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创新原理视角下的明式家具发展研究

2023-10-14 16:02吴卓钰
东方收藏 2023年8期
关键词:设计创新审美情趣生活方式

摘要:明式家具的繁荣发展可谓是中外古典家具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设计在中国乃至世界设计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史料和文献印证的方法,基于设计创新原理的角度探讨分析了明式家具在装饰、材料、工艺、技法、形制和应用等方面内容,并发现设计的创新活动都是由民众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决定的,创新的设计又在满足功用性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创造性。

关键词:设计创新;原理;明式家具;生活方式;审美情趣

一、明代以前的家具发展

中国古典家具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一支,特别是在家具设计中结合绘画、雕刻、线描等设计元素而呈现出来的韵味与气质,体现了中国古典家具设计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商周起至汉末,跪坐的起居方式一直在延续。这种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也被认为是一种内在礼仪的表现,因此形成了这一时期的矮型家具设计,席、几、案、榻是屋内陈设的主要家具。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胡人文化传入中原,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家用器具开始出现扶椅、圆凳等高型家具。隋唐和五代时期,家具设计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时期是汉人经历由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渡时期,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文化上的交流融合,使得室内陈设家具发生了形制与功能上的巨大变革。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图中有坐凳、长凳、方桌、长桌、扶手椅、靠背椅、床榻、屏风、方几等。莫高窟壁画也有家居陈设的题材,足见这一时期的生活方式与家具设计的革新。两宋时期的家具在形制及功用上较前者又有所创新,并且日用家具类型变得丰富多样,各类家具也在民间传播开来,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例,图中不仅描绘出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并且将市井生活、屋舍建筑、常用器物都描绘精细。图中绘有宋代家具200余件,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元代家具则多承袭宋制,结构日趋合理,注重人体舒适感。

二、明式家具设计研究

(一)明式家具设计

中国明式家具研究所创办人濮安国认为,传统家具(明式家具)会“让人们永远感受到一种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具有“进步卓越的造物理念和合理科学的设计原则”。

(二)明式家具分类

明代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审美情趣都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提高。在承袭宋元家具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明式家具种类更加齐全且形制各异,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别(见表格)。明代中晚期的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到一个高峰,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市井百姓都在普遍使用木质家具,其功能与品类也是纷繁复杂、不一而足。

(三)明式家具特点

在制作工艺上,榫卯结构日趋完善,造型样式简洁明朗,家具取材以实木为主。明式家具还继承发展了元代精湛的髹漆技术,漆木家具不仅外观更加质美光滑,而且利于长久保存。

明式家具于明代中晚期发展至顶峰,其创新性特点就在于将用料选材、造型基础、结构功用、工艺制作等,很好地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审美习惯统一起来。柳冠中认为,中国古人具有“联系”的设计思维,“天、地、人、物、工”等要素在传统造物中被结合成为一个“无限网络结构”的整体,这种“联系”在明式家具上的典型反映就是“统一”。

1.造型方面。明式家具简洁明朗、清秀典雅,比例线条运用张弛合宜,毫不多余。家具造型善用线条,运线雄劲流利、挺而不僵、柔而不弱,横平竖直加以曲线绕体,整体呈现出静而美、简而稳、匀而雅的艺术之美(图1)。在装饰上也只是在适当处饰以小面积浮雕或镂雕,部分饰件也被用于结构处和修饰边缘的地方,在达到外观俊朗、结构完善的基础上,实现了装饰与功能的完美统一。

2.使用功能方面,符合人体尺度,实用舒适。几案桌子之类不仅有大小方圆之别,也有长短高矮之分,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架子床榻与各式橱柜屏风类家具也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功能需求,是生活需求與功用的统一。

3.结构工艺方面,明式家具的主要结构以框架式为主,在连接方式上少用钉胶,常用榫卯,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牢固耐用、支撑稳定。在制作上,只在跨度较大的位置采用攒边手法,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卷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图2)。这些攒边既起到稳定结构、控制木材收缩的作用,也达到装饰效果,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4.选材搭配方面,明式家具用料考究,即所谓“材有美”。宫廷及贵族使用的家具多采用黄花梨、紫檀、红木等名贵木材制作,这些硬木质密坚硬、色泽柔和、纹理精美,并且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能够适应复杂精巧的榫卯连接。工匠们在制作之时,不加多余粉饰,不施漆料,仅利用实木纹理之长,发挥其自然美特性,是天然与设计的和谐统一(图3、图4)。

三、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与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独特的艺术风格,生动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产发展、生活方式、观念意识、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技术与物质生活的发展水平。透过明式家具造型简练、线条流畅、清秀典雅、朴实大方的设计艺术风格,可以看到其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对设计创新的影响。

