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五自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2023-10-24 03:43徐苏宁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问学西沙群岛爬山虎

徐苏宁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化意识,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五自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与运用,则为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了充分发挥“五自课堂”的价值与意义,教师需要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梳理清晰的教学环节,设计并实施相应的教学方式,从而全面贯彻自主教学理念,提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成效。

1.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小学语文“五自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即通过“五自课堂”模式下“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的构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综合提升。

2.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小学语文“五自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即立足“五自课堂”特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双减”“新课标”“素质教育”等相关政策的要求,通过实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3.落实教育整体目标

落实教育整体目标是小学语文“五自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即其一通过课堂模式与教学的整体创新与改革,构建更具自主性、开放性的课堂,让学生以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从而改善学习压力,落实“双减”政策;其二通过建立学科融合,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思维与应用力,以此落实新课标任务与要求;其三通过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从而助推素质教育的落实与发展。

“五自课堂”是以“前学自探—共学自得—延学自用—评学自能—问学自思”为步骤和环节所构建、开展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而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与实施方法,教师可据此设计小学语文“五自课堂”教学思路。(如表一)

1.巧设预习任务,激发探究意识

基于“前学自探”环节,教师一则可以立足单元核心主题与课文主旨设立精准度较高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预习;二则可以借用微课增趣预习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积极性。以《富饶的西沙群岛》的预习为例。

(1)设立问题引导预习

问题一:除了我们熟知的台湾岛、海南岛之外,我国还有一处如宝藏般的岛屿,那便是西沙群岛。请大家找一找西沙群岛的位置,思考为什么这片岛屿会被称作“群岛”。

问题二:看到“富饶”两个字大家第一时间能想到什么?为什么会用“富饶”形容西沙群岛?从哪里可以体现西沙群岛的富饶?

问题三:如果你是导游,你会如何向游客宣传与介绍西沙群岛?如果你是纪录片导演,你会从哪些角度去拍摄西沙群岛来展现岛屿的美景与富饶呢?

(2)借用微课高效预习

针对预习问题,仅通过课文预习无法达到学生的认知需求,对此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微课视频,通过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图像,加强对西沙群岛的印象,增进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的理解;同时跟随微课视频生动形象的讲述方式轻松掌握课文的重点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此外,还可以搜索西沙群岛相关的纪录片或旅游宣传片进行观看与学习,从而总结出“介绍西沙群岛”与“拍摄西沙群岛”的思路与逻辑顺序等。

问题的设立与引导,能够贴近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预习方向,让学生知道“该预习什么、要预习什么”;微课的运用,则更加精确地向学生传递重点知识内容,并通过直观呈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此,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成效。

2.构建自主课堂,强化自学能力

基于“共学自得”环节,教师可以构建“项目化”课堂,按照“任务驱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问题新生—循环探究—重塑构建”的步骤,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呼风唤雨的世纪》的自主课堂为例。(如表二)

“项目化”课堂的构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更加自主、开放的课堂中释放好奇天性,大胆思考,尽情表达,从而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

3.多元延伸学习,提高应用能力

基于“延学自用”环节,教师一则可以建立学科融合,拓展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认知与技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二则可以组织开展实践,拓展学生的应用空间,让学生立足于更加真实的环境充分应用与体验,从而提高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以《爬山虎的脚》的实践教学为例。

(1)建立学科融合

例如,教师可以建立语文与生物学科的融合,站在生物学与植物学角度向学生普及“爬山虎”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认知;还可以建立语文与美术学科的融合,引导学生按照课文描述,画出自己想象的或认知中的爬山虎。

(2)拓展实践空间

基于课堂已形成的生物认知基础,组织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或以小组的形式在户外探寻爬山虎,近距离观察爬山虎的生长特点,拍照记录并与自己画的爬山虎进行对比;还可以以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探寻过程,并将课文与自己拍摄的爬山虎实景进行整合,自己试着录制《爬山虎的脚》微课视频,或以“关于爬山虎的故事”为主题录制一期自然科学类的知识普及视频。

学科融合的建立,优化了语文课堂的资源与结构配置,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与技能;實践空间的拓展,则解放了学生的应用空间,让学生在“用”中学,在“用”中体验、操作、思考与获得,从而充分落实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4.优化评价结构,引导自我完善

基于“评学自能”环节,教师一则需要转换、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拓展评价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评价,解决“让谁评”的问题,以此全面贯彻自主理念;二则需要通过思辨活动训练学生的评价思维,让学生能够客观、全面地参与评价,解决“怎么评,评什么”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完善。以写作评价为例。

(1)自主参与评价

(2)训练评价思维

学生自主评价的有效参与,需要其保持客观的视角与心态,避免学生无法正视自身问题或他人问题,从而阻碍了共同的进步与提升。对此教师便可围绕写作设立相关辩论课题,让学生能够学会从更加多面、更加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作文以及其他文学作品。如“写作是记录生活还是想象生活”“写景类作文中如何把控‘景’与‘情’的比重”等。

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评价,能够让学生不断汲取他人优点,纠正自身缺点,改善自身不足,完善自身素养与能力;评价思维的训练,则能够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与层面看待问题,从而形成科学思维,让学生更加明确、客观地评价他人,审视自己,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全面地成长与发展。

5.加强思维互动,塑造学习品质

基于“问学自思”环节,教师一则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提炼、整合知识内容,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二则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问学平台,从而打破时空限制,随时与学生进行问学互动,塑造学生爱问、好学、善思的良好学习品质。

(1)运用思维导图强化认知结构

例如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比如在面对一篇将要阅读的文章时,可以将思维导图分成“题目/作者/背景”“情节划分”“经典词句”“自我感悟”四大部分;然后按照思维导图的指引一边阅读,一边提炼重点信息补充与完善思维导图。以此增强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

(2)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问学平台

教师可以组建線上学习交流群与学生进行问学互动。例如,在课前预习环节问学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已掌握的内容,整合学生的疑难问题,在课堂上则重点讲解疑难点,从而提高课堂的精准性;在课后,学生在阅读、写作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交流群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自己也可以分析回答教师或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

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在图像与文字的配合中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具象思维能力,增进学生理解、思考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从而辅助学生高效完成认知构建;线上文学平台的建立,则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而轻松、活跃的交流氛围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问学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学习意识与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五自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合作探究与交流能力、实践应用与自我审视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新时期各项教育政策的落实。为了高效发挥“五自课堂”的功能与优势,教师需要加强教学环节、目标与方法的规划,以此有序推进教学,保证教学成效。在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课前预习与引导、课中学习与延伸、课后实践与拓展等内容设计与实行多元教学方式,从而助推预期目标的达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综合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问学西沙群岛爬山虎
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儿童问学课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本期主题:儿童问学课堂的创新实践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问学”之“圈地运动”——译林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一株西沙群岛野生诺尼种子内生细菌CICC 10707的分离与多相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