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奶牛养殖技术需求报告

2023-12-31 12:47阿晓辉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羊草奶牛场牛舍

阿晓辉

1.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2.黑龙江省奶业协会,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2017~2021年,笔者调研了黑龙江省8个奶业主产市县、30家规模化奶牛场和10家乳品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和实际走访调研,收集并汇总黑龙江省奶业共性技术需求12项,现描述如下,供奶牛养殖科学研究人员借鉴参考。

1 奶牛非常规饲料的利用技术需求

黑龙江省是全国商品粮的主要生产基地,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糟渣等农业副产品产量较大,目前,仅有少量农业副产品用做奶牛饲料,规模化奶牛场多以玉米、豆粕、苜蓿和羊草等常规饲料为主要原料,大量的农业副产品被废弃焚烧或不合理利用,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造成了环境污染。目前,对农业副产品的传统处理方法是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方法,但是处理效果较差或是处理成本较高,未能普及推广使用,是造成无法合理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议营养与饲料科研人员开展养殖奶牛营养代谢和非粮饲料资源安全高效利用的前沿基础、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精准化饲喂技术,为非粮饲料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缓解饲料资源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等问题,而且将大幅降低养殖饲养成本,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2 黑龙江省羊草的复壮扩繁加工配套技术需求

黑龙江省羊草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松嫩平原上,优质的羊草,尤其是伏天收获的羊草可代替苜蓿做奶牛的优质粗饲料。黑龙江省现存羊草草原面积较大,但是退化严重,草地覆草量减少,产草量逐年下降。如50年代的羊草场亩产量近400 kg,而目前亩产量已不足150 kg。经检测分孽期的羊草粗蛋白含量达到18%,拔节期可达16%,是奶牛优质的饲料,而黑龙江省的羊草场都是靠天吃饭,羊草草种仍然依靠原有的野生种,自生自灭,几乎没有人为的干预,所产羊草木质化严重,不能做为高产奶牛场的优质饲料,不但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奶牛养殖户大量购进国外的苜蓿和燕麦草造成饲料成本过高。急需要组织草原和牧草育种方面的专家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建立黑龙江省羊草草原治理综合配套措施,对黑龙江省现有的羊草品种进行复壮,利用引种、杂交和基因改良技术培育成适应性强、营养含量高的新型羊草品种,研究提高产草量的生产技术,同时研究羊草现代化收获、加工和贮存技术,充分利用好黑龙江现有草原资源,生产优质羊草,保证奶牛粗饲料供给的本地化,从而降低奶牛饲料成本。

3 抗生素牛奶饲喂犊牛的影响及避抗技术研究

目前黑龙江省的奶牛场,产后牛因干奶期乳房灌注、产后保健或泌乳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导致个别牛的抗生素奶的发生,目前奶牛场针对有抗奶牛都是单独挤奶,有抗奶主要饲喂犊牛,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弃奶造成的损失。而有抗奶饲喂犊牛,对犊牛是否有影响?有什么影响?有抗奶喂犊牛,是否利大于弊?如对犊牛造成影响如何避免这方面的影响,需要研究人员经过试验数据分析,给出最终的答案,供奶牛场饲喂时参考借鉴。

4 不合格生乳追溯程序的技术需求

黑龙江省多家规模化养殖场反映,乳企在检测指标不合格的情况下拒收生乳,奶牛场和小区则需要寻根溯源查找原因,因原料奶安全涉及的环节较多,如牧草饲料、奶牛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疫病防治和兽药使用以及原奶贮存和运输环节等等,涉及的细节更是不可枚数,追溯过程往往耗时过长,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承担长时间的拒收生乳的损失,奶牛场急需一套追溯程序来快速定位,用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办法查找到影响原料奶质量不安全的诱因,研究改善的措施和方法。保证生乳安全的管理,避免大的损失。

5 功能性富硒牛奶的生产技术研究

经过科学研究证实,人体健康与硒密切相关。硒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脏和肝脏、防止体内产生毒性物质等功能。欧美许多国家已大力提倡使用有机硒,日本连饲料中都禁止使用无机硒。而牛奶营养丰富,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是广受欢迎的常规性食品。目前,很多人都养成定期定量的饮奶习惯。因此,如能对牛奶进行硒强化将是一条补硒的捷径。既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且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爱。目前现代牧业等规模奶牛集团公司均有生产功能性富硒原料奶的技术需求,而硒原料乳的生产方法是动物转化法,目前全国没有成熟的技术方法可供奶牛场借鉴,急需要一套奶牛生产富硒奶的添加方法、添加量及生产富硒原料奶安全性的检测和评估方法,需要科学家提供相应的方法、方案及成熟的技术路径。

