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学与防制措施研究

2023-12-31 12:47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牛犊牛群母牛

张 健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沈阳 110000

牛呼吸道疾病是牛规模化养殖中常见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牛群健康,并且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要对牛呼吸道病的病原进行研究,并且进行防制,解决牛群养殖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收益,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1 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

1.1 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牛的肠道、呼吸道以及生殖道等部位的类似于细菌的原核微生物,是导致肉牛和奶牛患呼吸疾病的主要病原,支原体受到温度的限制,高温能够抑制支原体的活性。当牛感染支原体病原的呼吸道疾病时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较原来粗重并且咳嗽流鼻涕,还有一部分患牛会产生腹泻粪便呈水样并且带有血丝现象,更严重会继发关节炎或者结膜炎。而且感染支原体呼吸疾病的牛死亡率高达50%,支原体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多发于牛犊运输的过程中,经过长途运输使牛群的抵抗力下降,牛的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容易感染支原体呼吸道疾病。

1.2 细菌性病原

细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病菌,是上呼吸道的常见病菌。当牛遭受其他病菌的感染时,细菌就会增值并且蔓延到牛的气管和肺部,缓慢地破坏组织健康,造成支气管炎、气管炎以及肺炎。引起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的细菌主要是牛溶血性曼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球状杆菌,是引起牛肺炎的主要细菌,患病时症状为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状。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通过接触、空气以及饲料饮水等传播,这种细菌在高温下能够马上被杀死,一般的消毒液也能对其进行破坏。感染后病牛主要在咽喉和气管处出现一系列炎症。急性病例出现发烧、反刍停止、呼吸困难,前胸和前肢偶尔出现皮下水肿,死亡率较高。

1.3 病毒性病原

首先是牛疱疹病毒I型,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的病原体,各品种的牛都能感染这种细菌发病,主要感染肥牛和肉牛,并且感染后终身带有病毒,当牛抵抗力下降时病毒会对外传播,这种病毒能通过牛的鼻腔、眼睛、阴道分泌物传播。而且这种病毒能对动物的不同部位入侵,因此临床表现的症状不同。入侵牛的呼吸道会造成呼吸道黏膜发炎、水肿、出血并且坏死,而且会形成烂斑所以又被称为坏死性鼻炎或者红鼻病,目前没有研制出来治疗的特效药,因此这种病毒的最好治疗方法是进行预防。

其次,是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这种病毒没有粘附性和凝聚性,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抗热性不强,但是在-80 ℃可以存活很长时间。牛是这种病毒的天然宿体,它是导致牛患有热性、急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通常情况下,牛犊感染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概率更高,在感染牛中占90%。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支气管、肺部等部位,发病时表现为发热、精神不振、厌食并且间接性咳嗽,眼睛和鼻子的分泌物增多。

第三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这种病毒比较耐低温,在高温下活性不强,主要通过牛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这种病毒引起的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多发于青年肉牛群。发病时的症状表现为进食减少,口腔黏膜发生溃烂并且呼吸时产生难闻气味,急性感染的牛发病后很难治愈,慢性感染牛无明显发病症状。如果是母牛在怀孕时感染这种病毒有可能流产,也可能产下带有病毒或者免疫耐受的牛犊。

第四是牛副流感病毒3型,又被称为牛副流行性感冒,这种病毒是引起牛犊肺炎的主要病原,牛经过长途运输后容易发病,因此也叫“运输热”。这种病毒对环境的抗性差,暴露在室温环境下一段时间感染力就大大下降。牛患病时的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0 ℃以上并且呼吸困难,鼻子会流出脓样分泌物。

第五是牛冠状病毒,这种病毒主要感染水牛和低龄牛,低龄牛发病时会出现腹泻,并且粪便带血。成年牛冬季发病率高,发病时腹泻并且粪便较稀。这种病毒不耐高温,经过10 min左右的高温照射就能被破坏,养殖户常用消毒剂、乙醚等对其进行消灭,从整体上看,这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死亡率低。

2 牛呼吸道疾病的防制措施

2.1 减少牛群运输

在牛群运输过程中,牛群经历的环境不断变化,给牛群的身体承受能力带来挑战,同时长途运输时牛精神疲惫萎靡,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受多种病菌患病。比如牛副流行性感冒就是通过长途运输引起并传播的。为了减少牛群运输产生的呼吸道疾病,要尽量减少牛群的长途运输。因此,首先,养殖场应该尽量进行区域内牛群自己繁殖,并且在本区域内养殖,尽量减少引进牛犊。如果有必须引进牛犊的需要时,要充分了解犊牛产地的健康情况,查看犊牛的检疫报告,避免引进带有细菌病毒的牛犊,保障牛群的健康;其次,引进牛犊以后,要对这些牛犊进行隔离饲养一段时间,确保牛群完全健康以后再进行统一饲养;最后,在引进牛犊的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防护,对牛犊进行定期的消毒,并且引进到养殖场以后还要进行一次检疫,充分保障牛犊的质量和安全。

