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驱动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路径研究

2024-01-02 05:46林柳琳
探求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融协作产业链

□ 林柳琳

在新发展形势下,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共融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1]。在全球价值链不断演进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共融,形成端到端的产业协作和闭环的创新链条,已成为当下相关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具体来看,在产业链方面,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协作使价值链跨区域和跨国界组织重构,生产网络呈现出向全球范围延伸的趋势。这要求相关产业实现上下游协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与此同时,在创新链方面,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迭代要求相关主体在创新链各环节形成合力,使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为产业成果。如果产业链和创新链缺乏有效衔接,则会造成创新成果难以产业化,影响产业链的持续升级。因此,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共融,使二者形成协同效应,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目前,学术界对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产业链或创新链的角度。如产业链领域关注链条延伸、升级、重构等问题;创新链领域则侧重研发、生产、应用各环节的衔接。但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共融视角开展的研究还比较少,已有研究侧重于宏观层面,从微观机制入手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此,笔者立足于协同驱动视角,通过微观机制的解析,探索影响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的内在机理、关键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并在具体案例基础上,提出产业链和创新链实现有效共融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这不仅有助于丰富相关理论,也有利于指导实践,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共融,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协同驱动理论的文献综述

协同驱动理论建立在协同学说的基础上,强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关注协同效应产生的内在机理。学术界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协同驱动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和效果路径等。例如,Saxton 等(2014)从经济学角度解析了网络外部性在驱动企业协同中的作用[2];Melki 等(2016)讨论了文化认同在社会网络协同中的影响[3];Yu 等(2023)基于博弈论视角阐述了协同驱动下企业策略互动的演化路径[4]。这些研究为从协同驱动视角考察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共融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拓展和丰富协同驱动的理论内涵方面,胡绪华等(2023)认为协同驱动不仅强调参与主体的自发协作,也关注外部环境制度的引导作用[5];王晓庆和陈东(2022)指出协同驱动强调协作主体在资源配置、目标设定、利益分配上的一致性[6]。在协同驱动的影响因素方面,学术界认识到文化认同、网络效应以及战略契合度等均是协同驱动的的关键影响因素。从协同驱动的作用机理看,博弈论[7]、交易成本理论[8]等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协同效应产生的路径和机制。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为本文构建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的协同驱动框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产业链创新链共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产业链和创新链都是经济学的重要概念。1958 年赫希曼首次提出产业链概念,即产业链是指产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随后出现了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相关概念。产业链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创新链研究则起步于20 世纪70 年代[9]。

第一,在产业链领域,已有研究主要从链条延伸、重构和升级三个角度展开。在链条延伸方面,蒋兴明(2014)讨论了标准联盟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中的作用[10];在产业链重构方面,苏阳和李北伟(2007)考察了兼并重组对产业链优化配置的影响[11];在产业链升级方面,李雪松和龚晓倩(2021)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产业链迭代升级的驱动作用[12]。这些研究丰富了产业链共融的内涵,但主要停留在宏观层面。第二,在创新链领域,创新链概括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整个创新过程。它强调消费需求导向、创新主体之间的供需关系、创新活动的内容、创新过程的非线性网络特征等[13]。创新链把相关要素整合起来,发挥协同作用,以实现技术产业化。学术界主要从研发、生产和应用几个环节探讨创新链协同问题。例如,张艺等(2023)讨论了产学研在科研转化中的作用机制[14];Bititci(2007)提出要建立知识共享机制,促进研发成果应用[15]。在创新链领域,这些研究丰富了对创新链共融的认识,但多数研究仍将创新链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产业链由上下游企业集群组成,以实现价值增值为核心。创新链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资源协同实现知识经济化[1]。产业链和创新链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这种共融机制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广泛关注和研究的[16]。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组织和科技创新逐步呈现网络化和复杂化的特征,学术界才逐渐意识到需要从产业链和创新链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内在驱动机制。早期的产业经济学研究多数将产业链和创新链分别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关联。进入21 世纪,全球化趋势加速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联动和重构,同时科技创新的快速迭代也要求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实现高效协同,这促使学者开始关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共融及其经济效应。如审批改革能促进两者协同发展;两者能产生横向和纵向协同效应,推动生产率增长[17];精准对接两链有助于建设创新中心并与“一带一路”倡议协同[18]。特别是在一些网络化程度较高的新兴产业中,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互动十分频繁,反过来也推动了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所以,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理论的发展有一个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的演进过程。随着对两者内在关系和互动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相关的分析框架和模型也日益精细化。这反映了产业组织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在共融发展过程中的新进展。充分理解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共融机制,将有助于指导产业发展实践,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主要局限于从产业链或创新链角度开展独立研究,较少从二者共融的角度进行关联分析。笔者拟立足协同驱动视角,探索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的内在机制与作用路径,以期丰富相关理论并提升实践应用价值。

