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研究

2023-10-18 01:45姜莹莹
学苑教育 2023年25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多元化作业

姜莹莹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凤凰小学,浙江 杭州 311100)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大部分教师对教材及教材参考习题都过分依赖,这既忽视了学生的学情,也极易将学生带入到题海战术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对此,教师应积极探寻多元化设计家庭作业的路径,通过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家庭作业,丰富家庭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翱翔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充分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进而促进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的意义

首先,设计多元化的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关研究实践表明,以往数学教师所设计的千篇一律的数学家庭作业,因其枯燥单一,导致学生出现了一定的厌烦情绪。而通过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家庭作业,将所设计的作业与学生的认知特征相结合,为学生呈现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增强其学习自信,从而可以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完成作业的状态中。

其次,设计多元化的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能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提升。多元化的作业,所体现的是丰富性的特征,这时既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边界,还能在完成作业中思想意识得到锻炼,究其原因是多元创造性的作业,能使学生在思考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发散性的数学思维,并获得宝贵的学习经验。

最后,设计多元化的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教师设计多元化的家庭作业,也属于创造性工作的一种,教师在具体设计的过程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智慧、情感及态度等,这就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强化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帮助。

二、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的原则

(一)设计多元化的家庭作业应遵循目的性原则

所谓目的性原则,即要求教师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目的地设计家庭作业,而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必须要保证所设计的内容起到真正帮助学生进步的作用,以此实现作业真正的育人目标,切实强化其多元能力的提升。

(二)设计多元化的家庭作业应遵循分层次的原则

所谓分层次指的是教师所设计的家庭作业要注重因材施教,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并针对各阶层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家庭作业,其中既要包含对能力差学生基础家庭作业的设计,也要包含对能力强学生拓展延伸性家庭作业的设计,通过布置分层次的家庭作业,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设计多元化的家庭作业应遵循趣味性的原则

在任何情况下,面对反复一成不变的工作,都会给人带来不耐烦的情绪,更何况是于活泼好动且身心发展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若教师只为学生布置机械且重复的作业,长期下去学生疲于应付,只会逐渐出现厌学的现象。因此教师设计多元化家庭作业时,还应遵循趣味性的原则,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设计多元化的家庭作业应遵循针对性的原则

针对性即要求教师设计家庭作业时有的放矢,不仅要按照学生容易出错或者掌握不牢固的部分设计作业,还应适当缩小家庭作业的范围,以课堂学习内容及教材重难点进行设计,通过这样的方式,起到更好地巩固知识的效果,深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五)设计多元化的家庭作业应遵循拓展性的原则

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涵盖了众多形式,如计算性、实践性以及操作性等等,教师在设计多元化家庭作业时,只有遵循拓展性的原则,将学生从课堂内引到课堂外,才能真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

三、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的路径

(一)设计作业内容多元化的数学家庭作业

1.数学家庭作业内容体现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确实,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潜藏着众多的教育元素,尤其是数学更是来源于人类生活的一门学科,其在生活中发展,最后又运用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所设计的作业内容应充分体现生活化,通过将数学家庭作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的知识,并有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为学生将来能从容不迫地应对社会提供重要保障。例如,教师在教学《复式统计表》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及记录过程,并能按照统计表分析简单数据,详细掌握统计的作用与意义。在完成教学工作后,为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生活化的家庭作业设计必不可少,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学校附近的眼镜店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记录、并整理统计到该眼镜店配眼镜人员左右眼的度数,之后把整理好的数据制成统计图。通过为学生设计此种生活化的家庭作业内容,不仅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再如,在开展《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知识内容时,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数这一知识点的认识,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到实际生活中的超市,拿现金购物的家庭作业,通过在超市中购买不同的物品,充分认识小数,并在结账的时候,观察售货员是否收款正确。通过为学生设计此种生活化的家庭作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得到了明显提升。

2.数学家庭作业内容体现做中学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并将生活中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体系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技能及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该表述充分展现了“做中学”的理念。因此教师在设计多元化的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时,应积极践行这一理念,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发现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会看简单路线图,认知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及西南八个方向,并对自己行走的路向进行描述。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就应充分体现作业内容的做中学理念,通过让学生做,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教师可以以“画地图”的方式,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回想自己的家庭住址处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和什么方向,每天上下学有几条线路能通往学校,最近的路线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和方向,让学生画出线路地图。通过为学生设计此种“做中学”的数学家庭作业,不仅丰富了数学教师传统设计家庭作业的方式,同时能促使学生在做中,有更深刻的学习体悟,也使学生明确了自己家住址与学校的位置和方向关系。

