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助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3-12-27 13:06林雨欣杨秋雪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9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文物革命

林雨欣 杨秋雪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0 引言

红色旅游是伴随中国旅游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色主题旅游,是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重意义的带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新创造①。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特别强调红色旅游加强思想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求各地各部门注重红色旅游的内涵化发展,统筹好、落实好红色旅游的各项具体工作。同时,国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推动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打造深入人心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

当前,旅游经济呈现出阶梯形复苏、波动式回暖的发展趋势。深入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发挥红色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革命文物在红色旅游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保护和利用好革命文物,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可以从革命文物的角度出发,探讨解决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

1 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困境

1.1 发展现状

红色旅游是一种融合红色文化与旅游、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新型旅游方式。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在国家的支持下得到了持续良好的发展。据《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2)》(以下称《报告》)中数据,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从2004年的1.4亿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14.1亿人次,红色旅游成为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暴发无疑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红色旅游表现出了较强韧性,出游人次突破1亿人次。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时期,国民展现出了高昂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出游意愿,红色旅游热潮涌动。据《报告》中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红色旅游总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1028%,2021年上半年全国红色旅游总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268.8%。

经过多年的发展,红色旅游也受到了不同年龄段游客的欢迎。据《报告》中数据,2021年红色旅游出游人群中80后、90后占比高达80%,但值得注意的是,由90后、00后构成的“Z世代”人群占比为50%以上,相较于2019年增长了2%,充分表明年轻人成为我国红色旅游消费主力军。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国内红色旅游游客数量仍持续增长,客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红色旅游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1.2 发展困境

1.2.1 缺少科学统筹规划,红色文化传播不到位

当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开发缺少总体规划和统筹。一方面,对革命文物等红色旅游资源缺乏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筹划和健全的管理体制,盲目地开发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不仅会对红色旅游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还可能影响旅游过程中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凝练与传播,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红色旅游缺少整体规划和系统建设,景区开发层次肤浅、重复建设、相互模仿问题较突出,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缺少大局观念,导致各类红色旅游产品不能统筹、联动地进行研发和运营。另外,一些红色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力度不够,无法提高自身吸引力和知名度,也导致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传播不到位。

1.2.2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产品开发趋于同质化

当前,我国对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与宣传展示工作还不够全面深刻,红色旅游的文化、经济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掘②。第一,许多红色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设计工作只是单纯地流于表面,没有充分展现红色旅游的内在价值,产品设计和项目营销的创新性、趣味性和体验性不足,旅游产品种类单一、形式趋同,难以吸引大量游客;第二,红色旅游地多以革命遗址参观、文物展览和讲解的形式为主,展示内容空泛枯燥,展览方式缺乏新意,难以引起游客的兴趣,游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较低;第三,未能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地方特色文旅资源紧密结合,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同质化问题,很难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社会阶层的旅游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1.2.3 红色资源布局分散,旅游精品意识不强

一方面,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零散,旅游景点欠缺整合,多元主体参与性不足、区域联动程度不高,红色旅游发展的联动性和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红色旅游景区规划、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红色旅游产品同质化、单一化等现象,品牌意识不强,缺少相关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大部分游客仅仅根据红色旅游目的地所呈现的外在活动形式进行旅游参观,游客的参与感、互动感、体验感不强,有意愿参观、游览的人数少,从而使得红色旅游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2 红色旅游优质发展的现实意义

红色旅游是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旅游生态资源等多重价值取向的社会系统工程,已日渐成为国家旅游政策发展战略的一大热点③。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带动旅游目的地及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也起着旅游文化形象宣传、政治舆论引导及精神文明塑造的重要作用。

2.1 助力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一方面,红色旅游能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群众就业的全面拓展,促进保就业、稳就业;另一方面,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将有利于加速疏通国内外经济循环,通过完善红色旅游消费的供给侧配置结构,激发游客的消费欲望,改善当前人们单一的红色旅游消费结构。充分利用国家文化基础设施和国家旅游等产业资源进行市场均衡配置,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由此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2.2 带动旅游区域经济稳定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接待境内外游客累计近51.7亿人次,红色旅游开发综合运营收入累计达1.35万亿元。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红色旅游产品收入接近4000亿元。此外,加强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资源及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能够让红色旅游得到极大提升,收获更高的旅游经济效益。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潮,成为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可以发现,无论是促进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还是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无不展现出红色旅游对经济的巨大拉动力④。

2.3 推进国家文化建设方略落实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新时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重要价值。在包括国家旅游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在内的全国红色旅游领导小组的推动下,红色旅游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旅游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家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地不断加大红色旅游发展力度,积极发展区域红色旅游项目,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因此,为更好地推动红色旅游建设与国家发展需要相协调,红色旅游的规划开发也要融合时代发展、承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在国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4 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红色旅游不仅能够推动贫困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还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红色精神文化的追求,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新时期民族文化自信。红色旅游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代表着从我国不同社会历史时期逐渐孕育、形成并流传下来的精神谱系,是一代代革命者在艰苦奋斗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既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还展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追求与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推动我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自强起着重要作用。

红色旅游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品质的有效载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红色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部分。为深入发掘红色旅游在新时期的使命担当,推动红色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探讨新形势下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

