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18 01:45张传虎
学苑教育 2023年25期
关键词:学法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张传虎

(安徽省颍上县第五中学,安徽 颍上 236200)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适合于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指的是一种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事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内容概述、逻辑规律等内容进行归纳,并从中提炼出与学生现有能力相匹配、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从而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问题导学法比较重视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自己进步、自己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因此,问题导学法在中学教育中更有价值。下面,讨论问题导学方法在中学中的运用的必要性和具体的运用方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比起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但要重视对数学理论知识及数学公式、规律等内容的解释,而且要注意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把生活和数学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数学的应用性。

在初中阶段,数学教育仍然是一个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时期,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为今后学习更深入的数学知识做好准备,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知识,还应该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式,因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他们在数学成绩上的进步。

学习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很高的要求,他们的思维要更加活跃,敢于思考,敢于回答,越深入的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要求就越高,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拥有更好的逻辑思维。

以往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他们的思维成长,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中,上课的速度太快,上课的时间太短,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下,问题导学法的出现,为他们的逻辑能力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弥补了他们的缺点。在问题导学法的引导下,他们必须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现状分析

(一)问题缺乏启发,限制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可能未能提供具有足够启发性的问题,这使得学生的数学探索欲望受到限制。启发式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索解决方案。然而,如果问题过于枯燥乏味,或者只是一些简单的机械计算,学生可能会失去兴趣,从而减少对数学的积极参与。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提供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将数学问题置于现实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能够将其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容易理解问题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适度增加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在解决过程中面对挑战。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投入更多努力去寻找解决方案。

(二)忽略实际应用,降低学习动机

有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内容过度局限于抽象的理论,而忽略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这种教学方式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因为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需要学习这些抽象的概念和技能。实际应用场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它能让学生看到数学在解决日常问题和现实挑战中的实际用途。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有些学生可能觉得数学只是一堆抽象的符号和规则,难以与实际情况建立联系。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认为数学学习是枯燥乏味的,缺乏吸引力,从而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三)缺乏互动与合作,降低学习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可能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方式,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互动与合作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没有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项目或展示成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会受到限制。

(四)缺乏关联性,降低学科整合水平

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但一些教师可能在教学中没有强调这一点。数学与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强调这些联系,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综合理解。然而,如果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学生可能难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限制了他们的综合学科能力。

(五)缺乏及时反馈,影响学习进步

在数学教学中,及时的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教师可能未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或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反馈。如果学生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鼓励,他们可能会在错误中徘徊,产生挫败感,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六)考试导向,影响综合能力培养

一些数学教师可能过于侧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虽然考试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但单纯地追求高分而忽略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取的。学生应该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仅仅是记忆与应试。

三、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原则

(一)问题的设置要紧扣目标,深化学生学习体验

对于数学教学,问题的设置必须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知识。数学教师应当以问题为媒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问题可以设计得多样化,覆盖课堂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讨论交流,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当体现时代精神,将问题与时事和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实现“活学活用”,从而增强学习的意义感和动机。

(二)问题的提出要恰到好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它们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潜能。掌握问题的时机十分重要,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使用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在学生遇到难题时使用问题,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在课堂总结时运用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应该善于选择问题的提问方式,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提问,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实物、图片等方式呈现问题,以丰富问题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多元思考和兴趣。

(三)问题的解答要精准高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当鼓励他们认真思考,准确回答。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要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找出问题背后的规律和方法,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创造探索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了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提高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应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问题的提出要巧妙运用时机和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问题的解答要注重精准和高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将更加富有活力,学生也将在探究中收获更多的成长和发展。

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策略

(一)预习思考,自主探究

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使他们学会分析、表达、探索。教师要重视教学的艺术,不能一味地将问题抛到学生的身上,而是要用各种方法将问题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数学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导学案,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总结归纳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初中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记笔记,记下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用工具书或网络进行学习,如果不能理解,就可以向教师请教,让他们专注于某一方面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灵感。例如,教师在讲解《绝对值》这节课时运用了问题导学法,首先让课前进行预习工作,对“绝对值”的概念进行了解,然后在课堂之上,教师开始正式教学,先提问:“-5 的绝对值是多少?”学生回答:“5。”然后,教师问:“经过预习和今天的解释,你们可以归纳出什么是绝对值。”学生马上说:“正的绝对值等于正的自己。”然后,教师问:“0 有绝对值吗?”学生说:“有,是0。”在指导下,学生得出了一个绝对值的法则,也就是“0 和0 的绝对值就是这个数字本身”。在讲授前,首先要让学生在预习中对所要讲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把问题带入课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在实施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从阅读材料入手,转变对教师的依赖性,从而达到初步的教学目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从接受数学的过程,变成了积极的探索者,他们对数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学习的领悟也更深,对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进行问题导入时,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发掘出更深层的数学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初中生对新奇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心理特征,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到问题的本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思维的目的,并主动地与教师合作。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故事,把数学问题引入故事,让初中生认真地聆听,发现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再解答教师的提问,这样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发掘数学知识的广度。同时,通过引入游戏,让初中生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在学习中玩耍,从多个角度指导学生的主体性思考,从而促进教学和学习的整体效果。

(三)师生联动,合作探究

在实施问题导学法后,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并给予相应的辅导与协助,从而实现师生共同探索、教学相长的目的。中学数学教师要抛开自己的高傲,亲切地与学生交往,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搭建解决难题的桥梁,让他们对数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技巧。中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顺应学生的差异性,所设计的问题既要有探索性,又要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使初中生在解题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思维系统。在解决了所有的数学问题之后,教师要把数学问题扩展到更多的领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探索,也可以通过分组来完成任务,来巩固已学到的知识,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整个教学气氛非常和谐,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教学目标,并通过问题引导学会如何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

(四)展示交流,增强信心

问题导学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到现代教育的难题,中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平台,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展示他们的时代魅力。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在学生做完问题探索后,他们会有自己的经验,教师可以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可以加深初中生对数学的喜爱,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解题思路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让教师和同学一起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后,中学数学教师要求每一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向大家介绍小组协议的结果,同时也可以讨论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新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将精彩的片段、经典的环节、先进的经验等编印成一份“数学学习简报”,让学生从中获得灵感,激发数学的学习热情。

(五)引导总结,知识生成

在完成了演示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在实践中,数学教师往往不作总结,只讲一小段话就了事,这种数学课不完善,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掌握了一些技巧,但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控制,所以,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引导情绪,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种归属感和亲近感,从而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从而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共育的作用。应该指出,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不应该给出结论式的结论,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把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力量,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新时代,数学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使课堂总结成为师生共同的共识和行为,并将其视为一个新起点,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知识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六)科学训练,巩固提高

安排的训练要有强度、有难度,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而要注重训练的质量,让学生在完成一道题目后,可以熟练地掌握一道题目,了解其中的原理,从而达到记忆层面的转换,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数学教师要开设巩固型、实践型的作业,以拓宽学生的思考能力,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强化型作业要进行分层,从易到难、从简到简,重点是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使数学教室充满活力。在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实践与生活,开展数学调查、手工创作、方案设计等,把数学思维和方法融入到实践中,把学生的能力转化为素质。同时,中学数学教师也要对课堂作业进行批改、点评,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以提高教学效果。以往,有些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往往采取“阅”字法,对学生的引导效果不大,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五、结语

总之,问题导学法是在教育改革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着眼于整个课堂教学,注重每个人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真正体现出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的数学问题,并能熟练地建立数学模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在课堂提问和解题时,创造性地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方法,以弄清问题的实质,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导”“引”,而非“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学法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