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认知障碍中的诊断价值

2023-10-24 09:49叶胜豪吴肖虹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尾状核枕叶额叶

叶胜豪,吴肖虹

帕金森病(PD)属于老年人群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认知障碍等为主,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对PD 认知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量表评估等手段,而在影像学、生物学等方面缺乏有效依据[2]。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技术(DKI)为近年来临床常用的磁共振诊断技术,对大脑、肝脏及乳腺等多个部位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3]。相关报道指出,PD 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脑白质纤维结构异常存在一定关系[4]。鉴于此,本研究采用DTI、DKI 技术对PD 患者的脑部结构展开量化分析,旨在了解DKI对PD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原发性PD患者52 例,均符合PD诊断标准[5],年龄60 ~80岁,知情自愿参与研究。排除:(1)有精神病史者;(2)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3)有外伤、颅内感染、颅内占位或是脑血管畸形等病变者;(4)有焦虑或抑郁障碍者;(5)有阿尔茨海默病等可能诱发认知障碍的疾病者;(6)感染性、炎症性、血管性或是代谢性等因素引起的严重脑白质病变者。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得分情况将患者分为PD 认知功能障碍组(n=25)和PD 认知功能正常组(n=27)。另选取同期22 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3 组受试对象在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病程、Hoehn-Yahr(H-Y)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MoCA 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78、26.913,均P <0.05),见表1。本研究经温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表1 3 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受试对象使用美国GE 1.5T Signa HDxt磁共振诊断仪进行检查,使用8 通道标准头线圈。检查时指导受试对象在矢状位下接受高分辨率扫描,重复时间(TR)、恢复时间(TE)、翻转角分别为1900ms、2.19 ms、90°,层厚、层数、矩阵、视野分别为1 mm、176 层、256×256、256 mm×256 mm,以此获得解剖图像。在DTI 扫描时,设置参数:TR、TE、翻转角分别为3 600 ms、95 ms、90°,层厚、层数、矩阵、视野分别为3 mm、42 层、128×128、640 mm×640 mm,扩散敏感系数取0、1 000 s/mm2,同时扩散敏感梯度场施加方向设置为30 个。在DKI 扫描时,设置参数:TR、TE、翻转角分别为8 500 ms、98 ms、90°,层厚、层数、矩阵、视野分别为3 mm、42 层、128×128、640 mm×640 mm,扩散敏感系数取0、1 000、2 000 s/mm2,同时扩散敏感梯度场施加方向设置为60 个。将受试对象的DTI、DKI 图像导入ADW4.4 工作站,借助Functool 软件进行后期处理,在确定感兴趣区域(ROI)后,选取额叶白质、枕叶白质、顶叶白质、双侧黑质、尾状核头的清晰度最高层面进行相关参数测量,包括平均弥散率(MD)、平均峰度(MK)、部分各项异性(FA)。在选取ROI 时要注意避开血管及脑脊液,避免伪影对测量结果的干扰,对于同等面积ROI需测量其双侧部位参数,各部位均测量3 次,计算其平均值,并以此作为该处最终测量结果。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DS-t 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 相关性。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不同部位MD、MK 及FA 值比较 3 组枕叶白质MD 值、额叶白质MK 值、顶叶白质及尾状核头FA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78、21.424、4.557、4.414,均P <0.05);PD 认知功能障碍组枕叶白质MD 值、额叶白质MK 值及尾状核头FA 值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PD认知功能正常组顶叶白质MD 值较对照组低(P <0.05),且PD 认知功能障碍组额叶白质MK值较PD认知功能正常组更低(P<0.05);3 组其他部位MD、MK 及FA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3 组不同部位MD、MK 及FA 值比较

2.2 P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各测量部位DKI 参数值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PD 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额叶白质MK 值、枕叶白质MD 值及尾状核头FA值与MMSE、MoCA 评分均呈正相关性(均P <0.05),见表3。

表3 PD 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各测量部位DKI 参数值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PD认知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据统计20%~41%患者伴轻度认知障碍,有25%~30%患者病情将进展成为PD 性痴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6]。现阶段,临床常依赖症状、相关量表等手段来诊断PD认知障碍,但缺乏一定客观性,可能会造成诊断结果出现一定偏倚,影响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故临床急需寻找一种更加客观、有效的诊断方法。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也为PD 认知障碍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DTI技术是假设组织内的水分子扩散符合高斯分布,且扩散不受限制,但在扩散时间不断延长后,细胞膜等屏障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水分子扩散,让扩散剖面无法继续保持高斯分布,导致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作为一种新兴的无创检查手段,DKI 技术在脑白质完整度评估方面有着绝对优势,属于DTI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其不仅可探查到脑白质纤维束的空间方向性与完整性,还可有效反映出细胞微结构的不规则性与异质性,能精准地展示脑组织结构、细胞膜通透性等信息[7]。通过DKI扫描可获取MD、MK及FA值等多种参数,其中MD值和脑组织内自由水分子量存在正相关性;MK 值因不会受组织结构的空间、方向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数值越大代表组织结构复杂程度及完整度越高;FA值可受脑神经纤维的内部排列、密度、髓鞘化及直径等影响[8-9]。本研究通过确定ROI,选取额叶白质、枕叶白质、顶叶白质、双侧黑质、尾状核头的清晰度最高层面进行MD、MK 及FA 值测量,结果显示,PD 认知功能障碍组额叶白质MK 值较PD 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均更低,与巩雨等[10]研究结果一致,由此推断额叶部位可能是PD 认知障碍患者脑部损伤最明显部位。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PD 认知功能障碍组尾状核头FA值较对照组更低,PD 认知功能障碍组枕叶白质与PD 认知功能正常组顶叶白质的MD 值均较对照组更低,这表明MD值仅可作为一种辅助评价指标,无法作为组织结构的独立评价指标。本研究通过进一步分析PD 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各测量部位DKI 参数值与MMSE、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P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额叶白质MK 值、枕叶白质MD 值及尾状核头FA 值与MMSE、MoCA 评分呈正相关性,而与黑质部位的相关性较差。这可能是由于PD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主要发生于黑质致密部,而在ROI 选择时黑质部位仅呈现微小核团,不能对致密部、网状部实现细致区分,导致其敏感性较差。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ROI 仅选取了5个,且只对MD、MK 及FA 值展开了分析,未对轴向峰度、轴向扩散系数及径向峰度等参数展开分析,而上述参数可能为PD 认知障碍的临床诊断提供相关有效信息,故后续临床还需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DKI 诊断PD 认知障碍有一定的潜在价值,可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尾状核枕叶额叶
儿童特发性和症状性枕叶癫痫临床分析
合成磁共振技术联合T1-MPRAGE序列在帕金森病患者尾状核改变中的探讨⋆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尾状核头的弥散峰度成像研究
英语词块研究的进展
额叶皮层退行性萎缩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
MRI测量中国汉族不同性别正常成人枕叶体积
大脑的巅峰时刻
53例枕叶癫痫临床分析
人胚胎早期大脑额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的表达
尾状核头部梗死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