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18 01:45
学苑教育 2023年25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内容英语

孙 凯

(山东省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学校,山东 利津 257400)

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质”。而工具性是指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形成基本的语言技能,能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发展奠定基础。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有效地促进英语课程工具性价值的新型培养方式,深受英语教师的重视,其促进意义和价值地帮助初中生形成特定的语言交流环境及团队合作意识,真正做到在交流中成长、在合作中共赢。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成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提升,最终以团体的成绩评价为标准,优化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组织形式。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形式还是以课堂教学和互动为主,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发挥其积极的推动作用。英语教师则在引导小组成员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促进初中生的英语交流水平、团体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动力的全面提升,最终实现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以及自身的英语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新时期人才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教学阶段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下,要求教师的授课指导与学生的指示学习之间,能够做到相互协调的同时彼此促进。在以往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案设计中,教师会着重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细致讲解,帮助学生消化相关知识,教师再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在此期间,师生之间能够产生一定的互动与交流,但学生之间的沟通却被忽视,这便是导致学生在学习环节处于被动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说,他们更渴望按照自身的主观想法去行事,愿意站在批判的角度上,分析周围的人、事、物,部分学生还会表现出极为强烈的叛逆心理和行为。这都意味着初中生渴望得到认同与尊重,更期望能够有与自己“感同身受”的其他人的认同。所以,对于初中生而言,同伴关系就变成更为关键的社交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这种社交关系的优势作用得以突出,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环节掌握更多学科知识,还能在情感、心理层面得到满足。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一)合作形式单一

目前,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基本以掌握基础语法、单词记忆以及英语阅读为主,课程中也主要依据英语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学生的理解、记忆和考试为主。由于英语这门学科有其自身教学的局限性,大部分英语教学课堂都无法实现全英语教学,只能进行双语教学。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基本是汉语内容听懂了,英语内容一知半解。而课上小组讨论的形式也都是基于教材中的场景和语句进行相互的阅读和角色对话,学生完成小组学习的状态也基本是机械性或者是从众性的状态。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程内容相比小学英语启蒙教育阶段也略显繁重,英语教师也需要完成当日的教学计划。长此以往,就使得小组合作模式过于单一化和流程化,也基本是在特定的小组学习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即可,是否有评价、是否真的实现了本次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就很难考查了。

(二)合作内容局限

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和合作基础都是以教材中的知识和语句为重点交流内容,向外延伸和扩展的领域较少。然而,小学英语教育课程还有一个重要性质就是“人文性”,即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发展英语文化素养、促进思维能力提升及创新能力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如果小学英语教学或者合作学习的内容仅仅局限在教材上的知识是很难达到英语教育的人文性课程性质的。

(三)合作意识不明

初中生虽然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程度仍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在学习中还是存在一定极其容易被学习以外的新鲜事物所吸引的特质。所以,对于任何一项教育措施,如果不能让学生明确其主要教学宗旨,紧紧跟随教学节奏,也是很难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的。初中阶段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集中学生注意力,通过共同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小组教学目标的一项教学形式。但是,如果合作主旨不明、参与程度不足、对于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作用意识模糊,就会形成随意参与或者听听组内成员的表达而已,反而形成一种懈怠和旁观的参与状态,更无法从根本上意识和体会到小组学习中自身要实现和完成的任务,以及如何通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促进小组学习目标的达成,最终在小组活动中实现团队共赢。

(四)合作兴趣不足

合作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以小组的形式,互相帮助,最终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然而,其他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文化素养都是在长期的积累和环境熏陶下发展而来的,在进行小组学习时可发挥的空间和程度也较大。而英语学科的知识、口语表达和沟通交流都要求更高,所以学生对于课上的小组学习模式存在明显的兴趣不足和被动参与的现象。如果学习目标难度较大,小组合作也不易完成,学生更容易从众或者旁观。如果学习目标简单轻松,那合作学习的意义也无法体现,同时还占用了一定的课上时间。若想从根本上调动学生英语小组学习的兴趣,还是需要英语教师针对本班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设计。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丰富合作形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任何学科都离不开教师作为引导者的培养和指导作用,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不但在完成教育任务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就连小组合作学习上也需要英语教师设置完善的模式和程序,并且突出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英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小组学习氛围,并且在旁监督指导、教育启发,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英语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全方位提升。

例如:鲁教版初中英语六年级上册(五四制),第五单元“This is my sister”这一内容的学习就可以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首先,教师布置小组合作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时间,即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各组以家庭名称命名,如“Home of Sports,House of Happiness,Home of Adventure”等,家庭名称和成员的角色名字都由小组成员讨论决定。然后对家庭成员的名字、性别、喜好等内容作简单的了解和概括,并选出一名学生为其他家庭和教师作家庭成员介绍,如有不足,由组内其他成员补充。其次,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以及参与程度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会随机到每个小组中询问:“Who is he in the family?What does she like to do?”增加小组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最后,英语教师根据小组成员的汇报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教师参与的互动效果进行效果评价,同时引出教材内容的详细讲解部分。

