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音乐美学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2023-10-16 13:17
戏剧之家 2023年25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表演者音乐作品

秦 静

(西安翻译学院校团委 陕西 西安 710105)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声乐表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表演者具备扎实的音乐素养,还需要其在表演中融入自身的独特感悟、见解。音乐美学作为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具有哲理性的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音乐功能、音乐实践及音乐的美与审美[1]。近年来,得益于现代音乐美学的介入,我国声乐表演艺术持续创新,而且音乐美学与声乐表演艺术相互促进,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对丰富声乐表演内容而言意义重大,有助于提高我国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现代音乐美学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一、现代音乐美学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一)现代音乐美学是指导声乐表演艺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特殊表现力的听觉艺术,其服务对象为人民群众。因此优秀的声乐表演者在开展声乐创作时需要参考社会主流审美,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其作品才能深受人民的喜爱[2]。同时,声乐表演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音乐美学的发展,因为其创作需要以音乐美学为背景,而且,现代音乐美学能够较好地反馈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不断为声乐表演艺术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建立作品与观赏者之间的联系,并引发共鸣。

(二)现代音乐美学可推动声乐表演艺术不断发展

虽然声乐表演艺术是一种经典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具有独特的表演框架与理论体系,但表演者如果未能在音乐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创作,其艺术创作便容易进入误区,演奏的作品也容易与观众审美需求不符。实际上,每一名声乐表演者均为独立的个体,其思想存在差异,因此在表演时,不同的表演者对同一作品的诠释往往不同。现代音乐美学是对声乐表演本质的概括,能为声乐表演指明方向,因此,对声乐表演艺术而言,现代音乐美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指导性较强,能够让音乐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对提高与发展表演艺术水平而言意义重大。

(三)现代音乐美学能增强声乐表演艺术的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声乐表演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人们对声乐表演的审美需求。现代音乐美学偏向于理论化,能让观众融入到视听结合的情境中,从而感受音乐艺术本身的魅力。因此,声乐表演艺术者需要充分理解现代音乐美学的内涵,将其与声乐表演艺术相联系,为声乐作品附加时代价值,并明确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使表演充满活力。同时,现代音乐美学与声乐表演艺术的融合可确保表演内容与时代发展相符合,有助于增强声乐表演的时代性,为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提供助力。

(四)现代音乐美学可深化声乐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

声乐表演艺术不仅能体现演奏者的演唱技巧,还能通过旋律反映演奏者的情感变化,展现强大的美学感染力。在声乐表演艺术中融入现代音乐美学能促使艺术作品具有更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内涵,为我国艺术事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助力。同时,不同的曲调、节拍、音质,演绎的作品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声乐表演艺术与民族、地域息息相关,表演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声乐表演的独特性,使音乐更具层次感,突出表演艺术中的独特风格,让观众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感受音乐的内在魅力。

二、音乐美学与声乐表演艺术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声乐表演艺术审美水平

目前,我国艺术事业不断发展,群众对声乐表演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创作者与表演者是声乐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人员,其审美水平可直接影响声乐表演艺术。同时,声乐表演不是单纯地演绎音乐,而是需要在理解音乐创作背景、历史文化背景、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见解与看法,否则声乐表演便不够灵动,难以满足观众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有效融入现代音乐美学,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表演者、创作者的审美水平,使声乐表演能够向观众传递音乐内涵,为其提供更优质的听觉体验,满足观众对声乐表演的需求。

例如,声乐表演创作者在进行音乐作品创作时,需要明确大众审美趋势,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不断在实践中探寻,创新音乐内容,使其符合观众的审美。同时,声乐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创作者在进行音乐作品创作时,除参考同类型作品外,还需要重视赏析其他类型音乐作品,发现其中蕴含的艺术美感,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创作者还需要关注现代美学的整体发展趋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使音乐作品的表达内容更丰富,符合现代美学发展理念,满足不同年龄阶段观众的审美需求。此外,声乐表演者能通过演奏音乐作品使观众直接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因此,表演者需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在实践表演中积累经验,丰富自身阅历,增加生活感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为观众展示具有现代音乐美感的作品。

(二)创新声乐表演者的表演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长期使用传统声乐表演方式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声乐表演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合理创新声乐表演方式,使表演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确保声乐表演的时代性,使观众深入理解表演[3]。同时,创新声乐表演方式离不开音乐美学的辅助,因为音乐美学能为声乐表演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确保其在有效创新的同时加强对音乐内涵的表达。

