新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茶叶作为我国乡村振兴当中的重要产业,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所以,一定要通过创新型和现代化的产业道路,有效应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我国产业结构的完善,通过优化茶产业结构,更新产业模式实现我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很多省份像安徽、福建、云南等都大力推动茶叶产业的更新,通过品牌建设规范茶叶企业,通过系统化和全面化的发展,使茶叶产业向着现代化和企业化推进。同时,与旅游业的融合,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构建符合我国需求的茶产业人才队伍,这样才能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发展。此外,通过挖掘茶文化、茶历史,将茶叶产业与旅游业有效结合,进一步促进生态建设和当地经济建设,有效加强茶叶产业的多元化推进。同时,也可以通过制定专项服务创新升级,实现产业的优化,按照我国当前发展的趋势,将茶叶与一二三产业之间有效联系,以生态产业观光和茶叶品牌为代表,进一步成为了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叶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

2 茶叶农产品发展保护的价值

2.1 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我国人民对茶的喜爱不言而喻,在饮茶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多元化的茶文化,茶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也与产茶地的地理以及人们的风俗之间密不可分,所以将茶产品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能够不断深化人们的人文追求,促使茶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1]。在生产茶叶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专门的工艺和制作技术使其成为一种文化遗产内容,能够让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有良好的责任意识,不断发挥文化自豪感,这样能够加大市场竞争力,也能够有效地促进茶叶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所以,当前通过开发茶叶产品,进一步促进对消费者情感的激发,关注产品的文化价值,感受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2 实现茶叶产区生态平衡发展

在茶叶特色产品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保护正常的生产数量和生产质量,还需要协调周围的环境以及整体发展规模促进其生态平衡发展,实现茶业的可持续推进。在其生产区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规范,按照一定的要求确保茶叶的质量和茶叶的特色,有效的实现地区生态平衡的发展,对茶叶地理标志保护以及其他内容包括对产地以及生产方式进行确定,对自然环境加大关注力度。同时,加强茶园建设,通过茶叶深加工,茶叶精细化管理以及茶叶特色化研发,能够不断形成品牌保护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产品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所以,要想获得经济利益,一定不能仅从自身出发,而是要将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结合,将自身独特的生产技术融入到产品开发当中,这样才能激励生产者遵守行业规范,使当前的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保护。

3 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茶树品种较为单一,品种老化程度高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在进行茶叶发展过程中,没有有效的进行茶树品种的创新,导致很多茶树品种单一和品种老化,这种种植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和多元化的实际需求,尽管一些地区很多科研院所引进先进的茶树品种,但是在实际种植时,由于技术以及方式的不当,容易造成种植不合理等情况,但是茶树大多形态各异,如果品质不纯等就会导致后期的管理和生产品质大大降低[2]。此外,茶树的维护和前期种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一些茶农没有对品种具有信赖感,种植的效果就会难以提升。一些地区受到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供给的限制,很多树生长较为缓慢,需要在几年之后才能够进行采茶,这样就会导致一些茶叶在生产过程中与其他量产的茶叶有所差距。

3.2 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加工能力有限

我国当前大部分茶叶生产地区都在山区和半山区,由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交通运输也有诸多不便,而很多茶叶由于地势和采摘等原因,仍然需要人工进行管理,导致很多地区缺乏标准化生产,加工能力和加工方式比较单一,整体机械化水平不高,达不到现代茶叶生产需求。此外,一些茶园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缺乏现代化的机械采摘以及机械设备,生产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农药和肥料等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使用,影响了茶树的正常生长。此外,很多地区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而茶区采摘以及种植人员大多数年岁已高,这样就会造成采茶难和种植难的问题,此外,我国很多地区的茶叶初制厂分布不均,而很多地区的茶厂分布过于密集,在运输和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缺陷,很多茶厂属于作坊,机械工艺和卫生状况等比较落后,加工能力也无法与现代化的需求相匹配,导致当前很多茶叶虽然存在地方标准,但是很多茶商却没有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工作,导致整体茶叶产业发展仍有差距。

3.3 优质品牌较少,品牌效益不足

我国近年来茶叶产业经过快速发展成为了重要的产业类型,通过发展一些产业品牌,也使我国的茶产业向着现代化步伐推进,但是我国很多茶叶品牌影响范围仍然有限,品牌效益不足,很多顾客对于茶叶品牌的认可度不强,这样就导致很多茶叶竞争力不高,品种较多,容易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此外,很多茶叶品牌缺少本土文化精神,没有品牌标杆,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益较低,没有形成完整的茶叶产业链,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地区的茶商之间存在盲目竞争、不合理竞争等问题,品牌覆盖率较低,没有形成系统性。有关部门和企业对于建设品牌的意识不够强烈,这样就会造成很多茶企建设品牌的积极性不够强烈。

