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遗传承中的融媒体传播效用
——以厦门卫视闽南话节目制作的探索为例

2024-01-19 15:20◎林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5期
关键词:闽南戏曲文化遗产

◎林 琳

(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福建 厦门 361012)

2023 年4 月22 日,强档文化综艺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全新推出,用沉浸式体验和真实互动展现“非遗+”的新时代光彩,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应该并不陌生,其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节庆礼仪等有关知识及实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笔者所在的单位即厦门卫视,是一个以闽南文化的弘扬与推广为己任的卫视频道,以传播闽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闽南话节目制作,在整个频道的节目生产中占比超过五成。因此,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都与这些代表闽南文化精髓的非遗文化打交道,对融媒体传播在非遗传承中的效用有着深切的感受。虽然厦门卫视是传统媒体,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只有将这二者进行“1+1”的整合及互补,才能产生大于2 的效果,“传统媒体运用自己强大的采集系统和新媒体强大的传播网络与便捷的终端合理嫁接结合,形成融媒体,会让新闻传播的效果最优。两种传播手段在统一的管理和指挥下形成新闻的传播矩阵,各自扬长避短,不可或缺,相互支持和配合,形成融媒体“集团军”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下面,以讲古和戏曲两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为例,阐述融媒体的立体化传播效用。

一、讲古非遗的发展现状堪忧,传承后继乏人,青黄不接

闽南讲古是极具特色的闽南方言口传文学,简单来说就是闽南话版的说书或评书,是借助闽南方言中流传较为广泛和接受度较高的风趣诙谐、生动活泼的俗语、俚语、顺口溜、俏皮话等,生动且形象地讲述古今中外各种曲折离奇、荡气回肠、引人深省的故事,刻画各色栩栩如生的人物,并辅以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道具器具等配合的一种表演形式,具有浓厚的闽南乡土气息,兴盛于街头巷尾的讲古场、树荫花影下的“茶桌仔”,是不少厦门人的儿时记忆。2007年,“讲古”被列入厦门市市级及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 年,“讲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可以说,这是一项听得见的非遗,靠着一代代讲古师的讲述而口口相传。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讲古场的空间日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见效更快的游乐设施与亲子空间,能够围坐一堂热气腾腾听书的场所难觅踪迹;另一方面,时下各种新潮的影视节目及文娱活动层出不穷、方兴未艾,可供老百姓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听讲古、听故事已不再是人们的“心头好”,只能被迫散存于老年人的娱乐选项中,成为打发时间的简单消遣,或是存在于普通游客的简单体验中,徒为打卡娱乐而已。更重要的是,近些年随着老一辈讲古艺人不断老去甚至逝去,活跃于讲古舞台的“讲古师”寥寥无几,讲古技艺的传承显得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特别是青壮年的“讲古师”更是屈指可数,传承出现了断层,讲古新苗的选拔与培养迫在眉睫。

二、以赛促学,青少年讲古电视大赛搭平台选新人

为此,笔者所在的厦门卫视与“讲古”保护单位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携手,自2017 年开始联手举办青少年电视讲古大赛,为非遗讲古的传播与传承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构建了一个以赛促学的机制。讲古电视大赛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了6 届,已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独树一帜的IP赛事活动,效果显著。

(一)融媒体传播助推非遗传承范围的扩展,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时尚,使传统技艺的培育如虎添翼

在赛事举办过程中,以传统的大屏电视、户外媒体平台之移动电视、报纸、网络新媒体等构筑的融媒体传播,以全渠道、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提升公众对该赛事的知晓度及参与度,对闽南讲古的弘扬与传承可谓是全方位的,可以说是做到了全城传播,全程吸引,传播效用极其明显。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参与人数的逐年增加,赛事规模及影响逐年提升。根据大赛规则,比赛分为A、B 两组进行,A 组的参赛选手年龄为5—10 岁,B 组选手为11—20 岁,既有奶声奶气的幼儿园小朋友,也有正值青春年华的青少年,可以说是涵盖了幼、小、中各个年龄层的学生,选手可由各学校、各传习所或社会机构选送,也可个人自行报名,最近一届的比赛,共有厦门市103 所学校的406 名同学报名,比赛规模创历届之最,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选手水平进一步提高,为闽南方言类非遗的传播搭建了绝佳的平台。