二、协同驱动视角下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机制

(一)协同驱动视角解析

协同驱动视角主要基于协同学说,强调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目标一致性,以产生协同效应[12]。在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过程中,协同驱动视角关注链条上不同主体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增效合作。具体来看,协同驱动视角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强调参与主体的自发协作。协同驱动视角强调参与主体的自发协作,这是因为完全依靠外力推动难以持续[19]。如果参与主体仅出于被动执行外界力量的压力进行临时性合作,一旦外力消失就可能导致协作崩溃。相比之下,参与主体基于内在价值认同而自发协同,出于自身的内生动机和主观愿望开展合作,这种协作在外力消失后也能持续下去,形成稳定的联合体。参与主体之间价值认同的内在基础包括文化认同、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等。这些因素使参与主体形成了共同语言,有利于各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使主体对合作结果具有共同预期,减少信息不对称;也为制定共同行动规则和约束机制提供了基础。所以,非外力推动的自发协作更能激发主体积极性,维系协作关系,实现协同效应的持续性。具体到产业链和创新链领域,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主体也需要在文化认同和发展理念一致的基础上,自发开展技术交流、项目合作等,使协同不仅局限于外在交易,而是基于内生动力的长期合作。只有这样,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才能形成稳定的联合体和协同体。

第二,关注制度环境的引导作用[20]。协同驱动视角不仅关注主体内在动机,也关注外部环境对协同活动的制度引导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提供规则指引、政策支持等方式,可以引导协同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配置建立制度化的操作框架,减少协调成本。此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创新,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开展联合研发等举措,也是发挥外部环境作用的重要方式。良好的制度设计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优化预期,从而有助于激发主体合作的积极性,使协同活动结果体现社会效率。所以,在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时,不能忽视外部环境的引导作用。

第三,聚焦协同过程[21]。协同驱动不仅强调协作结果,也关注推动协同的内在过程。过程视角强调在协作过程中会产生哪些机制来激励主体持续推动合作。具体到产业链和创新链领域,这些机制可包括协作过程中产生的网络效应、学习效应等。例如参与主体之间信息共享会产生正外部性,企业参与联合创新可获得关键技术,科研人员也在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等。这些机制增强了参与主体在协同过程中获得正反馈和预期收益,从而强化其持续协作的动力。

(二)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的内涵和条件

产业链共融,是指产业上下游各环节主体通过信息共享、资源调配、目标一致等方式,实现产业流程的顺畅连接[18]。其重点在于打通产业链条,形成协同配合。创新链共融,是指不同创新主体在技术研发、转化应用等创新环节间形成共融创新体系[22]。其核心在于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实现共融创新。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则是指在产业协作和创新协同的驱动下,实现产业链端到端无缝链接和创新链闭环流转,使产业链具备持续促进和承载创新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产业链为创新链提供应用平台,创新链为产业链提供升级动力。创新链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不断更新实现产业再适应。两链体现了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链接方式不仅仅是线性的[23]。两者共融的关键是链中主体交流互动,推动环节间衔接和协同[16]。创新链依托产业链展开,又反过来赋能产业链,两者互为支撑。这有利于我国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迈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关于共融路径,主要途径有产业技术研究院、产学研合作、行业组织平台等。在评价指标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等测度单链发展水平,用共融度模型、关联度模型、博弈模型等测度双链协同水平,但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仍在发展。

产业链创新链共融的实现需要满足条件:上下级创新技术能够匹配衔接,创新技术能实现价值化,创新成果能够顺利转移转化。当前我国技术成果与需求脱节,中介机构缺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此外,各创新主体要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和自身创新能力。还需要注意产业创新链条的结构平衡,如果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足,则难以实现技术的重大突破[1]。

