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3-10-16 18:29马见财
今天 2023年21期
关键词:习惯初中语文班级

马见财

(陇南市康县大堡镇初级中学 甘肃 陇南 746504)

引言

教师在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进行培养时,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使每个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自身的思维特点以及对文章的理解,从多元化的角度来解答文章中的相关问题。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将内心想法进行全面的表达,在教师的引导下着重地提高自身当前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序地实施,凸显素质教育的特征。

1.初中生阅读习惯的现状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为了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有效养成,教师要明确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后续教育活动指明正确的方向,减少诸多因素对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所产生的干扰,使各项教育活动可以更加有序地实施,凸显现代化的教育思维。初中阶段的学生在以往小学阶段并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只是按照教师的引导来进行文本的阅读。但是,随着初中学习难度的逐渐增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强调的是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养成,让每个学生能够掌握自主性的学习方法,深入地剖析文本中的核心内容,有良好的体验以及感悟,为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1]。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不适应的问题,无法跟随教师的脚步来把握其中的核心要点,同时也会导致学生的阅读难度在逐渐地升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虽然能够了解文本的信息,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只局限于这一学习重点,并没有进行文本内容的深入性分析以及研究。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逐渐地下降。再加上教师并没有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指导以及引导活动,学生在阅读时存在的难度较高,无法认真地剖析其中所蕴含的语文知识。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地增加,进入到恶性循环中限制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育,并且无法感受到存在于文本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意境,逐渐地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在逐渐地下降。

2.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增强学生当前的问题意识

在现代化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增强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培育,促进学生有目的地完成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素养。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将良好阅读习惯培养落实到不同的教育环节中,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背景下具备较强的质疑意识,质疑意识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培育,让学生能够跳出在以往学习中教师所规定的框架,从不同的角度来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之后,再配合着教师的引导,逐渐地掌握课本的学习重点。全面增强学生当前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2.2 有助于确立学生主体性

在以往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将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并且很少让学生参与到整体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来提出自己的疑惑,长此以往学生只是非常机械化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并没有认识到学习初中语文本身乐趣,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培育,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教师要让学生将内心的想法进行全面的表达,对学生个性化意识的全面培育,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文本中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能够得以充分的形成,帮助教师完成当前的教学任务。

2.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进入到初中阶段学习时,阅读习惯的养成为关键的环节,不仅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重要的帮助,还有助于为学生后续的科目学习提供重要的阅读基础,使各项教育活动能够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自身的引导角色,加强对学生阅读行为和习惯的科学培育,使每个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深入地剖析文本中所蕴含的重要内涵之后,再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努力,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有效养成。与此同时,学生具备较强良好学习习惯之后,能够有效地降低在学习中存在的各项难题,并且和书写以及笔记即由相互的协调认真地分析其中的核心要点,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具备较强的逻辑性,逐步的启发学生当前的学习思维,减少诸多因素对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以此来保证学生各项能力有效发展,并且纠正自身在以往阅读时一种存在的各项问题,更好地适应教师所提出的各项教学要求,由浅入深的来把握课本中的核心,重点是阅读能力养成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提供重要基础。

3.初中语文教学中良好阅读习惯的培育策略

3.1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一部分初中语文知识较为复杂,学生在学习期间难免会存在诸多的难题,因此,在班级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时,教师要从前期环节入手,使每个学生能够进行高效率等学习,逐渐的把握课本中的核心知识,以此来减少诸多因素对学生后续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在前期阅读环节学生难免会遇到诸多的困惑,教师要做好针对性的指导,为学生设置不同的阅读学习项目,也可以融合翻转课堂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以开放性的角度来阅读文本中的相关内容,之后,再配合着课堂中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降低在学习时存在的各项难题,全面地保障学生阅读习惯有效养成,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2]。

例如:在班级教学中为学生讲解某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为学生下发微课视频内容,专门介绍这一课文的核心重点,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思想认知,在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教师要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方法来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有效罗列,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能够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在学生预习学习期间,教师要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时存在的各项问题,同时也可以继续为学生下发相关的学习资料,为学生各项学习活动提供重要的帮助。学生在自主预习期间,教师要做好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可以让学生正确地勾画文本中的关键词之后,再说出内心的感想,通过前期的有效指导以及引导,使每个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到整个预习环节,迅速地理解课本中的核心知识,提高学生当前学习效果。在正式课堂中,教师需要全方位地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充当教师的身份,在班级中向其他同学讲解这部分的学习重点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等等,其他同学也可以交流自己在课前预习时的一些启示,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使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教教师在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时,需要将这一目标贯穿于不同的教育环节,并且通过长期的实施,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养成,满足初中语文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各项要求,凸显现代化的教育思路。

