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新时代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12-06 01:15张晓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0期
关键词:医学生中华医学

张晓娜

(南京医科大学 学生工作部,江苏 南京 211166)

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医学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学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何谓文化?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1]。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也是对自身文化影响力的坚定信心[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到文化自信。2014年2月24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4],“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5]。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6]。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视角,再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8]。这些都深刻表明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具有的根本性意义。

二、文化自信对于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医学是关乎生命健康的一种科学,其根本价值是解除人类病痛,促进人类健康;同时,医学也是“仁学”“人学”,体现的是救死扶伤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追求。医学的独特性决定了科技与人文必然是医学互相补充、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医学高校作为医学人才文化传承的圣地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摇篮,在注重医学专业技术知识教学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塑,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特色优势,是一项立德铸魂、固本强基的基础性工作,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历史基础、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历史基础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深深植根于我们中国人的内心,世代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德者,本也”,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扶贫济困”,等等。这些思想和理念,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所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需要我们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需要我们努力用中华民族历史上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需要我们善于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当代现实文化有机统一、紧密结合,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践行文化自信,我们的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加接地气、强底气、注生气,从历史这面镜子中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础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8]。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我们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和价值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我们强调的文化自信,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我们中华民族披荆斩棘、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观念碰撞交锋中保持民族精神独立的重要战略支撑,是我们凝聚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的思想道德基础,更是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魂”,塑造着生活于其中包括医学生在内的每个中国人。这为我们医学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

(三)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文化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10]。也就是说,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勇毅笃行的革命文化、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凝聚着中华民族经历的奋斗历程,共同铸就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漫长历史长河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和传承的思想理念与道德规范。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在党和人民的艰难求索、浴血奋斗中培育和创造的独特思想精神品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淬炼和形成的价值追求与精神特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为加强和改进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实践根基,提供实践基础。

三、以文化自信促进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当前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践行文化自信,也必将有力促进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以文化自信培塑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医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尊重患者,学会沟通,提升综合素养[11]。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医学高校要秉承医学与人文融通共进、育人与育德有机结合的办学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医者仁心”“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等核心价值观引入医学教育,培塑既具高尚医德又有精湛医术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要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医学专业特色相结合,采取名人讲座、读书报告会、名篇朗诵会及专栏等多种途径开展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活动,如可以精选《朱子家训》《大医精诚》《论语》等部分名篇作为医学生必读必诵必识的篇目加以重点宣贯,让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人文精神、道德修养和仁爱之心。要注重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我国传统节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发挥好文化氛围的穿透力和浸润力,在传统节庆文化体验中提升医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要大力开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地赋予校园文化活动文化育人元素,积极通过文化沙龙、实境体验、艺术展演、知识竞赛、文化长廊等活动形式和载体,让文化育人元素融入每一次校园文化活动始终,拓展到教学楼、宿舍楼等校园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延伸到医学生学习、生活的神经末梢,让医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二)以文化自信坚定医学生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决定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我们的言论和行动[12]。坚定理想信念,是事关国家精神力量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也事关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医学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要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到教育教学各方面,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医学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特别是要清醒认识、主动适应互联网和新社交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在旗帜鲜明坚决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渗透蔓延的同时,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托年轻人“驻足”聚集的新媒体平台,通过“互联网+思政”方式,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要发挥好医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促进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切实用科学理论武装医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医学生。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机制化,注重强化典礼仪式等育人功能,定期举行集体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有效利用重大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纪念日、主题党团日等契机和重点文化传承基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加强对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伟大精神的系统宣贯,引导医学生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着力培养既胸怀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三)以文化自信强化医学生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13]。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医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医学时代新人为己任,注重以文化自信促进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坚持思想教育与以文化人相结合、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将社会实践作为医学生课堂教育的“加餐课”,作为医学生将来步入社会的“预习课”,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为医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要组织引导医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加强劳动教育,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在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的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培养品格。

猜你喜欢
医学生中华医学
医学的进步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