3.4 茶叶产业发展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很多茶叶产区开始建立相关合作社,进一步通过聚集作用来激发合力,促进我国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当前很多茶叶合作社当中,缺少龙头企业进行积极带动,一些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但由于竞争关系,很多企业不愿意分享,这样就造成不同企业之间只能通过分别管理而缺少龙头企业,效率低,国家知名品牌稀缺,导致一些茶企缺乏市场带动能力,难以推动茶叶产业的整体发展。

3.5 茶旅融合不足

我国近年来进一步加大茶叶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有效融合,通过茶叶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要发展模式,可以让游客进行自己采茶,感受茶叶从采摘到制作到饮用的整个过程,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茶叶的理解,从而增强对茶的兴趣,激发和带动茶叶产业经济发展。但是当前很多区域在茶业与旅游业融合不足,一些地区还是以茶叶生产和销售为主要经济来源,缺乏创新意识,没有重视多产业之间的结合,没有真正的利用茶叶产业资源创设茶叶景观挖掘茶旅潜力。一些地区为了扩大知名度开办茶叶活动和茶叶文化体验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宣传方式和针对性不足,没有真正对茶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很多活动和开发仅仅流于表面,群众的满意度不高,很难吸引游客源源不断的到茶园进行体验。

4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叶产业的发展策略

4.1 把握时代机遇,推动茶叶产业发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一定要加大产业多元化发展,有效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加快建设品牌内容。茶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产效益较高,通过大力发展茶叶,不断发挥其文化属性,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效融合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各个区域应该把握好机遇,因势利导,大力推动茶叶产业与传统产业以及新兴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4.2 注重产品质量,推动茶叶产业生产增效

在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走集约化和精细化发展道路,摆脱传统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所以,当前茶叶发展需要注重产品质量,只有提质增效,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加强标准化控制,通过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和管理,避免污染,提高整体茶叶的产品质量。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茶叶质量安全标准进行茶叶的生产和选择,对于农药以及其他残留物要尽量降到最低,实现茶叶的绿色发展。同时,茶叶管理需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研发应用技术改良茶叶种植,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此外,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低效等问题,所以要想推动茶园的良性发展,就需要加大机械化以及自动化管理,不断应用科技手段进行茶叶管理才能够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的各项要求,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4.3 加强品牌意识,提升茶叶产业品牌效应

不同地区的茶叶有不同的特点,茶叶发展不能仅是茶叶本身还要建设品牌,加强品牌意识,提高品牌效益,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样才能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所以,茶农和茶企都应该强化品牌意识,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应用绿色有机理念生产出更多优质的茶叶产品[3]。此外,应该创建有影响力的绿色茶叶产业基地,可以定期邀请消费者参观,对整个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制作的流程进行了解和熟悉。同时,要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消费者生产有针对性的新产品,通过创新性研发提高产品的市场满意度,不断扩张茶叶内涵,挖掘茶叶文化属性,打造茶叶品牌,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到茶叶生产当中,这样才能将品牌打造和产业推广有效结合。

4.4 壮大产业发展主体,提升产业龙头效应

在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按照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给予更多的推动作用,很多区域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忽视龙头企业的培养,这样就会导致当地区域缺乏竞争能力。所以,当前一定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不断提升茶叶的品质,增加茶叶的价值,茶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产品的研发,建设专业的茶叶研发队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茶叶生产经营时也应该发展具有特色的茶叶产品,摆脱同质化竞争,通过差异性和创新性带动茶叶企业的发展,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实现整个企业内部的良性竞争。

4.5 加强茶叶产业带动能力,提升茶叶产业融合价值

茶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较强的经济属性,所以茶叶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还需要融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多远产业带动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附加值。通过将当地的茶文化特色和精髓融入旅游等产业当中,通过加大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的推广密度,开展多种多样的茶文化活动;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开展多样的活动,提高游客的趣味性和体验性。此外,要加强茶叶产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的前进,现代化农业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核心,为了进一步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通过加大茶叶规模,促进茶叶产业与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出台茶叶产业扶持政策,更好的实现茶叶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茶叶生产发展
《茶叶通讯》简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用旧的生产新的!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香喷喷的茶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