目前,产业链和创新链呈现系统性、共融性、全面性的共融发展趋势[1]。产业链依托创新实现价值增值,创新链通过产业链实现价值转化,两者构成螺旋式发展态势。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向成本最低的区域集中,创新链伴随其后布局。近年来全球产业链向亚洲等地区转移,部分企业考虑回迁本国。同时,区域经贸合作加强,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化发展。另外,学科交叉成为创新源泉,但也提高了创新投入成本,而较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则提升了创新转化效率,实现创新和产业收益的持续增长。

当前,我国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发展存在创新韧性不足、区域布局不均衡、企业创新不畅通、科技体制僵化等问题。具体来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高技术产业核心技术严重依赖进口;创新资源主要流向发达地区,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企业之间及企业与高校的创新合作不足,科技企业培育机制不顺;科技管理重过程轻结果,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通。为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共融,需要通过统筹推进基础研究、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以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举措,形成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力,共同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共融发展。

(三)影响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的机制分析

1.参与主体的协同机制。产业链和创新链涉及众多主体,各主体之间的交流与配合直接影响了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共融效果。影响主体协同的因素包括文化认同[24]、战略契合[25]等。这些因素能够促进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资源整合。如创新链的“产学研创”环节需要形成四项良性的互动机制,以实现从知识产出到技术转化再到产业应用的顺畅闭环[23]。“产”环节即企业内部研发,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研发和技术创新,是实现研究成果转化的关键一环。“学”环节即高等院校等教育科研机构开展的自主研发,提供基础理论支持和前沿技术储备。“研”环节是专业化的商业研发机构,通过技术服务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机遇。“创”环节则是个人创意的贡献,既为研发平台提供灵感,也可以通过小微企业等方式产业化。创新链的运转核心在于“人”,需要各类人才密切合作、知识互补,依托各自优势形成创新协同。但是,创新链的良性循环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核心创新人才的流失、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不够、企业内生动力不足、区域间交流不够等都会制约创新链的良性互动。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增强人才吸引力,完善创新体系建设,释放企业创新活力,拓宽区域合作空间,以推动创新链实现良性循环。

2.支持体系的引导机制。在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过程中,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作为外部环境,可以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26]。具体来看,政府可以设立相关部门制定产业创新政策,出台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信息共享、项目合作的规章制度,为主体之间的协调配合提供制度保障。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置专项基金、提供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降低主体的协作成本和风险。此外,中介机构如行业协会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产业链企业需求调研,并推介相关创新资源,促成产学研合作。也可以举办产业技术研讨会,搭建交流平台。除此之外,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等中介机构作用,保障主体的知识产权及合作权益。还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采购、技术入围等方式激励主体提升创新能力。

3.协同过程的推动机制。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过程中,会形成网络效应[27]、学习效应[28]等机制,持续推动主体之间的合作。具体来看,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会产生网络规模效应。更多主体的加入会产生更大的协同价值,从而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形成正反馈效应。此外,协作过程中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也使主体获得学习效应。这些正外部性能增强主体的获得感,从而强化其持续协作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主体对未来协作前景的预期也会影响其积极性。如果预期到协作能够获得技术突破、产生市场价值等,则也会促进主体投入更多资源展开合作。

三、基于案例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路径选择

(一)案例背景介绍

本研究选择某市超材料产业A 基地作为案例分析对象。A 基地自2012 年设立以来,致力于发展超材料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链体系,是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园区建设总投资约71 亿元,项目总建设用地约13.58 万平方米,吸引了物联网、高性能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数字虚拟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总部型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A 基地正在建立超材料关键电子信息器件及其应用产品上下游产业链。现超材料关键电子信息器件产业链较为完整,链接了上游的研发机构、原材料供应商,中游的生产制造企业,下游的终端产品生产商与应用方,并形成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链。

(二)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现状分析

A 基地超材料关键电子信息器件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从共融角度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在产业链协同上,上下游连接还不够紧密;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局限于购销关系,尚未发展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技术和信息交流不够深入,无法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在创新链共融上,研发环节与产业化环节衔接存在断层,许多研发成果未能转化为产出,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之间的隔阂较大,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此外,影响共融的关键因素还包括:一是参与主体间战略目标和文化差异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创新链不同环节的主体,由于背景和立足点不同,各参与主体战略目标存在差异,企业文化和技术文化存在隔阂,成为影响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的重要障碍。二是政策和服务体系不完备。当前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的政策支持不足,相关扶持政策的引导作用有待提升,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的公共协作服务平台尚未形成,导致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过程缺乏外部环境支撑。三是参与主体之间缺乏交流互信机制。产业链和创新链主体之间没有建立定期交流和对接机制,信息共享不畅通,提高了协作成本,制约了共融进程。

