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和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

2023-12-27 13:06毕丹紫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9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创文物

毕丹紫玉

(山海关文物保管所,河北 秦皇岛 066200)

文物“活”起来的实质就是利用文物进行宣传教育、科学研究,核心在于服务人民群众。现如今,博物馆还没有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对于文物的关注度还不够高。许多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公众缺乏文化追求,但实际上是因为公众能接触到的有质量、有品位的文化产品不多,大多数博物馆举办的陈列展览不够吸引公众。所以当前文物工作者应该反思的是,博物馆是否能发挥好文物的作用,找到文物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以及与公众的契合点,开发出优质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真正做到古为今用,让公众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文物的魅力。当然,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点,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文章只能大范围地介绍文物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方式,不能具体到每一个博物馆。文章会通过大量实例,如近几年一些好的展览、文创产品、节目等来具体介绍一些博物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文物作用的。

1 文物合理保护的原则

目前我国文博界较多地强调了文物的保护,各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界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又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在文物保护方面急功近利,过度保护文物导致文物本体破坏损毁问题经常发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研究文物合理保护的基本原则迫在眉睫。

1.1 文物保护与文物利用同步的原则

我国对于文物保护和文物利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种认识是不断进步、深化的。“文革”时期,我国大量珍贵文物遭到破坏,在那个缺乏文物保护意识的年代,对文物进行合理利用就更是无从谈起。只有保护好文物,才能对文物进行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利用文物承载的信息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合理利用,利用文物进行陈列展览以及服务于旅游业和地区经济发展,或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等都是对文物合理利用的方式。文物保护是文物工作的首要任务,但不是文物工作的唯一任务,文物的合理利用也是文物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物保护是文物利用的基础与前提,文物利用是文物保护的目的,文物利用应当向着有利于文物保护的方向发展。

1.2 在文物保护里政府和公众的作用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但社会力量也是文物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体。随着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工作的热情越来越高,形式越来越多样,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支持,正在逐渐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格局。

意大利的文化遗产众多,多数文化遗产属于国家所有,因此每年政府在文化遗产上投入的资金巨大。随着文化遗产数量的增多、保护成本上升,巨大的资金投入令意大利政府不堪重负。为了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意大利政府通过发行福利彩票向社会募集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资金,在发行福利彩票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彩票的发行成本,同时加强对彩票的监管力度以防止某些地方政府或集团破坏遗产彩票本身的公益性,并且加强遗产彩票的信息透明度,让公众知道彩票的具体用途。除了发行福利彩票之外,意大利政府还陆续颁布一系列以吸引私人企业投资文化遗产事业的政策措施,以期得到企业提供的资金帮助。意大利政府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在经费来源方面基本实现了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相结合的“意大利模式”,为我国政府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方面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陕西省为了营造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颁布实施了《陕西省群众依法保护文物奖励办法》。方法将奖励分为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两种,明确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范围和具体的操作办法。同时提出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奖励系数。博物馆等文物收藏单位必须保证民众上交文物的安全,同时受到有关部门和上交者的监督,不能随便对文物进行处置。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激发了公众主动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热情,推动了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也为其他省份制定相关鼓励民众参与文物保护的政策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英国国民信托是世界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组织最完善、涉及范围最广的信托组织。信托主要是指公益信托,一般以社会公众和企业团体捐赠或募集的款项为基金来资助保护建筑和文化遗产,受益人为社会公众中符合特定条件的个人或团体。国民信托的工作不仅要负责文化遗产的维护,还要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国家政策的支持、公众的热情使国民信托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虽然英国政府从未对国民信托给予直接的经济帮助,但国民信托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

这些事例说明,在文物工作中不仅需要政府的力量,还需要社会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把社会力量引入文物保护中,才能真正实现依靠公众,服务公众。在文物保护中,公民不能成为旁观者,而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去。所以,社会力量同样是文物保护的主体,应该让参与者认为保护文物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1.3 如何将高科技用于文物保护

