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2023-10-24 13:27姚兴凯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11期
关键词:食管癌

姚兴凯

【摘要】  目的  探究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 2023年5月医院因食管癌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各组5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开胸两切口术式,观察组实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式。监测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分析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手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手术应用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有助于加快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速度,减轻患者术后痛感,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概率,安全有效。

【关键词】  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传统开胸两切口手术;食管癌;不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21--03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黏膜上皮組织中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消化道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发病概率,尤其是在现阶段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变化的影响下,食管癌发生概率有所升高,对患者生命产生直接威胁。进行性吞咽困难一直是食管癌患者典型性临床症状,亦会伴有胸骨后烧灼、针刺和牵拉状疼痛症状,部分患者会在病情的不断折磨下,日渐消瘦,甚至伴有黄疸和腹水症状[1]。在食管癌病理分型中,食管鳞癌更加常见,具有明显的性别发病特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选用手术根除方案,但应结合患者病变部位与身体状况选择手术术式。传统开胸两切口手术虽然具有较大的手术视野,但是对患者而言,创伤性巨大,术中大量出血,术后康复速度缓慢,亦具有较高的术后感染风险。胸腹腔镜技术的日益完善,为食管癌患者带来福音,因其具有微创性特征,可有效弥补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不足,提高预后[2]。本研究采用临床对比观察,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月- 2023年5月医院因食管癌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影像学与细胞学确诊;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无胸腹腔手术治疗史。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术前放化疗;精神疾病;无法正常交流或认知障碍。

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各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0~78岁,平均55.28±3.4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37±0.47年;其中腺癌8例,鳞癌42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3~77岁,平均55.30±3.38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3.42±0.44年;其中腺癌7例,鳞癌43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

1.2  手术方式

1.2.1  对照组  行传统开腹双切口手术治疗,静脉复合全麻,对患者双腔进行气管插管处理,协助右侧卧位,上腹部正中部位作手术切口,对患者腹腔胃大、小弯进行游离操作,注意对机体胃网膜右动静脉和血管弓进行妥善保留,经右侧动脉起始部位切断胃左动脉,清除贲门、胃弯、腹腔动脉和分支周围淋巴结,离断胃食管,制作4cm宽管状胃,更换左侧卧位,右侧胸后第4肋间做手术切口,判断病变组织上缘,对胸段食管到奇静脉弓或者胸膜顶进行游离操作,对纵隔、食管旁脂肪组织进行彻底清除,上提管状胃到机体右胸顶部,吻合切端切口并缝合,流至胃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胸腔引流处理,逐层关闭手术切口。

1.2.2  观察组  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全麻气管插管,左侧卧位,右胸第7肋间腋中线作手术切口,置入10mm Trocar,胸腔组织未见粘连或转移问题,经右腋前线第3肋间作手术切口,置入5mm Trocar,并视为超声刀或者电凝钩主要操作孔,肩胛下缘肋间作手术切口,置入12mm Trocar,并视为吸引器、鸭嘴钳或钛夹钳等主要操作孔。探查肿瘤,开纵隔胸膜,分离下肺韧带,游离食管套袋,分离食管,游离奇静脉弓经Endo-GIA白钉离断,对患者纵隔淋巴结进行全面清除,协助患者平卧,脐上1cm部位作手术切口,置入气腹针,建立人工气腹,置入Trocar并连接腹腔镜,经腹直肌两侧,脐上3cm部位作操作孔,放置10mm Trocar,左右锁骨中线肋下3cm处也作一操作孔,置入5mm Trocar,腹腔镜与超声刀分离患者胃大弯侧网膜组织,离断贲门、胃血管和左侧动脉血管,牵拉肝叶并离断肝胃韧带,清除机体胃部左侧动脉淋巴结,钛夹与Hemolok夹闭和离断机体胃左动脉,开放食管膈肌裂孔,清除腹部淋巴结,固定空肠营养管,在患者腹部正中部位作手术切口,长度3~5cm即可,拉出游离胃制作管状胃,其他操作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以及住院时间。

(2)疼痛程度: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选取0~10刻度尺背向患者,由患者自由画出疼痛感受,对应刻度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度越高,于术后12、24、36h分别评定,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度。

(3)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肺炎、切口感染以及胸腔积液症状。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疼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尚未明确阐述食管癌的发生原因,但不少资料显示,不良吸烟习惯会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若长期食用辛辣滚烫的食物,因食物中大量亚硝酸盐成分亦会推动食管癌的发生;食物霉变误食,也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概率;大量饮酒或者家族遗傳病史,缺乏维生素亦会造成本病发生[3-4]。早发现、早治疗是维持食管癌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

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优势凸显,深受临床青睐。传统开胸双切口切除术需对患者机体作2个较大手术切口,增加患者创伤性,术中出血量较多,但是因手术视野相对广泛、清晰,亦可保证患者淋巴结清除效果,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具有微创性特点,不会过度损伤患者机体,术中不会大量出血,而且不会干扰淋巴结清除工作,甚至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近的淋巴结清除成效。胸腹腔镜的作用下,能够放大患者胸腹腔组织状态,难以损伤病灶周围正常组织,减少出血量,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尽早出院[5-6]。本研究结果显示,组间淋巴结清除数量不明显,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提示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价值较高,可达到传统开胸双切口切除术淋巴结清除效果,亦可保证患者康复速度,是理想的微创治疗技术手段[7-8]。而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手术治疗中,胸腹腔镜的作用下,可以对患者肿瘤组织及其周围组织关系进行精确判断,可以更好地实施食管分离、血管游离、肿瘤切除和淋巴结清除等工作,不会对患者肋骨产生直接切断损伤,患者胸廓一直保持完整,所以不会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产生较大不良波动影响[9],从而观察组相关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除此之外,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操作期间,游离患者胃部组织时,会良好暴露胃短血管,也不会过度牵拉相关组织,可预防脾门出血,而在胸部清除淋巴结过程中,也不会对患者喉返神经进行牵拉与触碰,经超声刀、钛夹等工具进行分离处理,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手术顺利完成,术后不良并发症较少,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胸腹腔镜可以多个角度变换视野,能够让手术医师清晰辨认各个组织结构,保证手术精确开展,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10]。

综上所述,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手术应用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可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4  参考文献

[1] 王林毛,田雨,刘国锋,等.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腹双切口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0):48-51.

[2] 季明明,邱剑,孙云浩,等.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2,22(6):946-948.

[3] 朱正帅.经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加颈部吻合术对中上段食管癌的疗效[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7):3167-3170.

[4] 王海峰,强光亮,谢博恒,等.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对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1,44(4):322-327.

[5] 冯光强,陈涛.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恢复、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6):50-52.

[6] 王海,杨更朴,柴立勋,等.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颈部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4):2668-2672.

[7] 丁海如,张海峰,周晓琪.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18(6):164-168.

[8] 杜鎣淦,陆允平,周志有.胸腹腔镜手术对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1):25-29.

[9] 冯顶威,吴柏霖,李志荟,等.研究胸腹腔镜微创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及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1,16(6):29-31.

[10] 杨振华.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4):425-426.

[2023-06-15收稿]

作者单位: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食管癌
从八纲辨证探讨食管癌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胸腹腔镜结合超声刀用于食管癌切除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食管癌鳞癌患者术前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术中快速冰冻对判断食管癌切缘范围的指导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黏膜切除术后病理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