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对管理类专业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国际学院为例

2023-12-18 13:41侯一鸣StefanSchilcher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7期
关键词:意向教育学生

周 扬,侯一鸣,Stefan Schilcher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国际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一、研究背景

追溯起源,创业教育成为商学院一股力量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1971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开设首个面向工商管理硕士的创业课程,并于1972年设立第一个面向本科的创业专业。到20世纪80年代初,超过300所大学开设创业课程,到90年代,这一数字增加到1 050所。因此,创业教育的真正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商业教育不断分化成细分的专业,商业教育越来越受那些渴望成为创业者、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欢迎。创业精神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因为它是创造财富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催化剂,对许多国家都有积极影响。具体来说,创业是经济增长、创新和竞争力的核心引擎,大多数研究表明,创业与经济收益正相关。此外,Ronstadt提出,创业项目的设计应该使潜在的创业者意识到创业生涯的障碍,并提出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双连续体模型。这一连续体代表了一种信念,即创业者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知识,还取决于有联系的个人网络。在过去几十年里,创业也吸引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关注的主要来源是对企业家的需求增加,以通过产生新想法并将其转化为有利的业务来加快经济发展[1]。

迄今为止,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为孵化创新和机会探索提供了基础,为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采用该观点的学者普遍提出要在行业需求和课程之间取得谨慎的平衡,旨在帮助本科生和研究生适应变化的趋势,感知动态的行业背景,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融入课程的创业模块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业技能和能力的行业合格管理者。本科生和研究生将能更好地理解创业的概念,因为这为工作场所与变革创造了未来的价值和机会,从而产生具有创新和成功的企业主/管理者,或者帮助更多的创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发掘机会的可能性。

二、文献综述

Jones和English(2004)将创业定义为给予人们成功所需的能力、自尊、洞察力、知识和技能的程序,以识别商业机会并采取相应行动[2]。其中,通过提升服务价值主张,利用现有资源为客户、顾客或其他生命体创造价值。然而,“创业”一词在本文中只沿用传统酒店管理学术界的定义,即创业是个人之间的对话,是在一个持续的过程中,在一个具有特定特征的环境中创造新价值。该定义强调,考虑个人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会使人误解创业现象、项目、环境之间在时间上的联系。它表明,企业家是一个能够生产、学习和影响环境的人,而不是一个对环境激励(利率、补贴、信息网络等)做出反应的盲目“机器”。创业教育的意义源于企业家的经济体系,关于行业的变革、发展、创新和管理的讨论越来越多地采用创业的形式。创业教育的成功不能以毕业学生的数量来计算,而是以他们所创建的企业的社会经济影响来评估更为合适。诸如开设的新公司数量、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建立的新企业类型以及这些企业的增长潜力等指标是跟踪经济增长的关键。

Moore(1973)指出,独立学习是一种独特且广泛应用的教学风格,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通过偶然的经验,或不求甚解、随机、偶然的知识获得的知识[3]。自主学习提出了三个观点,即实验学习、视角转换和认知监控与元学习,需要将教学和学生自身的努力进行健康的组合,同时一些学者支持自主学习是成功的支柱的观点,它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多种个人素质的混合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地、积极地从各种学习材料中学习,包括经典的印刷文本、新媒体以及电子信息等非人类媒体。独立学习使个人能够适应不可预测的环境,以满足行业的要求。

Liyanage(2009)将知识转移定义为将知识从一个地方、一个人或一个所有权传递到另一个地方[4]。具体来说,在一个组织中,知识转移是一个单位(如个人、小组、部门)被另一个单位的经验所影响的过程。这种知识转移的目标是追求和利用新的创新机会,从而促进学习。在创业教育中,学院和大学是帮助学生从创新训练中提高能力的关键力量,注重机会的寻求,而知识转移则激励学生追求与利用创新和先进的机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此外,管理公司经常面对本地以及国际竞争,传递隐性知识和宝贵经验,以及创造和分配这些知识,鼓励个人学习,并通过发展相关应用知识寻找机会。以往的研究表明,知识应用是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要素,是创新和绩效的重要驱动力。在组织中,知识的应用被描述为组织内部的一个过程,它使组织能够以各种方式利用和发挥知识,以加强运营,推进新产品,并产生新的知识资产,通过知识应用,组织有能力利用知识整合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发现竞争优势的来源。此外,在实践中,知识应用支持个人,以学习如何在工业环境中发现机会和预测客户需求,以及更好地预测成功或失败。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创业教育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在本节的开头,说明使用定量的原因和理由,然后描述问卷设计,最后描述抽样的过程并给出数据收集的步骤。本研究的目标样本为在海南热带海洋大学学习过创业教育课程的管理类专业学生。本研究采用方便性抽样,总人数约为380人,共收集到350份有效问卷,目的是调查创业教育,衡量国际学院管理类学生的创业意向。

