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农产品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3-11-15 18:35陈贵斌
现代食品 2023年15期
关键词:农药农产品农业

◎ 陈贵斌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00)

1 农产品检测概述

农产品检测工作主要是对农产品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农药残留、微生物和重金属进行检测。其中,对农产品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有助于了解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含量,为食品加工企业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农产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开展农产品有害物质检测可以有效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过度使用农药会对污染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对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极其重要。农产品中微生物检测有助于预防食品微生物污染,避免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进行重金属检测可有效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1-2]。例如,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较低,农产品质量检测不到位以及农业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只有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达到标准要求,才能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3]。此外,开展农产品检测工作还可以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农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例如,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以及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措施对农产品进行检测和监督管理。总之,农产品检测是维护消费者健康的必要措施,能够有效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2 农产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2.1 检测设备不完善

农产品检测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才能实现。但是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技术不够先进等问题,无法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2.2 管理不够规范

我国农产品检测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检测人员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取样;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不合格的农产品进行生产;检测人员没有对检测设备进行有效维护,导致设备损坏严重,无法正常使用。这些问题主要是由相关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引起,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极其不利。

2.3 制度不健全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制度,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制度来指导农产品的检测工作,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4]。

2.4 检测覆盖面有限

现如今,部分不良商家为追求更大的利益,采取非法手段,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若消费者不慎购买了这些农产品,就可能对其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但是我国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繁多,进行全面检测的难度较高,无法覆盖到所有的农产品,从而使某些有害农产品流入市场,危害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3 农产品检测的改进措施分析

3.1 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规划提出要以蔬菜、果品、畜禽等优势农产品为重点,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使用、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认证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农业标准体系。此外,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农业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并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通过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同时,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也可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增收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

3.2 强化农业执法监管

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主要有3 个方面。①农产品质量不达标。②违规使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问题。③不合格的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被人们所消费。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强化农业执法监管,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工作落到实处。

①农业执法监管部门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农业法规较多,但规定内容存在较大的分散性,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来规范农业生产行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缺乏便捷性。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农业执法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②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定对农产品进行检测[5]。相关部门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对农产品检测机构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只有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才能从事农产品的检测工作。此外,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在抽样时要保证样品数量足够多、抽样过程规范、样本分布均匀以及取样方法正确,并在完成样品检测后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③加大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力度。对于没有按照规范、标准使用农药、化肥以及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相关部门应该依法依规对其进行处理。如果出现了安全事故,要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警示作用,让人们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3.3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加强对农产品检测设备的投入、不断完善检测体系等手段提升农产品检测能力。在农产品进入市场之前要对其进行检验,保证其符合要求才能上市。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程进行操作,认真检查每一项内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4 提高农产品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①相关企业应针对农产品检测人员组织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使检测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项检测都有据可依[6]。②对检测人员工作技能进行定期考核,同时通过宣传手册、宣讲活动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公平公正。

3.5 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管

农产品检测存在的问题包括农药残留超标、检测手段不全面、数据可信度不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①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要求农民在使用农药前进行登记,并追踪农药的使用情况,确保农药使用符合规定,并能够追溯到具体的农田和责任人。②增加农产品的抽检频次,对农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对常见农药及其代谢物、重金属、激素等有害物质的检测,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③制定更为严格和科学的农产品检测标准,通过改进检测方法和技术,提高农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6 强化质量监管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质量监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执法和监督工作,不仅要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还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场所的监督检查工作。对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不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的企业和商户要及时责令整改、取缔;对于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企业和商户要依法处理[6]。

3.7 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在农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检测体系,具体如下。①建立完善、科学、系统的检测管理制度。②加强对相关检测标准和方法、技术规范等方面内容的宣传。③加强对检测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等的培训工作。只有建立完善、科学、系统的监管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8 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

为了提高农产品检测效果,相关部门应在保证检测人员综合素质的前提下,重视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问题,开发或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3.9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检测的速度、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采用远程控制技术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设备的监控信息传输至远程中心,可以大大减轻抽样检测工作量,提高检测效率;建立农产品检测信息平台,可以整合并优化各部门检测数据,集中农产品检测信息,提供现场与远程联网控制与数据操作,方便信息共享,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农产品检测的情况,提高通知与通报的效率和质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检测监控,不断收集农产品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比对,能够及时发现农产品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追踪、处理和反馈,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总之,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农产品检测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产品检测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积极改进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务农业发展。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检测队伍建设,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农产品检测技术的研究。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农产品的检测进行规范管理,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农药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