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中化学开展高效课堂的途径

2023-10-18 01:45覃术文
学苑教育 2023年25期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化学教学方式

覃术文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湖北 恩施 445000)

高中化学课堂要求在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争取将学生的专注力都集中到课堂授课的内容上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的化学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具备自主实践能力,还要求学生在此阶段要具备一些化学分析能力。所以,教师就需要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化学教学内容,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以下是一些能够有效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案。

一、高中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也会推动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化学作为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学科,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及能源、医药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每个学生都应学习和掌握化学基本知识。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职业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师讲课速度太快,导致高中生理解不到位

高中阶段本身就是一个学习非常紧张的时期,化学大约会每周上四到五节课。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下,上级会催教师的教学进度,那么教师只能加快讲课速度。教师每节课讲的内容都很多,而且做不到对知识点的精讲,很多知识点都是一带而过,很多教师只是针对课本知识进行表面的讲述,没有进行拓展延伸。教师讲题的速度更是飞快,高中化学教师在讲练习题的时候,只会挑选教师认为难的练习题进行讲解,高中生如果稍微走神,就错过了知识点,甚至有些时候,高中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也跟不上教师讲解的步骤,导致高中生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这都不利于高中生化学成绩的进步。

(二)教学方式单一

当代高中化学教学思维和方式都较为机械、传统。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口述的方式传授学习内容,课后配合做习题进行巩固。此种方法导致学生课上掌握知识不扎实,课下发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导致无法跟紧教师的步伐,从而学习的“债”越欠越多。教学方式太过单一难免会造成学生对化学逐渐失去兴趣,学习思路不清晰,化学成绩难以得到提高。

(三)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高

机械的化学教学方式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发掘,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相对欠缺。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而学习过程以及课后对学生的影响才是当下更重要研究课题。想要让学生在学习上变得主动积极,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创新教学方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四)教师布置作业太多,高中生抄袭作业

教师在自身潜意识里认为作业布置得越多,高中生的学习成绩进步越快。虽然说高中阶段的学生每天都要沉浸于题海,所谓刷题能够提高分数,但是在高中生不理解知识点的情况下,布置再多的作业,高中生为了盲目完成作业会去抄袭,而不是认真完成。因此,作业布置得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布置作业过多,高中生就可能不认真完成作业,不利于高中生学会知识点,从而阻碍了高中生取得好成绩。

三、开展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一直是以教学大纲为辅助来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授课,而这种教学方式会使教学课堂没有新意,流水账似的教学也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不乏有观念陈旧的教师还在延续着以往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如何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有了更高要求,所以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借鉴探究式、趣味式、多媒体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好奇心,从而深入到化学学科中去探索,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来构建科学的化学高效课堂。

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一课时,为了更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和记忆原子元素,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有趣的元素视频,让学生了解元素的形成和形态,并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进行排列,这能让学生在对元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快速地掌握这一课的知识点。多媒体视频能帮助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占的位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继续探索元素世界。

(二)直观展现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高效的高中化学教学是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的。高中化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十分困难的学科:很多知识需要进行实验,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和学生都有条件进行实验。由于很多学校不具备实验条件,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只能通过听教师的讲解和看教材的图片进行学习,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并不能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对于很多化学反应或者很多有机物相关的结构知识十分懵懂,导致了学生的“听不懂”“学不会”,进而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讲解时,要尽可能地通过直观讲解来展现化学知识。多媒体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工具,并且相对于繁多的化学实验器具和用品来说,多媒体对于学校环境设施的门槛更低。

例如,在讲解《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时,元素周期表即使很简单,但是对于大部分刚接触的学生而言,其内在的规律是十分晦涩难懂的。这时,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对于分子的原子组成有一个直观而清晰的认识,从而了解元素周期表为何如此排列的内在原因。学生如果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有了直观深刻的理解,对于其他化学知识,例如化合物、酸碱中和、有机物、电解池等的学习都大有益处。

(三)合理构思课堂问题,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化学知识繁多复杂,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心理,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巧妙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证明推理能力。首先,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材,确定所学内容,然后进行提问。其次,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提问时间,在课堂巩固环节提出问题为最佳时机。最后,提问方式应该富于变化,避免传统的“你问我答”的形式,应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例如,在开展《金属材料》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答法引入课堂,以此吸引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哪些?这些金属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在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自行预习课本、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正式开展课堂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还帮助学生培养独立学习的意识,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趣味性。

