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细节:回忆性散文的独特教学视点

2023-10-05 10:19龚侃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9期
关键词:秋天的怀念细节描写

龚侃

摘要:回忆性散文是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常见文体。对回忆性散文的咀嚼品读应关注“回忆性”这一文本特征。通过探讨《秋天的怀念》这一经典文本中呈现的“细节悖论”,关注时间流逝形成的回忆视角对作者写作产生的影响。回忆视角下形成的“细节悖论”可作为回忆性散文教学的独特角度。

关键词:《秋天的怀念》;回忆性散文;细节悖论;细节描写

《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秋天的怀念》《老王》等经典回忆性散文含蓄隽永、意旨遥深,值得反复咀嚼品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回忆性散文的品读应基于文体基本特点,体现“回忆”的独特魅力。在回忆性散文的教学中,可以从“回忆与细节”这一视点进入,关注回忆性作品独特的“细节悖论”现象,指导学生理解回忆性散文中细节呈现方式的特殊性,探究其背后的成因,从而在立足文体特征的前提下,深入感受回忆性散文的独特魅力。

一、回忆性散文中的“细节悖论”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读者通过品读作者对母亲生前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理解这位母亲艰难、痛苦的处境,感知这位母亲细致、隐忍的形象,进而深刻体会时过境迁后作者的自责、愧疚之情。母亲当初的“苦”与儿子如今的“悔”,由文本中丰富的回忆性细节体现得感人至深。

然而,若以批判性阅读的姿态重新审视《秋天的怀念》一文,读者会发现文中不少细节描写蕴含的情感色彩与作者彼时彼刻的情绪状态存在着某种矛盾,出现了一个有关回忆性散文材料呈现的“细节悖论”:

如果文中描写所呈现的诸如“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憔悴的脸色”“央求般的神色”等丰富细节是对曾经存在的事实的真实再现,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在当年与母亲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作者已对母亲之苦有了充分细致的关注。并且,作者的关注是如此之细,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多年后作者仍能够清晰地回忆出当时的场景。”如果作者当时已经关注到了这些体现母亲之苦的细节,甚至在头脑中留下强烈印象,那么,恐怕就很难说作者当时是不关注母亲之苦的。然而,如果作者当时已经关注到母亲之苦,那么作者当时对母亲的态度就近乎是有意的虐待折磨,这显然不符合常情常理,也与文本中作者“没想到”“不知道”等表述构成了矛盾,更与作者贯穿全文的悔恨之情不相吻合。

所谓“细节悖论”,就是回忆性散文中呈现的回忆细节与作者彼时彼刻所怀有的心境或所处情境构成了某种矛盾,从而使回忆性散文中细节的可靠性存在被质疑、被挑战的可能。

“回忆性视角”这一阐释路径似乎并不足以为理解这一现象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毕竟视角的不同主要对作者的情感态度构成影响,难以对材料细节呈现提供较合理的阐释。正确认识这一现象,需要对回忆性散文创作中时间要素对回忆与细节发挥的作用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二、回忆对细节的“再发现”

几乎所有的非虚构写作都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因而,所有的非虚构写作或多或少都是具有回忆性的。当人们使用“回忆性散文”这一概念时,实际上特指那些经过较长时间沉淀后创作的散文作品。

《秋天的怀念》一文创作于1981年,此时史铁生的母亲去世已四年左右。记忆沉淀和情感酝酿对这篇散文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材料选择有深刻影响。深入理解时间流逝对回忆性散文创作中主旨的確立和材料的选择与呈现的影响,是帮助我们解开“细节悖论”的钥匙。

(一)回忆性散文中,过往经历是作为当前意义的载体而存在的

回忆性散文主要以过往经历作为写作素材。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写作之夜》中对过往经历与当前现实的关系有过这样一段阐释:“往事,过去的生活,分为两种,一种是未被意识到的,它们都已无影无踪,甚至谈论它们都已不再可能。另一种被意识到的生活才是真正存在的,才被保存下来成为意义的载体。这是不是说仅仅这部分过去的生活才是真实的?不,好像也不。一切被意识到的生活都是被意识改造过的,它们只是作为意义的载体才是真实的,而意义乃是现在的赋予。”彼时彼刻的思想情感是稍纵即逝并且永不可复得的,即使作者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情境与感怀,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回到当初”。在回忆性散文的写作中,作者通过追忆彼时彼刻的人与事,所表达的总是此时此刻的感与思。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对往日与母亲生活的场景及其细节的回忆,是为作者表达时过境迁后深沉的悔恨自责之情而服务的。

