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与学生管理协同育人的路径探析

2023-10-27 10:07常秀云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18期
关键词:立德协同育人

常秀云(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吉林四平 136000)

书名:大学生思政育人实证研究

作者:史秋衡,蒋晓蝶,孙昕妍

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 年04 月

定价:52.00 元

ISBN:9787561585542

新时代,在立德树人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大学生素质教育也有了较大的提升,高校的思政工作也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对于高校学生日常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中,逐渐将思政和学生工作协同融合发展,有效解决了学生的日常难题,全方位打通了学生思政的方向。但在高校思政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对于思政教育对学生管理发挥的影响作用还未明确体会,这对于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思政工作的成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思政育人实证研究》一书,全面梳理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相关文献,对城乡、区域间不同性别、民族以及年级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了多样的分析,提出了学生个体、学校以及社会合力促进思政教育的方式,促进了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在质量内涵上充分发挥育人功效。

大学生思政工作与学生管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其协同育人的路径进行整体设计,全面部署具体方式方法,确保立德树人贯穿于全过程教学管理。首先,要紧抓谋划,加强统筹,在思政和管理中融会贯通,敲响全员育人的“交响曲”。《大学生思政育人实证研究》认为,高校在落实思政工作中,要坚守立德树人任务,以“启智润心”为目标导向,以专任教师为“主力军”,以课程为“主战场”,以课堂为“主渠道”,构建起思政建设和学生管理的使命性,实施维度工程,推进长效机制的统筹和落实。其次,抓好落实,做大做强学校品牌效应,协同联动工科文科特色,育人“协奏曲”全方位奏响。该书提出思政工作与学生管理需要同向同行,在学院、学科、专业上构建全员全程的育人格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最后,抓紧革新,加强融合,践行使命,在全过程育人“进行曲”中实现成效。该书认为要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百年党史、校史的红色资源,将思政与管理有机布局、相辅相成。形成一些系统、科学、深刻的思政课程与管理模式。

在创新思政与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中,要结合当前高校发展的实际,转变观念,在两者相互融合中创造出协同助力的模式。首先,要认识到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都是教育管理的一种方式,实现二者对人才培养的有效成效,一定要开展多元化的途径与方式。《大学生思政育人实证研究》认为用对方法,坚持务实的工作理念是事半功倍的策略,思政教育影响的是学生的思维与价值观念,日常管理要与思政同步进行,互相成就,互相影响。其次,在多元化的培养中,要将有限的管理和无限的思维相结合。该书提到,思政工作是灵活的,随时随地即可开展思政教育,日常管理是限制性的,受到环境、制度的影响,要实现二者的融合促进,需要运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在思政工作的力度与日常管理的效度契合,实现关系的平衡发展。最后,日常管理是思政教育的一种形式与载体,单纯依靠传统教学实现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在各科目中融入思政,在实践中历练思政已经成为新的趋势。该书认为无论是思政还是管理,主体都是学生,因此要坚定以学生的诉求为主要方向,在翻转课堂等影响下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以学生为核心,活跃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杜绝疲劳教学管理模式,才能顺利开展好各项工作。

该书在量化的基础上研究了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在立足大学教育学研究团队的成果中,总结了大学生思政与日常管理的规律,提出了在尊重学生基础上,把握教育脉搏,将文化浸泡在日常管理学习中。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这是立足实践又开辟新形态的教育阵地之本,是因时而进的巩固性成果。

猜你喜欢
立德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严以修身”先立德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