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误食急性中毒洗胃中的应用

2023-10-10 07:41张艳敏张彬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误食循证中毒

张艳敏 张彬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儿科(455000)

由于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且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因此常会误食不良食物或有毒药物而导致急性中毒,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生命[1]。目前临床上对误食急性中毒大多无特效解毒剂,患儿在中毒后大多情绪较为激动或意识不清,入院后需尽快进行洗胃,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护理管理配合才能完成救治,护理质量与救治效果关系密切[2]。本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误食急性中毒洗胃患儿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纳入标准:①因误食急性中毒入院,入院后均行洗胃治疗;②患儿中毒至就诊时间均<12 h;③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①患儿合并代谢性酸中毒;②患儿心肝肾等主要脏器先天功能障碍。选取2020年1 月-2022 年8 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患儿62 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 例。研究组中男18 例,女13 例;年龄1-7 岁,平均年龄(4.43±0.91)岁;就诊时间30 min-6.5 h,平均(2.45±0.62)h;中毒类型:地西泮7 例、灭鼠药5 例、除草剂4 例、降压药6 例、灭蚊液5 例,其它4 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5 例;年龄1-6 岁,平均年龄(4.37±0.88)岁;就诊时间30 min-6 h,平均(2.41±0.60)h;中毒类型:地西泮8 例、灭鼠药6 例、除草剂5 例、降压药5 例、灭蚊液4 例,其它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儿入院后,密切监测其脉搏、呼吸、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对患儿进行洗胃、保肝输液等治疗,并为患儿提供空气清新、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1)成立循证护理干预小组,由护士长及护士组成。密切配合医师,并针对患儿在康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讨论。(2)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查阅相关护理文献资料,搜集循证依据:应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web of sciences 数据库,以“误食急性中毒”、“洗胃”、“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对2014 年以后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可知误食急性中毒洗胃患儿常伴有心理应激反应较大以及食管壁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儿身体康复,并结合临床经验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3)心理干预:误食急性中毒洗胃患儿大部分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照顾,常伴有焦躁不安甚至恐惧等负性情绪;责任护士可通过与患儿的耐心沟通取得患儿信任,增加其安全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4)体位干预:由责任护士指导照顾者定时给患儿翻身、变换体位,2 h/次。翻身前应观察患儿鼻腔、口腔内的有无分泌物,并及时将其清理干净以防发生误吸,对于出现面色及呼吸情况异常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进行对症处理。(5)营养干预:指导家属多给予患儿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钙剂及脂肪的食物,以满足患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对两组患儿均干预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状态焦虑问卷(S-AIC)、特质焦虑问卷(T-AIC)与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m-YP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1)采用STAIC 问卷(0-80 分)及m-YPAS 量表(0-100分)评估干预前后患儿焦虑状态,分值越高则患儿焦虑状态越严重。(2)采用本院自拟生活质量评分表对干预前后患儿生活质量(0-100 分)进行评估,分值与患儿生活质量水平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n=31,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n=31,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干预前研究组干预后对照组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m-YPAS 评分61.29±6.53 41.32±3.46*#62.01±6.77 49.37±4.15*S-AIC 评分47.82±5.85 33.34±4.29*#47.33±5.66 39.62±4.95*T-AIC 评分48.03±5.22 31.98±3.83*#48.79±5.31 38.67±4.31*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n=31,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n=31,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干预前研究组干预后对照组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后认知功能52.13±6.57 81.19±8.98*#53.28±6.45 70.89±7.74*情绪功能53.49±5.68 79.65±10.53*#52.81±5.54 65.62±8.17*角色功能61.32±7.25 87.64±8.21*#60.55±7.36 72.35±7.89*躯体功能55.216.34 87.86±8.09*#56.43±6.29 74.91±7.55*社会功能58.34±6.18 83.87±9.02*#59.01±6.26 75.45±7.39*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31,例(%)]

3 讨 论

误食急性中毒洗胃患儿自我效能普遍较低,由于儿童胃发育不成熟且胃黏膜脆弱,患儿伴有食管壁出血等并发症,不利于患儿身体恢复[3]。对误食急性中毒患儿仅给予药物治疗的疗效有限,而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4,5];其原因可能与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调节患儿心理状态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及循环系统有关,从而促进患儿身体恢复[6,7]。

循证护理是将科学理论与现有护理研究、临床经验及患儿个体状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医护理念,其优势为系统性较强,且实施过程兼具连续性及动态性[8]。本研究对误食急性中毒洗胃患儿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循证护理干预小组建立、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心理干预、体位干预及营养干预五个方面,并兼顾常规护理措施,使针对误食急性中毒洗胃患儿的护理更加系统、全面。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儿S-AIC、T-AIC 及m-YP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更好的调整患儿心理状态,有助于增强患儿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干预后研究组患儿情绪、角色及躯体等五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是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情绪、角色、躯体、社会与认知功能,从而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另外,研究组患儿食管壁出血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干预可明显洗胃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促进误食急性中毒洗胃患儿康复。

综上所述,对误食急性中毒洗胃患儿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建议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误食循证中毒
一例犬误食夏威夷果诊疗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中毒
误食后的每一步,该怎么做?
《妙笔蓝水晶奇案》第六回 误食叮当果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