(二)融媒体传播助推非遗传承时间的延展,为青少年耳濡目染、不断接触并喜欢上传统技艺推波助澜

讲古大赛每年的比赛时间跨度长,至少延续三到四个月,选手们要历经初赛、复赛、决赛,还有赛前的培训、夏令营、小剧场演出等各个环节,可谓是过关斩将。而每个阶段每每伴随着电视节目录制或者网络直播,笔者所在的厦门卫视就开设有专门的讲古栏目《斗阵来讲古》,一周五档节目,其中每周五就是特别板块《少儿讲古》,为喜欢讲古艺术的青少年朋友打造了一个电视展示的平台。一到大赛举办期间,《少儿讲古》就俨然成为参赛者们的电视“走秀场”,许多参赛者来这里登台,学会习惯镜头、学习看着摄像机表达,栏目组还会将精彩的内容剪辑成短视频进行全平台分发,既扩大比赛的影响力,也让孩子们在传播的过程中增强自信。通过这样全媒体的传播,孩子们在一次次的登台锻炼中不断成熟,台风越发稳健、语言越发流畅、讲古技艺得到长足进步,不仅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了传承闽南文化、学习讲古技艺的氛围,更是挖掘和培养了一大批新人苗子。同时,新人苗子还能反作用于家庭、学校、社会,通过望子成龙的社会培养氛围反向性地帮助文化传承在各年龄层开花结果。

三、闽南戏曲非遗的发展现状喜忧参半,喜爱者众多,后继者缺乏

在中国的戏曲“百花园”中,歌仔戏与高甲戏是独具闽南特色的代表剧种,蕴含着深厚的闽南文化要素,其中,歌仔戏是如今现存剧种中唯一起源于台湾的戏曲剧种,是一朵艺苑奇葩,流传于厦门、漳州、泉州及台湾等闽南语系的地方,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培育、共同拥有的宝贵艺术形式,歌仔戏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维系两岸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重要纽带,也是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载体。而另一个闽南戏曲代表高甲戏,也是独树一帜的闽南传统剧种,其前身为“宋江戏”,以武戏见长,又以“丑”行当最为突出,无论是师爷丑、媒婆丑、奴隶丑,一个个诙谐有趣的高甲丑形象在舞台上常演不衰,深入民心,粉丝及拥趸者众多。2006 年5 月,歌仔戏与高甲戏这两项闽南非遗双双入选,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崭露风华,戏韵悠扬。

与曲艺类非遗的发展一样,戏曲的传承同样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首先,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会说闽南话的“土著”人口比例在下降,看戏的观众少了,演戏的团体自然也减少了,戏曲表演的场所更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慢慢被“吞噬”,整个传统戏曲的生存环境日益萎缩,更谈不上发展。其次,所剩无几的戏曲表演团体,不论专业剧团还是民间剧团,受限于人力、财力的不足,往往拘泥于传统,守正有余而创新不足,戏曲表演从剧本内容到表演形式,甚至是服化道舞美各个环节,还是因循守旧的多,创新改变的少,精品难现,艺术性及观赏性难以有所突破。最后,戏曲的传承发展受到现代娱乐业影视业的较大冲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严重下降,能吃得了“日复一复练习基本功”的艰苦,经得起学戏的辛酸苦楚,愿意加入戏曲表演行列中的青年人锐减,艺校生源质量也出现下滑,随着业务骨干年岁渐长,青年演员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戏曲的传承发展迫在眉睫。

四、戏曲进校园,融媒体构筑宣传平台,扩大影响

(一)融媒体传播覆盖无死角,短视频分发“一骑绝尘”

