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衙金矿万硐山矿段深凹露天矿边坡角的确定

2023-12-16 09:14杨八九
现代矿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露天矿塑性力学

程 涌 杨八九

(云南亚融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在边坡稳定性研究中,通常采用Bishop 法、Janbu 法、Morgenstem-Price 法和Sarma 法等极限平衡分析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法引入边坡稳定性研究过程中,主要有有限元法、离散元法和有限差分法等。露天矿山边坡和其他行业(水利、公路、铁路)边坡相比,具有开挖地点的无选择性、时效性和岩体的可变形性、动态性等特点。

露天矿边坡角的大小决定了露天矿山企业经济效益。边坡角提高1°,节约剥离成本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1]。传统边坡角的确定,基于弹性力学平面应变的原理[2],边坡角通常在35°~45°。目前深凹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如宋卫东等[3]以兰尖铁矿营盘山段深凹高陡边坡为工程背景,采用Geo-Slop 软件,分别分析了该边坡在地下水、地震载荷以及地下水和地震载荷共同作用下的稳定性。朱乃龙等[4]运用弹性力学原理,对深凹露天矿边坡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下部边坡可以加陡的结论。任高峰等[5]利用时间序列建模,得到任意时间下相关岩体强度参数的预测值关系式。

1 矿区工程地质概况

北衙金矿万硐山矿段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组(P2β)、三叠系下统(T1)青天堡组(T1q)、三叠系中统北衙组(T2b)、第四系更新统蛇山组(Q1s)、更新统Qp及全新统Q4。其中三叠系中统北衙组(T2b)。按其岩性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为T2b1~T2b5这5 个岩性段,T2b5地层出露不全,顶部直接与Q1s、Q4不整合接触。工程地质岩组划分见表1,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见表2。

2 深凹露天边坡加陡原理

一般来说,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岩体风化程度变弱,完整性岩体质量逐渐变好,为下部边坡角增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露天矿边坡形成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上部边坡服务时间长,受爆破、风化影响时间长,而下部边坡相对较短,稳定性降低程度小于上部边坡。凹陷露天矿下部边坡挤压作用明显,利于边坡稳定。

3 稳定边坡角的确定

朱乃龙等[4]把深凹边坡视为喇叭曲面,以喇叭曲面形边坡上一环岩体为力学模型,分析其临界下滑时的应力状态,并以库仑准则作为环岩体的破坏准则,推导出了深凹边坡的稳定性坡角与岩体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式中,α为边坡角,(°);C为黏聚力,Pa;φ为内摩擦角,(°),r为水平半径(图1),m;γ为岩体容重,N/m3。

根据终了境界图(图2),划分不同区域,不同高程,分别量测出水平半径r,根据上式计算出了边坡角,具体见表3。

将各区域边坡角及该区域设计边坡列于表4。可以看出,除I、VI、VII和VIII区域设计边坡角与计算所得边坡角接近外,其余区域设计边坡角均小于计算所得边坡角。下部边坡角有提高空间。

4 设计终了边坡数值模拟研究

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模型,见图3。

在矿山实际开采中,在时间上表现为不连续,综合考虑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计算工作量,计算过程中分2 步进行开挖,由原始地形到现状地形,再由现状地形到终了地形。本文主要从开挖后的主应力、位移量和塑性区的分布3个方面进行分析。

4.1 最大主应力

由于露天边坡的开挖,边坡的应力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边坡的应力重新分布。终了边坡情况下,模型中最大主应力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

从图4 可以看出,深色区域为应力最小的区域,为拉应力,数值0.36 MPa,拉应力出现区域为露天边坡外部和坑内西北边底部。

4.2 位 移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整体位移是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因为过量的竖直位移将直接导致边坡的垮塌。模型计算结果位移如图5~图7所示。

从图5~图7可以看出,通过对整体位移和Z方向位移的比较,露天边坡位移主要以Z方向位移为主,并且位移值为正,说明位移是向上的,由于上部岩体剥离后,下部岩体回弹产生向上的位移。

?

?

4.3 塑性区

塑性区包含剪切塑性区和拉伸塑性区,代表岩体产生了剪切破坏和拉伸破坏,塑性区越多,就代表相应区域越不稳定,该区域的稳定性就越差。终了边坡塑性区见图8。

从图8可以看出,塑性区主要出现在东帮边坡和西帮边坡的坡脚区域,边坡其他位置零星分布很少的塑性区,说明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出终了露天边坡的安全系数为1.37,从极限状态边坡的剪切应变增量和位移矢量来分析,选取了部分剖面的位移矢量和剪切应变增量剖面图,如图9~图12所示。

从图9~图12 可以看出,危险滑移面位置主要出现在西帮、北帮和东帮边坡的上部,滑面方向沿边坡面向下,说明边坡如果发生破坏,破坏区域主要位于边坡上部。边坡安全系数1.37,安全储备较大,说明下部边坡角有提高空间。

5 结 论

(1)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深凹露天矿边坡下部岩体受爆破振动及风化作用降低,为下部边坡加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深凹边坡的稳定性坡角与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北衙金矿万硐山矿段深凹露天矿边坡角,1 844 m 以下边坡角38.4°~42.1°,1 724 m 以下边坡角40.4°~44.9°,对矿山实际生产和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3)和数值模拟结果相比,下部边坡角可以增大,与力学模型计算公式所得结论一致。

猜你喜欢
露天矿塑性力学
力学
基于应变梯度的微尺度金属塑性行为研究
备战铁矿露天矿与挂帮矿同时开采稳定性研究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硬脆材料的塑性域加工
铍材料塑性域加工可行性研究
石英玻璃的热辅助高效塑性域干磨削
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露天矿采区接续方案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