从生活方式看,明朝是继汉唐、两宋之后的又一个盛世。明朝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并且文化交流频繁,手工艺与制造业发展十分发达,一派繁荣景象。以仇英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5)为例,画中描绘的是明代晚期秦淮河岸南京城繁华、热闹、祥和的市井生活,画面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目不暇接,各类建筑层层叠叠、应有尽有,水陆交通便达,商船、粮船往来穿梭。由此可以看出,明代商业、手工业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其空前发展为家具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随着明中期以后造船技术发达、海外贸易交流频繁,家具的设计制作在满足自身需要时,也用于商品交换和贸易往来。

从审美情趣看,经济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江南著名的吴门画派、泰州学派等就诞生于这一时期,文人雅士与士大夫集聚在一起,并且参与到家具设计当中,文人与工匠有机结合起来。随着江南私家园林的兴建,众多文人出身的园林主人将自己所推崇的山水情怀用于园林造景与家居陈设当中,积极参与家具的设计制作,以满足可居可游、可赏可乐的山水情调和居住之需,从而在家具设计的结构、造型、装饰上都体现着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兴趣爱好,这也使得清秀脱俗的明式家具迅速在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中流行起来。文人参与的创新设计,成就了明式家具的非凡气质与深厚底蕴。

此外,明式家具的创新设计又真实地反映出以人为本的创造性与趣味性,甚至可以说家具设计中的主观创造就是人们审美情趣的表现。明式家具造型简洁、线条华丽、骨骼俊秀的特点,无不渗透着人们内心山水情怀的审美需要,其明快、清新的符号表达,体现出人们脱于世俗、清雅悠远的思想追求。

四、明式家具与设计创新

作为一种工艺性的实用器物,明式家具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与功能性、科学性、技术性的完美结合,是创新理念与设计实践结合的典范。

1.从设计的功能性看,中国传统设计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是尊崇“制器尚用”之说。明式家具设计的典型特征就是实用与功能至上,其功能属性又结合结构与形式表现出来,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体验到舒适和愉悦。例如:明式座椅中搭脑、靠背、扶手、坐面、椅腿、脚踏等的设计,其高度、长度、倾斜度以及S形、C形的曲线设计,完全符合人体的尺度与曲线,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原理与设计的功能性原理。

2.从设计的科学性看,榫卯结构在家具设计中的使用传承至明代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其在结构上非常符合科学性的构造原理,各零散部件在榫卯连接中相互牵制,充分利用木材弹性的韧性特点分解受力,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式结构,整体受力而不松散。创新的榫卯式结构不仅稳固牢靠且样式多变,适用于各个转角、交叉和贯通部位的连接。

3.从设计的技术性看,技术是创新性设计思维得以实现和表达的手段和方式。技术的发展促进人类设计思维的发展,也会丰富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同时,设计也推动着技术的发展,设计创新往往能带动新的技术发展。明式家具在造型、装饰和结构上充分展现了主体的创造性,带动了木材加工技术、雕刻技术、漆艺技术的发展。

“我们的立足之所在,位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夹缝中。获得创造力并非必须处于时代的前沿,如果我们能够拥有足够长远的视野,就可能在我们身后找到同样隐藏着创造源泉的东西。”正如日本设计师原研哉所说,中国传统家具同样为当代中国设计师源源不断地提供“创造源泉”。因此,作为中國传统家具嫡系传承人的我们,又应当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实现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原理传承呢?对于中国传统家具,更需要的是强调“融合”和“衍生”的重要性。“融合”的目的是在充分利用传统家具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贴近现代人生活和审美的作品;而“衍生”则是为传统设计原理赋予新的生命力,从而创造出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只有在这种“融合”和“衍生”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让传统家具设计原理在新时代焕发出活力和魅力。

基于设计创新原理视角下的明式家具研究,给当下的创新设计带来了一些启示,可以从以下几个侧重点出发:

1.从用户需求出发,以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为本,满足用户的需求。

2.从挖掘产品功能出发,赋予旧产品以新的功能、新的用途(设计创新)。

3.秉持成本设计理念,通过引入新材料、新技术与新方法,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不断探索创新,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效率,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更实惠的产品。

最后,从需求层次理论出发。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会渴求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自我实现。所以,唯有保持不断进取和勇于突破的精神与魄力,未来的设计才会源流不断、永葆活力,这就需要今天从事艺术设计行业的工作者一半恒心、一半匠心。

参考文献:

[1]濮安国.明清家具鉴赏[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3-4.

[2]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7.

[3] 姬勇,于德华,[德]玛利亚-西西斯·阿尔伯特(Marie-Theres Albert).中国古典家具设计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70.

[4]张岩.论创新的源泉与原则——关于彼得·德鲁克《创新规则》的阐释[J].文学界(理论版),2011(02):166-167.

[5][美]马特·马图斯著;焦文超译.设计趋势之上[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89-98.

[6]穆亚平,宋孝周.论明清家具的创新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2(02):84.

[7][日]原研哉著;革和,纪江红译.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

作者简介:

吴卓钰(1994—),男,汉族,河北唐山人。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助教、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品牌创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创新审美情趣生活方式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江西民间竹器物审美形态研究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机械工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设计创新初探
创客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