这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比较适用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同学,对于新鲜事物、与生活相关的情景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并且难度适宜,并且小组合作学习中口语表达的内容也基本以简单的短句介绍为主。最主要的是,这一形式可以有效地让每一个组员参与其中,比如成员名字和喜好展示时就可以自行介绍,既增加了小组成员的参与和表达机会,也将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和家庭成员的亲密感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小组学习成果的有效提升。

(二)拓展学习领域,提升英语文化素养

虽然初中阶段的教学任务相对繁重,完成基本的教材内容学习已经占用了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英语这门学科如果所学和所交流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那么学生在真正遇到需要对外进行英语交流的时候会缺少真实性、灵活性应用的能力,反而会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和信心降低。所以,适当地拓展小组学习的领域,是基于小组成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基础之上的内容拓展,并非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盲目拓展。小组成员通过课程教学知识的掌握与教师设置的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小组情景和小组目标进行展开式讨论和提升,是真正促进学生在相互的交流和学习中实现英语文化素养提升的有效形式。同时,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模式,还能让学生明确自身是英语单词掌握不足还是沟通表达发挥不好等实际问题。

例如:鲁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就可以依据教材中的内容延伸部分展开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知识,为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教师依据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进行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布置,并且将各个国家生日美食的种类进行统计和划分,并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展示。然后,小组成员共同选择一个国家的生日美食描述作为自己小组学习的目标(防止学生阅读理解之后,选择自己的擅长领域,也是为了促进小组成员带着目标共同完成内容阅读)。最后,教师在小组进行阅读理解分析的过程中全程指导翻译以及开展国家美食的种类知识延展和口语表达。最终,小组代表介绍自己所代表国家的美食。全部结束之后,全班学生都可以同时了解和掌握多个国家的美食特色和风俗习惯,不仅提升了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也促进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三)明确合作宗旨,实现定向英语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和策略,其根本目的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小组教学目标。所以,让初中生清楚地明确小组合作模式的宗旨、形式和具体流程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得以有效提升的关键。英语教师应在每一次的小组合作之前,将教学目标和实践要求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依据目标展开行动,同时每次交流合作的目标和宗旨应符合学生的现状。其次,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形成标准化+ 自由发挥的形式,既有固定的实现学习目标的环节,又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实现英语教学的方向性和应用性。最后,将小组合作环节和流程形成完整的学习计划,将小组学习意识与合作内容深深地印在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中。

例如:在鲁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就可以形成固定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针对八个教学单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主题可以设置为“Family Cleaning Day,how to communicate with parents,what to do in case of natural disasters,the best in the world”等阶段性小组学习主题,每组均匀匹配英语学习能力的中高水平学生,同时加入部分学困生。英语教师作为小组督导,将小组合作学习以主题、单元及学期的划分形式融入到整个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的教学过程之中,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系统化、引领式及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最终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得以阶段性和持续性的提升,让这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必备的教学手段,真正发挥出其重大价值。

(四)优化课堂氛围,创新小组评价机制

在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中,英语教师以参观的形式到每个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和互动,让小组学习模式从根本上围绕教学主旨进行,从过程上也不是形式化地一带而过,由英语教师全程参与指导,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师生互动、成员互动以及与教学内容的有效互动。同时,改变以往的评价机制,采取小组成员自评、互评、师生互评等模式,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让英语教学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并指导于实践。

例如:针对初中英语各单元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设置新型评价机制,在每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结束或者全部小组合作学习课程结束之后执行。

首先,是小组成员自评。评价维度主要有:小组合作学习主旨掌握程度、学习目标完成程度、独立完成项目内容的难易程度、口语表达程度、学习效果满意程度及自身有待于提升的能力等。

其次,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评价维度主要有:小组引导者的优势与不足、小组成员团队实力水平、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突出者是谁、学习目标完成度最好的是谁、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哪种品质值得你学习、通过本次小组合作有什么感受等内容。

最后,师生之间的互评。学生对于教师本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及内容设置的评价维度有: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学习情境的吸引程度、可发挥空间的大小、自主学习动力的强度、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学生水平、哪些环节让你感觉在完成的过程有一定的挑战性、你更喜欢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和内容是哪些等。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维度主要有: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完成度、学习成果的展示和掌握程度、学生的体验程度、个人竞争意识和团队竞争意识等内容,最后,教师进行综合性及总结性评价。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评价机制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效果的提升与改进。设置成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机制,也是为了有效地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适应和吸收程度,同时也是更好地评价和考查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及英语口语运用能力,更是展现英语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及判断内容设置得是否有效和符合实际。科学的评价体系是验证教育模式是否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根本理念的有效途径,也是有方向地针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得以有效提升的根本依据,应得到英语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执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有效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互动交流能力等综合英语素养全面提升的重要形式,并且紧紧贴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的教育理念,对未来初中英语教学成果的提升、课堂氛围的改善以及培养新时代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内容英语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主要内容
读英语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酷酷英语林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