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衔接教学策略探究

2023-10-27 06:42钱文英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第一小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小升初古诗词阶段

■ 钱文英(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第一小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小升初是学生从小学高年级向初中过渡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小学语文教材与初中语文教材在内容上存在的差异,深入分析语文内容的衔接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优化教学模式,采取科学有效的语文衔接教学策略,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与高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知识拓展,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小升初阶段,使学生在升入初中后能够更快地适应不同于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一、小升初背景下高年级语文衔接教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与初中阶段相比存在很多差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明确这些差异,还要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及时优化和创新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在小升初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年级语文教学时应注重以下问题。

(一)语文教材和学习内容存在区别

一方面,小学语文教材与初中语文教材相比更具趣味性,教材中的图片较多,内容更便于学生理解。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字更多,知识点更加丰富,选取的课文内涵更深,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学习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多为识字、背诵古诗等,主要依靠记忆和练习,阅读理解性的知识较少,并且学生通常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学习,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讲课时也会放慢速度,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而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中更多的是阅读理解性知识与作文习作,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文思维以及写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教师讲课的速度也会加快。很多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打击到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从而削弱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有些学生可能会因此产生抵触情绪。

(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存在区别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因此,教师通常会带领学生展开学习,这也会让学生越来越依赖教师,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而初中阶段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并且对自主学习高度重视,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很多学生在升入初中后没有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以阅读教学为例,在小学课堂上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对课文段落进行标注,并在阅读后概括每个段落的大致含义;但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会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同时注重拓展课外阅读,这也是小学生升入初中后需要适应的。

(三)课后作业和评价上存在区别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更加丰富,很多教师会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展开教学,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上完成作业。而小学阶段的教师不会布置过多的课后作业,学生在学习时比较轻松,这也导致他们升入初中后难以适应骤然增加的作业量,一些学生会敷衍了事,无法保障作业质量,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成绩也必然会下降。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为了激励他们都会采取鼓励式评价,并且不会制定过于严格的评价标准;而初中语文教师会制定更加严格的评价标准,巨大的落差会让学生一时难以适应,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小升初背景下高年级语文衔接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适当放手,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教师应注重对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这既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为升入初中做好准备。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水平相较于之前有了很大程度提升,对此,教师应适当放手,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预习,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只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小升初的衔接阶段,同时在之后的学习中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促进学生高效开展语文学习。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1.熟读三篇古诗词,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阅读和朗读,要求学生读顺古诗词;2.对生字词进行预习,学生可以自己翻阅字典、词典或学习资料对生字词进行标注,掌握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3.感知古诗词内容,学生尝试理解古诗含义;4.收集相关资料,对陆游、林升以及龚自珍的资料进行查阅;5.在阅读中产生疑问,让学生思考诗人通过创作想表达什么情感?在课堂上应解决哪些问题?如此可以让学生通过提前预习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在遇到难题时举手示意,向教师询问,不用过于在乎他人的目光。教师在课堂上应采取多种形式来活跃教学气氛,巧妙设计问题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由此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也会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究中取得收获,让他们越来越喜欢语文课堂。

例如,在《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鲸在大海中遨游的视频和照片,通过视频为学生普及鲸的相关知识。在视频结束后,教师可以故意出错,将鲸说成一条鱼,这时一些认真观看视频的学生会纠正教师:“鲸不是鱼,它属于哺乳动物。”然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呢?从外观来看它不就是一条鱼吗?”学生会运用观看视频后学习到的知识回答:“鲸用肺呼吸,虽然长得像鱼,但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生动的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他们全神贯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便会学习相应的知识,这与教师的口头讲解相比效果更佳,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三)减少帮扶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年龄较小,很多教师在课堂中会开展帮扶教育,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制定教学方案,标注重难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学习和复习,这也是现如今学生越来越依赖教师的主要原因。但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会完全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学习,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预习和复习任务,这让很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难以适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做好小升初衔接教育,调整传统的教学方式,减少帮扶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在将来更好地适应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例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上得到的表扬或接受的批评,然后顺其自然引出文章题目。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精彩”和“糟糕”这两个词猜测文章的大致内容,并掌握这组反义词。之后,教师可以以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学习,如“作者的父母如何评价他的诗?作者对于父母不同的评价有何想法?”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使他们在理解后感受作者的父母都是爱他的,只是表达爱的方式有所不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分析题目并理解文章内容,不仅学习空间更大了,还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帮扶教学并不是教师完全不进行指导,而是在对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如此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使他们在之后的学习中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四)融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语文便是将生活文字化,而生活便是将语文情景化。在语文课堂中开展习作教学时,教师应将写作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引导学生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生活收获写作灵感,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有你,真好!》的习作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以融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根据题目进行联想,再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首先,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有没有遇到一些事让自己感觉这个人真好?回想一下自己当时的感受,并将具体事件描述出来。其次,在此过程中予以适当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表达的想法予以肯定和赞扬,并提出他们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的作品更加规范,同时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最后,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自己的作品,由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提出作文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既让学生发现作品中的闪光点,也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通过将习作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可以让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思考写作内容,从而让他们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五)开展互动教学,增强古诗赏析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采取互动教学存在三方面优势: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激发出来,课堂氛围也会因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更加轻松活跃;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对他们的想法进行了解,有助于因材施教落实,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课文;最后,教学问题会在师生互动中更加明显,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以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为例,很多学生在古诗词的理解上存在困难,而通过师生互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并对古诗词进行赏析,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喜欢学习古诗词。

例如,在《竹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开展互动教学,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在互动中引入古诗词知识,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教学课件,将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资料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对诗词的大致含义进行了解,为接下来的互动教学做好准备。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展开互动,一边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一边向学生提问:

教师:哪个动词可以体现出竹石的性格?

学生1:咬字,这个字可以将竹子坚韧的性格体现出来。

教师:诗人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为什么“咬”在石头中?

学生2:因为竹石的根必须扎在石头中才能将石头中的水分吸收到自己身体里,这样才能生存下去。

教师:石头这么坚硬,它会遇到艰难险阻吗?

学生3:成千上次的折磨与打击。

教师:石头的性格是?

学生4:不论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石头都可以承受住。

教师:通过上述讨论,作者想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

学生5:作者通过对竹子品格的描写表达个人节操,不仅不畏惧重重险阻,还可以保持自己的本性。

教师通过与学生展开交流和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词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教师的带动下对古诗含义进行深入解读,并且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降低了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难度。

(六)调整评价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应对

小学语文教学中必然少不了对学生进行评价,高年级学生的升学压力较小,但他们在升入初中后会面对骤增的升学压力,这也让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同时还会削弱其刚接触新环境时的新鲜感。初中阶段的教学评价标准相较于小学阶段而言会更加严格,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也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小升初教学衔接,也应适当调整教学评价方式,为学生升入初中做好准备。这就需要教师对初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并在小学高年级评价标准中引入部分内容,提前让学生适应初一的评价标准。同时,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均以鼓励式评价为主,但初中的教学节奏较快,教师很少占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鼓励式评价,这也让一些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落差,认为教师没有看到自己的努力,从而削弱学习动力。对此,教师应对评价方式和评价频次进行合理调整,同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初中阶段出现的转变,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

总之,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环境,若教师未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小升初衔接教育,那么必然会影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制定衔接教学策略,让学生对语文学科提起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这样在之后学习初中语文知识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猜你喜欢
小升初古诗词阶段
踏青古诗词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内容及建议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古诗词中的新年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