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扩龄”,保需求也要防风险

2023-10-06 18:49夏熊飞
时代邮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按揭购房者购房

● 夏熊飞

广西南宁有银行将“住房按揭贷款年龄期限延长至80岁”,该消息引发关注。许多网友吐槽这简直就是“活到老还到老”“传宗接贷”“贷贷相传”。

人们对房贷“扩龄”政策反应如此强烈,一方面是由于对房贷压力感同身受,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对政策存在误解,认为是到了80岁还能按揭贷款购房。

其实,“房贷扩龄至80岁”并非指80岁的人还能贷款,而是指房贷申请人的年龄加贷款期限之和不得超过80年。比如,70岁的人可以申请最长不超过10年的房贷。可见,按揭贷款年龄期限和贷款人年龄并非一回事。

目前多数银行要求房贷年龄期限不超过70年,如果五六十岁的群体有改善住房需求,那他们只能申请20年或10年房贷,贷款时间短意味着首付与月供压力大。房贷“扩龄”政策让还贷时间增加,月供压力会明显降低,能更好满足中老年群体的改善性购房需求,从这一层面来看,房贷“扩龄”是为利好。

当然,房贷“扩龄”也有助于部分地区进一步挖掘购房需求、提振楼市,尤其是在诸多楼市较为低迷的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难以吸引年轻人定居、购房,若把重心转向中老年群体,帮助他们提升购房能力,也不失为“曲线救国”。而且,随着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作为保障居住需求重要工具的房贷政策,也有必要与时俱进兼顾好中老年群体的正当利益与需求。

但是房贷“扩龄”的风险也值得警惕,要避免其成为扰乱楼市和影响落实“房住不炒”理念的隐患,衍生出诸多金融风险。房贷“扩龄”出台的现实背景多是楼市较低迷,贷款业务不振,一些地方政府和银行为了“救市”不得不通过“扩龄”形式扩大购房人群,但不少房贷“扩龄”并非出于对当地人均寿命的准确估计或是长远考虑,而只是为了眼前的救急,中老年购房者的还贷能力可能没有得到充分考量。这并非危言耸听,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寿命低于预期都是房贷“扩龄”的重大风险点。

中老年群体贷款购房的确能在短时间内拉动当地消费,但贷款购房后中老年群体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可能大大降低,生活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将打上问号,而这是否又会导致新的矛盾滋生,恐怕谁也不敢明确下判断。

此外,房贷“扩龄”还可能被购房者利用以突破限购政策。有些家庭购房数量已达上限或无法享受首套房优惠政策,便可能以年长父母名义先贷款购房,父母去世后再通过继承的方式将房产转移给子女,而这些房产可能是享受首套房优惠或不计入受限购套数的。这显然就让限购政策效力大打折扣,对其他购房者而言则有失公平,这也是此前不少地方“接力贷”被叫停的原因所在。

在如此背景下,出台房贷“扩龄”政策就有必要做好精准评估与风险防范,在满足中老年群体购房需求的同时,要确保政策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并依法依规执行政策,确保其不会成为挑战限购政策和“房住不炒”方针的“帮凶”,最终成为“短命政策”。做好长远考量、系统规划、制度保障,房贷“扩龄”政策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在监管部门获得认可,进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猜你喜欢
按揭购房者购房
楼市“她需求”上涨
付款不及时卖家将房卖出,能否解除购房合同?
二手房漏水拒付尾款,法院判购房者违约?
政府“团购房”何以变身非法建筑
婚前按揭房产分别所有制的法理反思——以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释(三)第10条为对象
英国不动产担保制度之历时演化
试论离婚诉讼中按揭房的分割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