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DWI 及DCE-MRI 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2023-10-24 09:49时凤宝王德银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良性恶性乳腺

时凤宝,王德银

乳腺疾病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乳腺癌患病率已排在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加重了我国癌症疾病负担[1-2]。临床上有关乳腺癌的检查手段包括触诊、穿刺活检及影像学检查,其中穿刺活检被视为诊断的“金标准”,但穿刺活检是有创检查方式,常伴随软组织受损与感染的风险,可重复性较差[3]。影像学检查具有无创性、可重复的特点,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磁共振(MRI)对软组织较为敏感,主要包括常规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等,其中DWI主要反映机体内水分子运动状况,DCE-MRI能够清除显示病灶组织内的血管通透性与血管密度,反应病灶增强后强化特征,进而鉴别病灶性质[4]。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拟行DWI、DCE-MRI 检查的86 例乳腺肿块患者临床资料,探讨DWI 及DCE-MRI 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8 年2 月至2021 年10 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肿块患者86 例。纳入标准:(1)体表可触及无痛或疼痛性肿块,部分伴有乳头溢液;(2)均接受DWI、DCE-MRI检查;(3)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行DWI、DCE-MRI检查前接受化疗、手术治疗;(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佩戴心脏起搏器或留有人工金属关节;(4)对比剂过敏;(5)精神系统疾病等影响正常交流。患者年龄23 ~58 岁,平均(46.2±5.3)岁;体质量指数(BMI)21 ~25 kg/m2,平均(23.05±0.43)kg/m2。统计病理诊断结果,并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本研究经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仪器选用西门子MAGNETOM Aera,运用16 通道乳腺专用表面线圈。所有患者均取俯卧位,两侧乳房自然垂于线圈中。(1)常规扫描:先行常规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扫描。T1WI 扫描参数:TE4.77ms,TR 8.80 ms,层厚1.5 mm,层间距0 mm;T2WI 参数:TE 55 ms,TR 4 900 ms,层厚4 mm,层间距5 mm。(2)DCE-MRI 扫描:匀速静脉注射对比剂扎喷酸葡胺,剂量为0.2 mmol/kg,速度3 ml/s,运用DISCO 超快速成像序列,扫描参数为双TE 59 ms,TR 5 600 ms,层厚1.2 mm,层间距0,总扫描时相45 期,总时间6 min15 s。(3)DWI:使用SE-EPI 序列,设置扫描参数TE 2.6 ms,TR 2000 ms,层厚4 mm,层间距1 mm,矩阵为256×256,FOV340×340 mm。

1.2.2 图像分析与处理 获得图像上传至工作站,选取两名工作经验10 年以上的放射科医师在图像上避开图像坏死、出血区域,选取病灶清晰的感兴趣区(ROI),图像分析意见不统一时,由两名医师共同商讨达成一致。(1)DCE-MRI:参照文献[5]评分标准对患者乳腺图像表现进行评估,参考乳腺影响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6]对乳腺病变进行诊断。拟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根据TIC 计算早期增强率(EER),EER=(增强后90 s 强度-增强前信号强度)/增强前信号强度×100%。(2)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设置弥散系数b值为200、800、1000s/mm2,分别测量病灶ADC 值,均测量3 次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统计86 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1)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不同b 值下的ADC 值水平。(2)绘制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不同b 值时DWI 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3)比较两组DCE-MRI 特征。(4)比较DCE-MRI、DWI 及两者联合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并绘制其ROC 曲线得到AUC 评估诊断价值。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一致性分析运用Kappa分析,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6 例乳腺肿块患者中恶性病变50 例(58.14%)设为恶性组,其中包括浸润性导管癌45 例(52.33),导管原位癌3 例(3.49%),黏液癌2 例(2.33%);良性病变36 例(41.86%)设为良性组,其中包括乳腺纤维瘤18 例(20.93%),乳腺增生10 例(11.63%),乳腺炎症5 例(5.8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 例(3.49%)。

2.2 两组不同b 值下ADC 值比较 当b=200、800、1 000 s/mm2时,恶性组ADC 值均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b 值下ADC 值比较×10-3mm2/s

2.3 不同b 值对病变的诊断价值 通过绘制不同b值时ADC 值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价值的ROC 曲线,结果显示b=1000s/mm2时,ADC 值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均最高,见表2、图1。

图1 不同b 值对乳腺病变诊断价值的ROC 曲线

表2 不同b 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4 两组DCE-MRI 特征比较 两组DCE-MRI 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表3 两组DCE-MRI 特征比较例(%)

2.5 DWI、DCE-MRI及两者联合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效能 两者联合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值分别为88.89%、96.00%、93.02%、0.856,见表4 ~5。

表4 DWI、DCE-MRI 及两者联合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例

表5 DWI、DCE-MRI 及两者联合对乳腺良性疾病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影像学检查乳腺良恶性疾病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MRI 因其无辐射、无创的优点在乳腺癌的筛查得到广泛应用,随着MRI 技术的发展,DWI、DCE-MRI 等多功能成像技术已逐渐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其不仅能够显示乳腺病变病灶组织结构,还能观测病灶组织内水分子运动状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7]。

ADC值是反映机体组织水分子扩散状况的定量分析参数,能间接表示组织结构等,良性病变中组织细胞间隙较大,水分子运用不被限制,ADC 值较高,DWI 信号呈低信号或等信号;乳腺恶性病变组织细胞增殖速度较快,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外间隙较小,水分子运动被限制,ADC 值下降,DWI 信号表达为高信号[8]。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b值下,恶性组ADC值均低于良性组,提示ADC 值可作为判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绘制不同b 值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ROC 曲线,结果显示b=1 000 s/mm2时ADC值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均最高,与连鹏等[9]研究结果一致。DCE-MRI 是在注射对比剂过程应用快速成像序列进行MRI动态扫描,判断对比剂在组织间隙及微血管中的运动信息,对病变组织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诊断,可有效显示病灶组织微循环[10]。本研究结果显示,良性组DCMRI 图像多以椭圆或圆形的规则形状、边界清晰表现为主,而恶性组DC-MRI 图像以不规则状、边界模糊为主,这与张力莹等[11]研究结果一致。图像强化方式可表达病灶组织内血流动力学特点,EER 可反映对比剂首次进入病灶组织的状况,与病灶组织中微血管管径、分布、管壁渗透性联系密切。乳腺恶性病变组织细胞代谢速度加快,病灶多为不规则状,病灶中心部分血供较少,肿瘤细胞易出现缺血坏死,从而强化方式多表现不均匀强化;此外,病变组织中存在大量新生毛细血管且血管通透性较高,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较大,基底膜尚不完整,对比剂进入病灶组织后血流速度较快,因此TIC 类型多为廓清型或平台型,EER 较大[12]。而良性病变内血管内皮细胞较为完整,血管密度较低,且病灶边界清晰,病灶形状规则,因此多TIC 表现为持续强化,EER 较小。本研究进一步对DWI、DCE-MRI及两者联合对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联合诊断效能最高。

综上所述,DWI、DCE-MRI 均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重要检查方式,但将两者联合可明显提高对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良性恶性乳腺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与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性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