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

2023-12-11 14:16李艳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桂林抗战文化遗产

文化软实力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帮助与思想保证,是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具体体现,对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不小的价值与作用。抗战文化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财富,而桂林市的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是全中国抗战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底蕴,它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一座城市文化气质与人文精神。本文所说的“抗战文化遗产”包括了战争遗址、历史街区、名人故居以及属于战时的思想运动、民间艺术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抗战文化遗产是桂林的一种城市记忆,也是桂林宝贵的文化遗产。构建文化强市,是中共桂林市委、桂林市人民政府致力于构建和谐桂林,增强桂林综合竞争力,审时度势提出的重要战略决议。桂林抗战文化遗产,不单单是桂林民众的精神财富,也是桂林如今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资源,更是桂林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组成。基于此,本文研究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

1 桂林抗战活动历史背景概述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武汉等城市接连沦陷。桂林位于交通要塞,随着政治文化重心的大转移,桂林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桂林是南方重要的军事城市。同时,它也是侵华日军从北方到南方的通道,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战略目标必须争夺的地方。由于新桂系与蒋介石的中央政权有着很大的冲突,桂系表现出了抗日的热情,实行了较为开放的政策,因而与中共中央达成了统一战线。两者通力合作,争取在桂林建立全国文化中心的一切有利机会,积极、多方面地进行桂系统一战线工作。周恩来同志更是亲自到桂林主持桂系的统战工作,与桂文化界人士进行了沟通交流,热心地引导着桂林的文化进步。一时间,桂林聚集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分子,各种社团和文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进步报刊印刷出版,书店、出版社等积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活动一时发展得如火如荼,达到了空前的抗战高潮。于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孕育了桂林的抗战文化[1]。

2 桂林抗战文化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1)抗战阶段,桂林在教育、文化、各类艺术与科学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发展与成就,明确了桂林抗战文化在桂林文化历史中的地位。桂林抗战“文化城”著名学者云集,文化团队如林,文化活动格外丰富,新闻、出版、文学、历史、社会科学、歌剧、音乐、美术、教育与科技等都有发展,特别是盛况空前的“西南劇展”所取得的成果备受社会的关注,在我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文化的持续发展明确了桂林抗战文化在桂林城市人文历史进展中的地位。桂林抗战所留下的各类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底蕴,彰显出了巨大的魅力,时至今日,依然感召着桂林人民。

(2)从横向的对比来看桂林抗战文化的特殊地位与价值。从人文、地理、政治的角度而言,抗战阶段,桂林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政治氛围,促使桂林成为抗战时期阶段性的全国的文化重地。桂林与重庆、武汉、延安、昆明的文化政治环境有着差异。抗战前,上海、北平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平、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区相继沦陷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被迫迁移,桂林以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重庆是国民党文化运动的核心,可是,进步活动却难以进行,而把控桂林的国民党桂系与蒋系中央集团军的矛盾向来很严重,共产党早在红军长征过广西的初期就已经进行了对桂系的统战工作。共产党桂林办事处组建后,周恩来同志、叶剑英同志、李克农同志等加强了对桂系的统战思想工作,促进了广西当局开放民主、坚持抗战思想的树立,营造了较为稳定的政治氛围,促使桂林成为全国性的文化核心[2]。

3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桂林是抗战阶段的广西省会城市,是我国抗战大后方的抗日文化中心,是特殊的抗战文化城市。广西全境列入名录的抗战文化遗产,桂林市占据50%以上。桂林已有的抗战遗迹大概可分为八种,分别是:(1)抗战政治、军事机构活动遗址。(2)指挥地与战场遗址。(图1)(3)抗战英雄活动遗址与死难烈士纪念碑、塔、墓等。(4)抗战文化机构活动遗址。(图2)(5)日军侵华罪行与桂林人民灾难遗址。(6)国际援华抗战、反战机构与人员活动遗址。(7)著名学者住址。(8)抗战标语、石刻等。以上这些抗战遗址是真实的可触摸的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已经逝去的那一段悲壮历史,呈现民族的力量与意志,是一座凝聚民族精神的丰碑,具备无法比拟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3]。

