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借助线上平台构建研究

2023-11-01 02:07吴高璇范倩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7期
关键词:平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吴高璇 范倩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手段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背景下,亟须提升教育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构建互联网平台教育研究体系,推进教育工作符合新时代学生特点。结合新媒体教育平台,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制定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教育工作模式,应用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新媒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终端平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教育新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广泛的手段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构建

[基金项目] 2022年度教育部“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途径研究”(jky106210);2022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新媒体环境下艺术传播研究”(L2022Z06170464)

[作者简介] 吴高璇(1985—),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 倩(1982—),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7-0161-04 [收稿日期] 2022-09-16

一、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建强思政课课程群,搭建大资源平台[1]。地方高校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兼容了目前线上教育经常采用的平台技术以及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程序,并将这些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线上教学基于知识传播、教师授课、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促进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既要保留学校特色,也要运用多元化的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微信公众平台可通过特定群体的关注创造粉丝经济,也可以通过这一功能实现特定群体的定向交流[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可度与关注度。

二、开展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及特点

(一)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

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网络技术平台、数字信息资源、学习考评体系的新教育模式。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创新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3]。

强调学习主题的线上思想政治教育,以某一观点为中心,采取基于人际交互网络的学习模式,侧重于知识的创造、生成。此類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在学习者本身具有一定理论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解构和重建,旨在提高原有知识水平的深度和广度。

强调学习内容的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完整知识体系的内涵联系,课程由浅显到深入,注重课程设计的完整性和体系性,是同类教育教学中开始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形式之一。教育内容多以视频、音频形式出现。

强调学习主题的线上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围绕具体的主题开展,以主题为中心进行发散式网状辐射。这种教育内容重视主题性研究内容的辐射性、关联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再是该课程的考查重点。

强调学习任务的线上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培养研究者研究能力和研究技术的专业型课程,开设范围小,面向受众单一,课程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适合于高精尖人才远程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学习使用。

(二)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良性的教育循环,缩小教育资源和教育地域的差距。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信息量大、参与性强、受众广的特点。信息量大指的是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资源数量大,课程内容涵盖面大,课程受众基数大,这是传统教学中无可比拟的优势。参与性强是指教育者随时可以上传课程资源,受教育者随时可以学习课程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受众广是指线上思想政治教育为所有教育个体提供平台,不只对某一特定人群开设内容。通过各类线上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需求,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动,在线学生互动实现教与学的交流。

三、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新媒体的作用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特点

1.新媒体的内涵。中国信息研究会网络中心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认为,新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新闻、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借助网络数字化技术,与全球所有联网覆盖点产生数字资源交互,线上的数字信息资源为学生获取知识、共享知识提供了可能性。

2.新媒体的特征。新媒体有去价值锚、交互性和核裂变性的特征。去价值锚特点是指不再在某一媒介中传播,而是以一个节点为传播载体的媒介。网络环境下,以个体终端作为传播和接收单位,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媒体发布者和媒体接收者。交互性特点是指不再是一对多的单向交流形式。核裂变化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新颖和传播速度的惊人。信息传播实现了套叠式的变化,信息一旦发布,就会像裂变一样迅速传播,这是以往媒体形式不曾有过的传播能量。

(二)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分析

1.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随着移动终端、平台设备活动终端用户的迅速整合与发展,新媒体开始成为高校学生学习、活动与休闲的主要渠道。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率先推出了高校官方微信平台,陆续有超过400所高校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绝大多数处于活跃状态[4]。笔者对山东某高校1 500余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抽样数据涉及5个年级(特殊类专业学制5年),15个学院,42个专业,发放问卷1 560份,回收问卷1 320份,其中有效问卷1 219份。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百分之百使用手机或其他随身移动终端工具,每天上网2小时以内者占总人数的3.3%,每天上网2~6小时内者占总人数的29.6%,每天上网6~10小时者占总人数的40.8%,每天上网10小时以上者占总人数的26.3%。在获取信息来源设备的调查中显示,不使用手机者占总人数的1.3%,一般依靠手机者占总人数的33.4%,主要依靠手机者占总人数的36.6%,使用其他移动终端设备者占总人数的28.7%。在新媒体对你产生的影响和你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两项调查中,不难发现新媒体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超过86.8%的学生,其中70.4%的学生依赖网络。

2.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将文字载体、图片载体、音频载体以及视频载体等多样化表现形式加以结合利用,增强思想政治知识要素呈现过程的直观性和生动性[5]。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不再占有信息的绝对优势,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直接关乎未来网络信息环境的发展趋势。线上教育的成熟运营,给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四、基于线上教育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建设

新媒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终端为高校学生提供线上资源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教育新阵地。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借鉴网络上的成功运作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定制新媒体技术体系平台

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物理构架保障,丰富新媒体学习活动资源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在线学习活动资源,为高校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在线学习活动的机会,针对学生个体特点,加强对教育的理解与内化。

健全新媒体管理激励平台,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净化新媒体学习活动网络环境,运用激励手段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情,提高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学习的效率。

完善新媒体宣传平台,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方式,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新新媒体学生科研平台,通过新媒体课堂互动、学分互评、课内测试、在线论坛等功能,测评学生学习效果,达到知识的内化、吸收,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二)建立新媒体技术支持平台