(四)教师要调整教学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现代课程指出教师不仅要进行教学手段的调整,也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所互动,引导学生及时地参与到课堂的建设中来。因此,教师不但要改变教学的手段,而且要在课堂中引入教学互动,让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课堂中来,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课堂互动又分为很多种。对于高中化学这种理科类的课堂互动而言,教师要在选取合适的活动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不是让互动停留在单纯的抢先发言,而变成毫无秩序的互动。这样不仅会捣乱课堂的教学秩序,而且也会让教学变得毫无状态,让学生的学习反而变得更加杂乱无章,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可以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进行到一定环节的时候,用课堂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对于该理论点的掌握程度如何、能否达到教学的目标,以此来考验学生对于课堂传授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有目的的活动能够让教师及时地调整课堂教学节奏,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例如教师在进行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讲解的时候,讲到“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教师就可以进行简单的总结,随后让学生针对“如何掌握钙离子的反应方程式”举手发言,集体思考“方程式都有哪些”通过这些手段来有效地学习化学方程。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互动的方式与互动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互动中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样既能够达到互动学习知识的目标,也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变。

(五)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微观意识,提升理解能力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由于其内容涉及较多的微观知识,故对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来说,高中化学的学习是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形成微观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微观概念,以此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为形成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进行有关“原子”的概念解析,并联系现实事物,以此培养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微观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人的生活离不开水,这里的水是一种宏观物质;而在化学中我们能够学习到水分子这一知识点。水分子与水不同,它是一种微观物质。”这样,学生就能够初步分辨宏观与微观的不同。紧接着,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有关“原子”的结构图展示,使学生从中直观地看到质子、中子及原子核等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其内容进行后续周期表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发现二者间的联系,加深自己的理解。

(六)利用新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时代网络信息的特点,开展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可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当前的科学教育发展背景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紧跟时代潮流,教师要学会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新时代教学中多元化信息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模型对整个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化学这门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中学习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化学实验和化学模型的建立,将更加抽象和复杂的化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容易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新媒体开展课程教学。这种教学实验需要教师进行具体学习,利用新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从化学视角了解物质和微观世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组成结构。在当前高中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微观视角的培养,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的元素和分子结构,这样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开始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可是如何培养学习的习惯却并没有那么简单。这时,授课的重要内涵也就表现出来了。因为授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所以,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可以试着把主动权让给学生,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从授课的主体变成学生后,就能够很明确地看到学生对学习已经明显产生了兴趣。

比如:教师在讲课之前先向学生出示一些化学问题,并为学生带来必要的实验仪器,让学生可以使用。这时,教师只需控制全场的纪律与安全就好。通过细心观察和思考不难发现:当学生自己动手做化学实验的时候比通过教师指导做化学实验更能调动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采用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让学生慢慢体会到化学带给大家的美妙的感受,进而更加喜爱化学,对化学有进一步探索的渴望。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更加独立地进行实践,在遇到不懂的化学问题时,能够更加认真地思索,而不是直接放弃。在学生自己思索的过程中体会到化学问题一步一步地被解决的乐趣,进而让学生更加喜爱这样学习的感觉,从而产生要将化学认真学习下去的渴望。

(八)从强化合作学习着手,为课堂带来生机

传统的化学课堂知识讲解过程中一般采用被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化学课堂的学习活力得不到激发、学习参与积极性不够高,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化学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主动改变当前课堂教学被动灌输和满堂说教的现状,积极通过强化合作学习来进一步构建开放式化学教学课堂,让课堂活跃、开放、团结、活泼,不断促进化学课程教学达到动态平衡,服务每个学生各项素养的全面化培养。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内容时,教师要强化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对盖斯定理的内容、反应热的计算等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化和开放式的讨论,教师则要注重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引导,并在引导过程中注重方法教授和解疑答惑,还要积极地给予学生鼓励,启发学生思路,真正借助合作学习法来实现教学效益的提升。

(九)联系生活实际案例

在以上几点关于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案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实际案例来进一步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效率。化学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联系生活实际案例,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联系实际案例来展开活动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更加深刻,还能够推动学生化学实践技能的提升,促进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甲烷进行设计提问,比如“甲烷为什么叫CH4”“在生活中哪里运用到了甲烷”“你们知道甲烷有什么用处”等问题来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效率。再例如讲解《沉淀溶解平衡》的时候,可以列举生活中一些沉淀溶解的例子,如意外食用可溶性钡盐的时候利用硫酸钠治疗的原理。在讲解《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大桥的防腐蚀原理来引起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可以显现化学贴合生活实际的本质,同时,也会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的时候,也能通过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乐于学习化学,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高中化学教育的有效性首先要从教师入手,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和适合当地的教学方法。其次应配设多元化教学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有效教学不仅是教师的目标,也是学生渴望学到知识的追求。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技能,能做到举一反三,结合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实践科学研究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高中生高中化学教学方式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