4 论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策略

4.1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具有高度公益性质的社会项目,其保护的主体应当是国家[4]。政府是城市构建的决议者与领导者,作为公共权力单位,必须肩负起保护这些全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的职责。要尽可能促进各级政府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的养成,明确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指导地位,对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资金投入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同时,增强对相关项目的统筹规划以及对其开发资金的管控,并且积极主动地探究灵活的、多样化的融资措施。提倡各种资金主体参与到投资开发中来,让它们能获取一定规模的经济收益,最终构成政府主导、旅游牵头、单位协助、社会参与的体系。政府要制订保护规划,根据规划建设开发与发展保护抗战文化遗产,避免盲目发展和利用。同时,政府也要充分认识到,在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步调保持一致,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纳入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之中,既保护好文化遗产,也促进经济的发展。保护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由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既关系到建筑行业,也关系到其他方面,因此,要加强对各个方面的工作的统筹协调。此外,要切实地保护抗战文化遗产,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和公民应共同参与对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

4.2 开发深度,保护为先

保护、开发与利用均是为了更好地继承文化,在对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将文化发扬光大。在对文化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文化保护是核心与前提,文化保护得不好,开发与运用文化势必无处可依、无根可寻。所以,务必要解决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必须从本质上保护、爱护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运用必须根据实际状况适当开展。

4.3 完善抗战文化系列研究

对抗战文化的研究应该围绕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展开。一是正确地评估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在前线的地位,对其为抗日救国所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二是对抗战遗址的开发价值进行全面评价,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对策;三是要解决好抗战遗址产权、文物管理权、开发经营权归属于不同管理部门的问题,妥善处理好产权关系,使各区县之间互通有无、遗存共享;四是收集和整理桂林地区的正规军、中共地下党和人民抗日的历史资料,使抗战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4.4 依靠现代技术,提高游客观感

对桂林抗战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复与开发运用,应当与时代发展状况相同步。要解决好历史与现代、文化继承与文化革新的联系。对遗址的复原与保护必须在还原历史原貌、“修旧如旧”的前提下,使其更具美感,更易保存。在对文物进行呈现的过程中,更加应当充分借助声、光、电等现代化高新技术,依据遗产种类的不同,通过视听强化、鼓励群众亲身参与体验等各种方法,提高遗产吸引力,加强影响力,达到更好的保护性传承效果,使得民众在舒适的旅游途中感受浓厚的历史底蕴,提高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5]。

4.5 鼓励抗战文艺作品创作

桂林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是广西重要的经济、文化城市。然而,在以桂林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中,以抗战为背景的文学创作却很少见,就连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也很少有影视作品反映。桂林古城的意象大多停留在明清两代的文字之中,而反映抗战主题的“桂林文化城”文学创作则是一片空白。若能整合国内外优秀的创作人才、影视人才,聘请国内外知名导演、明星加盟创作,整体包装,借船出海,桂林文化產业将会焕发新的生机和影响力。

5 结语

对一个城市而言,遗失文化遗产就是丢失了城市的文化记忆,也就是丧失了城市文化长远发展的基础与本质。抗战文化“化”人,抗战文化开智,抗战文化励志,抗战文化养心。社会的文明、创新与进步,民众的精神、思想与价值观,均能够接受抗战文化的滋润、指导。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是桂林城市文化品牌中潜力突出的一类,是城市文化中资源丰富的一类,因此有必要保留住抗战文化这一城市的“根基”,促使城市的历史文化沉淀,重现时代人文光芒。

引用

[1] 魏华龄.桂林抗战文化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2] 赵玉崟.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及策略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9.

[3] 胡丁婷.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1(1):82-86.

[4] 赵云海,郭桥阳.山西红色旅游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律保护策略[J].当代旅游,2020,18(20):86-87.

[5] 李娴,高院.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与实证[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6):158-165.

作者简介:李艳(1982—),女,广西桂林人,本科,文博副研究馆员,就职于桂林博物馆。

猜你喜欢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
桂林,美
与文化遗产相遇
桂林行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桂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