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康复运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心功能的影响

2023-10-24 06:10赵梦琦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11期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理状况急性心肌梗死

赵梦琦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全程康复运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3月- 2022年10月接受PCI治疗的89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全程康复运动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血量(CO)、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等均上升,但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全程康复运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PCI术后采用全程康复运动护理可改善心理状况,提高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全程康复运动;心理状况;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21--03

急性心肌梗死(ACI)作为临床常见危急重症,其主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容易造成心肌细胞缺血壞死,从而损伤心脏功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作为ACI主要治疗方案之一,其通过置入支架,可促使狭窄或闭塞冠状动脉管腔再通,从而改善心肌血流,挽救濒死心肌细胞[2]。但PCI术后仍需行有效康复护理,以促使心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命质量。相关研究发现,康复运动作为ACI患者重要康复内容,患者接受科学、系统的运动方案,利于提高运动耐量,降低复发率与病死率,改善预后[3]。本研究旨在探讨全程康复运动护理对ACI患者PCI术后心理状况及心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2021年3月- 2022年10月接受PCI治疗的89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纳入标准:①ACI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且经心电图检查确诊;②具有PCI治疗指征,且治疗成功;③术后认知正常。排除标准:①凝血机制异常;②合并严重心律失常;③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④合并肿瘤;⑤哺乳或妊娠期患者;⑥交流障碍;⑦依从性差。

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1~ 76岁,平均58.91±4.6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6~ 10.5 h,平均5.78±1.02h;梗死位置:前壁20例,侧壁11例,下壁9例,其他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42~78岁,平均59.07±4.7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4~10.8 h,平均5.81±1.04h;梗死位置:前壁21例,侧壁10例,下壁8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实施PCI手术,术后均护理3个月。

1.2.1  对照组  术后行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相关参数记录,预防支架内血栓发生。定期检查手术穿刺部位,观察是否出现渗血情况,并积极对症处理。嘱患者术后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并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嘱家属起到监督作用,同时加强疾病宣教,讲解ACI发病机制、预后情况等,并重视患者心理状况,排解其不良情绪,此外根据患者康复情况,指导其早期进行关节被动训练、散步、打太极等,注意运动以自觉舒适为宜,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停止。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全程康复运动护理,护理前调查患者基础信息、治疗情况等,建立个人档案,并根据其个体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护理方案,护理内容主要分为院内恢复期、院外康复期两个阶段进行。

(1)院内恢复期:根据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早期运动,心功能Killip分级Ⅰ-Ⅱ级患者可在术后3d内进行康复训练,如在床上被动、主动活动四肢、下床活动等,并可适当进行进食、床边大小便等低水平日常生活训练,而对于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患者,则根据其个体情况,在术后3d内适当进行相关康复训练,每次运动5~20min为宜,运动强度为静息心率升高20次/min,后期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频率与强度,若患者运动期间出现不适感,需立即停止,并调整运动方案。

(2)院外康复期:于患者出院前1d,加强健康教育,强调居家运动重要性,并发放康复运动手册,嘱其根据手册内容按时运动,运动内容主要为散步、家务、太极拳等,告知患者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运动内容,注意强调术后1个月内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或高强度体力运动;于患者出院后以微信、电话、上门等方式展开随访,了解患者用药、康复运动等情况,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享情绪转移法,鼓励其多参与社交活动,讲解既往成功案例等,增强其康复信心,同时根据患者康复情况调整运动方案,并及时纠正不良之处,提醒复查时间等,出院后第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后改为每个月1次。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5](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每个量表均涵盖20个条目,每条目计分1~4分,总分范围均20~80分,分值越高则心理状况越差。

(2)心功能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徐州市永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型号:KR-S60)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血量(CO)等指标。

(3)生活质量: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6](CQQC)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生理、社会、心理等3方面,共计24个条目,满分154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4)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量表涵盖康复效果、护理质量等方面,共计10个条目,各条目以0~3计分,总分30分,分值大于24分为满意;15~24分为一般满意,小于1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观察例数。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 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等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等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LVEF、CO等心功能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LVEF、CO等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CQQ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CQQC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行全程康复运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ACI作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多在原有心脏疾病基础上,因过劳、情绪波动等因素诱发,容易引起乏力、心前区疼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呼吸困难、休克等,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多采用PCI治疗ACI,以恢复冠脉血流,挽救患者生命,但术后需施以有效护理干预,以促使心脏功能恢复[7]。

目前,ACI患者PCI术后常规护理主要以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为主,其虽可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对症处理,但护理针对性较弱,且对患者心脏康复作用有限[8]。近年来研究发现,康复运动在ACI患者术后康复中起到重要作用,规律、科学的运动利于改善全身血循环,增强肌肉力量,且可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心血管系统工作效率,从而预防疾病复发[9]。另有研究报道,定期进行运动可促使大脑释放神经递质,改善不良情绪,且利于提升睡眠质量[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LVEF、CO较对照组高,说明ACI患者PCI术后采用全程康复运动护理可改善心理状况,提高心功能。全程康复运动护理通过调查患者相关资料,利于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且在患者院内恢复期根据其心功能情况指导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提高心肌组织氧气利用率,改善心肌缺氧情况,且在出院前1d讲解康复训练重要性,并以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利于了解其运动、疾病控制情况,积极调整护理方案,从而保障护理连续性,同时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分享情绪转移法,并以既往成功治疗案例为典范,从而增强其康复信心,改善心理状况,全面提高心功能[11]。本研究还发现,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CQQC评分、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说明全程康复运动护理对提升ACI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且患者满意度高。原因是全程康复运动护理通过实施随访方式展开院外护理,可使患者获得连续性、科学性护理服务,利于病情康复,且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便于康复方案调整,从而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12]。

综上所述,ACI患者PCI术后采用全程康复运动护理可改善心理状况,提高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

4  参考文献

[1] 胡叶暖,潘文龙.循证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焦虑程度和康复状态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1):1606-1608.

[2] 张婕,武彩虹,沈晓霞,等.身心全面系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PCI术后情绪波动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21,43(21):3290-3292,3296.

[3] 邱玉.全程康复运动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3):543-545.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0):766-783.

[5]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6] 刘江生,马琛明,涂良珍,等."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常模的测定[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8(4):305-309.

[7] 王静,周云英.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护理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1,30(2):196-200.

[8] 黄梅,梅小建.基于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康复效果改善价值研究[J].重庆医学,2022,51(S01):353-356.

[9] 杨春芳,王钰,蒲里津,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脏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2):255-256.

[10] 代天,杨萍,黎明.介入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90例分析[J].安徽医药,2021,25(6):1162-1165.

[11] 王蓉,栾春红,宋雅璠,等.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臟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21,36(5):5-9,39.

[12] 王韦,刘海波,张政,等.心脏康复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2,41(2):131-135,141.

[2023-05-05收稿]

猜你喜欢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理状况急性心肌梗死
信息干预对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观察
信息干预对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观察
HbA1c、Lp—PLA2、Hcy水平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6例临床探讨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