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邓布利多教授

2023-11-13 03:30李长江
看世界 2023年21期
关键词:布利莎剧爵士

李长江

迈克尔·甘本扮演的邓布利多形象

“人不能永远踌躇在梦里,而忘记了生活。”

邓布利多曾这般告诫哈利·波特。

看到“哈利·波特”,人们会自动联想到演员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的名字。但在不甚了解任何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人们或许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邓布利多教授”究竟是谁。在历史上,曾有两位白发银胡的邓布利多教授,第一位由理查德·哈里斯担角,倘若不是天妒英才,今日文章的主角或许会是他。

理查德·哈里斯(1930—2002年)曾在哈利·波特七部曲的首两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及《哈利·波特与密室》中扮演邓布利多教授。正是这位教授对哈利发出了告诫。

在哈里斯不幸去世后,其好友、著名莎剧演员迈克尔·甘本爵士临危受命,担角邓布利多教授,并于哈利·波特系列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首次登场。这个伴随了甘本爵士近10年演艺生涯的角色,让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然而就在9月28日,迈克尔·甘本的家人说,甘本已在医院去世,终年82岁。

对于看着《哈利·波特》电影成长的观众来说,甘本的离去,也意味着,大银幕上两位魔法学校校长跟世人道别。

走向舞台

成长于莎士比亚的故乡,跟许多英国著名演员一样,甘本的事业生涯,起始于舞台剧。

迈克尔·约翰·甘本于1940年10月19日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父亲爱德华·甘本是名工程师,母亲玛丽·甘本则是名裁缝。

甘本5岁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各国重整旗鼓、恢复元气。他的父亲在此时决定离开都柏林,到英国参与重建在“闪电战”期间遭受重创的伦敦,而他则在圣类思学院接受小学教育。

15岁时,甘本爵士选择退学,成了一名工具制造师学徒。对他来说,“(在学校里)就没有什么快乐的回忆”。但他被剧院深深吸引住了。

20多岁时,他不再满足于做一名观众。他多方试探,往多家戏剧公司投递全然伪造的履历表,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出发点—一家位于故乡都柏林的剧院给了他第一份工作。

可以说,甘本并不像那些同辈知名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员那样,受过学院式的培训,拥有艺术和文学高等教育文凭。他在舞台上赢得的掌声和声望,靠的更多是自己的天赋。尽管阅读量不如其他莎翁演员,但甘本的身材高大,肢体语言丰富,经常被认为是属于“动作派”的莎翁演绎者。

甘本并不像那些同辈知名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员那样,受过学院式的培训。

迈克尔·甘本

跟随这家名为盖特剧院的公司在欧洲巡演莎剧《奥赛罗》后,甘本在英国国家剧院取得了出演小角的机会。

此后在莎剧灵魂演员劳伦斯·奥利弗爵士的建议下,27岁的甘本爵士加入了位于伯明翰的保留剧目剧院,擔纲《奥赛罗》《麦克白》《大将军寇流兰》等流行莎剧。

不过,甘本的舞台生涯并不局限于莎剧,与同期的其他戏剧演员如弗兰克·芬利爵士、德雷克·雅可比爵士等相似,他涉猎颇丰。

20世纪英国戏剧三巨头之一的拉尔夫·理查德森爵士,在看完甘本出演的布莱希特知名剧目《伽利略传》后,称赞其为“伟大的甘本”。

一名“本能演员”

比起“技巧演员”,甘本更习惯把自己看作一名“本能演员”,他认为表演课程都是“鬼话连篇”。也许正是这样的信心,让他能够在截然不同的角色中游离自如。

从莎剧到塞缪尔·贝克特,再到哈罗德·品特、亚瑟·米勒、契诃夫等,他所担纲的每一部剧目,几乎无一例外博得了评论家的认可,更是俘获了观众芳心。

一些遗憾也是有的,甘本曾戏剧性地错失詹姆斯·邦德一角,这很难让人不好奇,这一任可能的007,又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惊喜。

即使是老手,也会失手,甘本初涉好莱坞,以失败告终,回到英国“重新起步”,但接下来的几部作品,更是惨淡。他在约翰·奥斯本的《艺人》里担纲主角阿奇·赖斯,尽管这个既滑稽又充满悲剧性的角色似是为他量身定制,他的演绎显然未能服众,以至于风烛残年的奥斯本也评论到:“就连伟大的甘本也翻车了。”

甘本对自己往返戏剧舞台和大小荧幕的路径,有着清晰明了的论断—赚钱。

而也许正是在21世纪的首个20年里,甘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在这一时期内,他的收入随着他影视生涯的攀升而增加,这似乎是奖励他对于戏剧舞台的矢志不渝。

迈克尔·甘本在电影《国王的演讲》里扮演乔治五世

甘本爵士在舞台和银幕上闪耀了半个多世纪后,真正知道他的人寥寥无几。

大银幕上的他千变万化:《高斯福庄园》里的名流,《谁与争疯》里的英国首相,《战争之路》里的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失落的王子》里的爱德华七世,《奇异的恩典》里的英国18世纪末期传奇政治家查尔斯·福克斯,《国王的演讲》里的乔治五世,《哈利·波特》里的邓布利多教授,《丘吉尔的秘密》里的丘吉尔。

小荧屏上,他也毫不逊色:通过《锦绣佳人》《经度》《完美的陌生人》,他获得有着英国“奥斯卡”之称的电影与电视艺术奖最佳男演员;更是通过《克兰福德》和《爱玛》为时代剧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力或许不亚于科林·费尔斯的《傲慢与偏见》。

尽管在影视界的出色表现曾为他带来过“角色演员”的称号,他本人却并不在意。一如他对自己“本能演员”的判断,他曾说:“我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我的一种人格。我真的不是什么角色演员。”

甘本爵士的人格也有着极为隐秘的一面。在私下里,他是个难以琢磨的人,他曾表示自己十分厌恶名人的身份。在受访过程中,绝不提及自己的私人生活是他的原则,即使是广为人知的事实,比如他的婚外情。

从《巅峰拍档》到《哈利·波特》,从小荧屏到大银幕,从英国到世界,也许甘本爵士曾感到欣慰甚至满足,在舞台和银幕上闪耀了半个多世纪后,真正知道他的人寥寥无几。

有这样一则传闻,1990年,当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甘本大英帝国勋章时,女王曾问典礼助理人员“这是给谁的?”

但即使是在不知道“他”就是“他”的情况下,关于甘本爵士的记忆不可磨灭地刻印在年轻人的脑海里。

“小孩子把我认作邓布利多,读书人以为我是贝克特。”

责任编辑何任远 hry@nfcmag.com

猜你喜欢
布利莎剧爵士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魔杖就绪 魔法世界回归
听音乐也能如此简单 Rogers乐爵士|LA502网络音箱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谈爵士萨克斯基础练习中的若干问题
诡辩获罪
欧布利德认倒霉
诡辩获罪
新时期莎剧的戏曲改编历程述评
春的灵感(爵士钢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