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活动的实践探索

2023-10-25 00:48刘芝玲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长沙4100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8期
关键词:团体体验式青年教师

◎ 刘芝玲(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长沙 410000)

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活动的实施背景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十分重视和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各学校也在积极推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却忽视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教师。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及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超负荷,容易产生心理健康状况,亟须得到关怀与支持。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问题学生的教育,缺乏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理念与方法,需要进行引导与培训。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少,需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才能实现全员心育,营造出良好的心理育人氛围。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通过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进而营造了积极向上、全员心育的校园氛围。

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活动的实践路径

(一)系列活动的整体设计架构

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活动的主题之下,根据活动目标设计了两个板块的内容:发展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板块、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板块。

发展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板块包含的活动有:班主任教师自我探索的团体辅导活动、初三高三教师的减压赋能活动、其他教师以情绪为主题的表达性艺术团体沙龙活动。

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活动包含:班主任教师团体辅导体验式培训、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校园危机干预培训讲座等。

(二)系列活动的具体做法

1.倾听教师心声,贴合当下需要

往年周南梅溪湖中学心理健康节的活动也会面向教师,但是沙龙活动大多数是自愿参加,参加活动的教师也多是“有需求且有空的”,但活动后会收到一些教师反馈,称自己是“有需求但是没空”而错过,非常遗憾。因此,活动的开展最好可以覆盖到不同的教师群体。

今年的教师团体辅导活动定位于给初三高三的全体教师开展减压赋能,这个活动起源于心理教师与一位毕业班教师偶遇时的对话:“你们给学生做考前减压活动做得很好,学生收获很大。其实我们老师也需要这样的关怀,我们也需要上心理课。”

后来,通过详细的调查从初三、高三年级组了解到,在最后的备考时间里,确实有部分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了给学生和家长做心理建设和心理减压的重担,但是自己的工作压力也需要及时得到消解。的确,临近毕业季,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学校心理中心都是想着眼于怎么给学生减压赋能,却很少能够关心到与这些学生并肩作战的教师们是否有足够的、积极的能量陪伴学生走过最后一段备考时间。基于此,我们就开展了此次主题活动。

青年教师竞赛的开展也是收集到了年轻教师的反馈:“我们也像学生一样玩点好玩的吧,只听讲座有点枯燥了。”所以就有了头脑风暴,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了全员参与、互动性强的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竞赛。

两项活动的效果和反馈也验证了:积极倾听教师心声,根植于教师当下内心需求的活动才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

2.创新活动形式,重在自我体验

以往,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大多数是讲座,因为活动组织简单、受众数量大。但实际上收效不佳,很多教师当作一堂课听完了,并没有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能将讲座中的内容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并运用到学生身上的,更是少之又少。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听讲”是学习金字塔中学习内容留存率最低的一种方式,平均留存率为5%,属于被动学习;而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的方式属于主动学习,学习内容的留存率都达到了50%以上。所以,要想让教师在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素质的同时又能将学习到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只能采用体验性强、活动性强的主动投入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们采用了具备主动学习特点的团体辅导和知识竞赛两种方式。

在班主任团体辅导体验课中,教师们以自己制作的九宫格绘画为媒介,通过不同的活动环节进行互动,互相倾诉、互相理解、互相赋能。有教师感叹:“我很好奇让我有这种良好体验的活动原理是什么?”教师们有了切身的体验为基础,理解后面的团体辅导理论知识就非常容易了。

初三高三的教师减压团体赋能活动名称为“神奇的一张纸”,实际上活动内容非常简单,就是团体活动中经常用到的“我为你留言”,每个人有一张自己设计的“留言纸”,这张纸以“漂流”的形式收集到每个人的积极留言。不管是在写留言的过程中,还是漂流纸回到手上时,每个教师是都快乐得像个孩子。这就是团体间无形的积极反馈。班主任在切身的活动体会中领悟到了班级团体活动的灵魂不在传授和说教,而在于团体成员之间的积极反馈与互动。