3.2 培养学生背诵名篇名句的习惯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背诵名篇名句所发挥的价值较为突出,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具有一定的信息积累以及整合习惯,还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够将自身所整理到的信息融入到写作学习环节,逐渐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及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3]。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这一思路为基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将教与学进行相互的协调,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学习的意识,为学生各项学习活动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逐渐地降低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的各项难题,保证班级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木兰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朗读技巧和方法作为主要的重点,让学生在阅读时将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进行积累,并且将这部分信息记录到摘抄本中进行反复的阅读,使每个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多方面的鼓励,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当前的学习热情以及好奇心,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同学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在教师的鼓励下进行文本内容的深入性学习,并且在后续学习某篇文章时能够具有一定的名篇名句积累习惯,为学生各项学习活动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班级教学的效果。在实施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教师需要全方位地检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分享自己所积累的名言名句以及背后的原因。这样一来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中有意识地积累对应的名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3.3 运用多媒体技术唤醒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一部分初中语文知识对于学生理解来说存在诸多的难度,影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本身的优势,将充分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利用生动和直观内容全面地激发学生当前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保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班级教学中为学生讲解《苏州园林》,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看到真正的苏州园林,在学习方面的理解难度较高,并且也会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发散,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苏州园林的视频和音频资料播放给学生之后再配合着课文中的文字解说,进一步地增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有效认识和了解。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我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路自主性地设计苏州园林,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展自身的学习思维。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性的创作了解课文中的重要语句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完成这一部分的学习任务,达到良好的巩固以及回忆效果。

3.4 提倡质疑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萌芽

当学生形成完善的良好阅读习惯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巩固自身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深入性的探究,逐渐地把握课本的重要知识。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良好的培育,从而突出创新思维培养的综合性特征,为学生高效率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

例如:在班级教学中为学生讲解《孔乙己》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为学生展现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结合鲁迅的写作风格试着分析一下这篇课文是不是属于封建制度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封建斗争的文章呢?请同学们试着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对这篇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性的研究以及思考,将内心想法进行全面的表述。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当前的质疑意识,教师也可以在班级教学中为学生展现鲁迅先生其他的写作作品以及这一时期下其他的文学作品等等,让学生开展对比性的阅读,使学生能够在不同文本内容上激发自身的质疑意识,并且做好信息的有效记录,使整个课堂教学能够具备较强的创新性。

3.5 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

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良好阅读习惯培养教学时要根据课文中的重点内容,有序地为学生组织好不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思想认知全面地增强自身的良好阅读习惯,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序地进行。

例如:为学生讲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师可以让学生试试说一下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你要怎么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新的生活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来回答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赏析。学生在回答时教师不要太过干预,要让学生将内心想法进行全面的表达以及论述,在学生问题意识形成过程中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高效率学习,并且促进教学目标能够得以快速地完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3.6 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在初语文阅读习惯养成方面所发挥的价值较为突出,能够让每个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不同的阅读环节,获取丰富的知识,逐渐地激发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各项学习活动提供重要的基础。因此,在班级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对这一教育方法的科学利用,按照学习教育情况,为学生有序地组织好对应的教育活动,并且还需要让学生进入到自觉和专心的思考状态,深入的把握阅读文章中的核心内容。教师还需要提醒学生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静下心来进行文章的阅读,进入到具体的意境中感受到阅读的美好之后,再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且思考作者的写作情感产生共鸣,促进学生能够真正热爱上阅读,锻炼学生当前的阅读素养。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多方面的鼓励,逐渐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以及自信心,和课内文章进行相互的连接,激发学生当前的阅读热情。

例如: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后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书籍来进行阅读,每天要阅读5 页到10 页左右,让学生能够领悟在阅读中的语言魅力。对于有兴趣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进行阅读,徜徉在阅读的海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后续教育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或者故事会等等,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和最喜爱的书籍,在课堂中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及交流,并且和其他同学探讨一下这本书背后所蕴含的精髓,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使每个学生的成就感能够得以充分地提高。通过这些教育活动的长期实施,能够让学生养成爱读书以及多读书的良好习惯,满足初中语文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后续教学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文字的摘录,或者在书籍的旁边进行批注等等。必要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书写读后感的方法来表达一下内心的想法。通过不同的途径突出阅读教学的综合性,使每个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过程能够变得更加高效以及快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提供重要的习惯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使初中语文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因此,教师在班级教学中需要将这一目标落实到不同的教育环节中,改变以往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粗放而固定化的教学模式,考虑学生当前的成长需求,根据课本中的内容引领学生依据不同的阅读思路进行语文知识的深入性学习,抓住作者写作的意图,以课文为载体增强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效果。

猜你喜欢
习惯初中语文班级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班级“四小怪”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上课好习惯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