(三)共融路径选择与优化策略

为推动超材料关键电子信息器件产业A 基地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本研究提出以下路径选择与优化建议:

1.构建利益共享的产业链体系。构建利益共享的产业链体系,是推动产业链协同的重要途径。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建立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联合研发机制,开展技术创新项目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还可以共建共享物流配送系统,实现协同配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这些举措能促使产业链企业形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机制,增强主体之间的利益依存关系。当产业链主体的利益紧密关联时,各主体会主动加强沟通协作,推动信息资源共享,降低协作成本,实现优势互补,这将有助于打通产业链上的堵点和痛点,促进产业链端到端的协同配合。最终,通过利益共享体系的构建,可以推动形成协同高效的产业链生态,形成产业链整体优势。

2.完善技术转移和应用体系。完善技术转移和应用体系,是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衔接的关键。具体来看,可以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配置相应的人才队伍,通过技术评估、授权交易、成果展示等方式,将创新链上产生的技术成果向产业链转移,实现商业化应用。此外,还应建立灵活的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如科研院所可承担知识产权的最初申请,后以低成本转让或授权使用给产业链企业,降低其技术获取成本。或允许企业以特许权方式使用科研院所拥有的核心专利,共享创新成果。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激励科研单位产出成果,也促使企业应用创新成果并产生商业价值,从而推动研发成果向产业化应用的转化。

3.提升企业和科研院所间的战略契合度。提升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战略契合度,是促进两者开展联合创新的重要基础。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可以建立定期的交流对接机制,实现高层次的战略沟通,达成战略目标的共识,还可以通过人员互访计划,促进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的相互了解,加深双方在发展理念和文化方面的认同。当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达成战略合作共识时,联合创新项目的设立及执行就会更加顺利。良好的战略契合也会提高合作效率,双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享成果。此外,文化认同也能减少误解,使合作更加高效。因此,持续提升战略契合度,是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与协同的重要基础。

4.建立完备的政策和服务支持体系。可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产业链和创新链协作提供外部支持。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技术共享机制、成果转化机制等,推动知识和技术在两个链条之间流动。搭建要素共享平台,优化人才、设备、资金等要素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交通枢纽,加强区域间联系,发挥产业技术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在理论上构建了协同驱动视角下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的分析框架,拓展了协同驱动理论在产业组织领域的应用。协同驱动视角关注参与主体自发合作、外部环境引导、协作过程推动等机制,可以为理解和指导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提供新的视角。

第二,在实证上通过某市超材料产业A 基地的案例研究,发现产业链信息隔阂、核心技术依赖、创新主体薄弱等因素制约了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效共融,并提出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自主创新、完善创新政策等针对性策略。

第三,本研究证实,协同驱动视角为指导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框架。应通过参与主体的协同、支持体系的引导和协同过程的推动三个方面的机制调控,有效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衔接共融。

(二)研究贡献、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为理解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协同驱动的新视角。在理论贡献方面,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拓展了协同驱动理论在产业链和创新链研究领域的应用,为从协同视角分析产业组织提供了框架;二是深入挖掘了驱动共融的机制因素,丰富了产业链和创新链共融的研究内容;三是通过案例验证了理论分析框架的解释力。在实践贡献方面,本研究提出的对策建议可指导产业链企业改善协作、完善机制,也可为政府制定促进产业创新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从研究不足看,由于本文案例分析仅关注了一个行业,本文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后续可通过多案例比较,检验研究框架的适用范围。此外,定量实证检验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展望未来,协同驱动视角可以拓展应用到更多领域,如供应链协同、跨部门协作等。方法上,可借鉴演化博弈等手段,动态模拟协同形成过程。理论上,需要关注全球背景下的跨国产业创新链协同。

猜你喜欢
共融协作产业链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团结协作成功易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共融机器人
音乐与城市共融
协作
产业链春之奏鸣
文言文教学——让“文”与“言”共融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