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勤生管理思想的起源

2024-01-31 12:54
中国商界 2024年1期
关键词:改革思想管理

编者按 在江苏省常熟市,有一位享誉全国的“民间思想家”——袁勤生。他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国营工厂、集体企业、乡镇机关和民营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企业党政一把手岗位上管理的实践体会,逐步完善总结了“袁勤生管理思想”。

为推进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创新,本刊即日起将连续刊登关于袁勤生管理思想的理论研究文章,希望大家的真知灼见能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作出一定贡献。

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众多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管理思想无疑是智慧结晶中的最为璀璨的珍珠。“袁勤生管理思想”作为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管理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开明管理”,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主体作用与地位,它实施的开明管理建立在尊重人、关心人、培育人的基础之上,是真正体现人民当家做主基本制度的具体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正是袁勤生一贯坚持的。袁勤生管理思想扎根于中国这片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热土,起源于袁勤生关于人的朴素认知,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献身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大潮中,并不断完善至最后形成,其起源、发展和形成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1961年,全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运动,各个行业各个岗位的人都在这一运动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思想宣传领域也大力宣传国家的增产节约运动,年轻的袁勤生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为广播站写稿,在单位开办专题,受到当时党委书记的赞扬和群众的认可,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大大激励了他。虽然是很平常的一段工作实践,但是却引发了他的深刻思考,让他认识到,原来,赞扬和激励可以激发人的无限潜能和创造力。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上,人是第一宝贵的,袁勤生对毛主席的话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深刻理解,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了这一概念。这时候,袁勤生的认知是对人性最朴素的认知,正是这样最初的、朴素的认知形成后,牢牢扎根于其日后的工作实践中,扎根于工作思考中,成为袁勤生管理思想形成最初的主观思想认识源泉。也可以說,在增产节约运动的国家大实践背景下,年轻的袁勤生立足本职,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才有了这一朴素认知的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古老中华大地上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此时的袁勤生,正值而立之年,在机关单位、国营工厂、教育领域、财会领域历练多年,干一行爱一行,在不同岗位上培养了多面技能,也对不同领域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内在认识,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自己有了利用自己所学所思,去改革的前沿阵地解决实践问题的想法。袁勤生当时所处的常熟市,是苏南经济重地,自古就有“江南福地”的美誉,较早感受到国家变革的气息,一家常熟本地经营不善即将崩溃的水泥制品厂成为他投身伟大实践、践行自己理想抱负的舞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打无准备之仗,袁勤生对江南仪表厂(王庄水泥制品厂)进行充分调研后,找到了这家工厂存在的四大弊端。他认为,这四大弊端是造成企业濒临倒闭的根源所在:经济分配的不公平,造成职工的懈怠、懒惰,失去积极性;招工用工的不规范、不科学造成职工素质低下;产销管理的混乱造成企业内耗大、成本增加,效益无法提升;干部人事制度任人唯亲,庸者占据岗位,能者没有机会。同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形同虚设,造成全厂的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会如此?他认为四大弊端从根本而言都是人的问题。

于是,他开始对症下药,进行改革:先以《厂规十条》刹住厂内各种乱象、歪风邪气。然后接连采取措施,将职工劳动成果与报酬挂钩,在结构调整与技术培训中提高职工素质。在干部制度上施实能者上、庸者下,在产销管理方面减少环节,订立科学标准、思想政治工作以激励为主,尤其是打破三年定级制度,大大激发了普通员工的积极性。袁勤生的改革使这家企业焕发了生机,企业不但扭亏为盈,而且精神面貌呈现出昂扬进取的全新风貌。在江南仪表厂的改革被称为“四改一渗透”,被常熟市、苏州市、江苏省逐级升格推广,并引发了其他省份的关注和学习取经。“四改一渗透”成为“以人为本,开明管理”袁勤生管理思想的雏形。

在当时的中国,江南仪表厂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是国有企业的通病,因此,在改革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的“四改一渗透”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具有针对性推广价值,为当时的改革蹚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源于改革实践,升华于改革实践,改革实践大潮奠定了袁勤生管理思想的牢固基石。

2001年,江南仪表厂进行改制。此后,企业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多次进行改革。每一次改革实践,不但使袁勤生从自己的企业改革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升经验,而且此时的袁勤生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企业和本地,而是开始放眼整个国家,企业改革、国家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通过吸收中国传统思想精髓,融合国外管理思想,以自己在改革实践中的思考,在更广阔和宏大的视野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袁勤生先后将自己在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写成《中小企业管理思考百题》《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开明管理与以人为本》《中国农民思想家》等著作,1993年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被南京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教授周三多称为袁勤生管理思想,至此,袁勤生经验升级为袁勤生管理思想。此后,通过不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对袁勤生管理思想内涵外延进行丰富,使得袁勤生管理思想日渐成熟、独成一派。其理论扎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汲取中外管理思想的精华,从中国实际出发,极具中国特色,无论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都上升到了管理思想的新高度。

纵观自己50年的实践经历,作为从中华大地走出来的管理者,袁勤生认为,自己虽然作了一些贡献,但更多的是袁勤生理思想源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形成的管理思想的滋养,源于广大人民以主人翁姿态投身经济建设,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程和改革实践提供的肥沃土壤。

如今,袁勤生管理思想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还在动态丰富与发展中,将更好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世界管理思想史上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光芒。

注:欢迎广大读者,围绕袁勤生管理思想踊跃投稿,稿件一经录用将在本刊刊登并发放稿酬。投稿邮箱:1152324330@qq.com

猜你喜欢
改革思想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改革之路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