2.2 改善牛群养殖环境

环境对牛群的影响非常大,要给牛提供温度适宜、安静的舒适环境。第一,养殖人员要定期对牛群的生活场地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保证牛群干净健康。在杀菌消毒时,可以用火碱对牛舍的地面进行清理并且配合其他消毒剂来降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感染概率;第二,要给牛群创造营养丰富的环境,饮用水和饲料都要保证质量,根据牛的品种选用合适的饲料,并且定期清理食槽,确保进食干净卫生。同时要对饲料安全储存,避免饲料发霉影响牛的健康;第三,要注意天气变化,天气寒冷时给牛做好保暖措施,天气热时要防止蚊虫叮咬给牛群传播病毒,做好防蚊防虫工作,要保障牛群生活环境的稳定,不随意改变牛群的生活环境;第四,可以在喂食中适当添加一些增强牛群抵抗力的保健药,增强牛群身体的抵抗力,防止牛群感染病原产生疾病;第五,要划分牛群生活区域,分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使牛群生活环境健康科学。总之,要保障牛群在安全卫生并且健康稳定的环境中生活。

2.3 加强检疫接种疫苗

控制牛呼吸道疾病的最好方法是进行检疫预防,因此要加强对牛群的检疫工作。首先,检疫人员要深入养殖场,定期对牛群进行检查,并且做好记录。尤其是对当地流行的疫病要进行防疫,检查要仔细,既要检查牛群的饲养环境又要检查牛群的身体状况;其次,检疫人员要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让养殖户能够配合检疫工作,共同保障牛群的健康情况;最后,要进行免疫接种疫苗,一些呼吸道疾病能够通过接种疫苗建立抗体从而预防牛群得病,接种疫苗要分种类进行,牛犊和成年牛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方式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虑到疫苗的安全性和作用,大部分使用灭活疫苗,灭活疫苗需要多次注射,并且在注射时要加入辅佐药剂,尤其是牛病毒性腹泻的疫苗,单独使用会对牛自身的免疫机制造成破坏,因此需要与其他疫苗配合使用,发挥出疫苗的效果。对牛支原体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通常用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在使用药物时要根据规定科学用药,禁止使用国家限制的药物。

2.4 重点关注牛犊和母牛的养护

母牛和牛犊的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多种细菌病毒从而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要加强对牛犊和母牛的护理。第一,要保持牛舍的干燥和卫生,做好保温工作,为牛犊和母牛创建适合生存的环境;第二,在牛犊进行护理时要给牛犊喂初乳,并且给牛犊喂食的饲料要精细、质量好、容易消化并且有营养;第三,要关注母牛的身体健康,避免母牛产下病牛,可以对母牛进行接种,让牛犊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通过母牛接种可以让牛犊获得对牛冠状病毒的抗体,增加牛犊抵抗力,从源头上保障牛群健康;第四,要定期检测牛犊的粪便,对检查出来有疾病的牛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大范围传播;第五,要重点关注牛犊的疫苗注射情况,为预防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要在牛犊出生后半岁之前就将疫苗注射到牛犊鼻子内,增强牛犊对这种病毒的抗性,防止出现此类疾病。

2.5 科学使用抗生素

以往对牛呼吸道疾病治疗时主要使用抗生素,长期服用抗生素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从而造成抗生素浪费并且呼吸道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因此,使用抗生素要科学,首先,要对牛群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经过调查了解牛群的患病情况,经过科学的分析和实验制定抗生素的使用计划;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不同类型的呼吸道疾病要采用相对应的抗生素,增加牛群的抵抗力,发挥抗生素最好的治疗效果。

2.6 政府部门要增加对牛呼吸道疾病防制的资金投入

牛群呼吸道疾病的检测和疫苗研发生产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相关政府部门要对其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投入到牛呼吸道疾病的防制中,并且监督每一笔资金的使用,为防制牛呼吸道疾病的疫苗生产提供经济基础,为牛呼吸道疾病的防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 小结

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主要有支原体、细菌性病原、病毒性病原,这些病菌对牛的健康生长造成了严重威胁。养殖场应该加强对牛呼吸道疾病的防制,避免大范围产生疫病给经济带来损失,要采取针对不同疾病的科学方法,从牛群的饲养环境、疫苗接种等多方面进行防制,促进牛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牛犊牛群母牛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奶牛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牛犊错牵难以要回 血缘鉴定确定归属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与牛共眠
“初生牛犊”
牛犊量少 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