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临汾市苹果生产三大特点及技术对策

2024-01-26 22:19贾振华
南方农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红富士临汾市套袋

贾振华

(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山西临汾 041000)

山西省临汾市苹果生产自然优势条件得天独厚,海拔高,温差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二。临汾市盛产着色好、硬度大、含糖量高、芳香味浓的苹果,备受消费者青睐,当地发展形成了集苹果产、供、销、贮、加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建立了完整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体系,培养了一批会管理、善经营、懂科学的高素质农民。但是,苹果生产面临果园基础设施条件差、机械化水平滞后、劳动力缺乏、生产成本高、效益下滑的问题。稳定果园面积,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生产成本,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是当地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苹果园面积急剧下跌

2022 年,临汾市与全国的苹果生产形势一样,经历了有史以来大面积砍伐果树的现象。据业务部门数据,全市苹果面积常年稳定在92.6 万hm2,2022 年末全市苹果面积下降到65.45 万hm2,减少29.3%。苹果总产量常年126.73 万t,2022 年下降到95.45 万t,减少24.7%。1996 年为苹果生产大县襄汾县苹果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县苹果面积达到17.3万hm2,之后苹果面积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逐步稳定在10万hm2左右,2022 年下降到5.3 万hm2,减少47%。2022 年末,苹果生产优势区翼城县保留苹果面积6.6 万hm2,比2021 年保留面积(12 万hm2)减少45%。农业农村部认定的无公害苹果基地县——吉县2022年苹果面积减少0.2 万hm2。从2021 年冬季到2022 年春季,全市苹果产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砍树现象,尤其是低海拔产区平川区砍树现象比较严重,原因如下。

1.1 经营果园生产成本增加

近年来,农户经营667 m2果园生产成本包括肥料费用1 000 元,农药费用500 元,果袋450 元,套袋、摘袋、摘果用工费500 元,浇地210 元,修剪、打药等项目管理用工费2 000 元,合计4 660 元。按平均667 m2产苹果2 500 kg计算,2021年市场价1.6元·kg-1,每667 m2收入4 000 元;山区苹果按平均667 m2产苹果1 500 kg 计算,市场价4 元·kg-1,每667 m2收入6 000元,投入产出略有盈余,甚至出现负数。高额投入,微薄回报,迫使果农放弃经营果园。

1.2 农村劳动力缺乏和老龄化

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留守农村的农民多为老人,只能从事简单轻体力劳动,对于劳动强度大、作业精细、操作机械、技术含量高的果园精细化管理力不从心,加之果园生产机械化水平落后,果园荒芜,砍树种玉米、小麦成为土地经营新出路。

1.3 果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

目前,大部分果园为分户经营,灌溉、防冻、防雹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果园产量和质量完全是靠天吃饭。苹果从春季萌芽到秋季收获果实,要经历180~200 d生长发育期,光照、温度、降水、极端气候都将制约果树生长发育。例如,2018 年春季寒流侵袭,正值当地大部分苹果园开花期,苹果园遭受不同程度冻害,受灾后果园产量低下,果实品质较差,只能以0.4~0.6 元·kg-1的价格销售到加工厂。果园歉收导致果农无力进行再生产和果园基础设施建设。

1.4 品种结构不合理

据调查,目前60%~70%果园以种植红富士苹果为主。红富士苹果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至今30余年,存在品种退化严重、易出现大小年现象,以及不抗冻、形成花芽困难、着果率低等技术问题,已不适应果农种植和苹果市场的需求。由于农户种植多为晚熟红富士品种,中熟、早熟品种少,品种结构不合理,导致红富士苹果集中上市,市场销售压力大,苹果价格低迷,销售难[1]。

2 2022年苹果产量历史新低

2022 年苹果产量除受面积减少的影响外,还存在着果率低的问题。临汾市果业部门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经粗略统计,苹果着果率较2021年降低32.8%。以吉县为代表的山区六县着果率高于平川区4.6 个百分点。其中襄汾县降低35%以上,尧都区降低30%左右,霍州市降低40%左右,吉县降低25%以上,隰县降低28%。由于着果率不高,加之其他栽培条件的影响,当年苹果减产1/3。分析2022 年苹果着果率低主要有以下原因:2021 年秋季降雨频繁,光照不足,积温不够,苹果采收晚,秋施基肥错过时机,苹果树体储存营养不足,苹果形成花芽质量差,翌年春季落花落果严重。

