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研究

2023-12-31 12:47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流行性断奶患病

闫 友

扶余市三岔河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扶余 131200

猪流行性腹泻是生猪养殖期间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病症,相关影响因素比较多。生猪出现流行性腹泻,更多的出现在冬季或者春季,患病之后生猪的生长过程会受到阻碍,降低生猪的体质,相关免疫功能也有所减退,增加了生猪出现其他类型传染病的概率。如果养殖户没有及时对患病生猪进行治疗,会造成生猪大面积死亡,不利于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 猪流行性腹泻的特点和发病机理

第一点,流行性腹泻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的生猪,不管是哺乳猪、肥育猪还是架子猪,都有可能患有疾病,特别是处于哺乳阶段的生猪。病毒在肠系膜淋巴结上存在,跟随粪便一同排到体外,影响着生猪的生存环境,降低了饲料的质量和饮水的质量。流行性腹泻的感染途径以消化道为常见,若养殖场有生猪陆续患病的情况,疾病表现出地区流行的特点。在养殖场中,此种疾病会使得5~8周龄仔猪患病,特别是出现在寒冷季节;第二点,生猪出现流行性腹泻,发病机理是病毒从口腔以及鼻子部位受到感染,直接进入患病猪的小肠中。利用免疫荧光检验方法或者电子显微镜检验方法得到有效的诊断结果,复制病毒与小肠上皮细胞或者结肠上皮细胞为主,其他脏器中没有出现病毒增殖的情况。肠绒毛萎缩,使得患病猪吸收表面积逐步减少,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不断降低,造成了腹泻疾病。

2 猪流行性腹泻的基本症状和临床诊断

第一点,一旦猪出现流行性腹泻疾病,其潜伏期大约是7 d,人工感染也存在着一定潜伏期,大约是1 d。猪出现流行性腹泻,以水样腹泻的形式为具体表现,猪出现呕吐情况,更多存在于吃食之后或者吃奶之后。腹泻性疾病的症状,受到患病猪年龄的影响,年龄越小患病的症状越加严重。如果患病猪属于1周龄,其新生仔猪会在腹泻后的4 d左右面临死亡,死亡率大约是50%。患病猪的体温会有所增加,精神比较沉郁,特别是处于断奶阶段的仔猪以及母猪,精神状态甚至表现为委顿,持续发病7 d之后在得到及时干预的情况下,病症逐步得到缓解,肥育猪在出现流行性腹泻疾病时,7 d之后可以自行恢复,死亡率比较低。成年猪的腹泻性疾病相对轻一些,甚至仅仅是呕吐,在几天之后便能够自愈。

第二点,对猪流行性腹泻进行诊断,此种疾病于寒冷季节为易发时期,每种年龄阶段的生猪都可能患病,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患病猪有逐步呕吐的趋势,兽医以及养殖户可以以此为基础,对患病猪是否有流行性腹泻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并且对猪流行性腹泻疾病进行分析,其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和传染性胃肠炎的病症相似,无法通过流行病学加以探索,因此应通过实验室诊断的形式进行,保障疾病诊断结果具备说服力和真实性。病原学方面的判断,此种模式需要技术工作者掌握患病生猪内容物的情况、排泄物的采样情况,从病毒分离的形式出发,针对性培养病毒。在3 d之后掌握体外细胞培养的基本情况,在细胞有粗糙变化之下,技术工作者可以初步判断生猪患有流行性腹泻的病症。借助电镜对病毒进行观察,从病毒的组成做好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工作。还可以引进血清学,按照酶联免疫的方法,对相关抗原进行分析,单一化对患病生猪的粪便进行诊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另外,引进分子生物学的诊断方法,灵活应用生物技术,特别是重视含有大量病毒的粪便检验,对病毒加以体外核酸扩增处理,掌握患病生猪有流行性腹泻的可能性,严谨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的检验操作,使得诊断操作的灵敏度可以大大提升。

3 生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治思路

3.1 日常管理和预防

在生猪生存环境的温度有减少特点时,患病猪若因为抵抗力不佳、免疫力低,可能受到致病菌的影响,发生腹泻现象。所以实际的养殖阶段,养殖户要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使猪舍中的温度达到生猪生存的基本条件,降低生猪发生流行性腹泻的概率。并且对生猪所处的环境进行消毒,养殖户给予猪栏和圈舍进行全方位消毒,使得猪舍有一定的通风条件,以免生猪有流行性腹泻的问题。开展仔猪的断奶项目,处于断奶阶段的仔猪会产生稀便,养殖户要按照仔猪的生长状态,科学制定断奶时间。适当增加仔猪断奶的平均时间,去母留仔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可行性,有助于控制仔猪,由于断奶生成应激反应,减小仔猪有流行性腹泻的现象。