科技在文物工作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利用科技来保护文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科学技术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支撑,很多文物修复案例都同时运用了传统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传统的保护修复技术和工艺沿用至今是有其价值的,但也需要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作为研究青铜器、石质文物以及漆木器、纸张和纺织品等类别文物的制作工艺和保存状况的一种科学技术,X射线成像检测技术通过观察文物内部的形态、古代及近现代的修复痕迹等,为器物真伪鉴定和古代技术研究提供依据。国内的X射线成像技术应用于文物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上海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开始应用软X射线机对文物进行无损检测的博物馆,其针对书画及漆木器等文物的无损检测和科学鉴定,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和经验。对于金属质地的文物,通过X射线检测技术可以使研究者透视器物的内部,从X射线成像底片上对其纹饰、铭文、铸造工艺特征等方面的信息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辨认,从而获得肉眼无法观察到的重要信息。所以这种技术已经成为研究金属器物铸造和保存状况的有效手段。除了单个的器物之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实验室也开始尝试用该检测手段对青铜器群做系统研究,实验室曾使用X射线成像检测技术先后对山西曲沃晋候墓地青铜器群①、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青铜器群进行了尝试性的系统研究。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在保护和利用方面,莫高窟采用现代数字技术建设数字展厅,利用实景漫游、主题电影等技术,将壁画、彩塑等珍贵文物“移出”洞窟。敦煌研究院将不可移动类文物通过高科技手段转化为“可移动文物”,为不可移动类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值得学习。

2 文物合理利用的方法

所谓文物合理利用,是指在充分认识文物自身资源属性,充分发掘和发挥其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来利用文物,以创造出更好、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回报社会,一方面反哺文物保护,从而形成保护和利用共赢的良性发展局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传统的陈列展览方式来利用文物进行宣传教育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方法了。作为实物存在,文物一旦被赋予资源高度的外延内涵,就可以脱离有形的物质载体而单独存在,在无形的信息传播活动中进行文物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等活动,并可以开发成为文创产品而广泛流行。这类活动都是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而长久、广泛存在的。当然,文物资源外延意义上的利用并不能代替传统的文物利用方式,更不能取代,只是说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这种资源属性基础上的文物合理利用可以为大众提供更为便利的渠道,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如何通过传统方式和新的方式来深入开展文物合理利用问题的研究,是完全有必要的。

2.1 陈列展览

2008年初,全国近500家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向公众永久开放③。作为收藏、研究、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公益性场所,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将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然而,免费开放也给博物馆带来新挑战,提出新课题。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为例,在对藏品进行展示的过程中绝不能仅仅是毫无新意的说教,而应该在以文物为依托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展览中体现。展览是博物馆向公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主要窗口,一个好展览可以让观众在良好的氛围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丰富的藏品前达到忘我的状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

2.1.1 仓储式展览

博物馆收藏的文物除了一部分陈列在展厅中外,还有许多文物一直在库房中保存。文物库房是一处连博物馆内部工作人员都不能轻易进去的地方,观众想进入库房参观更是机会渺茫,所以大量文物都难以被观众看见,这就弱化了博物馆“收藏、展示、教育”的三大基本功能。2018年9月19日,故宫博物院的专题展馆-家具馆首次开放,众多以往难以展出的家具文物得以亮相。故宫所藏的家具文物大多保存在地面库房中,而地面库房的环境还达不到保存这些文物的要求。而院内宫殿大多进行原状陈列,展出的家具形式和内容比较固定,大量家具很难在这些宫殿展出。因此此次故宫博物院在南大库进行仓储式展览,对数百件家具文物按照库房保管要求进行陈列排架,不仅使这些珍贵文物有了一个更加有利的保存环境,也开创了一种向观众展示文物的新方式。

2.1.2 文物保护修复展览

长久以来,公众欣赏到的文物大多是陈列在展柜里的,对于这些文物是如何进行保护修复的所知甚少。2016年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向人们展示了那些有缺陷的文物如何在修复师手中重新焕发光彩,引起了公众对文物修复的好奇心。随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文物保护修复季”系列特展也进一步让观众体验到了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

在举办文物保护修复这类展览时,首先应该确保展出文物的安全,文物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类展览由于需要让观众参与进来,并通过与观众的互动来讲解如何正确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所以工作人员在示范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文物保护修复的每一个步骤要求,每个细节都应该力求完美,同时随时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举办这类展览时不要选择那些修复起来过于复杂、耗时长的文物,应该尽量选择那些适合初学者的文物,大多数观众对修复技艺都了解甚少,给他们一个简单的开始才能保持他们对文物修复的兴趣。

