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理念与实施路径

2023-12-19 15:53杨依顺安俊智
体育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深度情境

杨依顺 安俊智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核心素养时代体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理念与实施路径。研究认为,体育大单元教学本身具有深度学习意蕴,其与深度学习的目标指向一致、结构特征趋同、实现机制耦合。据此提出,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理念,将整体性运动项目教学作为教学内容设计理念,将精准链接作为教学情境设计理念,将促进学生内隐思维显性化作为教学策略设计理念,将实施指向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设计理念,从而确定“选择大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大单元学习活动—开展大单元持续性评价”的实践理路,促使体育大单元教学之路行稳致远。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深度学习;核心素养;体育大单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3)06-0118-10

Research on the design 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for large-unit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ep learning

YANG Yishun,AN Junzh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ngzhou Sias University,Zhengzhou 451150,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design 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large-unit teaching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core literacy are clarified. The study holds that large-unit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tself has the meaning of deep learning,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oal direction of deep learning, converges with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learning, and is coupl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f deep learning; and then propose the design concept of transferring and applying knowledge as teaching objectives, using holistic sports teaching as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concept, using precise linking as teaching context design concept, promoting explicit implicit thinking among students as teaching strategy design concept, and implement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s teaching evaluation design concept, so as to determine the practical approach of "selecting a learning theme for a large unit - determining learning objectives for a large unit - designing learning activities for a large unit - conducting continuous evaluation for a large unit", and then promote the stable and far-reaching path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a large-unit teaching.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deep learning;core literacy;sports large unit

《義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全面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同时体育教学深化改革也迎来新时期。新课标要求对6大类专项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实行体育大单元教学,这里的“体育大单元”与以往谈到的“大单元”截然不同,是指“对某个运动项目或者运动项目组合进行18课时及以上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教学”,其立意更加深远、内涵愈加丰富,既强调教学目标的高阶性,运用体育大单元教学模式实现学科育人,又强调教学内容的内在知识系统化与学段间的贯通化,规避体育学习的断裂化与碎片化。但是,目前关于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主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理论基础尚为薄弱,具体操作范式较为欠缺,导致学校和体育教师在面对体育大单元教学时设计理念和实施路径不够清晰。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并解决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困境,体育大单元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成熟操作案例仍需进一步明晰与补充。

深度学习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基于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实现机制,是国内外课堂教学改革的时代趋势,其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与新课标课程理念高度契合。因此,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深度学习的重要追求。新课标中的体育大单元教学显然具有深度学习意蕴,具体表现为体育大单元教学与深度学习目标指向一致、结构特征趋同、实现机制耦合。落实体育大单元教学需要以深度学习为指引,深度学习的学理要义和实践模型可为体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推行深度学习亦需要以体育大单元教学为实践平台。故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全新理论视角,凝练与阐释体育大单元教学理念,洞察与厘清体育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既有利于帮助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好认识与理解新课标的深刻内涵与价值,积极应对新时代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殷切诉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深度学习理论内涵,促进其在义务体育教育中的推广与应用,逐步构建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深度学习自身的话语体系。

1  体育大单元教学的深度学习意蕴

1.1  体育大单元教学与深度学习目标指向一致

新课标中将第4部分课程内容设置为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6个类别,每个类别又包括若干个运动项目。例如,球类运动可以细分为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每一类运动项目的育人价值虽有所区别,但均强调通过18课时或者更多课时的体育大单元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单个运动项目或者项目组合时能够获得完整理解和体验。目前,我国相关领域学者已对体育大单元的目标指向进行准确解读。张庆新等认为,体育大单元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所学运动项目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还强调“完整体验和深度理解”,即在体育教师精心设计的真实活动或比赛情境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奠定终身体育习惯的基础,彰显以体育人的学科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关于深度学习最权威的定义,是从学生发生深度学习之后应具备的能力素养角度来阐述,深度学习的侧重点绝不仅仅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学科核心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解決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与他人高效合作的能力、自我指导和反馈的能力等,使学生逐渐成长为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人。毋庸置疑,体育大单元教学与深度学习在最终培养目标上可谓殊途同归,均将学生视为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注重能力与高阶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指向具体的、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核心素养。