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歌仔戏、高甲戏等闽南传统戏曲的认知度与认同感,传承和弘扬闽南戏曲文化,从2021 年起,厦门卫视连续三年启动“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采用大屏节目录制报道、小屏新媒体网络直播、精彩短视频分发及电台频律播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基础知识讲授、近距离接触、现场互动体验,以及融媒体平台的整合传播,直观、立体、全面地展示闽南文化之韵和中华传统戏曲之美,从而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戏曲、喜爱戏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戏曲的“种子”,以期来日能成长为继承和发扬戏曲艺术的“参天大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精彩短视频的剪辑与分发,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充分展示唯美的服化、精湛的技艺、婉约的唱腔,将戏曲的美感呈现得淋漓尽致,其具有的快速传播效果让人刮目相看,能迅速在新媒体朋友圈等掀起转发的热潮,分分钟刷屏,甚至形成爆款,可谓是“一骑绝尘”,“在视觉传播时代,短视频为非遗的传承开创了新路径,其丰富的主题类型和多样化的出场人物让非遗作品的外在形式美与内在文化美相得益彰”,对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戏曲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类短视频又可以辅助性地展现出一定的话题操作意义,可以在打造传播话题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显见性地传播于各类群体之中。

(二)融媒体传播覆盖线上线下,网络直播效果让人“望尘莫及”

在这一系列的戏曲普识性教育中,许多厦门戏曲剧团的知名演员、国家级的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和文华奖得主、省市级非遗传承人等纷纷走进校园,来到孩子们身边,包括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获得者苏燕蓉独创用歌仔戏曲调,教孩子们吟唱唐诗《咏柳》,举手投足间既有稚童意趣,也有唐风古韵;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晶晶,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陈炳聪等,则耐心且生动地向小学生们介绍高甲戏的起源、发展、表演特色,以及角色行当中“生、旦、净、末、丑”等知识。艺术家们的亲身演绎,让学生们欣赏了每种行当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风格,激发了孩子们对高甲戏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主持人还邀请学生上台跟戏曲老师零距离学艺,模仿戏中的各种行当,在体验中加深对戏曲角色的认识,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孩子们有模有样的表演不仅丰富了节目表现,更让人看到传统文化在孩子身上的传承,看到承载在传统戏曲中的中华文化自信。伴随活动进行的“戏曲进校园”系列网络直播,通过“看厦门”APP、央视频、央视新闻+、抖音、一直播、官微官博、视频号、Facebook、YouTube 等网络平台同步推送,将线上线下的传播推广结合起来,将校园戏曲的魅力全方位展现给广大受众,不仅记录了戏曲在校园里的传播、传承,而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孩子投身戏曲表演。可以说,戏曲的薪火相传,离不开教育教学,离不开这些艺术家和所有的非遗传承人用心地传承和普及,而融媒体的深度传播更助推其拓展传播渠道和手段。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梨园春雨才能孕育出更多的新苗,传统文化才能注入新时代的活力,构筑在传统文化之上的文化自信才能自小扎根并蓬勃生长。

(三)融媒体传播助推非遗传承,增强文化自信筑就新辉煌

2023 年6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为新时代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媒体人,想方设法创新传播内容及传播手段,既是大势所趋,更是职责所在。电视等传统媒体具有一大批对画面拍摄及剪辑经验丰富且成熟专业的媒体人,一旦善于借用新媒体所具有的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以融媒体的方式传播传承非遗等传统文化,将使传播的效果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尤其在如今的全媒体、融媒体思维与实践处在风口的时期,对于这片艺术蓝海的探索也将发展成为一种时尚、一个新风向。

五、结语

近些年,“非遗热”已经不仅仅是少数群体的个人愿景,而是确确实实看得见的社会现象。同样,也早已不仅仅是一种难以企及的艺术,而是显见于世的大众文化以及融入文化、旅游和生活的文旅消费。这样的基础存在和良好环境,是过去任何时期都无法到达的。国家的重视、政府部门的努力、老艺人的坚持,以及各类形式的传播媒体助推,让许许多多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得以展现其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历史的文脉,也更加能够使其焕发出崭新的时代光彩。而非遗传承中的融媒体传播迅速、立体、全面,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也将在创新过程中继续寻求突破,凸显出其在彰显文化魅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效用。

猜你喜欢
闽南戏曲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闽南文化传承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闽南,闽南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