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美学语境的城市景观研究

2023-10-16 19:12唐培杰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生态美学城市空间景观设计

唐培杰

摘 要:研究生态美学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还能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通过深入了解生态美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可以创建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城市空间。探讨生态美学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以及如何基于生态美学语境研究和设计城市景观,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态美学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并探索运用生态美学原则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关键词:生态美学;城市空间;景观设计

一、生态美学与城市景观概述

(一)生态美学的定义和特征

生态美学“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以实现人的审美的生存、诗意的栖居为其指归”。生态美学理论内蕴生态和美学的双重维度,不仅研究人与自然之间如何和谐共处,而且强调人、自然和社会的“三元一体”的动态平衡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生态美学的内涵包括:其一,生态认知。生态美学关注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它提倡对生态系统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使人們更加关注环境问题,进而深化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和理解。其二,美的感知与体验。生态美学关注人对自然美的感知和体验,强调通过感官的接触和互动,欣赏和体验自然界的美,包括景观、植被、动物等元素所带来的美感。生态美学追求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审美体验。其三,可持续发展。生态美学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主张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满足人类的需求。生态美学追求的是一种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又能够保护和传承给未来世代的环境质量。其四,文化与自然的融合。生态美学探讨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化与自然的融合。它认为人类文化和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通过与自然的交互和融合,人类文化能够得到丰富和发展。生态美学追求的是一种文化与自然之间平衡和谐的状态。

(二)城市景观的概念和要素

城市景观是指城市内部各种空间元素和景观要素的组合,包括建筑物、街道、公园、广场、花园等人造和自然环境中的视觉和感知元素。这些要素共同塑造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氛围,影响着居民和游客对城市的感受。

首先,建筑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风格、比例和形式等都会对城市的整体形象产生影响,其外观和布局不仅决定了城市的天际线,而且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其次,街道和交通系统是城市景观的关键要素。街道是人们流动和互动的重要场所,其布局、尺度、交通流畅性以及道路边的景观元素都会影响城市景观的品质。良好规划的街道和交通系统可以提供便利的出行方式,同时提升城市的活力和魅力。再次,公园、广场、花园等公共空间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公共空间的规划、绿化和设施设置都对城市景观起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互动,并丰富城市的文化和社交生活。最后,城市景观的质量与环境品质密切相关。空气质量、噪声水平、绿化覆盖率等环境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的美感和舒适度。良好的环境品质不仅能提升环境质量,而且有助于人们对城市的健康感知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美学与城市景观之间的联系

其一,自然与人文融合。生态美学强调自然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和谐融合。城市景观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通过融入自然元素、完善生态系统来创造美感。其二,生态系统服务。城市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应该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理念,即通过自然系统的功能来提供给人类所需的服务。这可以包括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源、提供休闲空间等方面。生态美学的观念将这些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景观的美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三,生态美学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利益。城市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应该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其四,自然体验与情感共鸣。城市景观中的自然元素和绿色空间可以提供给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通过与自然的接触,人们可以获得愉悦感,并培养对自然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又进一步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尊重。

生态美学和城市景观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空间。它们共同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的欣赏与关注。

二、生态美学语境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一)生态系统服务的优化

生态美学关注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旨在通过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追求人与自然处于生态系统平衡之下所涌现出来的恰当性与契合性。例如,合理规划绿地和湿地可净化空气和水源,增加生物多样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为城市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此外,生态美学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促进城市景观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措施、水资源管理等,城市景观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二)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

1.生态美学视角下的自然元素运用

在生态美学视角下,自然元素在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景观设计师常常借鉴传统美学原则,如“山水合一”和“四季有景”,将自然元素融入城市空间,通过巧妙安排植物、水池和岩石等要素,创造出充满诗意、和谐的景观,使人们能够与自然亲密接触。

首先,“山水合一”的理念被广泛运用于景观设计中。通过模拟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形,可以营造出仿佛身处山水之间的感觉。这种将山水元素融入城市景观的方式,不仅让人们在喧嚣的都市中感受到一丝宁静,还能够得到一个放松心灵的场所。水池可以创造出静谧的氛围,借助水面倒影和流水声,给人一种清凉和平和的感觉。而岩石经过巧妙的布置,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纹理变化,为整个设计增添自然的韵味。其次,注重在景观中呈现“四季有景”的特点。设计师会精心挑选植物,确保在每个季节都能展现不同的色彩和氛围。春季的花朵绽放、夏季的绿树成荫、秋季的树叶飘落、冬季的白雪皑皑,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感,能为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

