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4-01-15 07:35陈肖云
职业 2023年22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单实训课程线上教学

陈肖云

■摘 要:线上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针对实训课程的线上教学,以职业院校水质检验课程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为例,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和腾讯会议平台,设计学习任务单,探索实训课程的线上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思考,为下一步教学探索打下基础。

■关键词:实训课程;线上教学;学习任务单;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课 题:本文系教育部科学发展中心课题“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研究”(课题编号:ZJXF2022322)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

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将会引领未来教学的变革。因此,线上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仍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与理论课程相比,实训课程线上教学面临难以解决实训场地、设施、仪器和动手操作等问题,如何确保实训课程线上教学的质量,是线上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以职业院校水质检验课程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为例,依托线上平台,探索实训课程线上教学。

水质检验课程是职业院校给排水施工与运行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水质化验室的日常工作与管理、水质物理指标、一般化学指标、营养盐与有机物指标以及卫生细菌学指标的测定等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设置了多个水质检验典型项目教学,实训学时在总学时占比达40%,线上教学难度较大。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设计思路

1.课题与教学目标分析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是给排水施工与运行专业水质检验课程中的内容。参加本课程学习的是二年級的学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对学情的分析,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和腾讯会议平台,设计为2课时的线上实训观察课。

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理解化学需氧量的概念;了解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作用与种类;理解重铬酸钾法的概念与应用。

技能目标:能复述通过回流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过程。

情感目标:养成严谨、仔细、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作风。

教学重点:重铬酸钾法的概念与应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2.教学设计思路

(1)设计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列出时间安排、学习平台和内容,学生可通过任务单明确课程的模式和实施过程,结合实际安排学习。如有特殊情况,可与教师在线交流,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在线课程资源对学生保持开放状态,如有迟到、缺课的学生,也可根据任务单灵活安排线上补课。

(2)合理设计学习线索。以“环境污染问题—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为线索,贯穿理论和实训观察学习的过程。

(3)灵活使用线上平台。超星学习通平台(以下简称为学习通平台)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可实现考勤签到、教学资源浏览、习题训练、留言互动等功能,详细记录教学过程。腾讯会议平台则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支撑,可实现师生的实时语音互动或文字留言交流,并能及时沟通突发情况。

(4)利用数字资源,设计实训观察报告。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是典型的水质指标检测,按照课标要求,需要配套实验室条件、试剂和仪器,让学生动手实践并形成报告,而这些是线上教学无法实现的,因此,将其设计为实训观察课,选用在实验室拍摄的“化学需氧量的测定”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观摩学习。

(5)构建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线上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记录和统计功能,为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提供条件。

(二)教学实施与评价

1.教学过程

(1)学习思路引导,学习情境营造。课前一周,学生在学习通平台完成约10分钟的“水污染案例和水质指标”视频观看,激发学习兴趣,为本课程学习做好准备。

(2)线上竞答,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组织线上竞答,通过“环境污染问题—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的测定”这条线索,引导学生从课前资源学习阶段进入已学知识巩固阶段,再引入新课,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共计10分钟。

(3)新课教学。新课教学分为四部分内容,在学习通平台进行,共计50分钟。

(4)课堂练习,巩固新知。在学习通平台设置课堂练习题,针对重要知识点,以客观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共计10分钟。

(5)总结归纳,拓展学习,布置作业。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简要介绍相关的拓展知识和平台资源。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整理完成实训观察报告和思考题,并通过平台完成自评和互评。

2.教学效果评价分析

(1)学生学习数据情况分析。根据腾讯会议平台记录,学生参加语音互动或文字互动的比例为33%。学习通平台的数据显示,学生视频学习、课堂练习题完成率达100%,其中视频的再次学习率为73%,课堂练习题再次答题率为46%,主题讨论参与率为66%,拓展学习的参与率为26%。这些数据说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教学效果显著。

(2)课堂习题训练及课后作业成绩对比分析。和往届相同专业学生线下教学的成绩相比,学生本次课程的课堂习题训练平均分达到了88分,高于前两届学生的75分和77分。本课设计了以实训观察报告为主的课后作业,而以往线下实训课课后作业以实训报告为主,本次作业的平均分达到了80分,和前两届学生的78分和80分持平。这说明线上实训观察课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3)学生满意度调查分析。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组织学生填写了教学评价表,83%的学生认可本次线上课程的模式,认为学习任务单和在线平台资源有效匹配,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实训观察课的学习效果较好。

三、经验策略总结

(一)任务引领推动线上教学实施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把课程时间细化到小单元,并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安排学习,同时还有作业、签到、突发情况等提示,有效推动线上教学实施。

(二)线上课堂有利于差异化学习

和传统授课相比,线上课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差异化学习。接受知识较快的学生,可以通过拓展资源进一步提升;接受知识较慢的学生,可以对线上资源进行多次学习。课堂练习题以统计取最高分的方式促使学生重复训练。课后作业,尤其是实训观察报告的设计,促使学生利用线上资源进行多次学习和记录。

(三)学习线索和网络交流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内容的贯穿上,本课程教学设计了“环境污染问题—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的测定”这条线索,引导学生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学习专业知识,有序组织理论讲解、讨论发言、实训演示等教学环节,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当前学生群体来说,线上的语音、留言等交流方式比传统课堂更容易被接受,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迟到、缺课的学生来说,线上补课也比传统课堂的自行补课更有效。

(四)线上平台为教学评价提供充分依据

使用线上平台,可详细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包括考勤记录、讨论发言、视频观看次数和时长、习题练习次数和成绩等,可以高效地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教学评价提供充分依据。

四、结束语

信息技術的进步使得线上教学日益普及,线上教学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线上教学可以取代传统的线下教学,毕竟,线下教学的面对面交流、衍生社交功能等是线上教学无法实现的。在接下来的实践教学中,需要把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融合,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于宇, 王金叶. 单纯线上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3).

[2]许元政. 高职开展“线上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2(18).

[3]张伟. 水分析化学实验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广州化工, 2022(3).

(作者单位: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单实训课程线上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基于微课的学习任务单设计与开发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微课背景下学习任务单设计研究
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尝试
PBGS教学模式在“办税模拟”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任务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