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技术专业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23-11-01 02:07张俊芳韩大伟楼征恺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7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产教融合

张俊芳 韩大伟 楼征恺

[摘 要] 加强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现代消防应急人才培养是新时期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深刻理解新时代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深入分析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特点,提出将传统消防与智慧消防相结合的高职建筑消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在“双高专业群”建设基础上,实施“岗课赛证”融通、产教融合育人培养模式,促进高质量、全方位、深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为推动现代消防应急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 建筑消防技术;双高专业群;岗课赛证;产教融合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人才培养项目“国家消防体制改革与特色高水平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研究”(jg20190916)

[作者简介] 张俊芳(1974—),女,辽宁营口人,硕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安全防范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建筑防火、CAD研究;韩大伟(1982—),男,安徽阜阳人,硕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安全防范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建筑给排水、建筑防火研究;楼征恺(1990—),男,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安全防范系讲师,主要从事建筑给排水、BIM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7-0181-04 [收稿日期] 2022-08-23

一、概述

2022年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指出,加强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1]。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近几年,国内开设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快速增加,从2017年的24所增至2022年的132所,如图1所示。可见,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消防应急管理技术人才正是产业急需人才。培养技艺高超、技能精湛的高素质消防技术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对消防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人才教育的新要求。

二、发挥“双高专业群”优势建设课程体系

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属于综合性学科,与建筑、给排水、采暖通风、计算机、通信、控制工程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而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智慧消防的广泛应用。2017年,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在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急需先建、内外共建”的方式,近两年重点抓好“五大项目”建设,实现动态感知、智能研判、精准防控,为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智慧消防的最终目标是能够达到智慧感知、智慧防控、智慧作战、智慧管理等。因此,传统消防与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消防相融合,又对建筑消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交叉融合培养[3]。根据传统消防与智慧消防相结合产生的人才需求特点,加快推进建筑消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强化新技术融合,创新高质量建筑消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发挥“双高专业群”建设优势,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消防技术与信息技术等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满足现代消防应急产业创新发展的高质量复合型创新人才。

以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双高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为例,根据消防专业特色、优势与产业需求,基于“双高专业群”,立足数字安消产业集群,分析数字安防产业、智慧消防产业、信息安全产业领域的人才需求,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企业文化熏陶、X证书认证和技能大赛锤炼为载体,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设施通用规范”等国家技术标准,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设施操作员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及智慧安防系统实施与运维、建筑信息模型(BIM)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运用“云大物智移”等新技术,重视职业培训,构建“基础平台共享、专业模块融通、核心特色凸显”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基础平台共享”课程包含健康体育类、文化艺术类、基础通识类、创业指导类等;“专业模块融通”课程包含信息安全模块、云大物智移模块、工程项目模块等;“核心特色凸显”课程是根据专业群特色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中消防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含建筑防火设计原理、消防给水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安全管理、智慧消防等。

在“双高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注重多元主体参与,学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共同制订消防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标准,合作开发课程内容,共同编写新教材,及时将新消防法律法规、新消防技术标准规范、新消防产品标准规范等持续纳入教学内容;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强化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传统消防与现代消防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

三、“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4]。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是建筑消防技术专业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岗是职业岗位,是根本;课是课程体系,是核心;赛是技能大赛,是标杆;证是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是基础。融通强调四者的有机连接、相互嵌入和融会贯通[5]。

“岗课融通”是基于消防行业岗位群标准,科学分析岗位群的内在要求,细化消防安全管理、检测、维修、评估等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職业素养,并融入课程体系中。针对岗位群明确善读图、能设计、精检测、通维保、懂管理等方面的岗位技能标准,吸收行业发展的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确定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遵循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能力递进原则设计教学过程,进而使教学过程与岗位活动融通、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融通,使学生具备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养,实现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融通[6]。

“課赛融通”是将课程体系与竞赛相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赛训一体,将全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相关比赛项目所涉及的技能要素、新技术等融入课程标准,将竞赛中的项目、评价等融入课程和教学过程中;同时促使教学规范化。例如,将全国大学生技能竞赛建筑工程识图项目内容进行教学化改造以形成课程模块,分别融入“CAD工程制图”“建筑防火设计综合实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和评价过程中,将大赛的资源进行项目化改造以形成教学资源,汇入教学资源库中,提升学生在消防管理、设计、检测、维保、验收等工作岗位中必备的识读、绘制工程图纸能力。比赛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锻炼提升学生的应变、沟通和协作能力。

“课证融通”是根据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工程识图、综合安防系统建设与运维、智慧安防系统实施与运维等1+X技能等级证书,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设施操作员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证书中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素质要求等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考核标准借鉴证书的获取标准,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拓展其就业创业本领。

建筑消防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培养模式,顺应消防体制改革对现代消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有序开展“岗课赛证”的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实施弹性学习和学分制管理。

四、产教融合育人培养模式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健全多元办学格局,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7]。培养建筑消防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创新人才,需要加强校企协合作,凝聚政府、学校、协会、行业企业等力量,构建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建立开放包容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为现代消防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供给与技术技能支撑。

产教共同之处在于对人才的渴求,打破两界之间的壁垒,体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协同育人新理念[8]。因此,要提高企业办学参与度,强调企业在建筑消防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地位;与消防领域产教融合型的优质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共同制订符合现代消防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实施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育人培养模式。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校企协多元育人、产教融合共同构建消防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学校、企业与协会之间相互协作,以职业、岗位标准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为基础,动态精准对接数字安防消防产业,以1+X证书制度为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内容,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重构三阶段递进实训体系,快速响应国家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大力培养现代消防技术复合型创新人才。

结语

培养高质量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作为“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建筑消防技术专业,立足区域发展对现代消防应急人才的需求,从课程体系建设、“岗课赛证”融通、产教融合育人等方面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现代消防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6号[A/OL].(2022-02-14)[2022-07-0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2/14/content_5673424.htm.

[2]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教职成〔2021〕3号[A/OL].(2021-04-27)[2022-07-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2104/t20210429_529235.html.

[3]张俊芳.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238-239.

[4]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A/OL].(2019-01-24)[2022-07-05].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5]程智宾,李宏达,张健.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的价值追问、学理依凭和实践创新[J].职教论坛,2021,37(11):68-74.

[6]马玉霞,王大帅,冯湘.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1(23):107-111.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A/OL].(2021-10-12)[2022-07-05].http://www.gov.cn/zhengce/2021-10/12/content_5642120.htm.

[8]李梦卿,陈竹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实施维度与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2(1):109-118.

Research on High Quality and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in Architectural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

ZHANG Jun-fang, HAN Da-wei, LOU Zheng-kai

(Security Protection Department, Zhejiang Police Vocational Academ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versatile, innovative, technical and skilled modern fire emergency personnel is the objective of personnel training for architectural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new period. Based on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ficance of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tectural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urriculum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 that combines traditional fire protection and intelligent fire protection. On the basis of “double-high professional group”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patterns are implemented that integrate post and course with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e, and integr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indust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all-round, deep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and to provide adequate talent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fire protection emergency industry.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fire protection technology; double-high professional group; the integration of post and course with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产教融合
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