2.2 文创产品

现如今,文创产品已经成为文物衍生品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能潜移默化地使人们对文物有更加深刻的关注和了解,还能弥补政府对博物馆财政支持的不足。博物馆运营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拨款,文创产品的销售也是博物馆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故宫博物院通过销售文创产品一年收益可达10亿,故宫博物院利用这些收益开设故宫学院,免费为青少年提供教育服务,真正做到了依靠公众、服务公众。

国家应该出台支持文创产品开发的相关政策,鼓励各大博物馆、文化企业开发经营文创产品,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试点,给予这些单位一些优惠政策。文创产品的研发要充分利用博物馆内丰富的文物资源,尽量选择那些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文物,深入挖掘这些文物中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这样开发出来的文创产品更能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例如从苏州博物馆的代表性地标之一片石假山山水园中获得的灵感设计出的“山水间·文具置物座”、以莫高窟九色鹿壁画为依据设计的金属书签等。文物资源的融入能提高文创产品的消费价值。同时,文创产品的开发应该注重其实用性和艺术性,质优价廉的产品才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在开发新的文创产品时也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努力探索新的开发方式,注重创新,寻求与企业、团队合作,还可以举办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这样的方式既能引起公众对文创产品的关注,又能从比赛中选取一部分优秀设计,再利用这些优秀设计开发新的产品。在销售文创产品的过程中,要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线上可以利用淘宝平台进行销售,开发自己的App,利用明星效应或一些电视节目来宣传产品等。文创产品同样需要“打广告”来进行宣传,否则再好的产品无人知晓也是对销售不利的。线下销售首先应该选择直接在本馆内销售,大多数文创产品都是依据本馆所藏的代表性文物设计的,观众在参观完这些文物后进入销售文创产品的商店,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一定想买几样带回家作为纪念。此外,还可以选择在本地的飞机场内开设销售文创产品的商店,飞机场内除了餐厅、服装店以外,售卖当地特产的商店占了很大比例,而文创产品也可作为当地“特产”的一部分在机场内进行销售,这种文化性的“特产”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旅客们在候机的同时逛一逛这些商店,这样能保证一部分的目标消费者数量。机场内商店销售的物品一般价格都比较昂贵,而文创产品较低的价格在与其他商店竞争时无疑就占了质优价廉的优势。

2.3 媒体平台的利用

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改变了鉴宝类节目片面宣传文物价格的方式,它在全国九大博物馆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二十七件文物,并邀请相关的专家和明星来演绎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展示文物的魅力。一般解读文物的学术文献资料过于晦涩难懂,很难让更大范围内的公众理解。可见,用新的方式来传播传统文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国家宝藏》这一节目首次将文博与大众娱乐、综艺形态结合在一起。据多方数据统计,自2017年12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国家宝藏》中介绍的部分博物馆参观人数在第二年同期提升了50%以上④,这说明“酒香也怕巷子深”,博物馆在做好陈列展览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去宣传自己,以吸引更多的公众来参观。在拍摄与文物相关的综艺节目时不仅要让观众认识到其珍贵价值,更重要的是让观众了解其背后的历史信息。先民们创造这些文物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或是为了实用,或是为了纪念某件事情,或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所以文物不是一件冷冰冰的物品,而是蕴含着丰富信息的历史见证物。出现在节目中的每一件文物,都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因为《国家宝藏》,广大观众第一次深刻了解到文物的过去和现在,并相信文物能健康地走向未来,文物的生命力也因此传承。

注释

①吕淑贤.晋侯墓地青铜器铸造工艺的X射线成像检测分析[D].北京:北京大学,2009.

②樊锦诗.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管理[J].敦煌研究,2000(1):1-4.

③龚良.文博杂语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38.

④刘晓萍,张勇.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的话语模式分析[J].四川戏剧,2018(10):50-53.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文创文物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陶溪川文创街区
文物的栖息之地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不落灰”的文创
文物的逝去
铧芯文创
文物超有料
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