3 革命文物对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3.1 社会经济层面

通过全面加大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力度,挖掘革命文物的资源价值,用好、用活革命文物,为促进红色旅游发展提供高品质资源与服务;并且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建设一批革命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巧妙灵活地组织地方各类珍稀红色旅游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与多样化展示,以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为依托,大力打造红色资源旅游胜地,注重特色区域文化品牌项目的策划建设,既可以助推国家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也能够带动各地红色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2 党史教育层面

革命文物作为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是革命历史、革命故事的直观再现,在党史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对感悟伟大的建党精神并贯彻于实践有重要的价值⑤。通过参观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等,游客们可以了解中国伟大革命历程以及党和人民艰苦的奋斗历史,感受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因此,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作用,能够增强党和人民学好党史、讲好党史故事的积极性,推动国家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3.3 精神文化层面

革命文物承载着中国革命的深厚历史,凝聚着宝贵的革命文化和精神。当游客在红色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时,革命文物能够发挥出精神文化塑造的功能,使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革命的历史,学习革命战士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作风,能够更好地发扬和传承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革命文物所承载的红色精神文化也是今后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和地方经济开发建设过程中所必需的精神文化。近年来以保护革命历史文物、展示红色文化精神为主题举办的各类活动都很好地传播了我国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

4 革命文物助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

4.1 多方统筹谋划,协同助力发展

发展红色旅游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主客观条件,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政策,加快制定各省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构建协调各方的顶层设计,有序推进革命文物的规划整合、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发展方针⑥;着眼于革命文物在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树立全局思路,协同区域、整合资源,推动利用革命文物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及衍生产业之间协同发展,形成全方位实施红色旅游发展战略的巨大合力。同时,拓宽传播渠道,做好宣传引导,科学且创新地结合区域特色制定宣传策略,特别是在重要纪念活动和节假日组织系列宣传活动,激发全社会参与革命文物及其他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的热情,增强红色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有效性。

4.2 把握时代特点,创新驱动发展

革命文物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和历史内涵将是引领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灵魂⑦,是继续推动我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在对革命文物的规划、开发及利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深度地挖掘革命文物的独特文化内涵,确保红色生态旅游项目不变色、不变味;另一方面,要在准确理解红色文化内涵特点的基础上,依托景区产品模式和文化内容资源进行产品创新,让旅游产品更加丰富、旅游内容更具吸引力,注入时代元素,在融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中更加彰显旅游时代价值。增加一批体验式、互动式创新旅游产品和项目,打造更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切实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高品位的旅游需求。

4.3 立足游客视角,科技赋能发展

随着科技发展,红色旅游的形式逐步从传统的文物展览向体验型游览过渡。红色景区景点可以借助国内外多种前沿数字技术应用与互联网平台,利用多媒体沉浸互动式数字演艺、虚拟物理仿真、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科学技术手段⑧,进一步创新革命文物的展陈形式,拓宽革命文物展示与传播渠道,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此外,以文物展览为主要旅游形式的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和博物馆,可以选择结合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平台进行直播看展,拓宽与公众交流的平台和渠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达到新高,让红色文化能够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4.4 强化品牌效应,融合促进发展

新形势下,面对游客多元的旅游需求,红色旅游要在精品化、品牌化上加大发展力度。要在对革命文物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握当下国家大力培育发展红色旅游品牌的发展机遇,积极贯彻创新绿色发展理念,顺应全国红色经典旅游资源发展战略,对革命文物进行市场精准定位和系统规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红色旅游的跨区域、跨产业合作,提升景区观赏质量。依托革命文物特点并结合时代特色,盘活红色旅游资源,加强当地特色资源利用,积极探索“红色文化+旅游”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红色旅游特色产品,精心设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最终实现塑造经典品牌形象和宣传、推广精品旅游景区景点的目标,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扩大红色旅游的影响力,进一步助推红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步入新时代,文旅工作者应肩负起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新使命,挖掘革命文化史实,凝练文物价值内涵,创新发展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方式,丰富展陈内容和表现手段,坚持融合发展,强化品牌示范效应,有效发挥革命文物在服务历史大局、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和思政育人领域的独特功能,进一步促进革命文物与红色旅游的融合统一,推动我国红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加快统筹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及旅游一体化进程和协调发展注入一股新的源动力⑨。

注释

①胡洪浪,王璐璐,郭潇敏,等.文旅夜游与红色文化相融合:以宿迁马陵路红色文化街区为例[J].照明工程学报,2021,32(3):7-13.

②⑦⑧常天恺.面向“十四五”,红色旅游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J].人文天下,2021(2):42-46.

③肖利斌,郑冬冬.文旅融合视角下国内红色旅游发展及开发模式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1,26(4):489-495.

④邵明华,杨甜甜.场景赋能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多维路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0(6):95-104.

⑤胡蝶,杨楠楠.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大众文艺,2022(13):169-171.

⑥赵晓琼.黑龙江省东北抗联遗址保护利用现状与优化路径略谈[J].黑龙江史志,2021(5):30-31,45.

⑨鲁开国.文旅融合下县域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滕州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6):54-57.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文物革命
文物的栖息之地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文物的逝去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文物超有料
红色旅游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