1.2  体育大单元教学与深度学习结构特征趋同

体育大单元教学旨在改变传统单一的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突出学科知识技能学习的结构化,促进学生对运动项目完整的理解与体验,这需要结构化的学习内容作为重要载体。体育大单元教学的结构化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6个方面,这6个方面学习内容之间既可横向关联又可纵向衔接。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例,横向关联是指既要注重某个知识点和运动技术与其他多个知识点和运动技术的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体验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经历知识点和运动技术的发展进阶,形成对运动项目的深度认知。例如,在100 m跑运动项目的学习过程中,起跑技术与加速跑技术、途中跑技术、冲刺跑技术都要注意练习者身体重心的高度。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各种跑时身体重心高度的变化情况,加强学生跑动作技术之间的连贯与衔接,提高学生对跑动作技术的理解力和掌握程度。纵向衔接是指注重单个、多个运动技术与运动项目整体性技术动作要求间的关联。如篮球项目的快攻技术作为整体性技术,与篮球运球技术和三步上篮技术等密切相关。

虽然深度学习由多个教学活动组成,但这些活动并不是孤立的、无关联的教学活动,而是存在于有结构的教学系统中,即深度学习的“深”表现在系统结构和教学规律中。深度学习的内容指向有挑战性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凸显整体性、动态性和结构化,所包含的知识不是孤立的、平列的、零散的、碎片式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而是有逻辑、有结构、有体系的知识。由此可知,无论是深度学习中的单元内容,还是体育大单元教学中6个方面学习内容,二者均具有明显的结构化特征,所包含的知识与技能等学习内容均呈现横向关联与纵向衔接,且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生成性。结构化的学习内容成为一个相对系统、完善的体系,有利于在体育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满足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需求。

1.3  体育大单元教学与深度学习实现机制耦合

体育大单元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6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新课标强调这些结构化内容需要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在特定的、有现实意义和育人价值的体育教学情境中去深刻理解和体验。例如,要根据球类运动项目技战术学练的不同阶段,积极创设游戏情境、比赛情境、活动情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体育大单元教学更加突出体育学习本身的具身性、体育学习状态的沉浸体验性,通过多维、复杂的运动磨炼过程,促进学生形成由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组成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情境”“体验”“理解”等词语不仅在体育大单元教学中反复强调,在深度学习中也频频出现、屡见不鲜。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学习认知维度上取得显著成果,愈发呈现学习的情境化取向这一趋势。“活动与体验”作为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解释的是深度学习的实现机制问题。这里的“体验”是指学生在活动中发生的内心体验,即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与精准调控,学生以全部的思想和精神去感受和體验学习活动的丰富复杂、细微精深,真切或模拟地体验伴随活动而来的痛苦或欣喜的感觉经历,凸显出学习体验的深刻性、多维性。参考具身认知、情境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知,体育大单元教学和深度学习中“情境”“体验”“理解”等关键词的蕴涵是相通的,二者的实现机制是耦合的,均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认知规律,积极、合理、科学地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身体练习或其他学习活动中全身心高度投入。伴随丰富、多维的情感体验和对学习内容的全面深刻理解,逐渐促进建立在神经和心理认知基础上的高阶认知发展,最终指向共同落脚点,即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有能力创造美好未来的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2  核心素养时代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

深度学习包含5大基本特征:第一,联想与结构,解释的是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问题;第二,活动与体验,解释的是学生的学习机制问题;第三,本质与变式,强调对学习对象的深度处理与加工;第四,迁移与应用,突出知行合一取向,主张在教学活动中模拟社会实践;第五,价值与评价,回答的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与意义问题。选择情境素材的链接和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外显是抓住深度学习的关键策略。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抓住深度学习的关键策略和深度学习相关评价理论,为核心素养时代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2.1  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理念

