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OSviewer 互动达标理论的应用现状与趋势分析

2023-10-10 07:41李艺邓钰玫张丽随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英文聚类康复

李艺 邓钰玫 张丽随*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510220)

1.心血管外科二区

2.心血管外科二区重症监护室

*通信作者

1981 年,美国护理学家King 首次提出了互动达标理论[1],即通过护士和病人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双方的有效沟通和有效治疗。互动达标理论主要包括个人系统、人际间系统和社会系统3 个动态互动系统,该理论强调以患者感受为中心、重视互动沟通的护理模式,在慢性疾病[2,3]、精神类疾病[4,5]、护理健康教育[6,7]等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但是研究趋势尚不清晰。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可视化深入了解互动达标理论在国内外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它的知识结构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护理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护理技术的发展。

1 临床资料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以中国知网和Webof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国内与国外的文献数据来源。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互动达标理论”OR“KING 互动达标理论”OR“达标理论”OR“互动理论”为主题词进行检索;WOS 数据库围绕“Theory of Interactive Standard”OR“king‘s theory”OR“king’s theory goal”进行检索。发表时间限定为2012 年1月 至2022 年12 月。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以护理学为背景、中英文发表在刊的学术论文,含综述、资讯、研究论文等;排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如报纸、信件会议记录等。

1.3 分析工具与方法使用VOSviewer 1.6.19 版本,CNKI的文献数据以“Endnote”的格式导出至文献管理软件中进行剔重,输出为“RIS”导入至VOSviewer。WOS 的文献数据以“全纪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形式保存为纯文本格式导入VOSviewer。软件对导入的中英文文献数据分别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根据重叠密度确定现况及研究热点。

2 结 果

2.1 关键词共现共纳入中文文献250 篇(关键词485 个),英文文献58 篇(关键词387 个)。关键词的出现次数也可以说明该主题的重要性,对于关键词检索频率分别进行前10 名排名(表1)。结果表明以互动达标理论为中心的研究贯穿了康复、心理、教育各大护理领域。

表1 互动达标理论中英文前10 个高频关键词

2.2 聚类分析 图1 显示了中英文关键词共现的聚类簇可视化分析结果,其中中文关键词共现的聚类有5 个,包括:①聚类1#:紫色区域主要围绕精神类疾病的护理,包括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精神分裂症等心理干预;②聚类2#:蓝色区域主要围绕延续护理,包括出院后健康教育、慢性疾病的康复护理等;③聚类3#绿色区域主要围绕并发症的观察;④聚类4#:橙色区域主要围绕病人满意度;⑤聚类5#:红色区域主要围绕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英文3 个聚类包括:①绿色区域主要是围绕护理教育,包括达标理论的教学,远程医疗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②红色区域主要围绕跨学科管理,即有效性沟通的方式;③黄色区域主要围绕健康干预模块,包括在脑卒中术后康复等。

图1 2012~2022 年互动达标理论中英文关键词聚类视图

2.3 叠加密度分析 通过可视化文献年份叠加密度分析近两年达标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图2),国内近两年将互动达标理论结合聚焦解决模式、互联网管理模式等应用在慢病患者,探讨患者服药依从性、出院准备度的情况,也有研究者针对患儿家属、孕产妇家庭关系这一类特殊人群家庭关系进行研究。国外近两年的研究趋向于远程社区医疗体系的建立,将互动理论加入本硕教育中,智能化缓解社区医疗的压力。

图2 2012~2022 年互动达标理论关键词叠加视图

3 讨 论

达标理论引入国内后已广泛应用到临床各专科,包括孕产儿科[8,9]、血液透析[10,11]等,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李丽[12]等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应用达标理论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压力和消除抑郁症状。李晏萱[13]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达标互动理论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类疾病有明显疗效,帮助患者认可护理工作,减轻疾病发作的次数,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

达标理论在其他领域也有一定的研究,如章敏[14]等通过达标理论指导实施儿科自备药物的管理,有效地保障了患儿用药的安全性。另外在护理动态抽血岗位管理运用[15]、院外胰岛素泵管理[16]中也取得不错的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家庭照护需求不断增加,吕珊[17]等将信息化延续性护理结合达标理论应用于银屑病患者、郭丽[18]等结合微信平台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提高内科居家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基于互动标准理论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完成康复目标,改善神经和肢体功能,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水平,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9]。国外将达标理论加入本科教育[20],本科生起开始学习治疗性沟通技巧,配合远程医疗构建护理社区保健实践框架[21,22],以技术支撑互动达标理论发挥最大化,另外帮助护患建立共同目标设定和决策,有助于有效建立沟通。以King 互动达标理论为基础应用于门诊药物管理可以改善药剂师与患者沟通,并专注于护理计划,包括药物管理[23],以改善长期护理机构中居民的健康状况。

单独应用达标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已经非常成熟,目前的研究更倾向于将其结合微信平台、云平台或更多智能化的技术以提高患者院外家庭自我照护能力。信息技术在医疗保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应取代独特的护士与患者关系。随着医疗保健机构越来越关注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开发结合患者家庭视角来评估功能状态的创新方法非常重要。达标理论对护士与患者之间相互决策的关注是一种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在护理管理及护理教育方面仍有可研究空间。

猜你喜欢
中英文聚类康复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编委会
第35卷(2020年)A辑中英文总目次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APPITA 2015年第2期中英文摘要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APPITA 2013年第4期中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