除此之外,受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限制,以及耕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要求,果园面积锐减。尤其是低海拔粮食主产地区,退果还粮先行一步,相应苹果面积、产量减少。适合无袋栽培和市场前景好的瑞阳、瑞雪、瑞香红、秦脆、鲁丽等优良品种高接换优面积增加,抢占未来的苹果市场,保障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2]。

3 苹果价格前期低迷后期上扬

2021年是近5年苹果销售价格最低的一年。在苹果采收期,据市场调查,临汾市套膜袋苹果售价为1.0~1.2 元·kg-1,膜袋加纸袋苹果售价为2.2~2.5 元·kg-1。苹果优势产区吉县70#起步红富士苹果售价为3~4元·kg-1,与往常相比价格低0.6~1.0元·kg-1。春节前后苹果销售缓慢,价格低迷。进入4月以后价格开始回暖,山区六县库存苹果80#以下统货价格5~6元·kg-1,80#一、二级苹果价格7.5 元·kg-1左右,70#红富士苹果销售价只有7 元·kg-1左右。但平川区苹果受库存量大、质量差、销售缓慢影响,苹果销售价格降到了冰点,只有1.0元·kg-1左右。

2022 年新季苹果上市,苹果行业面临大洗牌,客商占据的市场优势不复存在,卖果难开始出现改变。据当地果业部门数据,早熟苹果嘎啦平川区售价为4.0~4.4 元·kg-1,山区六县售价为8~10 元·kg-1,比2021 年同期增长2~5 元·kg-1;以红将军为代表的中熟品种,平川区售价为7~8元·kg-1,山区六县售价为9元·kg-1左右,高于2021年同期2~3元·kg-1;后期红富士售价平川区套膜袋果75#起步售价为3.5 元·kg-1,高于2021 年同期价格2 元·kg-1,山区套纸袋红富士苹果70#起步售价为6.4~7.2 元·kg-1,高于2021 年同期1.6~1.8 元·kg-1。总之,2022 年苹果早、中熟品种开秤,市场价格高于2021 年2~3 元·kg-1。晚熟红富士苹果价格存在高开低走的现象。

4 技术对策

4.1 培肥土壤,提高果园地力

临汾市苹果生产区域属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当地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养分缺乏,蓄水保肥和抗旱性能差。培肥土壤、增加有机质、提高地力是保障苹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技术。开辟有机肥肥源,增加有机肥施用,减少化肥用量是重要农艺措施。成龄挂果果园每生产1 kg 苹果,增施腐熟农家土杂肥1~2 kg、羊粪肥1 kg、鸡粪肥0.5 kg。幼龄果园每年每株增施5~10 kg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4.2 果园生草,发展生态果园

果园生草包括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两种类型。自然生草是利用杂草生命力强,根系浅不与果树争肥争水,在夏季降水丰沛、高温高湿的自然条件下生长茂盛的特点,在夏秋两季待杂草长至30 cm 左右、半木质化时用割灌机进行刈割,一年割草2~3茬,割后留置果园,连续割草2~3年,每年秋冬季深翻果园土地1 次。人工种草是在果园行间人工种植白车轴草、黑麦草、长柔毛野豌豆及苜蓿等,待草长至30~50 cm留茬5 cm 进行刈割,每年割草1~2 茬。通过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改善果园生态条件,可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面裸露,防止水分蒸发,调节果园小气候,杂草沤制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蓄肥、供肥供水能力[3]。据试验,果园自然生草后,果园苹果全红果率提高4.4 个百分点,长富2 号果实硬度提高7.7%,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9个百分点[4]。

