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排球公共课游戏教学模式探析

2023-10-17 09:28桂阳湖北中医药大学
体育风尚 2023年9期
关键词:公体排球思政

桂阳 湖北中医药大学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高校体育教育逐渐迈向多元化、全面化的发展道路。其中,排球作为一项具有广泛参与度和较高技术含量的运动项目,在高校公体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伴随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实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逐渐受到关注,促使高校排球公体课游戏教学模式随之进行变革和创新[1]。本文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尝试构建“课程+思政”的高校排球公体课游戏教学模式,力图实现排球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协同育人,以期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进一步落实。

1 排球公体课课程思政的概念和意义

1.1 排球公体课课程思政的定义

排球公体课课程思政是指在排球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排球技术练习、排球课堂活动等教学形式,积极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它旨在将排球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发挥体育的独特思政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有理想、有信仰、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1.2 排球公体课课程思政的意义

排球公体课课程思政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排球课程,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兴盛,增进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排球是一项团体运动,通过排球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认识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排球课程思政重视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坚韧不拔、自律自强等,通过排球活动锻炼学生的毅力和决心,培养他们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排球课程思政注重培育学生的身心素养,通过排球课程,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排球课程思政着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排球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3]。

2 高校排球公体课游戏教学模式

2.1 游戏教学模式的定义

游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育模式。它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并在游戏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4]。游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竞争博弈等形式积极学习,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同时,游戏教学模式也注重游戏的设计和评价,从而保证游戏的育人价值和教学质量[5]。

2.2 游戏教学模式在排球公体课中的结构

游戏化教学设计:将排球公体课的内容和目标转化为游戏规则和游戏目标,让学生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学习排球技能和战术。例如,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排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基本传球、发球、扣球等技能,同时加入比赛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紧张、刺激的比赛氛围。

学生主体参与:游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队长、教练、裁判等不同角色,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互动交流:游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合作、竞争、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游戏评价反馈:游戏教学模式注重游戏的评价和反馈,可以通过游戏成绩、得分表现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2.3 排球公体课游戏教学模式常用游戏类别

技能比赛类:通过设置各种技能比赛项目,如发球、接发球、扣球等,让学生在比赛中不断练习和掌握相关技能。

实践游戏类:通过模拟实际比赛场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分组对抗、模拟竞赛等,从而锻炼学生的排球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规则游戏类:通过设置一些规则游戏,如规定只能使用某一技能或只能使用某一个身体部位进行接球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排球的规则和技巧。

创意游戏类:通过创意游戏的方式,如捕鱼占地、四人排球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排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2.4 排球公体课游戏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排球公体课游戏教学模式,秉承“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可以促进学生的兴趣和课程参与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并在游戏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等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能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游戏教学模式相较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游戏教学模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时间过短或者空间过小,容易影响学生的游戏体验和学习效果。其次,需要教师对游戏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否则容易陷入过度娱乐化的状态,会严重影响教学效率与质量。最后,游戏教学模式需要构建合理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否则会导致游戏目标不清晰、评价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同时,在实施游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游戏教学模式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一些学生可能缺乏兴趣或自信心,导致其参与程度不高,导致游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游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指导能力和游戏设计素养,而有些教师可能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游戏教学,或是设计的游戏不具备吸引力,难以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

除人力因素外,游戏教学模式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如游戏场地、器材等,但有些学校可能缺乏这些条件,使得游戏教学模式的开展遭受阻碍。此外,教育观念和制度的转变也是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例如,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游戏教学中,但这有赖于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3 课程思政在排球公体课游戏教学模式中的实际应用

3.1 开始部分

开始部分是一节课的起点,此部分一般耗时较短,主要用以记录考勤,宣讲本课主要教学内容及相关要求。这一部分虽然不具备插入课堂游戏的条件,但是可以将课程思政的中心思想融入宣讲内容中,进行教学导入。例如,在介绍教学内容时,以某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排比赛举例,从而点出女排精神背后的内涵,使学生能够体悟排球运动的育人价值,将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等精神在内心做到无声的描摹[6]。