郭华对深度学习的“迁移与应用”特征进行明确界定,认为“迁移”是指经验的扩展与提升,“应用”是指将内化的知识外显化、操作化过程。“迁移与应用”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习结果的检验方式,阐释的是学生知识转化为综合实践能力的问题,使学生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初步模拟将要从事的社会实践,这与体育大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是内在统一的。查阅新课标发现,在体操类运动的水平目标要求中只列出技巧运动、低单杠运动和韵律操3个水平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导致体育教师在面对体操类其他具体项目的教学目标设计时,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理论的有力支撑,难免会茫然无措。因此,本研究深谙深度学习“迁移与应用”基本特征与体育大单元教学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基础,尝试从技巧运动、低单杠运动和韵律操3个水平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中提炼出体育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理念,满足体育教师教学需要。水平二、三、四中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是由“学习与体验、说出、知道”到“学练和描述、了解”,再到“学练、理解、制定”;对技战术运用的要求是由“简单地运用”到“合理运用创编动作”,再到“运用多种动作技术,创编成套动作”;对体能的要求是由“知道训练方法,乐于实践”到“加强体能练习”,再到“提高体能水平”;对展示与比赛的要求是由“敢于展示、知道”到“参与、表现基本礼仪”,再到“积极参与成套动作的展示与创编”;对观赏与评价的要求是由“知道、量化观看比赛次数”到“学会、量化观看比赛次数、评价”,再到“关注、提高运动认知、量化观看比赛次数、分析与评价”。如此凸显进阶性的目标要求设置,有利于兼顾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专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逐渐加深学生对运动项目的整体认知程度,实现由知识学习到经验内化的转变,注重知行合一,最终指向综合实践能力的获得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综上,可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作为体育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理念。

2.2  将整体性运动项目教学作为教学内容设计理念

深度学习是整体性的学习,“联想与结构”等5大基本特征是其整体性的重要体现(见图1)。“联想”是指唤醒和改造以往经验的活动,“结构”是指以往经验经过处理后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并得以提升、结构化的过程,二者不仅呈现出深度学习学习方式的整体性样态,也指向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所对应的学习内容。季浏认为,在体育大单元教学中教学内容不再是以前理解的单个或多个动作技术,而是一个完整的运动项目所包含的全部要素。这里的“运动项目”不是指广义上现代体育的主要载体和手段,即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而是指狭义上课程内容中,专项运动技能的六大类运动项目中单个项目或项目组合及其包含的的全部要素,如运动形式、动作、规则、竞赛、礼仪、能力、技战术、素质、训练、精神追求等。陈雁飞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深度学习概念的界定中,首次强调运动项目完整学习的联想与架构,将教学重心放在单个运动项目或运动项目组合所包含全部要素的完整体验中,建立运动项目的全部要素与学生已有社会经验之间的结构性关联,建构新的知识结构,让知识真正为其所用,诱导体育深度学习的发生。这无疑进一步促进深度学习“联想与架构”基本特征与体育大单元教学内容设计理念的深度融合。为了实现运动项目完整学习的联想与架构,宜将整体性运动项目教学作为体育大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理念,突出体育大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结构化(见图1)。新课标中蛙泳项目水平二、三、四的内容设置,均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与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6个方面来展开。将蛙泳项目作为一种包含技战术对抗、规则礼仪、角色扮演、团队荣誉、文化等诸多要素的整体性存在,有利于向学生传递蛙泳项目本身所蕴含的多种意义,全方位诠释蛙泳运动项目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文化价值,突出体育教学内容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彰显出整体性运动项目教学理念。

2.3  将精准链接作为教学情境设计理念

深度学习的核心基本特征是“活动与体验”,“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活动,“体验”是指学生通过主体活动产生的多维内心体验,二者相辅相成,均离不开教学情境的营造。教学情境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对“活动与体验”的真实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实现深度学习,需要把握选择情境素材的链接策略。如多视角链接生活和生產策略,包括链接日常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新课标同样对体育教学情境创设问题非常重视,反复强调需要建立具有内在知识联系的结构化学习情境,给予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在特定情境中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隐形内容外显化。在体操类运动水平二目标要求中提到,通过在游戏情境中运用韵律操步法和肢体动作来进行技战术运用内容的学习。毋庸置疑,较强的体育教学情境创设能力是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诉求。在体育大单元教学实践过程中,可借鉴深度学习的“联想与结构”特征与情境素材链接策略,将精准链接作为体育教学情境的设计理念。精准链接理念要求,体育教学情境必须与日常生产生活经验高度相关,有利于引发深度学习的“活动与体验”和“联想与结构”。例如,在篮球项目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创设学生较为熟悉的“猫鼠游戏”情境,即两个同学一组,分别扮演“猫”和“鼠”,从既定位置出发,“鼠”需要在指定范围内进行躲闪移动,直至到达终点,“猫”则要求用手触及“鼠”身体,将其捉住,如此便在无球状态下,使扮演“猫”和“鼠”的两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篮球运动中急停急起、变向、转身等技术。这种篮球游戏情境可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将篮球技术(知识)与“猫鼠游戏”(经验)联系起来,实现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正如王夫之所言,“推学者之见而广大,以引之于远大之域者,教者之事也”,继而将学习的新知识与自身建立意义关联,逐渐将新知识与以往经验结构化。

