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11个地级市农业功能分类探讨

2024-01-01 13:52陈永淇孔文博
南方农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赣州市规模化江西省

陈永淇,孔文博,陈 伟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创新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新时代国情特征的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等一系列任务也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强调。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1]。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加快我国乡村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江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地处长江的中下游南岸,地形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人们常用“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来概括江西省的地貌环境。江西省土沃水丰、农业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江西省盛产稻谷、蔬菜、棉花等农产品,具有充足的基础性粮食供给产量和多样化的消费性农产品需求,适合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但是,由于江西各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农业经营方式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从而导致江西省内总体的发展动力不足。

本文将通过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的方法,以江西省各地级市为单位,利用SPSS软件对江西省进行农业功能区组类划分,并确定各功能区域的优势产业和特色项目,为江西省规模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1 研究背景

1.1 规模化农业

规模化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重点,以主导产业和产品为重点,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实施区域性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管理,形成种植业与加工业、生产、供销、贸易、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现代管理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的良性发展轨道[2]。本质上是指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和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良好的规模化农业发展有利于合理配置劳动力、土地和科学技术等资源,促进农业发展,扩大农业产出。目前,我国正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变,农村劳动力正逐渐向城市转移已经成为一个客观事实和基本趋势[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1978 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17.9%,2020 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提升到63.89%。目前,我国高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导致了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此时,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就难以为继,而这时就体现出规模化农业的重要性。所以,规模化农业是江西省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目标,也是我国农业发展趋势。

1.2 农业多功能性

农业多功能性指农业在向人类提供农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还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它最终来源于土地的多效用性,并由土地资源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土地资源价值来衡量[4]。多样性的农耕环境孕育了我国的多功能性农业,并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塑了乡村的独特价值,成为新时代城乡融合背景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起点。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不只是单一的农产品生产,而是随着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逐渐向其他产业延伸,承担了其他的社会、文化功能。现代农业应把农产品加工、农村休闲旅游、生态保护与传统的农业生产进行整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多功能化[5]。

未来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将逐渐多功能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本文将利用SPSS软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进行农业功能区分组类,把江西省作为一个农业系统划分成三类综合功能特征差异明显的区域类型,并找出各功能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项目,以及需要补足的地方,最后给出建议和结论。

2 研究方法

2.1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是指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在事先没有指定分类标准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分组分类的方法,从而产生多个分类结果。其原理是基于研究对象数据之间的距离远近,对研究变量进行分组分类,最终目的是将性质相近的事物归入一类,减少研究对象的数目。所以,不同类间的对象有很大的差异性,而同一类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在进行聚类分析时,事先并不知道分组分类的情况,是一种探索性分析。本次聚类分析将用到2 种常见的方法,即系统聚类、Kmeans聚类。

2.1.1 系统聚类

系统聚类又名层次聚类。在本次的操作中,将会把江西省中每个地级城市看成一类,江西省共有11个地级城市,即共有11 类。首先测算11 个市数据的相似程度的统计量,然后把统计量作为划分类型的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大的变量首先聚合为一类,然后再把另一些相似程度较小的变量聚合为另一类,直到所有的变量都聚合完毕。进行类别合并的准则是使得类间差异最大,而类内差异最小[6]。具体来说是把差异最小的个体聚合为一类。

2.1.2 K-means聚类

K-means 聚类又名快速聚类,计算速度较快,适用于大样本研究。将江西省11 个地级市划分为k 个聚类,使得所获得的聚类满足:同一聚类中的数据对象相似度较高,而不同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低。本次操作将会首先从11 个地级城市数据对象中任意选择k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而对于其他所剩下对象,则根据它们与这些聚类中心的相似度,分别将它们分配给与其最相似的聚类;然后再计算每个所获新聚类的聚类中心(该聚类中所有对象的均值),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标准测度函数开始收敛为止[7]。

2.2 数据采集

搜集整理江西省农业发展现状的数据,见表1。其中,粮食、豆类农作物产量代表着基础性农产品供给功能,棉花、油料、甘蔗、蔬菜农作物产量代表经济类农作物供给功能,园林水果、水产品农作物产量代表农副产品的供给功能,烟叶农作物产量代表了特色农作物的供给功能。此外,农业人口、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数值。