例如,为实现声乐表演方式的有效创新,可以将声乐表演与舞台剧相融合,并根据声乐旋律、节奏选择合适的剧情元素,优化观众的视听体验,使其与现代音乐美学的发展趋势相符。以《绣红旗》为例,该音乐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歌颂了江姐外柔内刚的个性特点。将其与舞台剧相融合前,应查阅“江姐”这一革命人物的主要事迹,并根据创作背景布置舞台、增加合适的剧情,赋予声乐表演更多魅力。同时,增设舞台剧能加深观众对声乐表演的理解,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除此之外,在创新声乐表演时,表演者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蕴含深刻思想情感的作品才能真正深入观众内心,拉近音乐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传递相关思想内涵,所以在对声乐表演进行创新时,不能盲目融合舞台剧,应选择合适的剧情元素,才能充分发挥声乐表演的意义。

(三)增加声乐表演的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音乐具有不同的特殊内涵,无论是音乐表演者还是创作者,均需要在音乐作品中增加时代因素,增加作品中的时代气息,使其与现代音乐美学的发展要求相符合。因此,音乐创作者在构思作品内容时,首先应明确音乐作品中体现的时代因素,并结合社会时事热点,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为观众创造具有时代特点的音乐作品,引发观众共鸣,提高观众体验。对声乐表演者而言,增加声乐表演的时代性,需要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并结合现代音乐美学的要求,在作品中增加时代因素,使其在保持原有内涵的同时增加活力、生机。

例如,歌德的经典诗歌《竖琴师之歌》曾多次被不同音乐家改编成曲谱,实现作品的时代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如,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具有不同特点,国民革命时期,我国音乐创作以反压迫、抗争为主,曲调旋律抑扬顿挫;建国初期,音乐内容以革命、歌颂国家为主,曲调激昂;随后,我国歌曲以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为主题,音乐创作逐渐向现代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作曲风格多种多样,形式自由,逐渐产生流行歌曲。同时,部分流行歌曲为了提高其感染力与表现力,会增加传统“戏腔”唱法,有助于体现声乐表演的时代性。另外,目前较多声乐表演者会适当改变经典音乐作品,如调整其演唱方式、伴奏的方式等,使经典音乐作品符合现代音乐美学的发展要求,为声乐表演艺术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提高声乐表演者的专业素养

声乐表演者的专业素养可对声乐表演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高素质的表演者能赋予音乐作品更丰富的内涵,有助于促进声乐表演艺术与现代音乐美学的有机融合。因此,声乐表演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其高效理解音乐作品的核心内容,从而为观众呈现更优质的艺术作品,促进声乐表演艺术的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声乐表演者需要在演绎过程中做到声音、音乐与情感的协调发展,实现声乐合一,为观众带来更优质的听觉盛宴。

例如,声乐表演者在演奏音乐作品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单一展示作品内容,应在演奏过程中加入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进而产生共鸣,使音乐作品呈现更好的效果,充分调动观众的情感体验。同时,表演者需要在表演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感受观众对音乐的反馈,提高认知能力,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的核心内涵。此外,缺乏情感的声乐表演是空洞、乏味的,对此,表演者需要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理解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向观众传达音乐作品要表达的内容、情感,使其近距离感受音乐作品的相关创作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声乐表演者应与创作者充分沟通,了解其创作的心路过程,进一步提高声乐表演的准确性,为观众呈现更优质的艺术作品。

(五)丰富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现代音乐美学是对音乐本质的挖掘,能够充分展现音乐艺术的内在魅力、情感内涵,而只有充分了解现代音乐美学内容,才能在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中体现其创作内涵[4]。对此,创作者应结合现代美学理念创作、构思音乐作品,以内心情感为基础,丰富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同时,声乐表演者在演绎音乐作品前,应充分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反复在音乐中感悟、探寻创作者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明确音乐作品的创作的本质及内涵,向观众传达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为现代音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唱支山歌给党听》为例,该音乐作品主要表达的是人民对党的热爱,歌颂党的丰功伟绩,表演者在演绎该作品时,需要把握其节奏、情感、旋律及曲调的变化,才能准确演绎该首作品,丰富其情感内涵。同时,音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表达的不仅是音乐本身的意义及情感,还能准确地向观众传达表演者对音乐的感悟及理解。因此,表演者应在演绎音乐作品时融入自身感受,深度挖掘作品的内在价值,在表演中展示具有特色的作品风格,才能让观众获得更佳的声乐体验,使声乐表演形式更鲜活、灵动。此外,声乐演奏者需要结合自身情感体验理解作品,不能盲目开展音乐表演,否则将难以有效表达音乐作品的个性特点。需要注意的是,在音乐作品中融入情感时,应注重音乐的深刻性和层次性,才能向观众呈现最佳的表演状态,进而引发其心灵共鸣,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音乐美学是声乐表演艺术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为确保声乐表演艺术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将其与现代音乐美学相融合,赋予其时代特性,满足现代社会对音乐的审美需求,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表演者音乐作品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妙猜两数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