3.数学家庭作业内容体现参与性

在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设计中,教师最为惯用的作业设计方式就是题海战术,因很多题型相似,且内容繁杂单一,学生完成作业时存在明显的抗拒心理,因而学习兴致不高,对实际学习成效造成了一定影响。基于此,现下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家庭作业时,就应积极创新优化作业形式。教师在教学完某一课后,并确定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知识点时,可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设计中,并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作业带到班级,让学生间互换做彼此的练习题目,从而为学生带来更为与众不同的作业完成体验。此种方式,既能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边界,让学生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长效发展。例如,在完成《分数乘法》这一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并未直接给学生布置千篇一律的大量习题,而是在确定学生已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将作业设计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练习题的设计,并予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贴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相关作业,有利于学生思维意识的发展提升。这时,教师还可让学生将设计好的作业带到班级,让学生找准与自身学习能力均等的学生,彼此交换完成,如有学生设计了以下作业,“有桃子15 个,某同学拿走3个,现在的桃子是苹果的4 倍,苹果比现在剩下的桃子少几个?”这样的题目,还有学生设计了“某同学,每小时骑自行车行10 千米,另一位每分钟行4/10 千米,他俩谁骑得快?”等等,通过相互完成作业,更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此种参与性作业的设计,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切实发挥学生的思维智慧,更有利于学生兴致盎然地完成作业,切实实现作业的育人价值。

(二)设计作业形式多元化的数学家庭作业

1.数学家庭作业完成形式体现多元化

在以往的数学家庭作业设计中,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多以书面作业为主,此种设计作业的方式,较为枯燥和单一。长此以往,学生极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设计多元化的数学家庭作业时,不能再将学生完成作业的形式只局限于一张纸和一支笔,而应运用丰富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完成作业,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在教学《面积》这一课程内容时,为让学生真正掌握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充分体会面积的含义,并在比较面积大小的学习中,形成善于思考,乐于分析的良好头脑。教师为强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有效掌握,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完成形式多元化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书桌、衣柜、茶几等进行测量,之后对其面积进行计算,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一些不规则的物体进行测量,如石头、西瓜、胡萝卜等。通过设计此种完成形式多样化的作业,有效丰富了学生的作业完成形式,不仅能助力学生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还能使其感知到学科的魅力所在,进而有效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数学家庭作业的主体性体现多元化

新课改背景下,不仅要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也应进行发展和创新,改变以往以题海战术为主的家庭作业布置形式,高度重视对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设计主体多样化的家庭作业,以此促使学生在相互帮助和督促下有效地完成家庭作业。例如,教师在教学完《测量》这一课程内容后,为让学生切实认识毫米、分米和千米这些长度单位,强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合理有效运用,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主体多样化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腿长、胳膊长及脚长等,以此使学生更切实地理解长度知识的概念,并通过实操,充分感知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关联的科目,认识到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揭示人身体上的小秘密,并从中发现规律,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家长与学生共同测量家里物品的长度,对每天都触手可及的物品,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这时学生会发出很多感慨,如:“咦,我家的纸盒原来长度为20 厘米呀!以后可不能再闹长度单位出错的笑话了!”“我家里的茶几,居然有160 厘米长,真不可思议!”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设计此种主体多样化的家庭作业,可有效强化学生对米、分米及厘米概念的认识,使学生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设计体现多元差异化的数学家庭作业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是德国一名哲学家所述,确实,由于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且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因此每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设计数学家庭作业时,为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设计体现多元差异化的家庭作业。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为其设计拓展性和延伸性的数学家庭作业,以此促进学生获得更多元的发展;对于中等生来说,其设计应立足教材,并在数学教材基础上适度做一些延伸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应以最基本的概念为主。通过为学生设计差异化的数学家庭作业,有效提升各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例如,教师在教学完《倍的认识》这一课程内容后,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对其所表达的含义也有切实掌握,能有效解决实际的问题。为强化教学实效,使每位学生都能“吃得饱”“够得着”,并获得真正的提升,教师就可以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设计体现差异多元化的数学家庭作业,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为其设计拓展性和延伸性的数学家庭作业,如:“小军到超市买了一个书包花费30 元,买了一个文具盒花费5 元,书包的价格是文具盒的几倍?文具盒比书包便宜几元?”让学生进行多重运算,充分理解倍的含义;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立足教材和学情,为学生设计稍有提升的作业,如:“有一根彩带长200 厘米,第一次用去30 厘米,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 倍,那么请问这根彩带短了多少厘米?”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为其设计基础性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充分理解“倍”的含义和概念。通过设计此种体现多元差异化的数学家庭作业,能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家庭作业的多元重构,有效丰富了以往的作业布置形式,其也是教育改革中关键的一环。在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上,想要提升数学作业的质量,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积极探索家庭作业多元化的设计路径,通过设计多元化的家庭作业内容、家庭作业形式以及设计多元差异化的家庭作业,有效激活学生潜在的完成作业的动机,提升学生动手、动脑及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多元化作业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特殊的家庭作业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作业
当孩子的家庭作业过多时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