表1 2021年江西省各市主要农作物产量

3 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表1 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SPSS 软件对江西省11 个城市的11 项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方法使用组件联接,测量区间使用平方欧氏距离,聚类数为三类,得到聚类成员(见表2)。进行K-means 聚类分析时,根据系统聚类结果选择聚类数为三类,结果见表3。

表2 江西省系统聚类成员

表3 江西省K-means聚类成员

综合以上系统聚类和K-means 聚类操作,得出结果:Ⅰ类城市为赣州市,Ⅱ类城市为南昌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上饶市,Ⅲ类城市为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

根据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等产量和其他农业数据分析三类城市地区农产品的产量优势项目(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三类城市的优劣侧重点不同,Ⅰ类城市赣州市在农业人口占比、蔬菜产量和烟叶产量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在棉花产量上明显落后。Ⅱ类城市南昌等城市在粮食、甘蔗生产量上有着优势。Ⅲ类城市景德镇等城市在棉花产量上有着优势,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也具有优势,但是在烟叶上的产量明显落后于其他类城市。此外,Ⅰ、Ⅱ类城市在油料、水产品、园林水果上的产量接近。

表4 江西省最终各类别聚类中心

4 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SPSS 软件聚类分析操作所得出的结果,总结和建议如下。

4.1 Ⅰ类城市

Ⅰ类城市为赣州市。观察可以发现赣州市有着接近44%的农业人口,在农业的劳动力上投入较多,同时在蔬菜、烟草的产量上大幅领先其他城市,然而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不高,位列江西省最低,并且人均GDP 也是江西省最低,赣州市位于江西省最南部,属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原因如下:1)赣州市地理位置封闭及交通落后不便阻碍了经济的外向联系;2)作为我国的钨都,赣州市过于依赖有色金属的开采,在国际有色金属市场波动的影响下,使得赣州市有色金属产业对经济贡献变得愈发有限,并且大量的金属开采加工排放严重破坏了环境,还影响了农业资源;3)赣州市的农业人口过多,农业又过于集中投入在少数农作物的生产,经济效益不高。

建议:1)完善交通配套设施,改善赣州市的交通环境,打通加强经济的外向联系;2)加大农业资本的注入,引进先进技术及人才促进农业生产转型;3)赣州市作为江西省烟草产量最多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具有赣州特色的烟草产业链,增大烟草生产产量;4)减少有色金属生产和排放时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赣州市于都县、瑞金市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因此可以积极发展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升级转型,降低农业人口数量,促进农业与当地红色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4.2 Ⅱ类城市

Ⅱ类城市为南昌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上饶市。从中观察可以看出这些城市为江西省粮食基础农产品的主产区,农业人口占比略低于Ⅰ类城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低于Ⅲ类城市,整体处于省内中游水平。通过调查发现Ⅱ类城市普遍存在区域农业资源分布不均衡、对于涉农企业“引进来”的吸引力度较小、农业产业占比过重等问题。

建议:1)加速补强新兴经济,加快第一产业的转型升级。2)发展具有规模化、产业化的特色农业项目,扩大对高效率农业项目的投入,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的作用。3)完善改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4)优化当地投资环境,消除投资的隐形壁垒,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涉农企业在当地进行投资。

4.3 Ⅲ类城市

Ⅲ类城市为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从中观察可以看出这些城市的农业人口占比最少,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各项农产品虽均有产出但农业的整体产量却很低。说明了这几个城市虽然并不是农业大市,但是其农业的经济效益却很高,为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具体原因如下,首先这类城市的整体面积较小,数据显示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市为江西省面积较小的城市,较小的城市面积导致了该类城市无法有大规模的农业发展。另外,该类城市都有各自特色的发展产业,比如作为我国瓷都的景德镇市以陶瓷业发展为主,陶瓷业在当地的GDP 占比就达到了45.7%,这使得该类城市无法大规模地发展农业。

建议:1)在保持农业高经济效率的同时,继续加强对高效率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改革。2)适当加强该类城市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及帮助,促进互相发展,共同进步。3)在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时需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十年来,江西省农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十年以来,江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 359.9 亿元增加到3 998.1 亿元,增长69.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 103.4 元提高到1.868 4 万元,增长130.6%。江西省不同的地级市有着不同的发展条件,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江西省各地级市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江西省农业区域高效率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功能化发展,从而促进江西省的经济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目标而继续前进。

猜你喜欢
赣州市规模化江西省
模拟成真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启航
江西赣州市老年大学校歌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赣州市通联站站长——钟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