3.2 关注仔猪的投喂管理

如果仔猪处于断奶阶段出现了腹泻疾病,很有可能是仔猪自身对摄入的食物生成了过敏反应。所以日粮的投喂,养殖户需要在仔猪断奶之前对其投喂一定的饲料,使得仔猪自身能够对饲料生成耐受性。以免仔猪断奶之后有暂时性过敏的问题,降低仔猪断奶腹泻的产生率。并且一旦仔猪有腹泻的情况,养殖户不可以擅自限制摄入食物量,也不可以对仔猪停止食物供给。而具体的生产中,若仔猪有腹泻的问题,养殖户如果处理不当,会使仔猪营养受到限制,降低仔猪的免疫力水平。再次是对患病仔猪进行人工补液,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疾病,较多的水分及营养物质会排出体外,而影响仔猪自身的电解液平衡,使得仔猪有酸中毒的问题。具体生产中,若仔猪有腹泻情况,相关人员需要补充电解质,让仔猪的成活率可以得到提升。最后是母乳喂养,由于母乳中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可以加快仔猪的消化效率。母猪体内含有的母乳包含免疫蛋白,可以加强母猪的抵抗力水平。所以具体喂养中,要使仔猪在出生之后1 h内能够得到初乳的营养补充,让仔猪能够正常发育,提高仔猪免疫力。

3.3 控制多种应激因素的不良影响

养殖户进行养殖场的环境清理,不要用水直接冲洗患病猪,以免造成患病猪的体温增加出现较强的应激反应。分析养殖场中即将断奶的仔猪,适当增加仔猪的哺乳时间,保育阶段需要控制仔猪转群,减少多种类型疫苗的注射,需要母猪时刻处于高免的生活状态。

3.4 合理对生猪进行疫苗注射

具体的养殖实践中,每一个养殖户都需要意识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将其视作流行性腹泻疾病预防的关键模式。冬季来临之前,养殖户结合一定方式加以疫苗接种,按照正规的思路购买疫苗。之后结合规范流程对生猪进行注射,具体研究本区域中存在的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相关特征,增加维生素的摄入,以整体为基本视角强化生猪的免疫力水平提升,避免病毒不断滋生和传播。在分析仔猪有粪便呈现水样的问题是,养殖户要对仔猪加以营养补充,由此使得生猪自身的酸碱可以在平衡化状态,以免产生酸中毒的变化。一旦生猪有显著腹泻问题,要通过止泻药物开展干预,对圈舍内的实际温度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最短时间内调整生猪的症状,配合规范化的疫苗注射,提高生猪的养殖效果。对养殖场进行保健管理,设定科学的保健方案,从根源上控制生猪生存中有细菌性病症的产生。在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的分析上,寄生虫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也就是在生猪体内有蠕虫生成,养殖户可以进行专栏创设,对生猪的生存充分进行驱虫。处于肥育阶段的生猪需要接受两次驱虫,尤其是阿维菌素和盐酸左旋咪唑,第一种药物按照0.3 mg/kg肌肉注射,第二种药物按照10 mg/kg肌肉注射。同时在防治生猪有流行性腹泻疾病时,时间定位在入冬之前,即每年的10月份对生猪加以接种操作,思考母猪哺乳的基本特征,在分娩结束后的3 d开展针对性保健干预。选取高热金针先注射液,对母猪加以20 mL的液体注射。一旦母猪有感染的问题,要对仔猪的保健计划设定在出生后20 d之内,按照肌肉注射的方法开展疾病预防项目。

3.5 生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

养殖户需要给患病猪提供充分的饮水资源,如果母猪缺乏乳汁,需要及时给出生仔猪提供对应的乳品。治疗仔猪过程中,要高效率利用葡萄糖溶液或者口服补液盐,缓解生猪流行性腹泻的症状,降低患病猪的死亡率。养殖户需要对仔猪注射30 mL糖盐水、10 mL维生素C,3次/d,持续注射3 d;对每头猪按照0.1 mL/kg的剂量进行庆增安药物治疗,以肌肉注射的方式配合痢菌净,结合患病生猪运用0.5 mL/kg的剂量进行治疗。每日对患病生猪注射1次,持续治疗3 d;如果患病猪在患病之后,并没有出现采食量降低的趋势,需要在饲料中运用诺沙星清瘟败毒散,对患病生猪投喂10 d。同时通过口服补液盐,促进生猪缓解病症。对1 000 mL的水增加3.5 g食盐、1.5 g氯化钾,以及2.5 g小苏打粉,以免生猪出现严重的腹泻情况产生脱水;在患病生猪有食量降低的趋势时,应该强调药物注射,也就是运用8 mL的恩诺沙星,促进生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

4 小结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中出现猪流行性腹泻,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每一个养殖户都应该对此种疾病给予高度关注。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的特征和诊断方法,通过科学的措施加强猪流行性腹泻的研究力度,充分提高疾病诊断有效性。在平时生猪养殖管理中,创设良好的生存环境,不断提升生猪群体的生命抵抗力,取得良好的生猪养殖成效。

猜你喜欢
流行性断奶患病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