2.传统艺术表达方式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

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常被用于装饰城市景观,并成为营造城市氛围的重要元素,在城市中注入独特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意境。通过这些艺术元素的巧妙运用,城市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为人们提供了欣赏、思考和交流的机会。自然与人工景观的结合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还能够为城市创造出独特而有魅力的环境。

传统美学视角下的自然元素运用和传统艺术表达方式的体现,共同构成了自然与人工景观完美融合的城市景观。这种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而且能够让人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三)生态教育和意识塑造

首先,生态美学通过城市景观的设计和展示,提供环境教育和意识塑造的机会。通过呈现自然的美丽和价值,人们能够加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主动地采取积极的环境保护行动。城市景观中的生态美学元素可以提供教育和引导意识形态发展的机会。通过展示自然的美丽和价值,人们可以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并激发对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追求。

其次,心理健康的改善。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生态美学注重在城市景观中创造宜人的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与自然互动的机会,有助于減轻压力,提升情绪,改善精神状态,促进身心健康。优美、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强人的幸福感和自我满足感。

三、基于生态美学语境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

(一)具有生态美学元素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案例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宽窄巷子是一个具有生态美学元素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典型案例。巷子内部的景观设计追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注重打造绿色、生态的景观。通过选择本土植物、引入水体和景观元素的合理布局,创造出具有生态功能和美感的景观空间。同时,景观设计也考虑到季节变化和生态发展过程,展现出自然的变化和多样性。此外,巷子的景观设计在保留传统四合院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商业设施,创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宽窄巷子的设计注重空间的尺度感和节奏感,通过精心布局和平衡,使公共空间在不大的面积内展现了丰富的景观和多样的功能。设计者还强调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在宽窄巷子内,人们可以找到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店和传统茶馆,这些场所能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中感受到传统美学的韵味。

宽窄巷子的设计理念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于城市景观的要求。通过保留传统建筑风格,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独特的环境,让人们可以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同时,现代商业设施的引入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多样性的选择,使这个公共空间成为一个集文化、商业和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宽窄巷子的设计向我们展示了传统美学元素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使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风貌。这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功能性的需求,更注重人们的美学享受和对文化体验的追求。通过这样的设计,宽窄巷子成了成都市锦江区的一张名片,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居民前来欣赏和体验。

(二)生态美学在城市景观中的保护与传承实践

上海市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生态美学在城市景观中的保护与传承实践。其中,上海城市公园建设和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融入了生态美学的具体要求,而且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

上海积极推动生态美学在城市空间中的具体呈现,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和公园城市建设有关要求有机融合,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生态空间系统更加完善,宜居宜业魅力充分彰显,基本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超大型美丽城市。上海以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河综合治理,以“千园工程”为抓手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和城市空间形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空间开放、共享、融合,以“公园+”“+公园”探索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以示范点(区)创建牵引带动公园城市全面建设,系统谋划、滚动实施,科学统筹、强化协同,聚焦难点、创新政策,逐步打造“城市乡村处处有公园、公园绿地处处是美景、绿色空间处处可亲近、人城境业处处相融合、爱绿护绿处处见行动”的城市,努力成为超大城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标杆。

在公园的景观设计方面,上海市注重传统美学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上海世博园是一个集传统和现代元素于一体的典范,该园区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融入了现代科技与创新的元素,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城市公园建设强调环境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公园内设置了自然科普展示区、环境教育中心等设施,通过展览、讲座、活动等形式,向公众传递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公园中也融入了地方文化元素,展示当地的传统艺术、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体验和学习文化的场所。为鼓励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共享,公园规划考虑到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鼓励居民参与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公园内设置了休闲设施、活动场地和社区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娱乐和健身需求,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上海市通过保护与传承传统美学,成功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景观。这些案例为其他城市在生态美学语境下的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四、结语

本文首先探讨了生态美学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生态美学对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生态美学理论的研究,分析了生态美学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和影响。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基于传统美学语境来研究和设计城市景观。总之,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认识到生态美学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密切联系及传统美学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美学语境下的城市景观设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培养专业人才、增强公众意识、创新设计理念、促进跨学科合作、加强政策支持和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相信我们可以为创建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城市空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生态美学: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观念[J].中国文化研究,2005(4):1-5.

[2]王燚.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学向度[J].生态经济,2015(8):178-182.

[3]王若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传统绘画语言探求[D].扬州:扬州大学,2022.

[4]贡雪.苏州园林山水意境对当代城市景观空间的观照[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生态美学城市空间景观设计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