(二)过往经历转化为写作材料,需要经历时间的酝酿发酵

作者生活中的过往经验需要经过时间的酝酿发酵,方能转化为承载意义的写作素材进入回忆性文本中。当生活中的某一事件刚发生时,其真正的影响往往尚未充分显现,事件的意义尚未被充分认识。在经历时光流逝后,事件的复杂性、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事件产生的影响及其对个体生命的意义,才能在反复反刍之后被充分地认识到。从《秋天的怀念》到《合欢树》到《我与地坛》,史铁生在岁月流逝中反复咀嚼记忆中与母亲相处的点滴细节,而正是通过时光流逝中的反思和回忆,作者得以重新审视与母亲共同度过的时光,重新关注并体会那些不曾关注的细节,从而真正触碰到其中蕴含着的深厚隽永的意义。

(三)时间流逝塑造着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具体细节的呈现

作者以不同的动机和意愿进行回忆,对记忆信息选择和侧重便会有所不同,在回忆中照见的过往经历也必然是不同的。生活中人们都有类似体验:当与家人发生矛盾时,过往的不快经历便会一时间在脑海中涌现;当因求学或工作等原因迫不得已与家人分离后,回想陪伴家人的时光,一幅幅温馨的场景便又在脑海中浮现出来。随着时光流逝,处境的变化,回忆的动机和意愿就因之而变化,回忆中呈现的过往生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当代作家、学者格非曾以“河边钓鱼”为例对此进行阐释:儿子与父亲在河边守了一下午,终于钓到一条大鱼。若是儿子在一天后回忆这一经历,则很可能因激动未消而着力描述所获之鱼的大小重量。待到二十年后,河流变为厂房,曾经的景致荡然无存,这时曾经岸边的金银花丛醉人的芳香、清澈的河水、空旷的原野、劳作的农人、温暖的阳光下植物卷曲的叶子、天空中的白云在河道中投下斑驳的阴影……种种动人的细节便可由回忆再一次鲜活起来。若是四十年后,那时父亲已逝,儿子再回忆那天下午在河畔钓鱼的经历,回忆的焦点则可能聚焦于当时和父亲谈了什么,父亲谈话时的语言、神态是怎样的,当时的父亲可能怀着怎样的心情、藏着怎样的心事……父亲当时的状态会在四十年后因着作者对那次钓鱼经历的回忆而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儿子的脑海中。

在第一次回忆中,儿子只关注所获之鱼,对周遭环境和父亲的言行是“视而不见”的。然而,那些关于周遭环境和父亲言行的大量记忆信息并没有被遗忘,而是沉睡在回忆的暗盒中,等待着经验主体的召唤而重见天日。当时过境迁,儿子以另一种期待姿态走入记忆的仓库,重新找到并打开那个回忆的暗盒,他便能够发现过去不曾关注到的“新”的记忆信息,在记忆中获得了“新”的发现,获得“新”的体会与感悟。此时,那些沉睡的记忆信息依旧清晰保存着当初的样子。其实,这些细节从不曾被真正遗忘。

通过以上分析,对于回忆性文章中记忆与素材的关系可概括为:

1.过往经历是作为当前意义的载体而存在的。过往经历转化为富有意义的写作材料,需要记忆在时间流逝中发酵。

2.作者回忆过往经历时的意愿和动机决定了作者能够在记忆中发现和关注的内容,最终影响作品内容,包括作品细节的呈现形态。

3.写作者的境遇若随时光流逝而变化,写作的动机和意愿也可能随之变化,作者就能在记忆中发现“新”的东西,从而在作品中展现出“新”的细节。

三、结论

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正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生命的沉淀,逐渐懂得了母亲的不易,带着怀念和愧疚追寻回忆中母亲的身影,曾经“视而不见”的细节便因着作者新的找寻动机和情境而一时之间在脑海中全都又鲜活起来。而那些曾经被忽视的与母亲相处时的鲜活细节被“重新发现”,又进一步推动并深化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恩,也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了作者的悔恨与自责。

其实,那些细节从来就在那里,等待着一个儿子的重新发现,而这个儿子也终于重新发现了那些细节,这些细节又因着重新发现而具有了新的意义。回忆与细节互相激荡,汇聚奔涌又最终沉静下来,复归为一泓深情。这是回忆性散文的独特艺术呈现方式和审美价值,是回忆性散文的独特文学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史铁生.史铁生作品全编(卷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2]格非.文学的邀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

猜你喜欢
秋天的怀念细节描写
群文阅读教学的一次尝试
谈谈《秋天的怀念》中的人物美和语言美
老舍《我的母亲》之细节描写教学
运用细节描写 点亮生活作文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秋天的怀念》语词运用背后的情感解码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意象创新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