2.4  将促进学生内隐思维显性化作为教学策略设计理念

实现深度学习需要把握4个关键策略,而学习过程中思维外显策略是4个关键策略之一,要求根据教学材料创设教学情境,将“生硬”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使其变得“鲜活”起来,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演绎思维的路径与方法。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隐性的、长期的、缓慢的发展过程,短时间难以被直接认知。体育大单元教学要求18课时及以上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教学,如此,核心素养培育便有了时间保障。但仅仅具有时间保障是远远不够的,体育教师还需要捕捉、认知与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隐思维。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中复杂的、多侧面的内部加工活动,是运用不直接存在的事物或物体的符号表征而进行的,是无法直接观察与触摸的。所以必须实现内隐思维外显化,才能更准确地洞悉与把握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本研究将促进学生内隐思维显性化作为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设计的理念,并基于这种科学、新颖的理念提出几种体育教学策略。第一,通过自我分析促进思维外显,让学生详尽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以及困惑之处。例如,在篮球项目水平四内容要求中,要求学生能够制定篮球学练计划,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描述制定篮球学练计划的途径、方法及实际困难,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描述与交流表现学生抽象的思维过程。第二,通过质疑辩论促进思维外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同意见,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讨论、相互评价、提出建议,促进再思考,增加思维容量。例如,利用裁判方法内容中容易引起学生争议的知识点,鼓励学生质疑与辩论,在辩论过程中逐渐得出最合理的判罚方案,丰富学生的思维活动。第三,通过教师的连续追问促进思维外显,连续追问可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有更大发展空间,有利于体育大单元教学中“完整的理解与体验”的实现。例如,针对篮球动作技术基本原理和篮球运动文化这些内容,教师应该不断追问基本原理是什么,相似原理的动作技术还有哪些,篮球运动文化的4个层面及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等问题。

2.5  将实施指向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设计理念

深度学习的“价值与评价”不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评价。学生通过“价值与评价”活动,可自觉引导其能够有根据地评判所遭遇的人、事与活动,使其成为选择、运用和评判知识的主体,自觉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无疑肯定了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度学习相关评价理论对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的借鉴意义远远不限于此,实施指向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可作为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的设计理念。适切于深度学习的评价在于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在尽可能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详细、具体的评价准则,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及应用效果,作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和鉴别。新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提出:在学习评价方面确定评价目的与内容,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习成长和发展过程,鼓励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体育教学评价,采集数据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强调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在学业水平考试方面,要求创设贴近生活、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情境,命题形式以实践测试为主,纸笔测试侧重健康教育、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内容。换言之,要超越传统标准化纸笔测验,避免陷入仅仅考察低水平知识和孤立技能的窠臼,侧重考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自然也要遵循上述评价建议的具体要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在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均强调推进表现性评价,促使教育评价早日突破传统纸笔测试的藩篱。表现性评价这一评价方法,也需要明确与课程标准相一致的素养目标、能够引发素养的表现性任务、评分规则,收集并利用学生素养表现信息来促进教与学,重视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愈发深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强力赋能和深刻影响,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由此看来,指向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的操作范式很大程度上与新课标背景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的要求是一致的。

3  核心素养时代体育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

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同体育教师教授运动项目可能会有所不同,对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认知也存在偏差,对如何实施体育大单元教学难免会茫然无措,故众多学者对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进行深入研究。袁鸿祥等认为,体育大单元教学实施应以素养为导向,真正实现学生由“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转变。吴桥等从主题确立、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评价设计、实施规划5个方面,对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进行系统性建构。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型可对进一步管窥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有所启示。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型包含4个要素,分别是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如图2所示,本研究围绕选择体育大单元学习主题、确定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设计体育大单元学习活动、开展体育大单元持续性评价4个方面来建构深度学习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可为一线体育教师顺利开展体育大单元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3.1  选择大单元学习主题

