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

2023-11-15 09:08刘志健王俊黄振兴
中国商论 2023年21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高质量数字

刘志健 王俊 黄振兴

(信阳学院商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1 引言

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报告(2023)》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数字经济占我国GDP的比重达41.5%。数字经济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研究探索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有助于加快构筑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两横三纵”中的黄河流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中,已有部分学术成果,同时对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分析有参考价值,但在现有研究中:(1)学者研究多集中在生态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发展韧性、文旅融合等维度,对数字经济影响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更多是通过理论层面对其影响机制和发展现状的探讨。(2)在关于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研究中,多集中于发展程度较高的经济圈、城市群、东部沿海省市及长江流域经济带,但是对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关系的定量研究较少,两者关系的研究还有更大的空间。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黄河流域内的山东、河南、四川等9省为例,搜集选取2011—2021年9省的数据,构建黄河流域数字经济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借鉴钞小静和任保平(2011)[2]、李光龙和范贤贤(2019)[3]与王健和高铭(2021)[4]的研究,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分析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为新时期黄河流域区域战略发展,寻找数字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2 黄河流域9省数字经济及高质量指标体系建构及评价

本文利用熵值法客观赋值的优点,并参考裴玮(2020)[5]熵值法测度过程,对9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评价。通过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利用2013—2021年黄河流域内9省的数据,构建黄河流域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见表1),数字经济综合指数测度结果(见表2),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角度构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综合指数评价体系(见表3)。其中,经济增长结构反映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运行稳定反映社会发展的均衡稳定状况,经济增长效率反映经济创造力水平,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成果上,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单是追求“数字”上的发展,而是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质”的向往。因此,社会成果反映社会服务水平和发展成果共享的状况,生态成果反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状况。最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剖析(见表4)。本文所使用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份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

表1 黄河流域经济带数字经济指标评价体系

表2 黄河流域9省数字经济综合指数

表3 黄河流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表4 黄河流域9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

在表2中,黄河流域9省各自的数字经济综合指数逐年提高;2019—2021年,山东、四川、陕西的数字经济综合指数排名靠前。其中,山东制定了《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并于2019年发布《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大要素供给等措施,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人才优势;优化税费优惠政策,助力数字产业相关技术企业做大做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四川在数字经济指数增长速度上表现得尤为亮眼,相较2013年增长了约3.42倍,在2021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4012亿元,同步增长约18%。截至2021年底,四川建成5G基站数超6.6万,规模居西部第一。原因是四川在“东数西算”工程中作为全国数据中心集群核心枢纽,其区位优势、行业优势、市场优势、人才及创新优势、能源基础优势等尤为突出,雄厚的传统工业制造基础借助数字经济新动力,渗透融合产业发展,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由表4数据来看,9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存在地区差异,如位于黄河下游的山东和黄河中下游的河南两地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比其他省份发展较高,流域内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河南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增长较为强势,其2021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较2013年增长79.15%。河南具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交通区位优势,长期坚持创新驱动、科教兴国、人才强省等战略,吸引国内外优质高水平人才来豫,聚集人才优势,造就其经济高质量发展较高的水平。表4中地处黄河上中游、上游的省份综合指数增长相对缓慢,黄河流域内东、西部省域之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但是黄河流域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保护,由于黄河上游地区着重生态保护的区域功能定性,在解决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时,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对策研究。

3 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9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模型设定

构建以下模型:

其中,DEit和HQDi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在时间t的数字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水平;Controlit表示影响黄河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控制变量合集,分别为高等教育水平(ED)、企业规模(LnEN)。µi表示省份固定效应;ξit表示随机扰动项。被解释变量(HQD)与核心解释变量(DE)均由前文测算的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综合指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代替。控制变量:高等教育水平(ED)用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数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代表;企业规模(LnEN)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对数表示。

3.2 实证结果分析

基于黄河流域2013—2021年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黄河流域9省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归结果

如表5(1)所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影响关系,DE的估计系数是0.324,系数显然为正值,通过显著性检验,阐述了数字经济是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角色”,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如表5(2)~(3)所示,为缓解模型(1)的偏差,逐步添加所选控制变量,做逐步回归分析,可见数字经济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其回归系数仍为正,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可确认以上的结论比较可靠,此模型无较大波动,相对稳定、效果较好。

如表5(3)所示,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值,若核心解释变量数字经济(DE)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29.4%,证实在现阶段发展中,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大推力。在控制变量中,高等教育水平(ED)、企业规模(EN)的系数分别为4.824、0.026,至少在10%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一是高等教育水平提升一个百分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48.24%;企业规模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2.6%;二是企业规模(LnEN)仅在10%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因为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企业规模的大小能反映产业发展是否相对成熟,但数字经济赋能规模性产业转型可以使“规模经济”效益倍增。

3.3 稳健性检验

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呈“下强上弱”格局,黄河流域横跨中国西部、中部、东部的9个省(区)、91个地级行政区域,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平衡南北方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从整体上来看,目前黄河流域经济总体呈现“下(游)强上(游)弱”的格局,2021年黄河流域内9个省(区)生产总值为28.69万亿元。其中,黄河流域中下游河南、山东两省地区生产总值在9省(区)生产总值占比超过50%,除了四川以外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黄河上游省(区)地区生产总值在9省(区)生产总值中仅占13.47%。

因此,本文稳健性检验采用改变样本容量法,除去经济发展水平强劲的山东和河南,对剩余7省展开检验。表6结果显示,核心解释变量系数的显著性依然不变,数字经济(DE)的系数为0.264,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高等教育水平(ED)、企业规模(EN)的系数分别为2.599、0.037,至少在5%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6表明数字经济(DE)、高等教育水平(ED)、企业规模(EN)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就会分别提高26.4%、25.99%、3.7%,因此实证结果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表6 黄河流域经济带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性检验

4 研究建议

4.1 完善流域内数字产业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较快的河南、四川、陕西,要加快5G网络基站铺设、支持电信网络扩容、提高信息通信枢纽能力,争创国家级数据中心,构建省域内中心城市“数字经济辐射圈”,优化周边地市数字产业基础,实现“先优带后优”,统筹发展全省域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应注重上中下游的协同发展,上游地区坚持绿色创新来发展数字经济,如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区将文化旅游资源与数字科技结合,实现创新设计,打造“地理IP数字藏品”“数字敦煌”“重走丝路”等数字文旅新线路,推动黄河流域上游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旅数字化升级,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4.2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培育数字经济龙头企业

当前,黄河流域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等问题。山东、河南、陕西、四川的高校学生人数居多,人才培养须与产业发展相契合,强化产学研一体化合作,输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同时,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强省要发挥“领头雁”作用,如河南,加快建设中原数据流通产业高地,推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升格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赋能河南培育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打造国家级数字产业集群,深化产业融合,赋能新业态,推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数据服务等行业产业链向智慧型、高端化方向延伸,以实现黄河流域人才培育与产业协同升级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高质量数字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答数字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