4.3 保墒集水,覆盖黑色地膜

临汾市苹果种植优生区多分布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农业生态条件差,干旱缺水、果园灌水技术条件落后,同时受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气候条件影响,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黑色地膜树下覆盖技术是行之有效的保墒集水经济栽培技术。具体操作是在每年秋施基肥时期,结合果园施肥进行整地:以苹果主干基部为中轴,向两侧辐射进行整地,整成屋脊形状斜坡地面,一般高差15~20 cm,斜侧面长100~150 cm,边沿与树冠外缘垂直,或者接近果树施肥沟,整平整细待用。翌年春季土壤融冻期,进行第2次整地,清理冬季修剪后枝条、枯枝落叶、杂草等。然后覆盖黑色地膜,盖膜要求拉平拉直,四边压实,中间压零星土堆,防止大风吹破或刮走地膜,通过盖膜保住冬季土壤中现有雨雪墒情,避免春季干旱多风造成土壤跑墒。春季降雨后可在地膜表面形成径流,有限降水集中流入果树施肥沟,相当于春季果园灌水,为果树春季生长储备水分,保障春季果树萌芽开花坐果的需要。

4.4 苹果免套袋栽培

套袋可增加苹果着色度,提高苹果外观等级,降低农药残留量,预防苹果病虫害发生,苹果套袋技术已成为临汾市苹果提质增效的一项常规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100%。套袋果受消费者欢迎,卖价高好销售。但是,苹果套袋用工增加,生产投入高,据调查,平均每667 m2套袋成本费用2 000 元左右[5]。套袋果内在品质,如含糖量、硬度、口感有所下降,且易发生苦痘病等生理性病害。免套袋栽培是既能保证苹果好看好吃,又能规避传统不套袋弊端的新型综合性技术体系,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果园效益。

选择品质优良、着色容易、光洁度高、口感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如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鲁丽、华硕、秦脆、瑞香红、瑞雪及瑞阳等品种适宜免套袋栽培。2015 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开展免套袋栽培新技术体系应用,果园虫果率可以控制在0.5%以下,病果率1.0%以下,果肉硬度提高5%左右,果实内在品质优于套袋果,每667 m2节省套袋成本2 000元左右,加上其他配套推广的技术,以及所增加的产量,每667 m2节本增效至少3 000元,加之消费者对免套袋果的喜爱,免套袋优质果单价提高了30%~40%。

4.5 减肥减药,绿色生产

苹果树属高效经济作物,需肥量大,病虫害发生种类多、防治困难、用药量大,减肥减药成为绿色食品生产关键技术。依据苹果园土壤肥力水平、果树树龄大小、产量水平、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叶面施肥。增加充分腐熟优质农家肥用量,推广含有机质、生物菌、活性腐植酸、中微量元素的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减少化肥用量。改进施肥方法,开沟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减药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安全、经济、绿色的防治策略。加强植物检疫,有效杜绝外来有害生物,禁止从疫区调运苗木和果品。坚持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发生信息,精准防控。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健康栽培、冬季深翻果园、春季清洁果园、使用脱毒苗木等。物理防治包括果园每3.33~4.00 hm2安装1 台太阳能杀虫灯,每667 m2悬挂20~30 块黄板或蓝板,果树主干绑束诱虫带,树上枝条捆绑迷向丝、迷向带等。应用生物防治,以虫治虫,包括果园释放捕食螨防治红蜘蛛,利用瓢虫防治蚜虫,使用苦参碱、白僵菌、芽孢枯草杆菌、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化学防治过程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致癌、致畸剧毒农药,限制使用中等毒性农药,倡导使用高效、低毒、微毒、低残留化学农药。

4.6 开发功能苹果

在红色品种苹果着色期,通过贴字遮光技术,生产具有文字、图案的工艺苹果,改善品质,提高苹果单价;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科学生产农业措施,生产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的苹果,通过食用功能苹果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有益人体健康,提高苹果单价。

猜你喜欢
红富士临汾市套袋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临汾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安徽:砀山红富士苹果价格持续攀升
套袋
红富士
临汾市国有煤矿采煤沉陷区的住房改造问题研究
苹果套袋后更需要补钙
两种酵母对“红富士”苹果采后病害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