3.2 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一般情况下即热身阶段,而热身对于体育运动而言就好比飞机的起飞,热身质量就好比飞机的跑道质量,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通过热身,可以增加肌肉的弹性,在提升运动表现的同时降低受伤的概率。绝大多数的公体课通常在热身阶段会选择以慢跑加徒手操为主的形式,但由于部分学生们的锻炼意识薄弱,导致在做徒手操时的动作并不标准。一旦动作不标准,其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很容易造成热身不到位或质量不高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徒手操的单一性、机械性,易产生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这对后续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管理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7]。

因此,准备部分最适合通过课堂游戏来提升教学质量,可以开展“口令争球”“螃蟹过河”“开火车”等游戏。

“口令争球”游戏规则是学生按两人一组以垫球准备姿势面对面站立呈两长排,两人相等距离的中点处放置一个排球,由教师在中间喊出口令。如喊“耳朵”,则双方需将手放置于耳朵边,如喊“膝盖”,则需将手放置在膝盖处,以此类推,直到教师喊出“球”的口令,那么此时双方需第一时间在不移动脚的前提下将面前的排球争抢到手,抢到球的学生获胜。“螃蟹过河”游戏规则是在面对面接力跑的基础上,将接力棒换成排球,并要求双手持球于背后,以滑步来进行横向移动的点对点接力,最先完成接力的队伍获胜。“开火车”游戏规则是8 到10 人为一组,每个成员代表一节车厢,两两之间在小腹处以排球相连从而组成一列火车,要求所有人在双手高举的同时向前移动直至终点,其间排球不能落地,最先抵达终点的队伍获胜。

“口令争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而且以勇敢、顽强、进取、自信作为思政要素的融入点,进而培养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螃蟹过河”和“开火车”都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方向感、空间感,在提升下肢核心力量的同时,以团队协作、维护集体利益的精神作为切入点,挖掘相关思政要素,培养其公平竞争意识与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作风。

3.3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不仅教学的重难点汇集于此,往往也对应着考试的相关内容,这一部分练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达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这一部分采用的游戏不仅要考虑到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内容的融入,更应具有针对性,紧紧围绕特定的技术动作展开设计[8]。

如垫球练习时,可采用“隔网对抗”;发球练习时,可采用“捕鱼”等既具针对性又兼具课程思政内涵的趣味游戏。

“隔网对抗”游戏规则是6 人为一组,分为2 队进行隔网垫球对抗,要求只能使用垫球技术,其余规则与比赛规则相同。此游戏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比赛规则,同时能够锻炼团队配合能力,以及垫球方向、高度、力道的控制能力。

“捕鱼”游戏规则是4 或7 人为一组,1 人发球进攻,3 人防守,防守方需将装球的网袋撑开呈三角形在移动的情况下去接进攻方的发球,若成功将球接入网袋则防守方得分,反之则进攻方得分。如若总人数为7 人,则需增加一组防守方,最终得分高的一方获胜。游戏中,充当进攻方时可以提升学生发球的控制能力,主动引导其优化进攻选择,树立敢于挑战的意识,培养突破自我、战胜怯懦的精神;作为防守方时可以提升学生对发球落点的判断力,锻炼接一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养成凝心聚力的精神。

3.4 结束部分

此部分是总结阶段,教师对该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同时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从而达到恢复身体机能的目的,为了获得舒缓身心的效果,此时不宜进行激烈的游戏。

4 结语

高校排球公体课游戏教学模式是一种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具有广泛而又深刻的教育意义。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构建排球游戏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体育课程的独特思政价值,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在具体实践中,高校教师应注重游戏教学的设计和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加强游戏教学的评估和质量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质量管理机制,确保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和高质量。

课程思政与游戏教学模式归根结底都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二者相互融合、协同育人,让教师在传授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做好育人育德的工作。作为排球公体课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敢于创新,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排球、学会排球、爱上排球,引导其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增强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力求构建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公体排球思政
合作学习在高校公体体能训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普通高校武术公体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公体正用,体用一如
——朱熹的公正哲学及其三维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