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动手操作,实现表征转化,促进数学思考

2023-11-17 13:33李妍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多元表征数学思考动手操作

李妍

摘 要:随着小学教育对核心素养的愈发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导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精心设计“做”的教学活动,通过“做”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實现不同层次表征之间的转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研究以“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聚集课堂动手操作,以多元表征为着手点,建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课堂设计框架,促使课堂教学的深化及丰富分数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多元表征;动手操作;数学思考

“在做中学”为教育家杜威所提出,他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笔者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借操作之“东风”,增添数学的味道,探讨不同表征之间的转化实现方式,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性认识。

一、视觉化表征与言语化表征的转化

师:把2个月饼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多少个月饼?

生:每人得到1个。

师:把1个月饼分给2个小朋友吃,怎样分?

全班交流展示。

追问:怎样分更公平?(平均分)

师: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半的月饼呢?

……

师:可以用[12]来表示一半的月饼。(分子1,分母2,分数线)1表示1个月饼,分数线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

师:一起说说[12]的故事。

在认识分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月饼”的具体实物情境认识了[12]的读法、写法与各部分名称,分月饼的故事赋予了[12]具体的含义,有利于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并知道可以用[12]来表示一半的月饼,实现具体情景到数学符号表征的初步转化。

二、图形表征与数学符号表征的转化

体验[12]活动。引导学生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表示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12]。在动手操作过后,再有选择地挑选代表性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1. 这些图形的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来表示这个图形的[12]呢?

长方形

正方形

2. 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呢?

一个是“相同图形不同分法”,一个是“不同图形不同分法”,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用两个层次的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抽象出[12]的本质:只要把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1份就是它的[12]。课堂的时间有限,操作活动应该“适可而止”,尤其需要重视的是操作活动过后的数学思考。因为尽管是没有接触过分数的学生也能完成“折一折、涂一涂”的活动,但却不能将图形表征与分数建立联系。因此,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的操作活动过后,应结合精心设计的设问及时组织学生交流与展示,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升到理性认识:不管是什么图形,无论是横着分、斜着分还是竖着分,只要是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就能用[12]来表示。学生只有经过操作活动后的数学思考,才能建立图形表征与几分之一的联系,深化对[12]实际含义的数学思考,实现图形表征与数学符号表征的互相转化。

3. 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涂一涂,你能创造出图形的几分之一?你是怎样表示的?动手操作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

言语是思维的外衣,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后,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的过程中会让思维变得更加清晰。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能不断认识及补充几分之一的样例与表象,如[14]、[15]、[18]等,在相互交流的过程,学生能学习他人之见地,补自己理解之短,不断丰富分数的表象,深化对分数的认识,锻炼用数学语言表达分数的能力,促进对分数的数学思考。

三、巧妙设计,用辩论点燃数学思维之火

在课堂活动中,可设置这样的环节:下图是否可以用分数表示?让学生自由辩论,并说出理由说服对方。

这样的一个图形,学生必定会产生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这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有的认为可以,学生在这些思维碰撞中不断深化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有些同学认为涂色部分与白色部分并不是平均分,因此不能用分数表示。分数最重要的本质——平均分不需要教师耳提面命地反复强调,而是从激烈的讨论中呈现了学生对分数本质的理解。但是也有学生发现虽然这个涂色部分不能用[12]表示,但是能用[14]来表示,只需添上两条辅助线,三角形便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正好是其中的一份。无论是“正方辩手”还是“反方辩手”,在“辩论”中都能强化并凸显分数的本质。课堂的精彩源于学生的精彩,学生的精彩来自教师对课堂的巧妙设计。

四、从实物到一维,多维度丰富分数的表象

借助教材中分月饼情景引出“月饼的一半”,过渡到二维图形中的圆形代替月饼,在动手操作中理解[12]的含义,再通过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得出不同的几分之一,在对比中不断追寻分数的含义,抽象分数的模型。同时,也可增设让学生表示线段的几分之一,从一维的角度丰富分数的表象,让分数的数学味更加浓厚。

五、从特殊—一般—特殊,多层次深化分数的含义

教材基于具体的分月饼情境引入直观模型,又从直观模型抽象出分数的数学模型。不妨思考,是否也可以设计由数学模型回归到现实情境的环节,引导学生建构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你能用[12]描述一个生活中的故事吗?一个问题便带领学生把分数带入不同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去,体会分数的实用性与用处,深化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数域的扩充、概念的初见面都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还需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回归到生活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分数是对数域的一次扩充,也不如整数来得直观、客观,教学活动从实物图到几何图形再到一维的线段图,不断丰富分数的表象,再通过精心设计的动手操作活动,实现图形表征、数学符号表征、文字表征的转化,强化分数的含义,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探索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

参考文献:

[1]曹新.“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多元表征学习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

[2]马瑞玲.《分数的初步认识》视觉化教学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7.

[3]钱岑.发挥数学多元表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探究[J].成才之路,2019(19).

[4]陈淑娟.基于学生学情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21(Z3).

[5]刘爱东.经历数学建模 凸显概念本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J].河北教育(教学版),2020(12).

[6]左姗姗.面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9.

[7]方玉晨.深度教学视角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1.

猜你喜欢
多元表征数学思考动手操作
浅谈大班幼儿多元表征能力的培养
在多元表征中深化概念理解
数学课堂中的快乐元素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
多元表征引领动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