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家校共育实施策略

2023-10-29 20:21王燕红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东坝中学7464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17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新课标

王燕红(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东坝中学 746400)

家校共育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家校共育是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同频联动,就学生在不同环境和时间段中的思想、行为、学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围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制订学习计划,开展全方位监督,形成合力督促学生奋进。家校共育的主要特征是围绕学生这一核心对象,开展多维度分析,分配资源,实现共同目标的达成。家校共育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协同配合,在教师主导的基础上发挥学校教育的专业性优势,与家庭这种生活沉浸式环境联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教育目标。

语文阅读教学是开展其他课程教育的基础,对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由于阅读教学依赖于学生的感性思维,学生需要具备相对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才能理解阅读教学的内容,这就导致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难度,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关于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国内很多学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孙彩红提出了多样化阅读拓展的概念;王国文提出了围绕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选择儿童文学作品的基本标准;陈巧梅设计了一种利用语言游戏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吴永林研究了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学,借助传统文学德化育人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陈勇借助不同课程之间的优势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综合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家校共育这一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较少。此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强化小学生阅读能力、注重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尝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围绕提升阅读效果这一目标,开展基于实证的家校共育实施策略研究,一方面探索家校共育理念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取得实际效果,另一方面研究如何通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来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改进。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

基于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定,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存在以下两个难点。

第一,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限制了自身对深层次阅读内容的理解。由于个人经历和生理发育的特点,低年级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对于常见的社会现象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对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事物进行深入分析就很有难度。比如,在讲解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虽然很多学生都能理解课文中列举的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种子的旅行方法,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将这些与植物的繁衍联系起来,更难体会这篇课文多个段落并行对仗的写作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不仅需要讲解明白课文的内容,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如何剖析课文的写作特点,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第二,低年级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家校教育不同频影响了其学习效果的提升。低年级小学生还处于入学适应阶段,更多的心思还是集中在玩耍上,学习时间难以保证。此外,当前信息泛滥,家长面对越来越多的电子读物和纸质读物具有“选择困难症”。相比于学校,家长频繁使用电子产品,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不能只依靠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还需要利用家庭大量的碎片化时间扩大阅读量。因此,如何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同步,如何利用家庭阅读巩固学生在学校阅读的效果,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家校共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家校共育的核心理念是调动家长的参与,营造一体化的教育氛围,通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学效果的增长。

1.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家校共育关注综合素质的提升,力求通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课程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语文阅读,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技巧,更需要学生对人文社会有深入的感悟。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曹冲称象》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曹冲之所以能想出来“利用船体装载石块后下沉的刻度来度量大象的重量”这么聪明的方法,就是因为他经常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不拘泥于传统思维习惯,能够将知识活学活用。通过这个小故事,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思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从而学会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低年级处于学习习惯养成期,在学校有教师监督,学生能够根据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开展学习活动,但很多学生回到家就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玩乐上,加上家长因为工作繁忙疏于管教,必然导致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养成。通过开展家校共育活动,教师及时将学生的表现和学校的规定向家长传达。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协助开展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步调一致的氛围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坚持。

3.增强家长对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参与感

孩子的成长,一方面是身体的发育,另一方面是知识和道德体系的构建。只有这两个方面协调发展,孩子才能健康长大。教师需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加强师生的多方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和孩子的学习情况,带动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这样,才能使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温馨、和谐、友爱的环境。

三、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家校共育的策略

家校共育过程中,学校始终是主体,需要发挥对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家长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参与者,需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安排,从而实现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推动。

1.强化课堂教学成果,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随堂学习,他们还不具备相对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的参与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自主地学习。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表演教学,为学生分配角色,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同时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长久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表演、对话、想象等能力。

2.贯彻标准指导思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家校共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指明了阅读的重要作用,指出阅读能力是认字、识字水平的体现,是表达和交流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必须围绕新课标的指导思想进行。家长对新课标的规定没有概念,需要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例如,新课标中指出,教学环节应该关注学生语感的培养,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积累语言、拓展思维,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针对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向家长讲解语感的重要作用,指导家长督促学生朗读课文、扩大阅读量、复述课文内容,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学生语感的培养。

3.鼓励家长以身作则与言传身教,通过营造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应向家长讲明阅读的重要作用,可以结合学期教学目标,选定适合学生阅读的图画书、故事类书单,推送给家长;家长进行选购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每日的阅读计划,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计划的制订可以按照由易到难、时间投入由少到多的原则进行。

4.定期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检查和评比,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评价家庭阅读的效果,教师需要定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进行检查与评估。教师可以以月为单位向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安排家长督促阅读后组织主题班会,开展阅读水平评比或竞赛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朗读同一篇文章,通过朗读过程中的熟练度、感情投入程度等检验这一阶段家校共读活动的成果。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联合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及时给予奖励。

5.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探索拓展教学内容的实用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中,填鸭式、满堂灌的模式是主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标的规定,积极创新,探索更加实用且高效的教学方法。结合新课标对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在家校共育活动中,应该更加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例如,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狐假虎威》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饰演狐狸、狼和老虎,各小组成员通过合作改编剧本并排练,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发挥,将课文内容进行表演;由学生担任评委,对各组的表演进行打分并讲评,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变换角度看问题。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新课标
家校距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