1.汇总数字资源体系。利用线上信息数据量大的特点,在新媒体学习平台中加入交流互动、阶段自测、教师答疑、学校各种网络精品课程、国内外数字期刊等内容。整合利用好这些资源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发挥专业微课堂和公开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促进作用,组织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思想交流活动。

2.完善新媒体平台技术。联系校园网络中心教师担任技术指导,提供新媒体技术支持。定期聘请技术骨干对学生开展技术培训,学生在提升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加强了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3.搭建学生信息体系。创新工作思路,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生信息网络中心招聘工作。在学生会、学生社团以及各种学生组织和班级中招聘一批思想过硬,热爱学习工作,擅长网络技术、文案写作、网页制作的学生。对招聘学生进行培训,实行淘汰制,分部门实习,最终确定学生信息网络中心工作人员。

4.发挥网络班主任导师指导功能。融合线上教育中学生的互动环节,组织优秀班主任导师对学生进行经验分享,利用线上形式扩大传播面,包括学习、生活、思想及社会表现等方面。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提升教育能力,讓学生从班主任导师教育过程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5.健全学生网络考评体系。借鉴线上教育资源中对学生考评的内容,制定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考评体系。学生干部内部采取网上述职、学生支部网上考评、学生群众网上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每名学生进行网上测评,以学生自主管理为探索模式,构建自律型线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三)丰富新媒体学习活动资源平台

在基于线上教育的新媒体平台上将专业课网络教学资源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依托新媒体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学风建设资源相结合,加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因材施教,分类教之,深化教育内涵,自我教育。

依托新媒体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社会实践活动资源相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实践前期数据分析和后期调研工作编辑,把管理、支教、帮扶等工作做细,落到实处,进一步丰富社区实际活动形式,将素质教育、远程教育、校园精品课程、电子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等教学模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

依托新媒体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资源相结合。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校园文化活动信息合理地整合,呈现给每位终端受众。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学校活动规划,为校园文化活动出谋划策,并针对学校所提供的文化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内化于学校校园文化之中。

(四)健全新媒体管理激励平台

1.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将学生日常宿舍卫生、图书借阅情况、学生自习占座情况、学生出入宿舍时间、学生上课出勤情况等信息进行联网统计,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呈现给学生、教师和家长,学生、教师和家长都可以直观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三点联动。

2.新媒体平台管理制度。网络环境纷繁复杂,必须抓住大方向,注意传递社会正能量,积极传播社会主旋律,帮助学生形成端正的思想、理念、意识,从而增强学习能力,提升社会认知水平。

3.教师激励制度。对担任网络教学的班主任、专业课教师,经过学生实名网上评教得票靠前、积极响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进行优秀评选和相关激励。对担任网络新媒体教育的辅导员,制定专门的岗位聘任制度,将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个人。对相关辅导员在年终考核奖励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真正从政策制度上加强学院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热情。

4.优秀学生评选制度。每学年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思想、学习成绩和宿舍卫生等方面的评估认定,制订下一学年的评聘计划,对优秀学生在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方面适当激励。鼓励高年级学生积极踊跃报名参加,成为后辈学习上的小老师、生活上的好朋友。

5.辅导员学习制度。随着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进一步更新迭代,为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线上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问题,又是机遇。辅导员需要整合教学资源,加强网络教育制度、网络教育机制、网络教育使用方式,顺应终身学习的新形势,不断武装头脑,提高教育水平。

(五)完善新媒体宣传平台

完善院系微信公众号平台,加强网络宣传力度。2021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联合公布了“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类公众号建设名单”,其中包括“高校官微”“高校共青团”“全国性思想政治工作平台”“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2个类型、200个公众号[6]。将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加强学生与教师间互动,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完善学生会、学生组织等机构的网上宣传。做好学生自我宣传、自我教育工作,利用学生组织内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工作论坛等方便快捷的联络形式,结合传统学习方式,变“为谁宣传”成“我要宣传”,全方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平台。

(六)創新新媒体学生科研平台

创新新媒体学生科研平台,通过新媒体课堂互动、学分互评、课内测试、在线论坛等功能,测评学生学习效果,达到知识的内化、吸收,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发挥新媒体平台信息传递快速、高效优势,开展好新媒体平台上的大学生科研教育工作。把高校科学研究教育工作与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新媒体形式对各级高校教育主管部门的专家学者提供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动提供科学支撑与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教社科〔2022〕3号[A/OL].(2022-07-25)[2022-08-2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24/content_5706623.htm.

[2]顾丹华,徐亮.基于微信平台的高职铸造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1,41(6):796-797.

[3]张冀,蒋家胜.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方法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9,36(1):133-139.

[4]王赛,刘宪军.高校思想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创新[J].高教学刊,2016(9):28-29.

[5]燕飞,郭凤凤.新媒体技术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效果提升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6):81-83.

[6]何奥.微信公众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克拉玛依学刊,2021,11(6):56-61.

New 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with the Help of Online Platform Construction Research

WU Gao-xuan, FAN Qian

(Department of Thermal Engineeri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new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rgently needs to improve the new mean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inno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ing mode in the context of the big data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 the internet platform education research system and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new media. Combined with the new media education plat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mulates a new working mode, and applies it to moder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rminal platform, network new media provides a new educational front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use a wide range of means to open up new idea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and use new media platforms to develop a new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Key words: new 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平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创新创业视角下校企合作平台构建
安徽农产品网络流通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校园创业平台构建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控平台构建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