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美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2023-12-11 14:16余媛媛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美育红色价值观

红色美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美育形式,以其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显著社会价值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当前全球化程度日趋深入和互联网技术持续进步的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中推广红色美育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红色美育旨在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红色文化,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然而,要有效推广红色美育,必须对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教师的角色,丰富和创新课外活动,提升教师资质,并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只有对学生多元化的观念给予尊重,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各种改革措施才能更好地落实,从而实现红色美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深度应用和广泛推广。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将红色美育有效地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中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题。

1 红色美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

1.1 弘扬国家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美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国家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上。国家的文化是一种庄严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积淀和凝聚。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向和道德基准。红色美育能够通过艺术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向学生传播这些重要的文化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红色主题的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历史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创作这些作品,来感受我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和坚定信念,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艺术作品中的道德理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通过红色美育,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更能在艺术的熏陶下,培育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2 培养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

红色美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上。国家责任感是指个体对于国家的忠诚度和服务意愿,使命感则是个体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目标和使命的认识和承诺。红色美育通过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民的伟大斗争历程和崇高精神,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变化,从而唤起他们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和对祖国未来的憧憬[1]。红色美育强调的是通过艺术教育以培养学生深入骨髓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能在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深深感受到作为我国公民的自豪与荣耀,对祖国的繁荣富强负有更深的责任感。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发展者,红色美育的推广有助于他们从内心深处建立起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红色美育有助于让每一位学生都理解作为我国公民对于国家的发展责任和使命所在。这种责任和使命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和行动上,也体现在思想和态度上。这就是红色美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1.3 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红色美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之一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艺术素养不仅包含个人对艺术基本知识的理解,也涵盖对艺术精神的理解和体验。红色美育通过激发学生对红色艺术主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观念,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同时,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艺术创作的核心。红色美育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我,将所学的红色文化素材进行创新性整合和表达,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和思想内涵。这种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他们在艺术领域内取得提升和突破,更能激发他们解决生活和社會问题时的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红色美育将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疑能使学生在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红色美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2.1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实现红色美育,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首先,教学内容应注重红色文化主题的融入。通过研究和整理红色历史文化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其次,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2]。教师不仅需要讲解艺术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尤其是要落实以红色主题为创作源泉的艺术实践。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艺术创作,或者带领学生到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写生等。此外,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红色历史和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这些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可以使红色美育更加深入人心,更有效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如何通过实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更好地实现红色美育的推广,可以参考下列具体措施:首先,可以对艺术课程进行内容改革,引入大量与红色主题相关的案例,如用经典的红色电影来教授电影艺术课程,用红色歌曲来教授音乐欣赏课程等。这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也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红色美育的魅力。其次,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前,教师主要通过讲授理论知识来进行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不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可以实行情境教学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可以组织学生模拟红色历史事件,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和体验红色主题;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红色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通过这样的内容和方法改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得到极大程度的开发,对红色美育的接受程度能得到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2 课外活动的丰富和创新

课外活动是红色美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因此,丰富和创新课外活动是至关重要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接触和理解红色主题的机会,更能提供一个让他们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发挥创新思维的平台。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主题的艺术创作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同时也能更深入地理解红色主题。比如,可以设立“红色主题”摄影比赛,让学生用镜头捕捉红色文化的元素,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历史遗址或纪念馆,如井冈山、延安等地,这不仅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红色历史,同时也能深化他们对红色主题的理解和感知。通过丰富和创新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为红色美育的深入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提升

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推广红色美育,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提升成为关键因素。教师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需要转变为引导者和启发者,用开放的心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实践[3]。首先,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红色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以便准确地向学生传递红色美育的内涵和精神。其次,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通过设计情景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此外,教师还需要成为学生的引领者,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组织和引导各类课内外活动,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红色主题,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某艺术学院,一位教师在红色美育推广过程中展现出了显著的角色转变和提升。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这位教师主要扮演了知识的传授者角色,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然而,在红色美育的实践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需要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理解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她开始转变教学方式。她通过深入研读和学习红色历史,使自己对红色美育的知识和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她积极倡导实践教学,不再单纯依赖课堂讲授,而是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艺术创作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红色主题。比如,她引导学生以红色主题为灵感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深度理解红色主题,并在实践中提升艺术技巧。此外,她还组织了走访红色记忆点的活动,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这位教师的角色转变和提升,不仅增强了红色美育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在艺术创作和社会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了红色主题,提升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3 红色美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挑战与对策

3.1 学生观念的多元化与价值观的塑造

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推广红色美育,关键在于理解和尊重学生观念的多元化,同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对红色美育的接受和理解也会有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因此,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独特观念,通过艺术教育,引导他们自主地思考和理解红色美育,促使他们在理解和欣赏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3.2 教师资质的提升

在红色美育的推广过程中,教师资质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瓶颈问题。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红色文化知识、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以打破瓶颈。鉴于红色主题和艺术教育的复杂性,教师面临的瓶颈问题主要在于如何平衡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如何处理知识的更新速度和教学进度的矛盾,以及如何在尊重学生观念多元化的同时,有效地传递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 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在红色美育的推广中,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影视资料等,应深入挖掘红色主题,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同时,教师也需要积极寻找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如网络、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让红色美育教学更具现代感和吸引力。要想高效利用这些资源,避免信息过载,还要确保教学内容的精准度和实效性,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以及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思维。

4 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美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具有深远意义。它能有效地利用艺术教育途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他们深入了解其红色內涵,在此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同时得到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推广红色美育,需要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包括课程内容要调整,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师角色要转型,教学资源更要被有效获取和高效利用。同时,需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观念,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红色美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深度融入和广泛传播,让学生成长为能够为国家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引用

[1] 刘梦洁.融媒体时代高校红色基因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研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2(10):135-137.

[2] 邓琦.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基因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1):1-3.

[3] 徐时,李治.红色文化与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融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193-194.

本文系2022年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重点项目“‘红色美育’在高校立德树人效果的实践探索”研究成果(22DJZD026)

作者简介:余媛媛(1983—),女,江西高安人,硕士,副教授,就职于南昌医学院。

猜你喜欢
美育红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红色是什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红色在哪里?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追忆红色浪漫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