首先,实施体育大单元教学需要明确选择大单元学习主题的理论依据。体育大单元学习主题应该是能够在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的结构、运动项目与学科的特性、育人的意义和价值方面起到引领作用的大概念和大任务。确定体育大单元学习主题,需要基于4个理论依据。第一,需要依据新课标。新课标要求7~8年级学生应从6类专项运动技能的4类中各选择1个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其中包括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项目,9年级学生选择1个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初中阶段,体育大单元学习主题需要从4或5个运动项目中去提取。例如,7~8年级学生选择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长拳项目、体操类运动中技巧项目、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速度滑冰项目、新兴体育类运动花样跳绳项目;9年级学生选择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蛙泳项目。第二,需要依据体育学科教材内容。体育学科教材的使用需要考虑各地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在北方寒冷地区,学校多开展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的速度滑冰等项目,而在南方地区,学校多开展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的蛙泳等项目,各地各学校的教材内容自然不同。第三,需要依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历程。从5个具体运动项目中提炼大单元学习主题时,体育教师需考虑水平二、三、四目标的进阶性,先设计“运球、传球、投篮的简单配合”和“2~3人局部配合的攻防对抗”等大单元学习主题,后设计“全队攻防对抗与赛季体验”大单元学习主题,逐步体现出进阶性。第四,需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主题时应当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学生,在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思维方法、认知结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其次,选择体育大单元学习主题需要厘清具体思路。第一,可以按照教材章节的主要内容来凝练主题。例如,在部分学校体育教师参考的游泳教材是华东师大版《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在第五章“游泳、冰雪、武术类运动项目的教学”中“自由泳项目的教学”一节,可根据自由泳教材主要内容来凝练大单元学习主题。第二,按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性来设计。以蛙泳项目为例,在9年级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蛙泳,深入理解该项目的原理、意义、文化,故体育教师可以设计“蛙泳运动项目的原理、价值与文化”此类的主题。第三,按照主题性任务来组织思路。例如,“春游与游泳救生”主题学习,设计“春游”活动意味着主题将与学生日常经验相联系,“游泳救生”知识隶属于健康行为素养方面的内容,二者结合便形成一个大单元学习主题。第四,体育教师创造真实情境、布置学习任务、强调跨学科学习。例如,体育教师创设“科研风暴课堂”教学情境,布置“学习蛙泳动作技术基本原理”任务,采用三维运动解析法解析学生的游泳视频,向学生解释蛙泳技术的力学原理,将体育学与力学联系起来实现跨学科教学。

最后,确定体育大单元学习主题需要遵循3个关键步骤。第一步,体育教师应分析新课标和教材内容,梳理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思考大单元学习内容;第二步,体育教师在深谙学情基础上初步拟定学习主题;第三步,通过专家访谈、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式辨析体育大单元学习主题的合理性,反馈结果、优化主题。本研究遵循以上4个依据、4个思路、3个关键步骤,设计出7~9年级8个体育大单元学习主题(见图3)。

3.2  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

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是指学生完成18课时或更长时间的学习后,应该获得的关于核心素养的学习结果,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6个方面。深度学习的实踐模型可为确定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提供参考。

首先,应考虑4个因素,分别是新课标、大单元学习主题与中心内容、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学生的基础和诉求。以蛙泳项目为例,体育教师应考虑课程总目标和分目标、蛙泳完整动作技术基本原理等主题的中心内容、不同水平下蛙泳项目的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相关学业质量合格标准、学生蛙泳技术基础等问题。

其次,应把握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发展性、结构化、精准性特征。一致性体现在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某领域)应达到的水平相一致。如图4所示,大单元学习目标中“能够分析合理身体起伏曲线、晚吸气、波浪式起伏、螺旋状蹬腿等技术背后的力学原理”的要求,与水平四目标中“理解运动项目的相关原理”这一核心素养达成度是一致的。发展性体现在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最终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从事未来社会实践所需要的能力与素养。如在蛙泳比赛或者户外游泳活动中,要根据自己对平式蛙泳和波浪式蛙泳阻力差异的理解,自主选择合适的泳姿,既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也达到健身目的,提高生活质量。结构化体现在课程总目标包括运动能力目标、健康行为目标、体育品德目标,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也应该从这3个方面去架构。图4中的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不仅仅包含运动能力目标,如“掌握波浪式蛙泳的配合节奏——划水-前冲-蹬水”,也反映出健康行为目标,如“准确理解水环境、浮力、重心、平衡、压力、阻力、推力等关键术语的含义”。而蛙泳完整动作技术基本原理的主题学习,不仅难度较大,非常考验学生的意志品质,而且客观上也会促进体育品德目标的实现。精准性体现在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的表述应当精准,要求具体、准确、简洁,切勿求大顾全,如对于关键术语这一目标,学生要达到“准确理解”的程度,对于力学原理这一目标,学生要达到“能够分析”的程度等。