四、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本研究主要关注两个变量:创业教育和创业意向。创业教育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创业内容、自主学习、知识转移、知识应用和创业促进。通过单向方差分析有助于分析变量与人口学特征之间的显著差异。本部分将从性别方面对人口学信息进行详细分析,并分析其对创业教育和创业意向可能产生的影响。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帮助下,性别差异影响重访意向(Sig.=0.024<0.05)。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更有创业意向。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在中国的现代社会观念中,一般来说,男性在社会上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这是创业需要考虑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本文对这部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如表1所示,其中给出了显著性数值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有效样本的数量与之前的350个相同。首先,它计算了创业教育的五个维度与创业意向之间的比较中的sig.值和。从表1中可以看出,创业意向和创业促进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因为p值(0.013)小于0.05。同时,其他维度的p值分别为0.001、0.001、0.003、0.012,显示创业意向与创业内容、自主学习、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分别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之后,浓度的变化呈现出Pearson相关性。创业意向与创业促进之间的皮尔逊相关性为0.516,属于弱相关。此外,创业意向和创业内容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318,表明关系很弱。尽管如此,计算出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55,对应于创业意向和自主学习的增加。同样,创业意向与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之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也都很弱,分别为0.298和0.186。总之,创业教育的五个维度与创业意向有相当大的相关性,但每个维度的强化程度都很弱。

表1 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相关性分析

在本研究中,创业内容与创业意向有正相关关系。具体地说,p值为0.006(<0.05),Pearson值约为0.318。这表明,创业内容与创业意向呈正相关关系。创业内容往往以科学的速度探索成功创业者的经验,这些创业者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在课堂上,教师需讲授涉及商业知识体系和概率、商业计划模式等创业内容,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创业意向。本研究推测,创业的内容与创业者的知识、态度、能力和信念有关,越能理解为什么和如何学习这门课程,创业的倾向性就越高。自主学习与创业意向有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从独立学习和创业意向的数据分析来看,p值为0.001(<0.05),Pearson值为0.255。这表明,自主学习与创业意向呈正相关关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可预测的外部环境,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学生在创业教育中得到强化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他们更敏锐地发现市场机会,并有可能促进创业意向。知识转移与创业意向呈正相关关系。具体地说,从知识转移和创业意向的数据分析来看,p值为0.001(<0.05),Pearson值为0.298。这表明,知识转移与创业意向呈正相关关系。在创业教育中,大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知识转移可以鼓励学生寻求和利用这些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分析来看,一方面,知识转移促进了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了创业意向;另一方面,知识转移可以直接促进创业意向。知识应用与创业意向有正相关关系。p值为0.003(<0.05),Pearson值为0.186。这表明,知识应用与创业意向呈正相关关系。知识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整合从外部或内部环境获得的知识,以实现目标。知识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更多的机会,并可能提前预测失败,从而提高创业意向。创业促进与创业意向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p值为0.012(<0.05),Pearson值为0.516。大学在促进创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在不同的创业文化和环境中学习如何生存。如果大学能够提供更多有关创业的服务和设施,那么学生就会更有意愿去创业。

结语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本研究中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尽管其影响不是很强,并通过创业教育的维度证明了:创业内容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自主学习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知识转移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知识应用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创业促进对创业倾向也有正向影响。根据数据显示,上述影响不是很强,但仍然是积极的。总的来说,学生对创业内容的掌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主动知识转移能力、灵活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学校提供的设施和机会都会影响其创业意向。因此,研究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在方差分析中,性别差异显示出两个变量的显著差异,男性的创业意向似乎比女性更强。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的样本都是中国学生。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观念中,男性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这也是创业的特点之一[5]。

总之,本研究验证了来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包括五个维度),对创业意向有积极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越是能从创业教育中获得知识并加以应用,他们的创业意向就越明显。

猜你喜欢
意向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学生写话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