6 牛舍内温湿度平衡的技术需求

黑龙江省处于中国的最北方,冬季最低温度可达到-30 ℃以下,且严寒天气漫长。笔者冬季到各奶牛场调研期间,发现现有的牛舍类型无论砖混还是钢结构,因缺乏合理的通风换气方案,冬季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只能保证一项,无法做到温湿度的平衡。导致冬季奶牛场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高发,影响到奶牛的福利,近而影响到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建议开展东北地区牛舍温湿度调查和检测,针对北方牛舍温湿度平衡进一步更新牛舍设计方案,从房屋朝向、舍顶和舍壁建材选择、门窗设置、通风保温设备选择等基础建设着手做好温湿度平衡保障;同时针对于黑龙江省现有牛舍的几种常见模式,根据相应参数设计牛舍保温通风方案,研究参数计算公式,形成通风摩拟方案等,供奶牛场选择使用,解决当前温湿度平衡的技术难题。

7 奶牛场粪污制生物天然气产业化技术需求

目前,黑龙江省在生态环保、清洁能源供应方面有重大需求,建议针对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以及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农业秸秆调配奶牛粪污的生物质高浓度发酵技术,发展混合发酵的微生物驯化与营养调配工艺,突破低浓度发酵水耗高和纤维素类废弃物产气效率差的产业瓶颈,研究开发适应高寒地区工程全年稳定运行的低能耗高浓度厌氧发酵技术与装备体系,大幅降低工程运行能耗,解决寒冷冬季沼气工程难运行的问题;研制沼气提纯净化制生物天然气技术与设备,实现石化天然气的完全替代;建成适应北方寒冷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处理的牛粪生物质高浓度厌氧发酵示范工程,为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和黑龙江省乃至东三省等寒冬地区沼气工程推广提供样板工程。

8 兽医人医化需求

目前,人医的检验技术较先进,可通过血液、尿液和粪便检验、影像检查、穿刺活检、细胞显微检验和其它精密高新仪器的检验等方法进行疾病的检测及查找疾病的诱因。而奶牛兽医的方法通常较简单,奶牛疾病检验机构几乎没有,查找引起奶牛疾病、生产性能降低和引起疾病的原因较困难,花费时间较长,且通过兽医检验仅能进行几种疾病的检查和进行简单的治疗。兽医体系严重滞后于人医体系,导致奶牛疾病诊断技术落后和治疗不及时,严重影响到奶牛的长寿性和经济效益,甚至有些牛场因为大面积的奶牛发病而退出奶牛养殖业。

9 奶牛保健技术需求

中国的防疫政策一直都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但中小型的奶牛养殖场恰恰相反,通常对预防的重视程度不够,日常管理中只进行一些常规的防疫和消毒,当奶牛表现出明显的病症时,才进行干预和治疗。而奶牛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对兽医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极高的要求,一个奶牛场不可能拥有多名高水平的兽医,所以不可避免的造成漏诊、误诊和治疗不当。兽医越来越忙,越忙治愈率越低,最终导致牛只死淘率急剧上升,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奶牛场处于“重治疗,轻防治”的怪圈中。建议疾病防控科研人员开展奶牛保健研究,建立不同生长阶段奶牛场保健方案,建立保健兽医工作规范,供奶牛场在实际生产中参考借鉴。

10 奶牛新型疫苗和替代抗生素的中兽药及生物制剂的需求

目前黑龙江省奶牛场乳房炎和副结核发病率较高,急需这两种疾病和疫病的新型疫苗,另外急需要研发出新型中兽药或生物制剂,以替代抗生素,发挥治疗作用。

11 奶肉一体化生产技术研究

黑龙江省奶牛资源丰富,在奶牛高效利用的基础上,采取奶肉一体化双向发展的策略,选择中低产的奶牛与乳肉兼用牛、和牛等肉用牛进行规模改良,筛选出最佳的产奶、产肉和奶肉双向的杂交组合,母犊选育一部分开展级进杂交,另一部分育肥,公犊全部商品育肥,从而实现黑龙江省的奶肉一体化发展。

12 急需引入奶牛舍的3D打印技术来降低黑龙江省奶牛舍的建筑成本

目前黑龙江省原料奶生产成本过高,尤其是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寒冷地区,牛舍每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达到500~800元,牛舍折旧分摊到公斤奶成本平均已经达到0.2元,尤其是近期完工的奶牛场,其分担到公斤奶的成本更高,如何降低牛舍建筑成本是降低原奶生产成本的关键。目前人类建筑已经开始引入概念性的3D打印技术,与人类居住的房屋相比,奶牛舍高度有限,其内部设置相对简单,如奶牛舍建筑能引入3D打印技术,同时大量使用人类的建筑垃圾“打印”牛舍,可大大降低奶牛场的建筑成本。

猜你喜欢
羊草奶牛场牛舍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羊草混播披碱草的好处及栽培技术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羊草的应用及种植技术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
北方羊草的特点及其在肉羊养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