最后,遵循确定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的3个关键步骤。第一步,综合考量4个因素,把握4个基本特征,做好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的顶层设计;第二步,分析学生学习基础,力求深谙学情,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的顶层设计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校的学生在成长经历、体育特长、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设计体育大单元教学目标时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第三步,学校应大力打造教研共同体,促进多方研讨。目前关于体育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操作范式不够成熟,关于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的确定路径各抒己见,尚无定论。因此,学校层面应出台相关政策,打造教研共同体,让教授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教师共同研讨、集思广益,不断对大单元学习目标进行修订和完善,最终确定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本研究以9年级学生要学习的蛙泳完整动作技术的基本原理主题为例,按照上述方法研制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见图4)。

3.3  设计大单元学习活动

图4中呈现的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需要在具体的体育大单元学习活动中才能实现。因为大单元学习目标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是外在于学生的,学生自己无法感受知识与自己的关联,需要体育教师设计大单元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将新知识与学生以往生活经验相关联,以便诱发深度学习的“结构”机制。

首先,体育教师应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布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推进力”知识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会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小鸭子能够在水中游得那么快?基于问题情境驱动促进学生开始思考,然后设计大单元学习活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答案。比如,学生可以上网搜索相关答案,也可以实际观察。开展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意愿。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小鸭子能够在水中游得那么快的原因之一是,鸭子依靠鸭掌向后运动产生向前的推进力,这时候自然而然引出“推进力”这一知识点,如此便使学生的日常经验(鸭子游泳的情境)与游泳课程上“推进力”知识点建立起联系,有利于引发深度学习的“联想与结构”。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向学生介绍“推进力”的概念,推进力是指游泳者在水环境中依靠自身合理的肢体动作而获得的方向向前的力量,向学生讲解蛙泳运动中增大推进力的不同方法。

其次,体育教师应预设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可能存在的瓶颈。体育教学过程具有不可知性,但并不代表体育教师可以“摸着石头过河”,而是应该把握体育教学规律。为了促进体育大单元学习活动能够高效进行,体育教师有必要预判学生在体育大单元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设置应对活动方案,引导活动朝着良好的方向开展,对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困难有着深刻认识。例如,学生对蛙泳运动中力学原理的认识不够深入,可能是物理课程中相关力学知识的匮乏或者学习兴趣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体育教师应该善于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引导着学生进一步学习,发挥体育教师“教”的作用。

最后,体育教师需要对设计的体育大单元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设计出的学习活动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其与体育大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适切性和一致性,理应经得起推敲与检验。例如,体育教师基于教学经验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以往经验的唤醒与改造?组织的大单元学习活动是否有利于实现大单元学习目标?大单元学习活动是否应该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榫卯连接、同向而行?

3.4  开展大单元持续性评价

深度学习提倡持续性评价,所以要想在体育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必须要开展大单元持续性评价。大单元持续性评价是基于证据的推理和判断,这里的“证据”就是能够反映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否有提高、提高多少的依据,包括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持续性评价作为一种形式多样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立体化评价,与新课标“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相通。指向深度学习的体育大单元持续性评价,包含多种新颖、科学的评价方法。如在《羽毛球运动》组合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基于技术支持的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契合深度学习内涵,能够超越传统纸笔测试,评价学生在整个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对羽毛球项目完整理解与体验的实现情况。表现性评价可以依据围绕核心素养架构的、需要持久理解的目标,给学生布置表现性任务,按照基于学习进阶的评分规则,不仅可以对羽毛球大单元学习进行运动技能性评价,如能够在移动或者对抗中使用正确的高远球、挑球及各种细腻的网前技术动作,还可以对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体能、知识与认知、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心理健康等显性和隐性素养进行评价。