参与完活动之后,有班主任马上在班上开展这个留言活动,学生的反馈效果甚佳。最后的备考时间给予他们相互支持与表达的机会,能给予他们最强大的支持。

青年教师心理知识竞赛的形式也富有创意。活动共有三轮,每轮结束由心理教师进行答疑。环节设计为“快问快答”“争分夺秒”“一锤定音”。竞赛中的题库是根据中学教师的工作实际,从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危机干预中出题。原以为占用教师休息时间开展的活动他们会有排斥,但是在现场的活动中教师们还是非常积极的,都认真参与。不少教师感叹,在班级内开展这样的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也是非常好的形式。

3.协同其他部门,寻找力量支持

心理教师在学校开展活动也许最困难的不是创意和设计,是活动组织的过程缺乏人力、物力上的支持。活动想开展顺利,心理教师要学会协同其他部门的支持。我们这两次教师活动能顺利有效地开展,离不开其他各部门的合作助力。

比如:初三高三教师团体辅导活动的召集组织过程是工会安排;活动过程中的道具、礼品经费支持也来源于工会;工会组织活动比心理中心单独开展工作更容易得到人力与物力支持。青年教师心理知识竞赛的组织是依托于学校的“青年教师发展联盟”。他们在活动前期的筹备、策划、组织和宣传上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因此,协同其他部门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让活动组织得更加顺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有利于把“全员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融入学校的每项工作之中。

4.开发活动周边,留有活动“余味”

如何让教师乐于参加,乐于宣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呢?答案之一就是要留给教师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活动周边产品,这是创造“仪式感”的法宝。

初三高三教师团体活动最后阶段有一个校长赠送感谢卡和鲜花的环节。活动的感谢卡是经过一番精心设计的,正面印有校长的亲笔寄语,背面印有学校的标志性logo 和校园美景,非常精美,颇具纪念意义。活动结束后,教师们纷纷用贺卡作为配图发朋友圈感叹活动收获。

青年教师心理知识竞赛活动,提前给每一位参赛的教师准备了一个文创帆布袋。文创袋正面是青年教师联盟的logo,以及经过改编的PERMA幸福理论。把原来的"Relationship(关系)"改成了"Connection(联结)",寄希望于青年教师不管之前是否熟悉,不论是否是同学科,都能建立更多积极的联结,从而感受到幸福。文创袋的背面是24 种积极心理品质组成的爱心形状,青年教师不只是年轻的、优秀的,更是幸福的快乐的。不少教师表示非常喜欢这个袋子,背上就觉得很幸福。

除此之外,青年教师心理知识竞赛活动还附赠了一本精美的自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科普手册,让教师了解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没想到,这本手册也为教师们所喜欢。

由此可见,活动的周边产品不仅可以创造活动的仪式感,更可以增加教师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感与责任感。

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活动的效果启示

(一)特色亮点

理念创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改变了传统的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拓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形式多样:互动性强、气氛活跃的知识竞赛形式相较于讲座更有利于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知识植入人心;表达性艺术的团体辅导让教师感到放松治愈;体验式的团体辅导更有利于班主任掌握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展的要领。

覆盖全面: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有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发展,也有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提升,活动内容全面;有针对性地分别对青年教师、班主任教师、初三高三年级教师、普通教师开展活动,活动对象覆盖全面。

(二)经验启示及工作开展建议

强化实践。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为积极促进全员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多开展活动,增加不同教师团体的体验与获得。收集反馈,获得更多的经验与教训以利于开展更科学有效的工作。

深入研究。在已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寻找科学专业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建立更加完善系统的活动课程体系,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序列化、专业化、系统化。

调动资源。校园活动的实施开展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学校各个部门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协调利用好了各方面资源才能使活动更丰富、更顺利。以后,也应该更好地吸收校外专家的资源指导,参与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猜你喜欢
团体体验式青年教师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