除此之外,情境化测评也是开展大单元持续性评价的重要形式。新课标要求,在体育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创设复杂的教学情境来开展教学。情境化测评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活动情境中评价、观察、监控学生的体育学习表现,目的是为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状态并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未来,科研人员可以将体育大单元持续性评价与现代信息技术更好融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發展脉络日益明朗。毛振明等提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是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实现中西文明合璧的融合之路,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之路,故探索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与实施路径既是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本研究系统阐释体育大单元教学的深度学习意蕴,明确两者可相互借鉴的学理支撑,继而立足于深度学习理论框架体系,凝练出体育大单元教学目标内容、情境、策略、评价的设计理念,最后研制出体育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未来体育科研人员可以开展相关研究来进一步促进体育大单元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深度融合,促使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更加完善、成熟。

参考文献:

[1] 尹志华,刘皓晖,侯士瑞,等. 核心素养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与应对——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J]. 体育教育学刊,2022,38(4):1-9+9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3-21.

[3] 董翠香,刘昕,邵伟德,等. “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讨论六人谈(三):指向核心素养的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J]. 体育教学,2022,42(6):12-15.

[4] 于海波,毕华林,吕世虎,等. 新课标新在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度解读[J]. 中国电化教育,2022,43(10):1-19.

[5] 周珂,张伯伦,乔石磊,等.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现实之需、价值定位与实践进路[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35(1):32-39+56.

[6] 张庆新,陈雁飞. 新课标视域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设计依据与要点[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3):275-282.

[7] 刘月霞,郭华.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71-89.

[8] 刘俊凯,赵超君. 体育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与实现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2):102-107.

[9] 郭华. 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 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25-32.

[10] 郑东辉,叶盛楠. 多维视角的中小学生深度学习问卷编制[J]. 全球教育展望,2022,51(11):103-119.

[11] 郭华. 如何理解“深度学习”[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1):89-95.

[12] 谭步军. 深入学习《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积极探究体育大单元教学内涵[J]. 中国学校体育,2022,41(8):21-24.

[13] 尚力沛,程传银. 论整体性运动项目教学[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6):50-58.

[14] 张良,关素芳. 杰伊·麦克泰格深度学习的含义、条件与实现策略[J]. 比较教育研究,2023,45(6):66-72.

[15] 尚力沛,程传银. 论运动技能教学的文化完整性[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5):58-65.

[16] 邹佳叡.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学习:内涵、特征与原则[J]. 江苏教育研究,2022(31):3-7.

[17] 温雪. 深度学习研究述评:内涵、教学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7,46(11):39-54.

[18] NORMAN D A. Cognition in the head and in the world-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situated action[J]. Cognttive Science,1993(1):1-6.

[19] 武法提,张琪. 学习行为投入:定义、分析框架與理论模型[J]. 中国电化教育,2018,39(1):35-41.

[20] 郭华. 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改进[J]. 基础教育课程,2019(Z1):10-15.

[2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 (2019-02-23)[2023-06-15]. http://www.moe. 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22] 李沁,张立昌. 转向整体视域的深度学习:多维理解及实现机制[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2,46(2):159-164.

[23] 季浏. 基于核心素养的专项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J]. 中国学校体育,2022,41(7):9-11.

[24] 付志铭. 三大球运动项目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研究[D]. 武汉:武汉体育学院, 2022.

[25] 陈雁飞.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深度学习”基本特征的再认识[J]. 中国学校体育,2022,41(5):41-43.

[26] 崔晓明.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2.

[27] 郭华. 深度学习:消解二元对立,建立普遍联系——兼评俞正强“比的认识”一课[J]. 中国教师,2021(9):61-64.

[28] 郭新华. 深度学习的策略[J]. 新教育,2021(1):55-56.

[29] 邵志芳. 认知心理学——理论、实验和应用[M]. 第三版.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237-239.

[30] 郭华. 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J]. 人民教育,2019(6):76-80.

[31] 周文叶. 促进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研究与实践[J]. 全球教育展望,2019,48(10):85-95.

[32] 袁鸿祥,徐兴国,唐国瑞.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大单元教学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21,38(1):52-54.

[33] 吴桥,刘桂云.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大单元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3):59-61.

[34] 邵伟德,何鲁伟,邹旭铝,等. 核心素养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逻辑与策略——以2022年版课程标准为视角[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35(1):10-20.

[35]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 (2022-12-25) [2023-06-15]. http://www.news.cn/politics/cpc20/2022-10/ 25/c_1129079429.htm

[36] 毛振明,温君慧,张媛媛.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基本特征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2,37(6):632-637.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深度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